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G理念对普惠金融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024-03-15张司锴王晶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6期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普惠金融

张司锴 王晶

摘要:文章利用金融机构、商业银行2017-2022年财报数据,在控制内生性、分离异质性变量的前提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ESG理念对普惠金融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以此得出结论,ESG理念对普惠金融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并集中体现于社会责任板块。同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可以反作用于ESG报告要求,使其规范性不断完善。根据该结论可以为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行业规模,推动全要素生产提升提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ESG理念;普惠金融;全要素生产率

一、引言

本文以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实际放贷回款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ESG理念对普惠金融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通过回归方程分析,定量描述ESG三大导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次,通过ESG评级报告要求,分析其在普惠金融行业领域的中介效应;最后,结合未来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预算,逆推ESG评级报告更新趋势,并进行异质性分析,将ESG理念在普惠金融行業领域广泛应用,提供政策变更思路。

二、文献综述与机制分析

从普惠金融的行业分析来看,ESG报告要求将会在金融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量化标准的变革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杨丰来等,2017)ESG鼓励绿色金融的发展,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责任。根据国家数据统计局统计结果,绿色交通,新能源的行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其资本规模增长幅度已经高达3.17%(环保型企业平均增幅),且实行绿色环保项目的小微企业可持续性强,金融机构放贷回款效率相对更高(施平,2010),使得金融机构的资本效能(AE-ROA)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疫情过后,金融生态环境转好,投资机会增加。ESG报告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优化资源配置,体现社会责任。根据九大行工作报告,虽然坏账比例有小幅度增加,但是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存储资金规模和普惠放款规模越大,市场整体透支风险将会降低,可以对金融机构产生反作用,使得金融机构总融资成本下降(“规模上升,Ke降低”),依此带来的收益远大于(“ROA降低”)所带来的违约损失(唐松,2020)。

同时,根据ESG理念,扶持小微企业也会带来正向的企业形象影响,吸引更多的储户进行储蓄,也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进行贷款,提高金融机构整体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根据资本平衡理论(Hsieh和Klenow,2003),资金供给侧需求侧渠道多样化可以增强金融生态的稳定性。具有更强的流动性,提升金融机构营运资本量(“WC”增加),现金流充裕,减少了小微企业短期透支的需求(韩可欣等,2022),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另外,金融机构实行金融业务数字化管理,将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到金融服务之中,大大降低了信贷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所在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约束,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小微企业的市场潜力(郝晓雁,2018)。并且定期的征缴与函证也可直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回款效率。违约风险减少(“ROA增加”)①进而提高普惠金融行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模型设定

1. 基准模型设定

本文主要研究ESG理念对普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设定如下的基准回归模型,采用的是当前行业内普遍的全要素生产率OP/LP核算方法:

TFP=α+β1TC+β2SC+β3AE+γcontrol +Vi+θ(1)

lnTFP=β0+βTCln(Protech)*∑■■■+βsc*Ke*ln(labor)/Vi+βAEln■(2)

其中,TC(technology control)表示金融科技水平,SC(scale control)表示规模因素,AE(asset efficiency)表示资本效能。α为常数项,β为自变量回归系数,γ表示控制变量系数,Vi表示企业间差异(异质性分析),θ表示干扰项随机误差系数。

(二)模型变量构建与定义

1. 被解释变量:全要素生产率(TFP)

本文采用刘莉亚等(2018)的研究成果,利用OP/LP法则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量化计算。依照相关性原则,OP值用于稳健性检验,LP值用于数理统计估计值测算,用以衡量普惠金融行业机构单体及行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并佐证第二部分中的分析机制。

2. 解释变量:全要素模型自变量

TC主要与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科技转型中进行的研发有关。本文采用变量“项目科技水平百分比变动”(pro-Tech),即新兴金融科技融合型放款业务占普惠金融总业务量金额的百分比;以及“科技研发投入占比变动”(R&D%),即金融机构的科技研发费用占总体费用的百分比进行衡量。

SC主要与企业规模、劳动力有关,本文采用变量“Ke”“labor”进行衡量。“Ke”变量表示金融机构本身的融资成本,“labor”则表示金融机构总从业人员数量在取对数值后进行规模计算。但同时由于存在地区及机构异质性,SC变量本身也会受到Nature/GDPIndex等因素的制约。

AE主要有资本总量、投资回报率、营运资本量。本文采用变量“C(capital)”“ROA(return on asset)”“WC(working capital)”进行衡量。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个地区之间存在ESG评级报告要求的差异,ESG报告本身就存在报告成本及合理保证审计成本(ESGIndex),该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也会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效能。

3. 控制变量

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为以下两大方向:一是基于宏观政策(例如ESG硬性报告要求)调控的全要素影响。二是基于金融市场导向的全要素影响(殷晶晶等,2023)。并且,考虑数据可得性后,本文拟将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Nature Index当企业为民营私有时取1,国有商行取0,混合所有制改革型企业取0.5;GDP Index当企业商行注册地在东部地区(含中部)取1,否则取0;ESG Index当企业有明确量化的报告指标且出具合理保证ESG报告取1,否则取0。

本文实证分析所用数据来源于金融机构、九大商业银行报告,部分企业ESG报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20)》、国家统计局数据等。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本文根据模型(1)、(2)式建立回归方程,表2报告了ESG理念实行后各因变量“变动幅度年限平均值”对金融机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其中回归数据控制了地区和年GDP固定效应。从表2中可知,TC的估计系数在1%显著水平下为0.194,ESG在技术革新上的要求,对金融机构及商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SC与AE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显著影响,系数分别为0.233和0.049,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企业根据ESG报告要求三大导向,制定的相关措施,均对其本身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效益。并且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合规性,降低交易成本,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分析,Pro-tech、Ke、R&D等回归系数,均在1%、5%水平上显示为正。表明业务科技化水平越高,机构资金规模越稳定,资本效能越高,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明显,这也将与企业自身规模产生直接联系。但同时,机构的人力资源等,业务数字化的情境下,对普惠金融行业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这也意味着未来该行业可能存在大量裁员风险。

(二)内生性问题

本文所研究的因变量是全要素生产率。但在ESG报告要求方面,由于地区间制度不同,金融机构是否出具ESG报告,ESG报告是否经过独立审计以及ESG报告的可比性、可理解性三大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且单个分支地区机构的ESG报告质量要求,对机构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小,二者存在双向因果的可能性较低。

鉴于上述内生性问题分析,本文参考两阶段最小二乘法(IV-2SLS)对该项变量进行调整。以当地审计报告评级质量要求,对ESG报告评级报告质量要求进行估值。将审计报告评级质量要求作为工具变量。从表3中IV值1.678可以推出,两种报告质量存在正相关,内生性问题处理结果符合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规律。

(三)中介效应检验

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发现,ESG评级报告要求对于ESG理念在普惠金融行业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会设定相关KPI指标,进行合理预算,来达到企业可持续经营及品牌建设的目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会反向作用于评级报告要求,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相互匹配。中介效应在5%水平上显著,效应值为0.572,说明ESG报告要求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部分中介效應。

(四)稳健性检验

1. 替换被解释变量测算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OP/LP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在表3中,普惠金融行业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回归系数为0.136,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

2. 剔除特定样本

在实证数据选取过程中,存在高市场份额占比企业,创设类似华为钱包、蚂蚁金服等项目,并且规模远高于行业平均,对于实证结果方差等测算,存在较大影响。在表3中,剔除特定样本后,普惠金融行业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回归系数为0.139,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

(五)异质性分析

1. 基于金融机构性质异质性分析

普惠金融行业领域,企业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例如私募等民营私有性质机构,主要以经营所得进行投融资金融活动;二是商业银行等国有性质企业,主要以储户的储蓄金进行投融资,维持金融生态正常运营。将两者进行分类,Nature Index平均回归系数分别为0.168和0.235,且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因此,两组样本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ESG理念对民营私有性质金融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更为显著。由此也可以进一步印证国有商行可以更容易通过央行等获得国家财政支持,民营私有企业对于多样化的资金渠道,低息高效的资金需求更加迫切。此外,鉴于机构性质的不同,其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及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民营私有性质企业更偏向于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决策,商行的放贷政策则相对保守,但从整体上而言,两种类型的企业都在扩张小微企业贷款资金额度。

但也并非无限扩大小微企业的资金限额,资金限额的增长必须在有效的预算控制之内。因为如果无限扩大贷款规模,超过临界奇点。根据前文分析的ESG评级标准中介效应以及高信贷风险,其规模效应报酬率上升幅度也可能小于破产清算财产损失,也可能产生国有资产非法侵占嫌疑。

2.基于地域GDP异质性分析

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内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的供给侧资金储量必然存在巨大差异。本文根据商业银行总行所在地,相关民营企业登记注册地,分为东部金融机构与西部金融机构两组研究样本。对GDP与信贷金额总量,进行回归分析,两者分类后GDP Index回归系数分别为0.258和0.194,均通过5%水平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地域GDP对于普惠金融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小微企业发展需求较大,创新创业意愿与机会多于西部地区,缺少相关政策支持及经济基础。同时,西部部分地区的金融机构供给侧存在现金流赤字等现象,使得供给需求侧存在严重的负面杠杆效应,这也亟待于国家宏观调控进行解决。

3.基于ESG评级标准异质性分析

ESG评级报告等先进理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同时不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要求不同,普遍倾向于披露对自身利好的指标,并且指标的计算过程及报告准确性无法得到合理保证。通过对ESG报告质量评级要求,建立回归分析,ESG Index平均回归系数为0.049,未通过1%水平显著性检验。数据进一步佐证,ESG报告在实际的普惠金融行业投资决策中,并未充分发挥其可持续发展导向作用,报告机制仍然有待健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普惠金融领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够激发社会整体创新创业效能,并且优化社会整体资本结构配置,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金融机构及各大商行的经营数据结果分析来看,ESG理念能够促进普惠金融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在控制内生性变量,剔除特定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从影响机制看,ESG评级报告的中介效应,能够促进金融机构进行自身品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第三,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普惠金融行业转型也将对ESG报告产生反作用,提升报告的可比性与可理解性。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启示:一是ESG理念应当鼓励实行差异化普惠金融利率,针对环保类型绿色金融给予更多税务减免。特别是针对重工业污染性小微企业,可以根据其年碳排放量、排污量等指标,适当提高金融利率,促进企业进行可持续化发展改革。从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二是政府践行ESG理念,体现社会责任,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量大的银行机构等,给予一定比例的政策补贴,鼓励经济发展,优化金融生态。从而做到降低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不对称等痛点。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低息高效的资金供给,从而做到提高各个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实現经济稳步发展。三是ESG理念应当鼓励数智金融,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将业务金融数字化水平纳入ESG评级标准,推动企业进行治理体系革新,从而促进金融整体行业效能优化。鼓励企业及各大商行进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将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入金融服务。加速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体系,加强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四是ESG报告的评级标准,应当建立相关准则体系,在报告中明确解释相关变量的计算方法并要求提供合理保证,增强报告的可比性与可信度,从而反作用于金融机构及外部投资者,增强整体市场信心,间接提高市盈率等隐形指标。

参考文献:

[1]白万平,孙溶镁,白鸽.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2,38(05):5-19.

[2]白万平,官倩倩.数字背景下金融监管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视角[J].北方金融,2022(10):40-45.

[3]周荣华,吴勇.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构成及其释放途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4(05):62-67.

[4]段军山,高雯玉.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22(05):51-62.

[5]段军山,庄旭东.地方金融监管对提高银行贷款质量的效应——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金融论坛,2020,25(01):28-37.

[6]王世文,温馨,刘峻峰.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J].经济问题,2023(03):51-57.

[7]王世文,张尹,祝演.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2(08):55-64+74.

[8]黄益平.用金融创新支持经济创新[J].财经界,2022(35):5.

[9]黄益平,沈艳.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多点发力[J].经济,2022(02):74-77.

[10]杨丰来,黄永航.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6(05):159-166.

[11]Rupamanjari R S,Sandeep G.Impact of ESG score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Indian firms:static and dynamic panel regression analyses[J].Applied Economics,2023,55(15).

[12]Chunhua L,Dianlong W,Feng H. Corporate ESG performance and trade credit financing-Evidence from China[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23,85.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全要素生产率普惠金融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助力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能源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