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2024-03-15谭炳坤叶昌东
谭炳坤 叶昌东
摘 要: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要素,数量众多,类型多样,与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共同构成广州市相对完备的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体系。当前,传统风貌建筑既缺乏强力保护,又尚未形成回应当代经济生活发展需求的有效方法,在保护与发展的夹缝中常常处在极其尴尬的境地。基于广州市快速推进城市更新的大环境,分析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政策、分布特征,以及其蕴含的价值,探讨当下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发展的主要困境,并总结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传统风貌建筑;价值要素;广州市;遗产保护;保护更新
根据《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传统风貌建筑是指能够反映历史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对整体风貌特征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且未被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的建筑物、构筑物。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广州市全域。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等级不如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但其同样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的独特文化资产,其中有些是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后备军。当前,我国城市建设逐渐进入存量发展新常態,人们对历史文脉进行活化利用的需求更加强烈。由于缺乏科学而持续的管控策略,在城市改造更新建设中,传统风貌建筑未能被充分活化利用,进而造成文脉破坏和经济浪费,因此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风貌建筑的概况
(一)传统风貌建筑政策解读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传统风貌建筑被作为保护对象。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传统风貌建筑的概念。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要求在城市改造更新中切实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决制止破坏行为。这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有力推动了城市遗产保护工作。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在城市更新中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不破坏传统风貌,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城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较早提出传统风貌建筑的概念,并颁布相关政策法规。2022年11月,广州市在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该规定在GB 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提出“传统风貌建筑”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广州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了传统风貌建筑的定性认定标准。该规定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聚焦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为保护传统风貌建筑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风貌建筑分布特征
目前广州市共有传统风貌建筑1 206处,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广泛分布于广州全域。其建筑类型包括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宗教建筑、商业建筑、教育建筑、园林和风景建筑、防御建筑。通过数量统计发现,广州传统风貌建筑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的荔湾区、越秀区和黄埔区,数量占比分别为:29.1%、17.4%、10%。从用途类型上看,居住类型占比最高,为64.3%,其次是祭祀类型、教育类型和防御类型,分别为9.0%、7.5%、7.4%。
本文利用ArcGIS 10.8对广州市1 206处传统风貌建筑点要素与11个行政区进行可视化表达,将核密度与标准差椭圆叠加处理,分析得出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空间分布呈现“中部多四周少,一主三次”的分布格局。“一主”指的是位于中部的荔湾区、越秀区和海珠区,其所占传统风貌建筑高密度区域面积最大;“三次”指的是增城区东南部、花都区与白云区交界处、从化区西南部,其所占传统风貌建筑高密度区域面积次之。总体上,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在中部呈现聚集性分布,而郊区主要沿着城市边界呈分散布局。
二、传统风貌建筑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目前广州市现有的传统风貌建筑多建于民国时期,有少部分建于清末。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长河里,这些建筑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迁,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建于1934年的金声电影院,承载了无数广州市民的情感,体现了广州影视行业曾经的繁荣。建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东头街人民公社是当地人集体的回忆,对于研究增城区人文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文化价值
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包含广泛,传统的岭南民居反映了当地的地域文化,中西结合的现代民居则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影响,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广州市特定的文化特征,对于研究传统岭南地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勤菴湛公祠是典型的传统岭南建筑,三间两廊的布局、镬耳墙、青砖灰瓦、硬山顶等具有广府民居的风格,展示了广州市传统的地域文化。岗头田街10号民居是中西结合的代表建筑,青砖墙体、灰塑窗楣与西式栏杆、西式山花反映了近现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筑立面的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细部装饰风格等方面,这些艺术装饰手法一定程度反映了地域特征。像祠堂、传统民居等,其在雕刻艺术及壁画绘制上都极具地域特色,对于研究广府民居的艺术手法具有重要意义。南海机械厂是一座近现代工厂,其红砖外墙格外醒目。红砖墙在广州曾经风靡一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教育建筑,如红砖厂和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的老建筑。骑楼的装饰艺术是十分独特的,西式的柱式山花与中式的灰雕壁画相结合,反映的是折中主义的建筑艺术风格。
(四)科学价值
广州市的传统民居在建筑布局上常采用三间两廊的设计,这种布局既体现了中轴对称的美感,同时象征了传统的中庸思想;而建筑与建筑之间常常会形成高而窄的“冷巷”,流通的空气可以方便人们消暑纳凉,这种自然可持续的创新设计,反映了先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碉楼与骑楼等近代兴盛的建筑类型,代表了广州当时建筑技术水平的高水准,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运用水泥、玻璃等新材料。这种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更加坚固、美观,从而推动了广州建筑行业的革新。
三、更新背景下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现状与困境
第一,数量众多,分布零散。广州市现有传统风貌建筑1 206处,类型丰富,广泛分布于广州全域。在建筑类型上以居住类为主,占据64.3%,其次是祭祀和教育类建筑。建筑数量的繁多,也带来了统筹整理工作的困难,容易造成建筑信息的缺失。传统风貌建筑的地位等级不如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因此常常被忽略和遗忘,在建筑信息的完善度、保护的力度、投入的资金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比如在建筑挂牌的信息上,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除了基本信息外,还附有二维码供人们详细了解。
第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体系有待完善。广州市对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比较重视,因此有严格而完整的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保护中有一整套工作流程可以遵循,比较容易操作。传统风貌建筑的挂牌工作已经展开,且在2023年7月正式实施的法规条例也明确了保护的方向,但是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仍然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如各区的传统风貌建筑名录均是各区人民政府独立公布,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名单。同时,其认定的传统风貌建筑似乎并不严谨,在公布名单后,多次因各种原因而调整,有的是建筑已经消失,有的是因在项目用地上而被拆毁,有的是其他原因,而歷史建筑和文物建筑很少发生这种情况。
第三,产权问题带来的保护困境。传统风貌建筑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直阻碍着保护修缮工作的推进。数量最多的传统民居和祠堂建筑,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加之建筑原主人多出国移民或搬迁到其他城市,建筑处于人去楼空的荒废状态。这些建筑的产权大多归私人所有,有关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修缮,因而造成了历史遗产资源的浪费。如恩宁路191号骑楼,位于恩宁路历史街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将其改造修缮后可以丰富历史街区的资源,但由于没有得到屋主人的许可,只能对其外立面进行修饰,建筑内部缺乏维护,至今仍处于荒废状态。
第四,缺乏规范化的日常维护。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都有相应的保护法律,不得对其进行随意破坏,并且定期会有政府相关人员展开巡查工作,整体保护较好。而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工作处于刚起步阶段,保护方式大多参照历史建筑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不适用的地方。虽然有的传统风貌建筑在2019年已经挂牌,但在后续的保护工作中因各种原因没有得到落实,在整体的维护上远远比不上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如南海机械厂旧时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墙面脱落,门窗构件损毁严重。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因缺乏日常维护,内部破损严重,至今空置。另外,开发商和业主出于自身利益考量,随意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改造或拆除,严重破坏了建筑的原真性。
第五,保护与改造的矛盾性。“留”“改”“拆”一直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绕不开的难题。有的地方侧重经济发展,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随意改建,破坏了建筑的原貌;有的盲目模仿其他成功案例,完全没有考虑到自身地域性,使其蕴含的独特历史信息流失;有的一股劲地往建筑里“塞”5D、VR等新技术,盲目使用这些高科技,可能使老建筑失去原有的韵味;有的则是保护过度,没有延续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比如那些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工业建筑,已不再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可以将其改造成博物馆,继而延续其在当下的历史使命。如何平衡“留”“改”“拆”三者的关系成为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四、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策略
第一,利用线上途径完善建筑信息。当前,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全市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全面的梳理摸排,进而建立健全的建筑线索名单,将各区政府发布的名单汇总成表。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者手机App,将建筑基本信息导入进去,包括其地理区位信息、历史背景、建筑的价值要素、目前的保护状态等。只有详细掌握这些建筑的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价值评价工作。另外,将建筑信息的二维码刻到挂牌上,通过微信扫码让市民和游客更加方便地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能够加大对传统风貌建筑的宣传力度。
第二,完善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与评价体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坚持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即要“修旧如旧”,保护建筑真实而完整的历史信息和风貌环境。当然,不仅要对建筑的本体进行原真性保护,其所在的周围环境也是历史风貌的一部分,应该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建筑的保护现状及其蕴含的价值各不相同,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构建完善的传统风貌建筑价值评价体系,对建筑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保护。价值较高且保护现状较差的,要优先进行保护,使历史遗迹及时得到拯救,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第三,鼓励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创新再利用。在传统风貌建筑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对其进行各种合理的利用,使老建筑“活起来”,延续它的价值,才是对其最好的保护。因此,建筑“微更新”是对历史遗迹最有效的改造方式之一,既能最大限度保证其原真性,又能带来经济效益。在建筑整体框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立面改造、平面功能置换、引入数字化管理等,使传统风貌建筑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另外,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建立奖赏补贴机制、租金减免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从而推进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
第四,挖掘传统风貌建筑的文化内涵。传统风貌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见证者”,作为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记忆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价值早就超越了物质本身。文化底蕴是建筑的“灵魂”,我们可以通过探究传统风貌建筑来了解地域的文化、历史背景等。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不能本末倒置,一味追求建筑外观的视觉效果,应该兼顾建筑的文化内涵。在开展保护与利用工作时,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建筑的文化地域特征,通过挖掘老建筑的历史信息,传承其文化精髓,唤醒民众对传统风貌建筑的集体记忆。
五、结语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又是该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国家宏观政策及地方自下而上的措施,为城市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与政策支撑。当前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许多困境,各项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在存量规划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秉持“最大保护”原则来保护和利用传统风貌建筑,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希望本文可为今后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的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浩.文化生态视域下常州乡村礼制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2(11):117-118.
[2]张艳玲,毕程程.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3):22-24.
作者简介:
叶昌东,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更新、土地利用规划。
谭炳坤,澳门城市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遗产保护、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