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小说文体教学
2024-03-15蒙利林
蒙利林
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这一文体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文体。传统的小说观认为,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现代主义小说观则认为,小说是想象、叙述的产物。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小说文体教学中,一方面要根据小说的语言、构思、情节、形象等充分挖掘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对小说进行思想性、精神性的解读;另一方面也要进行适度的联想、想象,对小说进行审美性、文化性解读。
一、情境化教学,遵循小说本身的逻辑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对小说的解读,首先是对小说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对小说文本内容的解读主要包括“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小说的情节是怎样的”“小说蕴含着怎样的情节冲突”;对小说文本的内容解读,要求教师要面向小说文本本身,遵循小说本身的逻辑。为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小说世界之中,让学生去把握小说的情节、小说中的形象、小说中的环境。
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涉及的小说元素有很多。教师在有限的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遵循小说文体的逻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引导学生小说情境化阅读的要素:一是小说的人物形象,即鲁迅先生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塑造这一主人公?这一主人公有怎样的典型意义?二是小说的叙述视角,鲁迅先生在写作时用的是第几人称?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人称?三是小说的环境,小说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这个鲁镇有哪些人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四是小说的语言风格。教师对这些小说要素进行提炼、解读,将小说真正作为小说来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站在小说中的启蒙者“我”的视角来批判人物,比如对鲁四老爷代表的封建礼教的批判,对柳妈以及祥林嫂等底层愚昧民众的批判,这两种批判是不同性质的批判。对鲁四老爷的批判是一种毫不留情的批判,对柳妈、祥林嫂的批判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批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故事叙述者的视角对“我”作为启蒙者的软弱进行批判,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把握小说的意义。
情境化解读是一种基于文本情境和自身认知的解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直面小说文本,而且要唤醒、激活学生的经验,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小说解读经验等,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还原化教学,提升学生解读的艺术
还原法是一种解读方法,尝试将小说文本中省略、隐含的部分进行填补、解析,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原意。还原化教学,要求教师将文本客观化、结构化,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内在写作逻辑。显然,相对于情境化教学,还原化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想象能力。
以教学《祝福》为例,很多高中生在解读小说文本时,往往会将小说中的“我”作为作者自己,显然这是对小说叙事主体认识不到位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叙事主体的身份、叙事主体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叙事主体承载的叙事功能、叙述主体的形象和情感特征。例如,在《祝福》中,鲁迅先生将“启蒙者”与“启蒙对象”并置起来,意味着鲁迅先生对“故事的讲述者的我”和“讲述者视野中的对象”包括祥林嫂在内的所有鲁镇人进行的双重批判。后一种批判体现了鲁迅小说的最为重要的思想艺术成就,这是我们解读鲁迅小说非常熟悉的一种反封建思想的批判;而前一种批判即鲁迅先生对“故事讲述者我”的批判是我们忽视的批判,就其性质而言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更为确切的说是已经改变了对启蒙主义态度的鲁迅对已经感受到启蒙主义尴尬地位、正在思考新的精神出路,但还没有找到明确方向的知识分子的批判。这种批判,带有鲁迅对知识分子启蒙立场的反思性质。
用还原法进行小说教学,教师可以引入“文本结构”“叙事方式”助推学生的文本理解。很多小说的叙事艺术通常与叙事主体有着某种同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同构。因此,对小说文本的叙事艺术的分析不能脱离小说文本内容的理解,对小说文本内容的解读也要联系小说的写作形式。通过还原法解读小说,学生才能把握小说的深层意蕴。
三、拓展化教学,生成学生解读的经验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说文体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大教学”观念,拓展、延伸学生的小说阅读文本。教材中的小说,很多都是节选。教师要将教材中的小说作为教学的引子,引导学生开展深入的小说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小说,引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的比较。小说的拓展、延伸性教学,能生成、丰富学生的小说文本解读经验。
如在小说《祝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鲁迅先生的其他小说,比如引导学生阅读《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伤逝》等小说。这些小说同样体现出这种批判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阿Q”“祥林嫂”“闰土”形象的异同点。通过小说比较、小说人物比较,学生可以提炼、抽象、概括鲁迅小说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解读鲁迅先生的其他小说打下基础。比如,有的学生认为,鲁迅先生的小说既有对侮辱者的批判,也有对被侮辱者的批判;有的学生说,鲁迅先生的小说往往要从人的灵魂深处进行分析;有的学生说,鲁迅先生的小说都包含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还有的学生说,鲁迅先生的小说都是旧中国农村生活的缩影。通过对鲁迅小说的群文阅读,学生能把握鲁迅先生的小说母题,能理解鲁迅先生小说写作的根本旨趣就在于“批判封建制度”,坚信封建制度都会像被“疯人”吹灭的“长明灯”一样,终将熄灭。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解读相同系列、相似主题和内涵的小说文本,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小说解读经验。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在引导学生解读小说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研究小说文体的特质,遵循小说文体的教学逻辑,也要研究学生解读小说的心理特征,研究学生解读小说的心理逻辑。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还要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要鼓励学生分享小说阅读的感受,分享小说解读的经验。通过学生彼此之間的互动交流,丰富学生的小说鉴赏经验。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引导学生以主动姿态投入小说阅读之中。
作者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