APP下载

四线城市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分析

2024-03-17佘昭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

佘昭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快速发展,四线城市的发展迅猛,但是也面临着公共卫生危机的威胁。近年来,像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禽流感等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给四线城市带来很大的挑战。本研究十分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底线风险和打击黑社会犯罪等社会治安风险,而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控有所忽视,这与党在“十九大”提出的“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攻坚战的要求不完全相符[1]。为了有效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需要进行协同治理。然而,四线城市的特殊地位和治理模式,使得公共卫生危机的治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因此,对于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下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公共卫生危机治理和协同治理的研究,但是大多数集中在一线城市,对于四线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因此,本研究旨在以吉林市为例,分析其在公共卫生危机下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研究意义,为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探讨四线城市在面对公共卫生危机时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情况。由于四线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水平不高,公共卫生危机更容易出现。在现代社会,公共卫生危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且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等卫生问题也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探究四线城市的公共卫生危机状况并提出解决策略十分必要。本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部分:首先,对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主要表现形式。其次,重点分析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现状与必要性,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接着,通过案例探讨吉林市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实践措施,进一步总结出四线城市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工作方向。

1 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原因分析

1.1 公共卫生危机的概念及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急速增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危机。公共卫生危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突破性、严重性、多发性的疾病、伤害、意外和生态环境突变等不可预见、不易控制的突发事件,其对人民生命、安全、健康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极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不仅包括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还包括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职业病等方面的问题。

公共卫生危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发性,是指突然发生、无法预测、不可避免、无预警或有预警但预测不准确。第二,突破性,是指疾病或生态环境突变迅速扩散,超出对应控制范围,导致相对大规模或广泛的危害和灾害。第三,严重性,是指公共卫生危机引起的危害,对人类生命体而言具有较高的危害性,其后果具有不可逆转性。第四,多发性,是指公共卫生事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多个个体或社会群体共同发生[2]。

公共卫生危机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其特征独特,因此,必须根据其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考虑到吉林市作为一个四线城市,其面临着巨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压力,需要各方面积极应对,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

1.2 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原因分析

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中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局面普遍面临困境。本文将从政府与社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揭示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原因。

1.2.1 政府因素

首先,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四线城市的经济与资源有限,政府往往没能投足、投入不到位。特别是在危机时期,政府应该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干预,但往往出现反应迟缓、协调不力等问题,从而导致公共卫生危机的加剧。

其次,政府在公共卫生信息公开方面存在不足。由于缺乏相关信息的及时发布,公众在灾难和危机发生时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应对。政府在公共卫生预警体系建设、监测及应对体系建设上也存在不足,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不能及时掌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信息、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进行预警和预测。

1.2.2 社会因素

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出现,离不开社会因素的作用。各类社会机构和个体的行为不当,导致了公共卫生问题的加剧。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不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社区民众的个人卫生意识欠缺,违规出入公共场所等行为。

此外,四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民众医疗和卫生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和应对也欠缺经验和技能。这些因素导致了疾病在四线城市的传播速度迅速,对当地卫生系统造成较大压力,形成公共卫生危机[3]。

因此,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政府管理的不足、社会行为不当等原因。政府和社会应该联手合作,共同制定与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干预措施,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和卫生素质,从而预防和减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 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2.1 社会协同治理的概念及特点

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作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它强调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与互动,无论是在危急时刻还是平日里,这种模式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并且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治理趋势。

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政府与社会的双方作为治理主体,在卫生危机管理中都有着各自的独特优势。政府拥有法定权威和行政力量,可以为危机应对提供最基础的保障;而社会则更容易掌握一些实际信息和资源,能够发挥规模优势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扩大政府的影响力。其次,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信息共享是协同治理的重要方式。政府可以很好地借助社会网络和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和发布;而社会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志愿者行动将信息及时传达给政府,使得政府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危机状况,及时作出决策。最后,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还具有深度合作的优势。政府可以协调更多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单位,从而实现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危机治理。

在吉林市,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现状总体而言还有待提高。政府的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提高政府部门的应急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同时还需要科学建立有利于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协同机制,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社会方面则需要加强自身组织协调能力和规范化管理能力,同时贯彻落实好政府提出的各项防控措施,配合政府工作。此外,政府、社会以及全体公民都需要增强公共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4]。

总之,建设人民城市、健康城市,提升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是解决公共卫生危机问题的重要途径,吉林市政府应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与社会协同治理相关的制度体系和协作机制,制定规范的管理流程和指导意见,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多方合作,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带来的挑战,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2.2 市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四线城市面临公共卫生危机的挑战,其应对策略和措施离不开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类力量共同参与决策、协调、执行、监督等环节,共同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治理模式。其特点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各自担负不同的责任和角色。

本研究认为,四线城市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单极治理模式存在缺陷,容易出现信息封闭、决策失误等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力量和专业技术手段,形成政府和社会合力。其次,在抗击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这种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充分发挥每个部门和多方力量的优势,从而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此外,四线城市具备人口密度低、社区意识强、信息交流畅通等特点,为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最后,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也可以促进政府机关和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5]。

然而,在吉林市和其他四线城市,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政府和社会各类力量之间的合作机制比较薄弱,需要制定更加具体有效的配合机制。其次,社会组织尚未得到充分的认可,需要进一步强化其作用和地位。最后,政府在协同治理中更加强调绩效考核,可能导致社会组织过于注重突出贡献,并可能在资源分配上出现不公的情况,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

为了实现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有效治理,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类力量之间加强协调与合作,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配合机制,并形成高效的执行力和专业技术支撑。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和优势,加强对其的支持和认可,做到资源的共享和平衡。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协同治理,只有在合作共赢、互利共存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案例分析:吉林市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

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现状:吉林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四线城市,其公共卫生危机表现较为突出。在研究中发现,吉林市的公共卫生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健康教育不到位

吉林市的健康教育存在着缺位情况。部分居民对于公共卫生的知识了解不足,对于自我防范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种现象尤其在一些农村和小城镇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

3.2 病防控能力有限

在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暴发时出现了防控体系不完善、信息滞后、资源供应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SARS、甲型H1N1 等公共卫生事件中,防疫效果不尽如人意,防疫措施不够到位,导致卫生事件演变得更加严重。

3.3 卫生设施严重落后

吉林市的卫生设施基础落后,农村卫生室短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和技术水平不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公共卫生工作有效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3.4 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不力

在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吉林市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发挥不充分,应急处置措施不尽完善,涉事部门之间联动不畅,缺乏统一的应急预案,导致危机的控制和解决难度加大。

因此,吉林市的公共卫生危机表现多方面而且严重,必须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并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安全[6]。

4 吉林市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措施与效果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动员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稳定社会秩序,避免出现过度恐慌和失范行为;二是聚集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在吉林市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封控、隔离等措施,有效地控制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扩散。同时,政府加强了对医疗资源的调配和管理,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救助,最大程度地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此外,政府通过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延长医疗服务时间等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的需求,有效保障了代际公平和社会公正。

总体来看,吉林市政府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展现了出色的治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也为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吉林市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5 社会组织在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作用与贡献

在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中,社会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吉林市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社会组织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信息发布、物资调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来说,社会组织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贡献了重要力量。

5.1 积极宣传,鼓励民众参与

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如慈善组织、志愿者协会、非政府组织等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形势和应对措施,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中来。他们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及时、准确地传递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信息和防控知识,提高居民的科学防疫意识和能力,为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提供帮助。

5.2 协助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积极参与

在人员调配、物资运输、消杀等工作中,社会组织都积极参与,为防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者协会组织协调多方力量,提供志愿服务,为居民提供安全送餐、送药等服务。慈善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通过募捐、捐赠等形式,为吉林市政府提供大量的医疗和生活物资,为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工作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5.3 反映民意,提出建议

社会组织是民间力量的代表,他们能够比政府更贴近民众,更加敏锐地反映社会动态和民意。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中,社会组织及时反映社会心态和民意,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吉林市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社会组织在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与政府的协同合作,共同为吉林市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建立卫生应急管理和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以及增进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

6 吉林市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在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中,各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治理是至关重要的。吉林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经验为其他四线城市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展开对城市的危机与转机的思考。

首先,吉林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作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政府通过与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全面调动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工作。这种主动地参与和紧密合作,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同时也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实现协同治理的重要方式[8]。

其次,吉林市政府在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中注重心理援助和关注群众需求。充分发挥体制的特点和优势。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成立多个心理援助机构,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9]。同时,政府加强了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关注群众需求,加大补救力度,从而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最后,吉林市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政府通过各类渠道与社会组织保持紧密的联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也能够主动倾听和吸纳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信任关系使得协同治理能够更加有效,也为其他四线城市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协同治理关系提供借鉴[10]。

总之,吉林市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协同治理经验,为四线城市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政府需要更加注重社会组织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积极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同时要提高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才能建立起更加健全的协同治理机制。

7 研究总结

城市治理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本研究从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吉林市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应对措施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吉林市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期间的具体应对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得出如下研究总结。

7.1 政府和社会的协同作用非常重要

在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期间,吉林市政府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增加检测等;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自觉遵守公共卫生规定,出色完成这场战斗[11]。政府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带动吉林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有效开展[12]。

7.2 团结协作是强大力量

吉林市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期间,各级政府、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充分动员,团结协作,形成顽强的力量。在克服一个个困难和挑战之后,吉林市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这再次充分证明团结协作的重要性[13]。

7.3 信息化技术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当前“万物互联”的时代,打造“智慧城市”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未来的发展热点[14]。为了提高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效率,吉林市采用多种信息化技术,如大数据、无人机、人脸识别等,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集成,为吉林市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7.4 常态化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是个长期任务

吉林市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后仍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做好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工作,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机制,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和公共卫生危机[15]。

综上所述,吉林市在公共卫生危机中表现出应对措施得当、团结协作的精神、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及预防机制的意识,为其他四线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吉林市公共卫生危机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