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在初中音乐教育中传承的路径研究
2024-03-15刘蕴
刘蕴
[关键词]民族乐器;演奏技巧;传承;初中音乐教育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是我国各民族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民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各民族的探索和融合中形成的,是艺术与本民族特色相结合的产物。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同时,不同时期和地域也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在当前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乐器演奏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既是丰富学生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的重要方式,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民族乐器演奏了解不同的民族风俗和传统音乐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文化.唤起民族自豪感,将青春的血液融人民族乐器的演奏,为民族音乐注入活力。
一、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悠久,文明成果璀璨。历史上,我国有着丰富的精神成果,其中“礼乐”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和权力的象征,作品硕果累累。在中华民族礼乐的传承过程中,传统乐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传统礼乐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演奏和传承,弘扬着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在初中音乐教育中,讲授民族乐器演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初中音乐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民族乐器演奏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建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增强民族认同感。
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民族乐器的支持,民族乐器的演奏能够激活民族音乐,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另外,《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每个学段都应该“以中国作品为主”,进一步说明了民族音乐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是需要青年人传承的。初中音乐教学通过引入民族乐器演奏技巧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演奏要求和技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新一代,是有义务和责任来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过程中建立传承者的角色,更好地学习民族音乐和乐器演奏技能。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当前,在初中音乐课堂教育中,学生更多的是学习乐理知识和作品,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因素的应用较为陌生。初中生在日常的音乐课程学习中,接触更多的是西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长此以往学生容易缺乏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怀,造成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演奏的断代,极易造成民族音乐成为小众化的文化产品。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识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在音乐教学中增加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演奏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到民族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时在学习民族乐器演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乐器及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防止学生在互联网和西方文娱产品的影响下思想过于西化。
(三)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随着经济社会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通过互联网传人我国,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无形中影响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另外,一些人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乐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有的人认为传统的就是封建的,难免会对初中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以至于传统的优秀民族音乐和乐器演奏逐渐淡出人們的视线,甚至有一些传统乐器演奏技能在近几年失传。初中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的主要力量。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种类多样,但是需要传统民族乐器的配合,要想传承民族音乐和文化,就需要加强对初中生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练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人民族乐器的演奏,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宣扬,让学生在学习民族乐器演奏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民族音乐的自豪感,全面认识民族音乐和乐器的发展史,通过教学和练习提高学生民族乐器演奏的兴趣,从而培养一批对民族传统文化感兴趣、演奏技能强、传承意识足的年轻人,更好地促进民族音乐和乐器的传承与发展,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和音乐。
(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相较于小学生而言学业压力较重,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后难免会出现抵触等不良情绪。音乐教学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在初中以往的音乐的教学中,教师更加倾向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和作品的教学,在乐器的演奏方面的教学很少。在新课程改革和“双减”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是关键,引入乐器的演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将民族传统乐器演奏加入初中音乐课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民族乐器的多样性及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对传统音乐和乐器的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丰富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二、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民族乐器演奏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较少,主要在于乐器的演奏有一定的教学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片面性认识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知识体系建立的重要阶段。尽管很多学校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足,认为音乐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唱歌,且教学资源十分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有关民族乐器的设备采购不足,建设不全面。音乐教学中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设备,但是部分学校在教学设备采购过程中缺乏民族乐器的采购计划,硬件设施缺乏,导致在教学中难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进行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练习。二是教学资源的分配存在一定的问题。初中阶段的课程种类多,学校需要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而实际上很多学校在课程资源分配方面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和资源的缺乏是开展民族乐器演奏技能传承的阻碍。
(二)教师民族乐器专业知识技能储备不足
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学习。
首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在自己学习专业知识时学习和掌握了一种或者两种民族乐器,对其他的民族乐器只是有所了解。而我国民族传统乐器则种类多、演奏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民族乐器则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练习,并完成演奏技能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民族乐器的讲解更多地集中在乐理知识和文化的讲解上,而忽略了对演奏技能的讲解,且学生在学习演奏技能知识后缺乏一定的练习,达不到提升核心文化素养的教学目的,且难以保证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学生家长对民族乐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
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很多学生家长认为,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好语数外等重要课程的内容,提高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甚至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会额外耗费许多资金,导致学生缺少时间来完成主要课程的学习,影响学业,不支持学生学习民族乐器。
另一方面,在学习音乐的家长中,大多数家长更倾向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吉他、小提琴等西方乐器,认为学习这些乐器可以培养学生的气质和综合能力,可以参加考级或者表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对民族乐器的认识不足。
三、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传承途径的探索
民族乐器教学对初中生的音乐欣赏水平认知的培养和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演奏民族乐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同时还能够促进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引入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乐器演奏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一)多层面提升对民族乐器演奏技能传承的重视
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离不开多方的支持和努力,对此,可从以下三个层面人手。
一是学校层面。学校领导要认识到民族乐器演奏在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些表述都表明了党中央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
二是教师层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和民族乐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一环,教师需要认识到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演奏技能传承的重要价值,要提高对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演奏的重视程度,做好文化传承的推进者。因此,学校在民族乐器采购中要确保设备数量,保证教师可以正常开展乐器演奏技能教学。
三是家长层面。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安排和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途径,家长应该配合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兴趣
很多初中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关注较少,在生活中接触民族乐器的机会较少,因此对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了解不足,难以对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在开展相关学习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学生认识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学习和传承的激情。
一是带领学生认识民族乐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认识民族乐器。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音乐和乐器的种类、发展历程、经典作品、使用情形等背景知识。例如,在学习《梨园漫步》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述梨园最早出现的时代、戏曲表演过程中需要用到乐器等背景知识。同时播放相关的戏曲视频让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当下流行的热门视频等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讲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戏曲中所用到的民族乐器,并进行一种乐器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乐器,为实现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传承打下基础。
二是营造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兴趣小组,组织相同兴趣的学生进行演奏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在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兴趣建立不同的社团,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技能。同时,还可以邀请当地的民族乐器从业者或者教师到校进行乐器表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演奏的积极性。
三是在学校举办民族乐器演奏技能表演赛,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学校通过组织小规模的民族乐器演奏表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并设置奖励机制,对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对于民族乐器考级成功的学生同样进行表扬和獎励,鼓励学生传承民族乐器演奏技能。
(三)创新音乐教学方式,传承民族乐器演奏技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枯燥的,要想激发初中生对于演奏技能的传承意识,就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探索。
一是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不同于以往书本知识的学习,演奏技能的学习和传承更加依赖学生的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并在课上对知识进行讲解,课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对于积极练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民族乐器演奏技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专业的民族乐器讲解视频,并在视频结束后做详细的演奏说明,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课下利用互联网的形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教师进行视频,及时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以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
三是以游戏的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学民族乐器使用方法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展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传承和弘扬,需要初中生对民族乐器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因此,音乐教师需要透过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提高乐器演奏技能,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