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汉简所见内科疾病问题探究

2024-03-28范香立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汉简戍边西北

范香立

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西北汉简主要指20 世纪以来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敦煌、张掖、武威、酒泉、玉门、疏勒河、额济纳等地发掘出土的汉代简牍,主要包括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敦煌汉简、武威汉代医简、疏勒河出土汉简、额济纳汉简、地湾汉简、玉门关汉简、肩水金关汉简、悬泉汉简等,这些简牍之中蕴含大量有关汉代西北地区疾病、方药、治疗方法等诸多医学内容,因此,其是研究汉代西北地区医疗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其价值之大不言而喻。本文拟对西北汉简所见内科疾病、病因及治疗问题进行探究,从中管窥时人的疾病状况、诊疗情况及汉代医疗水平。

1 西北汉简常见内科疾病的种类

根据西北出土简牍所载,汉代戍边民众所患疾病可分为内科疾病和外科疾病,其中内科疾病有伤寒、伤汗、疾温、头痛、四节不举、欬等。

伤寒,感寒而病是谓伤寒,《阴阳大论》载“冬时严寒,万类深藏……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1]。根据发病季节的不同,又有伤寒、温病、暑病之不同,《伤寒论·伤寒例》云“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名虽不同,但均属伤寒之类,亦如《难经》所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2]。汉简有关伤寒之载。

简1:第卅一队卒王章以四月一日病苦伤寒 4·4A[3]

简2:马不任豊病伤寒积五日苦 73EJT23:1010A[4]

简3:□西安国里孙昌即日病伤寒头痛不能饮食它如 E.P.T59:157[5]

简1、2、3 表明戍边士卒常为伤寒所苦,并伴有头痛、不能饮食之症状。

伤汗,医书典籍暂未见此病之记载,《说文解字·水部》云“汗,人液也”[6]。《素问·经脉别论》载:“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由于饮食、精神、劳累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出汗过多而致病,是为“伤汗”。

简4:候长敞言□□隧卒陈崇迺□病伤汗头痛抚□□即日加□腹E.P.T4:101

简4 虽然个别字无法识辨,但根据前后语意,可推断出戍卒陈崇因伤汗病出现头痛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腹部出现病症。戍边士卒劳作繁重,身体容易出汗过多从而引发伤汗,出现一系列病症。

疾温(温),即热病,属于伤寒类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载:“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简6:寿王敢言之戍卒巨鹿郡广阿临利里潘甲疾温不幸死7·31

简7:东部候长广宗敢言之逎甲寅病温四支不举未73EJT29:115A

根据上述记载,疾温病会伤及性命,出现四肢无力、头痛及身痛等症状[8]。

头痛、四节不举,四节不举即四肢无力、不能抬举。

简8:戍卒杜充病头痛四节不举不能 1577[9]

简9:病头痛寒炅未能 E.P.T51:535

简10:炅四节不举 73EJT37:1575头痛、四节不举即是疾病也是其他疾病病症的表现,从上述简文内容记录可知头痛、四节不举又常与伤寒、伤汗及寒炅相伴。

欬、欬气短:即咳嗽,咳嗽时呼吸短促。

简11:大母叔病欬短气加番满命在旦夕E.P.T59:428

简12:三月己亥除署第四部病欬短气 E.P.T68:5

根据《素问·咳论》“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张志聪注曰“五脏之气与四时五行之气相合,故五脏各以所主治之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上乘于肺而为咳”,说明咳嗽发病与四时关系很大。

疾(病)心腹,即心腹疾病。

简13:第二燧座江谭以四月六日病苦心腹丈满4·4A

简14:白昨日病心腹211·6A

简15:心腹支满吞二丸Ⅰ90DXT0109②:32[10]

简16:心腹久积《疏》 481[11]

根据上述汉简的记录,必腹丈满、心腹痛、心腹久积等症状均属于心腹疾病,心腹丈满、心腹久积与《素问·腹中论》所载的“病心腹满”“病胸胁支满”症状相同。

两胠葥急,《玉篇·肉部》曰“胠,腋下”[12]。《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痛。”王冰注:“胠,谓腋下胁也。”指两腋部位如葥刺般迅速发病。

简17:第卅七燧卒苏赏三月旦病两胠葥急少愈4·4B

肠辟,亦为肠澼,即痢疾。

简18:病泄注不愈E.P.F22:280

简19:炅肠辟死462·1

简18 记录了肠辟“泄”的症状,与《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的症状属于一类,肠辟严重要引发死亡。

暴病,即突发的急性疾病。汉简及传世典籍均有记载。

简20:瑟卒赵外人等四人□暴病死丞相史103·14

简文记录戍卒因暴病而死。传世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暴病的记载,如《史记》载“(霍)子侯暴病,一日死”[13]。体现了暴病发病快速、病急、突然死亡的特点,而且暴病种类较多,筋挛、中恶、睛翳等均属暴病[14-16]。

2 西北汉简所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分析

对西北汉简所见内科疾病病因的考察应当充分结合历史条件与中医病因学说进行具体分析。

2.1 外因:外感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的总称。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被称为六气(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正常的气候变化,有助于万物生长,对人体无害。反之,气候变化异常或骤变,超过人体适应限度,就会导致人体发生疾病,是为六淫(可以伤害万物),六淫是导致边民患病的重要因素。西北自然环境恶劣,“地热多沙冬大寒”“秋寒”“天寒”常见记载,且气候时有异常变化,“春时风气不和”“秋时不和”“盛寒不和”等词屡见记载,民众“甚苦塞上暑时”,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冷热不调,致使民众易受六淫病邪侵袭。此外,戍边民众由于自身贫困及物资补给不及时,经常出现因毋钱衣寒而感染风寒的情况。

2.2 内因:情志伤身

中医将喜、怒、忧、思、悲、恐等情绪变化引发的情志之病视为内因。人在与外界环境及事物接触的过程中,其情志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节制不利,精神上受到刺激会引发心理、生理发生变化,进而诱发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在志为怒,怒伤肝……在志为喜,喜伤心……在志为忧,忧伤肺……在志为恐,恐伤肾”,说明情志会致病伤身。西北戍边士卒远离父母家乡,居于苦寒之地,时有胡虏犯塞、强夺畜产、杀掠民吏,戍卒“恐为虏所攻”,且生活贫困,其身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亦如汉简所载“或贫困被饥寒疾疫之薑日竦而懼于天地”“日竦而懼”是戍边士卒情志的具体体现,情志异常会影响脏腑功能,诱发疾病,抑或加重病情、影响疾病治愈速度。虽然西北汉简对有关情志致病的直接记载鲜少,但根据《黄帝内经》对五志伤五脏中医学理论的记载、后人对情志致病理论的发展及结合西北的自然环境等历史条件,不难推测出情志对西北戍边民众健康和疾病影响之大。

2.3 不内外因:饮食不当、劳作过度

中医学将既不属于外感又不属于情志致病的因素归为不内外因,如饮食不当、劳作过度等。

饮食不当之因。饮食是人体获取营养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根本要素,饮食有节可以预防疾病,饮食不当则会诱发疾病。饮食不当主要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卫生、饮食偏嗜等,饮食不当常是致病的重要原因。《灵枢·小针解》载“饮食不节,而病于肠胃”,饮食不节会引发肠胃疾病,饮食偏嗜会损伤脏腑引发疾病。

西北地区饮食种类丰富,但因风大沙多天寒的气候条件,民众喜食酒肉,偏嗜咸辛之味,出土简牍所见有关肉类买卖频繁且交易数量较大,如《居延新简》载“君都肉二十斤”,《居延汉简》所载“肉五百卌一斤直二千一百六十四”。依据中医学理论,饮食偏嗜肥甘厚味会使人内热中满,发生疔疮等疾病。有研究显示,汉代戍边士卒食盐摄入量较高[17];又戍边民众喜欢以盐制作各种酱,酱类的制作需要大量食盐,进一步说明西北民众偏嗜咸味,《素问·生气通天论》载“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简文中所见肠辟、痈肿、暴病死等疾病可能与饮食不当有关。

劳作过度之因。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能,适当劳动有益于身体健康,过度劳动则致病伤身,如《素问·举痛论》云“劳则气耗”。根据汉简的记载,西北戍边民众每天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劳作种类繁多,如候望烽隧、警备寇贼修缮鄣塞,伐茭运薪、修治房屋、种菜运水,垦田种粮,繁重的劳作危害戍卒的身体健康[18]。劳作过度致“肺气有伤”“四肢无力,气怯声低,不欲言语”[19-20]。劳役损伤肺气及脏腑等,出现四肢无力、动作气喘等症状。西北戍边民众所出现的四节不举、烦满气喘等病症或与劳作过度有关。

3 西北汉简所见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根据汉简所载,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有内治法、外治法。

3.1 内治法

内治法,即内服药物的治疗方法。患者所服药物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等。

汤剂,用汤煎熬药物后滤除渣滓存留的药汁即为汤剂。如居延汉简载“一名单衣受寒□□言汤药置中加沸汤上□汤不可饮”,此简虽然残缺,但根据“单衣受寒”“汤药”“加沸”等关键词,可以推测出因衣着单薄而受寒生病的戍卒所服用之药应为汤剂。汤剂的药物组成、制作方法、用药等情况在武威汉代医简中有明确记载,如“治久咳逆上气汤方”:茈菀七束,门冬一升,款东一升,橐吾一升,石膏半升,白□一束,桂一尺,密半升,枣卅枚,半夏十枚,凡十物皆父且。(80甲)半夏毋父且,洎水斗六升,炊令六沸,浚去宰,温饮一小桮,日三饮,即药宿当更沸之。不过三四日逾。(80 乙)[21]。

散剂,研磨成粉末状的药物即为散剂。如《武威汉代医简》所载之“治心腹大积上下行如虫状大恿方”“治痹手足雍种方”,散剂一般以酒、温汤或醋等送服,以“一刀刲”“方寸匕”“三指撮”等为剂量单位。

丸剂,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后用蜜、水等物质炼制成丸。丸剂在西北汉简中记录较多,如《肩水金关汉简》载“治寒气丸蜀椒四分乾薑二分”。丸剂的规格不一,服用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武威汉代医简》“治久咳上气喉中如百虫鸣状卅岁以上方”:茈胡、桔梗、蜀椒各二分,桂、乌(3)、喙、姜各一分。凡六物冶合,和丸以白密,大如婴桃。昼夜含三丸,消(4)咽其汁。甚良(5)。

膏剂:用药物和以动物油脂等物质煎熬成膏状。心寒气胁下痛、心腹痛等内科疾病均可以服用膏剂,简牍文献对膏药的制作方法及用法均有详细记载,如《武威汉代医简》“治百病膏药方”:蜀椒一升,付子廿果,皆父,猪肪三斤,煎之五沸,浚去宰。有病者取(17)大如羊矢,温酒饮之,日三四。与宰捣之,丸大如赤豆。心寒气胁下恿,吞五丸,日三吞(18)。

3.2 外治法

外治法是利用药物、手法(可以配合一定的器械)等作用于患者体表或病变部位,实现治疗目的的方法。

涂(摩)法,即将药物涂抹在皮肤上。如《武威汉代医简》“治千金膏药方”:蜀椒四升,芎一升,白茈一升,付子卅果,凡四物皆冶父且,置铜器中,用淳醯三升渍之,卒时,取贲猪肪三斤先前(58)之……喉痹吞之摩之……血府恿,吞之、摩之;咽(63)乾,摩之……皆大如(64)酸枣,稍咽之,肠中有益为度,摩之……(65)……头恿风涂(66)之,以三指摩……(67)。

“千金膏药方”既可内服治疗逆气、心腹痛,又可以涂、摩(按摩)用来治疗喉痹、血府痛、因受风而引起的头痛等内科疾病。通过涂抹膏药并加以按摩有助于气血通畅、加速药性渗透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效。

熏蒸法,即利用热气熏蒸人体肌表的方法。如武威医简中的“去中令病后不复发闭塞方”:地长与人等,深七尺,横五尺,用白羊矢干之十馀石置其(48)阬中,从火其上,羊矢尽,索横木阬上,取其卧,人卧其阬上,热气尽乃止。其病者慎勿得出见(49)。

此方主要运用热气熏蒸使人体气血申通的原理,具体做法:挖长度与人身高相等、深七尺、宽五尺的坑,将十余石干的白羊粪放入坑中,白羊粪烧尽后,将一块木板放在坑上,患者躺在木板上,利用白羊粪燃烧后的热气熏蒸患者,直到热气散尽停止,但需注意不要因风受寒。通过熏蒸之法可以温通经络、散寒袪痛。

针灸法,利用金针作用于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武威汉代医简》记录了胃腹胀满的针灸之法。简文具体内容,如下:“懑亻俞心出箴。寒气在胃,莞腹懑肠……留箴,病者呼四五十乃出箴。次刺(19)膝下五寸分间,荣深三分,留箴如炊一升米顷出箴,名曰三里。次刺项从上下十一椎侠椎两,刺荣(20)深四分,留箴百廿息乃出箴,名曰肺输,刺后三日病愈平复(21)。”

简文记录了胃部因受寒引起胀痛的施针方法,施针顺序、不同穴位施针的深浅及停留时间均有详细记录,根据“刺后三日病愈平复”的记载,施针后的效果较好。《肩水金关汉简》亦有针灸之法的记录,其简文如下:

欲发□四□□□□之此药已□十箴欬良已识□□□□久五椎下两束73EJT5:70

此简虽然有十个字不能辨识,但“箴”为“针”、“欬”为“咳”、“久”为“灸”字,根据前后文可以推测出通过针刺治疗咳嗽效果良好,并在第五椎节处采用灸法治疗疾病。

综上,出土简牍关于西北地区内科疾病治疗方法的具体记载,是戍边民众与疾病斗争的智慧总结,是汉代边地医学发展水平的历史反映。戍边民众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之中,采取辨证施治的原则,如上文中提到的“治久咳逆上气汤方”与“治久咳上气喉中如百虫鸣状卅岁以上方”,虽然两方都治疗咳嗽,但其病症不同施治的药物、方剂不同,即同病不同方;亦有同方不同病的情况,如“治千金膏药方”,虽然药方只有一个,但却可以治疗许多不同的疾病。对药物如何更好地发挥药性也有充分的认识,如有些药需要含服吞咽其汁、有些药需要饭后服用都有具体记录。在利用熏蒸、针灸之法治疗疾病方面也形成了独特色的见解与理论。

4 小结

西北汉简对内科疾病、方药制剂、治疗方法等内容的记载保存了大量而丰富的医学史料。西北地区常见的内科疾病有伤寒、伤汗、疾温、头痛、四节不举、欬、欬气短、心腹病、两胠葥急、肠辟、暴病等。由于西北地区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风多沙大的自然环境及变化多端的气候条件,加之边民贫困缺少御寒之衣,导致时人容易外感六淫致病;戍边民众远离家乡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下和紧张的氛围中从事戍边活动,其心身压力大,情绪变化引发的情志致病是内在因素;饮食偏嗜、饮食不节等饮食不当行为和繁重的劳动是引起内科疾病的重要因素。西北戍边民众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运用辨证法则采取口服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等药物的内治法和利用药物、手法进行涂摩、熏蒸、针灸的外治法治疗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轻了戍边民众所遭受的疾病痛苦,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戍边民众的健康安全,同时深化了时人对伤寒、心腹病、肠辟等内科疾病的认识,而且其中一些治疗方法及医学理论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仍具有重要疗效[22-25]。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汉简戍边西北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一座西北小城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西北不惑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戍边壮士歌
黔西北行吟
戍边追梦
西北望
毛泽东屯垦戍边思想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