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活动优化农村初中语文戏剧教学

2024-03-15冒星晨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戏剧化屈原戏剧

冒星晨

戏剧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从文体视角来看,戏剧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教师在戏剧教学中仅仅将戏剧作为一种文本来分析,这样的分析丧失了戏剧的原初味道。初中戏剧教学,要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必须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是戏剧文本展现的内核、支撑,是戏剧之为戏剧的根基所在、本质所在。立足农村初中实际,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引导学生将戏剧文本“戏剧化”“舞台化”“表演化”,让戏剧真正走近学生。

一、戏剧活动的准备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戏剧文本。对这些戏剧文本的解读是戏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文本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文本直接搬上舞台,而是要对戏剧文本形成通透性的解读、理解,同时还要做好戏剧表演的各方面准备。戏剧文本的解读,关键在于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把握戏剧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等。只有这样,戏剧实践才能惟妙惟肖,才能具有感染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舞台、道具、服装等进行系统性研究、准备。对戏剧文本进行戏剧化教学的准备,说到底,就是对戏剧文本的深度研读。

在戏剧文本的解读中,教师不仅要把握戏剧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思考戏剧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怎样的意义、现实价值等。

比如,教学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屈原》一课,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戏剧故事,把握戏剧冲突,还要引导学生揣摩屈原的内心。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屈原的内心独白。屈原的内心独白是屈原性格的缩影,是屈原精神的化身,表达了屈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学生只有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效地用有声语言表达台词,才能通过台词表述剧情冲突,表达人物情感,独特性格的人物形象才能真实、完整地再现于舞台。演戏剧的学生才能融入其中,观戏剧的学生才能忘我投入。

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理清戏剧的人物之间关系,分析戏剧中的人物性格,是农村初中开展语文戏剧化教学的重要准备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戲剧中人物的个性化台词,分析人物的语气、语调,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让戏剧活动出彩,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 戏剧活动的开展

戏剧活动是让戏剧文本现实化、社会化、效益化的过程。戏剧活动,具有感染性、教化性等多重育人功能。教师要根据农村初中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学生开展戏剧活动,充分发挥戏剧的活动育人功能,彰显戏剧的活动育人价值。戏剧活动的开展,不仅要依托文本,同时也要依托戏剧的导演、演员、场景等。戏剧活动的开展,从主体视角来看,主要分为“演戏剧者”和“观戏剧者”。在戏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丰富学生的“戏剧表演”活动体验,而且要丰富学生的“戏剧观看”视听体验。从戏剧文本与戏剧活动的关系看,“演戏剧”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而“观戏剧”则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

比如,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天下第一楼(节选)》,主要描绘了王子西与常贵的对话,能让学生了解到卢孟实的背景、经历,从而能让学生看出卢孟实是一个有志之人。在戏剧文本中,通过对福聚德开业当天红火场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在引导学生理解戏剧文本的主题、思想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台词,从而为戏剧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接下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分配角色扮演的任务,引导学生想象各自扮演角色的心理、语言、动作等。语言与动作,是戏剧表现的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农村初中的实际,设计舞台、道具、舞美等。如在上述《天下第一楼》的戏剧活动展示中,教师就不需要打造多么精美的舞台,只需要聚焦“福聚德烤鸭店”,从头到尾都可以用“一桌二椅”。舞台设计的简洁化,可以让作为观众的学生将目光聚焦于戏剧活动表现。在道具方面理所当然地应当用“烤鸭”。在戏剧活动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表现出每一个人物的处境、个性、心态等。整个戏剧活动,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表现:从外部来看,一有“需要小心侍候的克五大爷”,二有“需要小心打点的警察、钱师爷”,三有“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等;从内部来看,一是“老掌柜唐德源年老体弱”,二是“无心经营的不争气的两个儿子”。

戏剧活动的开展是戏剧化教学的重头戏。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戏剧文本,理解戏剧文本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戏剧元素,关注自我的表现力、创造力,让学生在戏剧活动实践过程中体验“当演员”的感觉,让戏剧活动成为学生天赋展示的活动。

三、 戏剧活动的评价

评价是戏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戏剧活动的开展是让学生“做一个好演员”,那么,戏剧活动的评价则是让学生“做一个好观众”。在戏剧化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戏剧活动接受者,而是戏剧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每一个学生都要反思戏剧活动的安排、表现等,反思其合理之处以及不合理之处。对于戏剧化教学来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选拔、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在戏剧活动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学生的戏剧活动全过程拍摄下来。通过回放、重播,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为学生的戏剧活动评价积累相关的素材,学生的戏剧活动评价就有了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戏剧评价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标戏剧文本教学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反思:哪些戏剧活动表现是成功的,哪些戏剧活动表现还不到位、有待提高。戏剧活动评价,能优化学生的戏剧表现,让学生的戏剧活动不断进阶。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戏剧活动中进行多次“彩排”,不断地对戏剧活动进行评价。

戏剧活动是戏剧化教学的“大概念”。在农村初中开展戏剧教学,不要过度追求舞台、灯光,而要将重点放在戏剧的语言表达、旁白心理、动作表现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宣传海报”的设计、“宣传口号”的设计,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戏剧活动进行彩排,将戏剧活动的“看点”宣传到位。戏剧活动的评价,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戏剧要素,另一方面教师要力图让学生的评价清晰、有条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戏剧活动实践中。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大概念视域下的农村初中语文戏剧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2022053]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戏剧化屈原戏剧
那些“戏剧化”的刺杀案
有趣的戏剧课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LOGO GIRL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