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职业院校:从有为到有位

2024-03-13李政

职教通讯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研职业院校职业

李政

编者按语: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研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职业院校发展路径,2023年10月22日,由江苏理工学院主办,《职教通讯》杂志社、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刊校共行动研讨会在江苏常州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职业院校:从有为到有位”。会议邀请了《职教通讯》的六位作者代表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职业院校发展”主题,从理论层面作了深入分享与交流,本期的“专家笔谈”即为他们发言的主要内容。期待这次分享能为推动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理论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职业教育强国的三个维度

从内涵上看,教育强国不是一个新的政策概念,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都将教育摆在了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但当前国际形势、国内发展环境和人民大众对教育的需求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一是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竞合关系持续深化,维护供应链安全和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的基础;二是作为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中国坚定了走发展实体经济、指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产业路径,尤其是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迈入价值链中高端;三是人民群众对接受更高质量教育有了新需求,尤其是随着就业年龄不断推后,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有限性和文凭市场通货膨胀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过度教育”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在无形中加剧了老百姓的教育焦虑感。这些新变化、新形势为构建教育和国家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参照,也赋予“职业教育如何强国”这一命题以新的内涵和努力方向。结合近年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以及数轮职业教育专项的实施成果,职业教育可以从人力资本供给、技术资本生产和文化资本传递三个方面发挥独特的强国功能。

一、职业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高质量供给,夯实产业扩张和升级的队伍根基

人力资本的提升是教育作为制度化社会活动的基本功能,也是教育强国最直接的表现。如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人力资本供给功能,主要有以下三条路径。

一是进一步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延长人力资本供给周期。对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究竟应该维持何种比例,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表现有所不同,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政府是否需要设计以及如何设计不同类型教育的人才供给数量。由于我国公办教育是教育事业的绝对主体,因此,政府资源的投入数量和方向体现了国家在人才供给上的意志。而政府对不同类型教育办学规模的设计,来源于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双重影响。受思想观念的规制、制度变革的路径依赖、信息壁垒的阻隔、利益考量的不同等因素影响,两大市场的诉求在很多时候并不一致,这就导致政府在学位的供给上陷入两难境地,最典型的便是社会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的争论。而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存在的需求冲突,其根本原因来自于受教育者对未来生涯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通道不确定性的疑虑,以及终身教育的理念与制度没有充分得到贯彻和落实,从而让不少民众认为高质量就业的前提是尽可能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因此,要实现职业教育强国,有必要延长人力资本的供给周期,强化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和互通式设计,为学习者提供可及性强的职业教育学习途径和学习成果等值认定制度,以帮助劳动者适应不断革新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

二是从专业目录改革入手,优化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一直以来,我们都在遵循“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发展思路,让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实现尽可能高的匹配度。尽管在逻辑上这一命题没有问题,但在现实层面这种高匹配度是难以实现的,或者说如果真的完全实现了,可能会破坏职业院校相对稳定的专业布局和发展根基,因为不少专业性强、重资产的专业很难在一朝一夕就能建成,如果随产业的逐步退出而停办这些专业,会导致专业发展资源的浪费。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不少职业学校因专业关停而无课的教师,会被调整到其他专业或公共课中任教,这尽管也是无奈之举,但不可否认是一种人力资源浪费的行为。笔者认为,解决专业与产业匹配的关键举措在于专业目录设计的颗粒度问题。目前专业目录中的不少专业,其自身内涵不清、专业性不足、颗粒度过细,从职业目录向专业目录的转化仍存在“因岗而设”、教育价值不足等问题。不少学校的某些专业一哄而上,过几年就草草收场。而在职业世界中,不少岗位的任务之间高度同质或交叉,岗位间的边界逐渐模糊,跨岗位、跨专业、多元能力的情境层出不穷,不少岗位在招聘时要求从业者具有宽广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历。因此,优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政府顶层设计,就必须抓好专业目录改革这一关键要素,从专业设置入手,拓宽部分专业的内涵,裁撤一些不合理的因岗设置专业,提升专业的知识专业性和能力独特性,从而优化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从供给侧层面更灵活地实现专产匹配;同时,对于一些与战略产业相关的、培育周期较长的专业,应超越服务的区域性限制,从全产业链培植的高度统一协调专业在全国的布局。

三是通过教研队伍建设和教师教研能力培养,提升人力资本的供给质量。近二十年的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已经大幅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不少学校也基于校本、区域实践,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教學成果,有效支撑了人才资本的供给质量。但受限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能力有待加强以及职业教育地方教研队伍配备的整体缺失等因素,职业教育的教研体系仍不健全,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缺乏制度化、结构化、层次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对职业教育教研的内容、方式及其建制化路径缺乏深度探索和改革,这影响了职业教育人力资本供给质量的稳定提升。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因工作场所的情境性、默会知识的境域性等特点,其人力资本的供给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一些具有较强普适性的研究内容,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跨境认可和流通,并不能掩盖在地化研究的需要,尤其是国家课程与教学改革政策的落地和实施,迫切需要一个中间层的教研组织发挥协调、引导和监督作用。因此,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应将教研队伍建设和教师教研能力提高作为持续提升人力资本供给质量的关键抓手,尤其要注重区域和职业院校内部有组织的教研队伍和教研机制建设,在整体提升教师教研意识和能力的同时,统筹若干共性问题的集中攻关研究、分专业研究等,打造可持续性和推广性强的经典教研课题,建立地方教研精品团队、教研梯队。

二、职业教育通过技术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为企业持续提供可及性强的创新资源和发展动力

职业教育之所以具有技术资本的生产功能,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创造性地解决生产服务一线各类问题的能力;二是近年来政府对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大规模投入,已经使职业院校从单纯的职业教育实施机构转变成兼具智库咨询、研究转化等功能的平台,部分学校汇聚了一批来自不同专业的高级研究人员、专家和学者,具备了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能力。与学术科研院所的研究不同,职业院校的科研提供的是工艺、技术、产品层面的创新方案和问题解决对策,这种技术资本的生产植根于区域、深入于一线,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还体现出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实践化特点,尤其是其中的默会知识,往往依附于特定的生產情境、工具、个体。

近年来,职业院校的技术研发势头正盛,不少学校都建设了技术研发和转化中心、研究所等,招聘大量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还有些职业院校引入了院士工作室。但也正是这些投入,引发了职业教育技术资本生产的两大问题。一是学术漂移。由于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改革的迟滞,以及研究人员科研范式的“路径依赖”,不少职业院校仍然将论文,尤其是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作为判断科学研究水平的核心指标,对服务企业生产改进的技术研究重视不足,或者缺乏挖掘企业技术研发需求的内在动力与有效方法。二是职业教育技术研发成果的育人转化不足,一些具有教育价值和再研究价值的优秀项目在完成后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学校也缺乏教师技术研发成果的积累、记录和再利用机制。因此,提升职业教育技术资本生产的质量和教育转化率是职教强国的重要举措,未来应重点改革职业院校科研绩效考核制度,在适当关注技术研发经费到账和转化情况之外,要更加关注代表性、典型性技术研发成果,尤其是教师参与各类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并取得重大社会影响的成果,将技术资本的生产由重“量”逐步转为重“质”。此外,学校还应注重技术资本生产成果的教育转化,通过建立案例库、成果库等形式,对每一个技术服务案例及其成果进行教育要素的挖掘,为学校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内容。

三、职业教育通过文化资本的有效传递,为个体选择最适合发展道路提供社会范围的支持

文化资本通常被定义为那些可以用于区隔他人的文化信号。一些研究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高,一定程度上与其传播的文化资本有关,即职业教育及其毕业生传递出的文化要素与所谓较高社会阶层的文化符号不匹配,最典型的便是大众对技能的贬低、对劳动的轻视、对技术技能人才及部分职业的鄙薄。对职业教育背后文化要素的疏离,固然有物质层面的驱动因素,如一线工人的工资待遇有待提升、社会保障有待加强等,但职业教育在大众社会想象建构中的缺位,以及职业教育在坚定受教育者的自身认同方面的不足,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在政策文本和社会媒体的话语体系中,有很多地方都有意无意地传递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社会印象,如在新闻标题中强化职业学校和负面行为间的关系,在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忽视职业学校的特殊性,用“参照执行”替代“专事专办”。社会各界用不经意间的语言、文本、意向、行动等,逐渐形塑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而职业教育系统却难以在大众话语的转向中发挥积极作用,或发挥作用的方式并不“亲民”。这就导致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看似“热火朝天”,但与外界的感受并不同步。这种“同温层效应”启发我们应反思职业教育在传递文化资本和生产文化要素中的固有模式和惯性思维,为民众选择更适合的教育提供社会氛围的支持。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文化资本的生产和传递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职业教育要挖掘职业文化、劳动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增强大众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文化亲近性,并在这种亲近性中构建强有力的、系统的话语体系和社会想象。在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培养中,职业院校要将这种话语体系和社会想象融入到立德树人和德技并修的理念之中,科学设计校内的职业生涯指导体系,提升实习实训环节对学生职业认同感的价值,并通过家校社合作,征得更多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办学的理解和支持,为扭转社会观念提供更广阔的群众基础。二要挖掘职业教育中的“高级要素”,扭转大众长期持有的职业教育“上不了台面”的偏见。央视制作和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的播出能让大众认识到,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同样是航空航天工程等国之重器、战略产业的重要支撑,未来这种宣传应深入到老百姓身边的知名企业、事业单位中。三要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职业教育,尤其要注重如何将政策红利、工作成果转化成老百姓的语言,形成驱动个体教育选择和认同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教研职业院校职业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