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理论指导的分级康复方案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2024-03-13张会君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腓骨康复训练分级

张会君 胡 静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修复外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外科手术为治疗胫腓骨骨折重要手段,由于患者术后需长期固定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屈伸的活动受限,影响骨折康复进程[1-2]。因此,胫腓骨骨折术后给予有效的康复方案干预十分必要。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IMB)理论最早由Fisher[3]提出,主要从信息、动机及行为3 个方面引导患者在各种情境中积极进行健康行为的改变[4]。近年来,IMB 理论在老年髋部骨折、膝关节置换术后等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但鲜有关于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分级康复方案的研究[5-6]。本研究基于IMB 理论为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制订分级康复方案,评价其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项目通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符合伦理要求(0212-101)。前瞻性纳入2021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 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入选标准

①纳入标准:结合X 线正侧位片检查和临床症状确诊;在清创后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可配合完成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②排除标准:先天性膝关节畸形;陈旧性或病理性骨折;既往有精神障碍相关疾病史;骨折前有肢体功能障碍。③剔除标准:因各种原因中途主动要求退出研究。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案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安静、洁净的病房环境,在患者手术结束进入病房后,帮助患者摆放患肢,保持患肢外展至中立位并抬高20°~30°,促进静脉回流;对于术后疼痛明显的患者给予适当镇痛,注意观察患者伤口出血、渗液情况,口服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情况,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心理疏导等方式舒缓患者情绪;术后1~7 d,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膝关节主动与被动屈伸练习,5 min/次,2 次/d;术后2周,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使用助行器进行步行训练,5 min/次,2 次/d,此后继续上述康复训练,定期到院复查。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IMB 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干预。(1)信息干预:护理人员采用医院自制《胫腓骨骨折患者信息需求调查表》了解患者需求情况,调查表主要包含疾病信息、术后疼痛管理、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内容,针对调查结果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2)动机干预:护理人员运用动机性访谈对患者进行动机干预,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多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可通过分享既往积极案例,引导患者树立正性情绪,提升患者康复信心;与患者家属单独沟通,获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督促患者长期保持遵医行为。(3)行为干预:采用骨科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表量化评估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安全性,划分为71~100 分、31~70 分、0~30 分3个等级[7]。①评分71~100 分患者行康复训练较安全,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5 min/次,2 次/d;术后1 d 进行踝关节、膝关节被动和主动屈伸活动,5 min/次,2 次/d;术后2~7 d 可增加直腿抬高训练,5 min/次,2 次/d;术后1 周利用助行器进行平衡及站立训练,5 min/次,2次/d;术后2~3 周利用助行器进行行走练习,5 min/次,2 次/d;术后3~4 周开始练习下蹲与负重行走,5 min/次,2 次/d。②评分31~70 分患者康复训练安全性中等,麻醉作用消失后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5 min/次,2 次/d;术后1~7 d 进行踝关节、膝关节被动和主动屈伸活动,5 min/次,2 次/d;术后1 周可根据患者软组织恢复情况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及持续关节被动训练;术后3~5 周可开始负重、平衡、抗阻训练。③评分0~30 分患者康复训练安全性较低,术后以静养为主,可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5 min/次,2 次/d;术后4~5 周待软组织恢复良好后进行等张训练。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采用训练日记列出每日训练的内容和强度,并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监测患者康复训练,以保证干预的质量和效果。两组均于干预3 个月时进行效果评价。

1.4 观察指标

①膝关节功能:使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kneescore,HSS)评估,量表由疼痛(30 分)、功能(22 分)、活动范围(18 分)、肌力(10 分)、屈曲畸形(10 分)、关节稳定性(10 分)及减分项目7 个项目组成,总分0~100 分,评分高则膝关节功能好[8]。②自我效能感: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估,量表包括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量表,共10个项目,各个项目均为1~4 分,总分范围10~40分,评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9]。③康复训练依从性:使用康复训练依从性量表评估,量表涉及身体康复训练依从和主动寻求建议依从等内容,共11 个项目,各个项目为1~4 分,总分范围11~44 分[10]。依从率=康复训练依从性量表得分/总分×100%,根据依从率将依从程度分为3 个等级,依从率<50%视为低依从,依从率为50%~75%视为中依从,依从率>75%视为高依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剔除情况

截止至干预3 个月时,试验组主动要求退出1例,对照组主动要求退出2 例,最终以试验组49 例,对照组48 例完成研究。

2.2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及自我效能感比较

干预前,两组HSS、GSE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两组HSS、GSES 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状况及自我效能感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状况及自我效能感比较(分,±s)

注t1、P1 表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 表示两组干预后比较。HS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2.3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干预期间康复训练整体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例(%)]

3 讨论

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常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保持骨折的解剖复位,但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易出现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11-12]。研究指出,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及时介入康复训练,可最大限度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13]。目前,临床采取的常规康复训练方案缺乏针对性,不能以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康复效果常达不到理想预期[14]。因此,探寻更为合理、有效的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方案十分必要。

基于IMB 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主要通过信息、动机、行为3 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采用的是逐步深入的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计划性、目的性及阶段性康复性指导,不仅包含了知识和技能培训,还注重心理方面的干预,能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15-16]。本研究结果发现,基于IMB 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可提高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康复训练依从性。分析原因在于,基于IMB 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中护理人员运用动机性访谈对患者进行动机干预,分享既往积极案例,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的信心,使患者相信自己具有完成康复任务的能力,使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17-18]。同时,基于IMB 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中护理人员通过信息干预,找到患者最需要的信息点,不仅满足患者需求,还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使患者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因而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较高[19-20]。此外,康复方案中护理人员获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可督促患者长期保持遵医行为,同时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也是患者康复的巨大动力,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21-24]。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3 个月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IMB 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可促进腓骨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这是因为基于IMB 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根据患者术后骨科运动康复安全性对患者进行分级康复训练,此举能够满足不同患者骨折愈合不同阶段的训练需求,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挛缩,使患者的下肢肌力逐步增强,进而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达到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的目的[25-27]。同时,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康复训练依从性的提高,可使患者积极参与到康复训练中,增强康复训练效果,进一步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28]。

综上所述,基于IMB 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可提高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腓骨康复训练分级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分级诊疗路难行?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