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预防成人术后气道并发症的meta 分析
2024-03-13李玉倩叶建荣艾克拜尔努尔买买提王佳玲李江玉
李玉倩 叶建荣 艾克拜尔·努尔买买提 王佳玲 李江玉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气管内插管是围手术期患者全身麻醉时保持气道通畅最常见的方式,然而气管插管不可避免会产生咽喉痛、咳嗽、声音嘶哑等术后气道并发症[1-2]。目前临床常用类固醇皮质激素、盐酸卞达明、气管导管选择等方法[3]。地塞米松是一类具有抗感染与镇痛作用的皮质类固醇药物[4-5]。本研究对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气道并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进行系统综述和meta 分析,以期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本研究严格遵循PRISMA 声明进行[6]。检索数据库包括馆PubMed、Embase、Cochrane 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 年6 月。英文检索式:((Pharyngitis)OR(sore throat)OR(cough)OR(hoarseness))AND((adrenal cortex hormones)OR(dexamethasone))AND(Intubation,Intratracheal)。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研究对象:需要全麻下气管插管的围手术期患者;②试验组:术前予以地塞米松静脉注射;③对照组:术前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或不采取措施;④观察指标:术后6、24 h 咽喉痛发生率及术后24 h 咳嗽、声音嘶哑发生率;⑤研究类型:RCTs。
1.2.2 排除标准 ①涉及≥2 种治疗措施的研究;②文献综述、动物实验、会议等;④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由2 名评估员分别独立提取以下数据:文献名称、研究信息、基线数据、干预措施、结果数据。研究质量根据RoB 2.0 进行评估[7-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CI 作为衡量标准。若I2≤50%,P>0.1,表明数据异质性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I2>50%或P≤0.1,表明数据异质性较高,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并逐一剔除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或进行模型变换分析评估结果是否稳健。通过Begg’test 结果评估发表偏倚。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
根据检索策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05 篇,最终纳入13 篇RCTs[9-21]进行分析。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点及质量评价
纳入13 篇RCTs[9-21]进行meta 分析,共涉及1 219例患者。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RCTs 质量评定为“低风险”。见图2。
图2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
2.4 meta 分析结果
2.4.1 术后咽喉痛发生率 纳入RCTs 中有11 篇[10-18,20-21]、4 篇[13-14,16-17]文献分别涉及术后24、6 h咽喉痛发生率。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24 h 咽喉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 h 咽喉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gg’stest 结果显示,两组术后24 h咽喉痛发生率比较存在发表偏倚(P<0.05)。见表2。对术后6 h 咽喉痛发生率进行敏感性分析,剔除Yang等[13]、Lee 等[14]后,异质性下降(I2=42.9%,P=0.023),且试验组该指标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43,95%CI:0.439~0.942,P<0.001)。见图3。采用剪补法对涉及术后24 h 咽喉痛发生率的文献[10-18,20-21]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偏倚无影响。见图4。
表2 术后咽喉痛发生率meta 分析
图3 术后6 h 咽喉痛发生率的敏感性分析
图4 术后24 h 咽喉痛发生率剪补法漏斗图
2.4.2 术后24 h 咳嗽、声音嘶哑的发生率 纳入RCTs中有5 篇[10-11,14,17,19]、8 篇[9,11,13-15,17,19-20]分别涉及术后24 h 咳嗽、声音嘶哑发生率。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24 h 咳嗽、声音嘶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gg’s test 结果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见表3。对术后24 h 声音嘶哑发生率进行效应模型变换分析,其结果不发生方向性改变(RR=0.473,95%CI:0.381~0.587,P<0.001)。
表3 术后24 h 咳嗽、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的meta 分析
3 讨论
术后气道并发症是由于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造成机械性压迫或损伤,导致咽喉局部组织的黏膜损伤、糜烂和炎症反应,导致术后气道并发症产生[1-2]。地塞米松能提高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抑制术后炎症反应,但也增大了术后高血糖、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的风险[22-24]。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能够有效降低术后6、24 h 咽喉痛发生率,可能与地塞米松能够有效减少机体炎症介质的释放,延长神经感觉阻滞时间,并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慢血管对局麻药的吸收速率,从而发挥降低术后咽喉痛发生率的作用[24-25]。同时术前予以地塞米松能够有效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24 h 咳嗽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可能与地塞米松能够有效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少白细胞的吞噬和浸润,达到减轻渗出和水肿,起到抗感染、镇痛的作用。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纳入RCTs 未提供不良事件的具体细节,无法推断地塞米松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②少数纳入的RCTs 未提及随机方法、是否为盲法及是否选择性报告结果;③纳入RCTs可能存在不同且非受控的混杂变量,可能造成一定的结果偏倚。
综上所述,经meta 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能够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咳嗽及声音嘶哑等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