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2016-05-16谢枫
谢枫
[摘 要]采用DEA-Malmquist指数,以三种主粮(水稻、玉米、小麦)为研究对象,选择全国三大主粮平均每亩劳动和资本投入、每亩主粮产出为计算单元,在数据翔实基础上,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客观测算。据研究表明: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大的震荡和增长,这主要是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而技术效率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相对较小。
[关键词]三大主粮;全要素生产率;每亩主粮投入产出指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017
1 引 言
我国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如何保障,是我们面临的紧要问题。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对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农业产出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对粮食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描述的有力指标。小麦、水稻和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粮。针对三大主粮的粮食生产率进行研究,不仅对我国整个粮食生产行业的效率提高有借鉴意义,而且三大主粮数据可得也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本文在全要素生产率测量方法中的确定性前沿生产面方法,即Malmquist指数法的基础上,通过回顾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为投入产出指标的科学选取提供理论和方法保障,重点对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指标选择进行说明和描述,以此来测算我国实施粮食生产补贴十年来主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变化状况,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2 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回顾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是表示生产效率水平的一种指标,于20世纪60年代,由以索洛等为首的一些经济学者提出。具体指某项经济活动的所有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本等)的投入量不变情况下,该经济活动的生产总量仍能增加的比例。因此,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用来衡量经济活动中所有投入有形的生产要素一定的条件下,完全是因为技术进步而引起的生产率的增长。因此,该指标又被称为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增长会计法;另一类可称之为经济计量法。
由于农业技术进步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而粮食又是重中之重,因此粮食的TFP近些年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粮食生产过程通常包括了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些生产投入主要又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三种。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各类生产投入要素之间存在相互替代性,如果仅仅使用单要素生产率计算粮食生产的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动,那难以得到全面、准确的结果。TFP则充分考虑了粮食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投入生产要素,因此这个指标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表达较为全面而综合,计算结果能够涵盖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组织水平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创新和组织创新等进步水平等,从多个不同角度对粮食生产的效率进行描述。
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对中国的农业与粮食生产的TFP进行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中通常是以农业产业的全部子行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整体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也是涵盖农业整个产业的数据。在以往总体的农业TFP 的计算中,研究者们采用的产出要素一般都为农、林、牧、渔所有子行业的总产值,而生产投入要素中主要是采用了劳动力要素、土地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三大类。具体而言包括了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有效灌溉面积、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等。使用这些指标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很容易获得,这些数据在国家统计年鉴上能够全部找到,但缺点是这些数据过于笼统,过于粗略,难以对粮食生产的真实投入进行准确反映。如马文杰(2010),白林(2012)等。
多数学者使用Malmquist指数法来测算粮食生产TFP。在测算过程中,绝大多数学者将粮食产量作为产出指标,而在投入指标选择上学者们有了不同的取舍。如周明华(2013)将具有完全替代或完全互补的投入指标进行归类,建立了综合投入指标。焦晋鹏、宋晓洪(2011)选取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等五个指标作为投入指标。由于指标选取不同,导致研究结果上有差异。以往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通常采用的是广义的粮食投入与产出数量的指标,而不同的研究者对投入要素、产出要素的观察与界定的方法不同,以致不同研究者采用的宏观投入、产出的指标也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以往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计算结果在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量的方法不同也会造成测算结果的差别。
以往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粮食生产的TFP进行测算,对其各种生产效率因素进行分解。值得说明的是,在选择具体测量指标时,考虑到使用全国的总量指标会像其他许多研究一样,面临主观性相对较强等问题,并且以往该领域对我国粮食生产的TFP计算的结果大多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本文选择全国主粮(水稻、小麦和玉米)平均每亩投入产出为计算单元。我国主粮平均亩产投入产出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这些记录见《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为避免上述所言的可选择指标较多、差异大的问题,本研究根据粮食生产的函数,尽量选择明确而客观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生产投入和产出指标,产出的是每亩三大主粮的产量,投入指标主要是每亩三大主粮投入的资本和劳动数量。
3 指标选择与描述
本部分选择三大主粮(水稻、玉米、小麦)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产出指标只设一个,即全国主粮平均亩产;投入指标包括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二类共四个指标,劳动投入是亩均劳动用工数量,资本投入是亩均种子用量、亩均化肥施用折纯数量、农业机械投入(即当年农业机械化水平)。上述指标中均为投入产出的数量水平而不含价格因素,避免了各类投入产出要素受到价格上涨幅度不同导致的实际计量投入的误差,并且这四个指标也相对充分地表达了粮食生产主要投入的劳动与资本要素。这些数据除了当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指标来自于前文的相关统计外,其他数据均来自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对以上数据(2001—2013年)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从2001年以来,我国农业主要粮食的亩均产量变化不大,中值为410.8公斤,标准差为35.6公斤;亩均种子用量、亩均化肥折纯用量变化也相对较小,一般都在均值的10%范围内变动;而亩均用工数量和亩均机械投入比例变化都非常大,最大值与最小值几乎都翻倍,图1进一步对这二者进行描述说明。
图1显示,亩均劳动用工数量从2001年的近12年呈递减趋势减少到了2013年的6人左右,而同时期的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从30%左右呈递增趋势到2013年增加到60%,两类粮食生产的主要投入要素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格局。
图2 历年来粮食生产中亩均种子用量、亩均化肥折纯用量变化状况
从图2中可以看到,亩均化肥折纯用量近十多年来呈现不断缓步攀升的趋势,而亩均种子用量一直以来保持基本平稳。当然,种子虽然用量基本不变,但粮食种子中实际上蕴含着农业良种技术的科技发展,粮食种子中包含着良种科技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而同时期,我国主要粮食的亩产量也呈现出间歇性的上升,如图3所示。
从图3中看到,我国主要粮食的亩产量在2004年有个较大幅度的上升,在2005年有个小幅度下降,在之后继续缓慢攀升至2008年的近450公斤/亩,之后反复到2013年的亩产量仍然在这个数值左右。
4 统计结果与讨论
本文采用Win DEAP软件对以上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2004—201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统计分析。得到TFP 变化指数(TFA)、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E)、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E)、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P)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2004—2013年我国农业主要粮食的TFP 变化及其Malmquist 指数分解见表2。
表2中数值显示,我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实施粮食生产补贴的十年中发生了较大的震荡与增长,十年间的总体增长率是26.6%。其中,在农业税试点改革以及开始实施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的2004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最大,达到了20.6%,当年的主粮生产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都有了显著的增长,从当年TFP的计算数据中可以看到,当年的技术效率增加了12.4%,技术水平进步也达到了7.3%,说明当年初次试点的税收政策与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于农村的粮食生产与技术的提升在短期内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升了农业粮食生产的组织效率,促进了在粮食生产中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到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一个下降,TFP仅为0.961,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指标都不到1,说明生产率在短期刺激下大幅提高之后的一个暂时回归,而在之后的数年中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着震荡状态,没有显著的趋势性变化。本文认为,其更大可能是由于当年进行农业税试点改革而在短期内激发出的巨大的、潜藏的农业生产能力的缘故。这从上表中列示的“后九年变化率”中可以看到,2005—2013年的九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的累计技术进步达到了0.137,同时期技术效率累计下降0.074,而全要素生产率累计增长0.060,TFP增长平均每年近0.6%。
同时,我们从表2中可以看到,在十年来生产率变化的总体指标中,技术进步的指标更接近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幅度,总体增长率为20.6%,而同期技术效率的增长率为5%,说明十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为农业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相对较小。其中,2004年的技术效率提升达到了12.4%,而之后的九年间技术效率大部分在1.0以下,实际上之后九年技术效率累计是负值,说明技术效率在近些年没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做出贡献。技术效率从理论上说,只是用来对投入产出的效果进行衡量的一个指标,也就是对于一定的投入,产出越高那么技术效率越高,反之则技术效率越低。而技术进步变化反映随着时间变化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一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总是在进步,从而会导致相同投入会创造出更多的产出,本文中的技术变化不单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它也包括由于时间变化,其他农业相关产业进步对农业生产的渗透和影响,农业生产环境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且通常来说生产技术不具有可逆性,即生产技术一般是不会倒退的。因此,从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来看,我国在农业粮食的生产过程中,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在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增长。这个统计结果与郑京海等(2005)、方福前等(2010)的研究相类似,他们研究认为,我国农业生产中技术效率改善的速度滞后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我国农业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推广存在问题(例如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应用与农村人力资本不匹配)、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问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等。这个研究结果进一步促使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我国这么多年不断加大农业科研、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等科技的投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5 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即使不考虑我国2003年粮食大幅减产与2004年开始农业税试点改革对生产效率影响的重要因素来源,我国近十年来农业主粮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极其缓慢,其中尤其是技术效率在2004年当年有了不错的增长外(而其原因在本文看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进行的农业税试点改革而激发出的潜在生产力),近些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负增长,阻碍了农业粮食生产率的提高,这与我国粮食生产补贴的预期目标并不一致。我国粮食生产补贴的主要目标——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必须依赖于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那么,粮食生产补贴究竟对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将是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在提升农业技术效率方面,我国需促进农业土地流转、构建并不断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以加快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确保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落实。在这个基础上做好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如农业信贷制度、农业劳动力的培训机制以及粮食生产周边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文杰.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