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国有企业如何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24-03-11许佳骅

经营者 2024年1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许佳骅/文

本文对国有企业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构建指标体系的相关策略。首先,深入探讨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所需遵循的原则,并阐述了指标体系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其次,指出国有企业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定量指标设计缺乏合理性、定性指标设计缺乏合理性、未对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配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缺乏制度化等。最后,提出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策略,包括充分考量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保障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化。这些策略有助于国有企业解决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财务绩效最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被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激烈的竞争中。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其特殊的产权和管理模式,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存在更多挑战和难点。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探究。

国有企业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所需遵循的原则

在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需要考虑六个原则:明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明确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符合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财务目标和管理目标;全面性原则能够反映国有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科学性原则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可比性原则保证不同国有企业的数据可以进行比较;时效性原则可以适应经济增长、市场竞争和管理改进需求。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必须合法合规,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些原则的遵循和贯彻可以让国有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更具明确性、权威性和反映实际的可靠性等特征,保证评价有效准确,从而提升企业绩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探究国有企业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定量指标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设计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考虑多元化的因素。除了关注企业当年度的盈利情况,在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和债务风险等方面也应该予以考虑。然而,一些国有企业在定量指标的设计上存在严重的缺失,只注重当年的利润情况,遗忘了未来的战略规划和标志性指标。例如,有企业的年度目标考核系统只考核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绝对性指标,而对相对性指标不予关注,使得国有企业对债务风险和资产质量的忽视加剧,只注重短期利益,未能给国有企业未来发展做出战略规划。这种缺陷的存在导致国有企业在未来面临的风险和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和停业。例如,某国有企业在设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只注重盈利指标,忽略了其他相对重要的指标,只考核实现绝对利润目标,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在短期内盈利显著,但是并没有对未来进行规划,导致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发展困境。正是因为对相对性指标的忽视和对未来发展规划的缺失,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才存在定量指标设计缺乏合理性等问题。

定性指标设计缺乏合理性

国有企业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一些定性指标设计缺乏合理性,这在实践中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

1.目标设定过于模糊,无法量化

例如,“员工满意度”这个指标虽然重要,但是它的设计就显得过于主观和模糊,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和量化指标,难以准确反映员工满意度的变化。在实践中,评价者的主观判断很容易影响这个指标的评价结果。

2.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冲突

有些定性指标在实践中可能存在冲突。例如,“节约成本”和“提供高福利”两个指标就存在矛盾。如果企业过分追求成本节约,可能会影响员工福利和生活质量;反之,如果企业过于追求高福利,可能会增加成本,降低利润。

3.变化周期较长,无法客观反映短期变化

某些定性指标变化周期较长,使其无法及时反映企业短期内的变化。例如,“品牌知名度”这个指标,需要长期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因此该指标的评价结果无法准确反映企业当前状况。

未能对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配备完善的管理制度

虽然许多国有企业在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在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方面,还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创新,导致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缺乏制度化。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中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内容相对较少,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机制以及结果应用,使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和深入实施。举例来说,虽然有些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未能严格按照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管理制度执行,因此财务绩效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和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估和保障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无法准确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就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也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缺乏制度化

对国有企业而言,如果不能建立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长此以往就会影响企业经营、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缺乏制度化,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缺乏规范的评价方法和内容,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制订具体、严格的评价标准和流程,并没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其次是缺乏规范的评价机制和执行流程,部分企业没有制订相关的流程和机制,并没有贯彻执行,使得评价指标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和跟踪。此外,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质量和时效性问题也比较突出,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未得到保障,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也不能准确反映企业财务运作的真实情况。

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策略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可以量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和财务绩效,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例如,国有企业可以考虑设置几个关键的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利润水平,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不同的国有企业有着不同的业务特点和经营环境,因此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需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指标。例如,在评价国有银行时,需要考虑其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财务指标,以及其服务质量和金融创新水平等多个方面的非财务指标。定量化指标可以衡量企业的财务表现,而定性化指标则有助于综合评估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例如,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环保效益等因素可以通过定性化指标进行评估,有助于企业在追求财务效益的同时关注社会影响和环境责任。透明公正的评价机制也非常重要,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公正、透明地进行自我评价,并接受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价。这样可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让企业管理层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总之,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科学合理、多元化、定量化和定性化相结合,并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在评价过程中才能真正评估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并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建立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策略。

1.分析企业特性来确定指标

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有其特殊的需求和运营模式,在构建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主要业务领域和行业特点。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也应作为指标确定的重要因素,毕竟指标的制定要与企业的愿景和使命相符合。

2.确定适合的绩效指标类型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由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组成。财务指标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得到的数据指标,包括利润、成本、利润率、现金流量等。非财务指标则主要是基于业务操作和生产表现衡量,如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技能和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等。因此,在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哪些指标对国有企业的运营结果产生的影响最大。

3.加强数据采集和管理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离不开数据支持,为了确保当前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应建立一套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通过引入适当的技术工具和信息系统,在各个部门之间自动传递数据,并使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出国有企业的最新状态。同时,加强数据的持续更新和管理,有利于指标的持续完善和优化。

4.引入可比较数据

在构建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强调与其他企业的比较,以确定国有企业的绩效表现和行业标准。因此,应该从对行业评价和趋势预测的角度来确定指标。例如,国有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协会,了解同行的运营数据,作为指标分析和制订的依据。在设计指标时,也应尽量遵循国际通行的标准和指导原则,使之具有国际性的参考性和可比性。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国有企业目标和特性为导向,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来有效地测量企业的经济效率和管理绩效;通过适当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收集来管理企业,有助于加强企业财务运作的透明性和诚信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为国有企业提供客观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还能够为国有企业提供行动路线和发展策略。指标体系开发和应用工作是一个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要明确评价目标,确定各级指标分类的指引。例如,将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财务效益、运营效率、投资效益、市场效益、创新效益等几大块,然后在每一块中进一步进行细分,包括几个学科方向,如营收、利润、存货周转天数、员工产值、满意度等。在实际的指标体系设计中,指标必须尽可能便于量化,运用财务比率、成本控制、现金流量、经营效益等方面指标,这些指标是成熟的指标体系,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了准确反映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状况,必须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其可以通过设置指标权重来予以实现。评价方法也应该是全面的、灵活的、客观的,并且考虑到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评价指标体系或者评价制度的实施需要及时跟踪和监督,相关人员应该定期对指标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进行调查,随时纠正不合理的情况,不断提升运用财务绩效分析的水平。

保障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化

在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前,需要明确科学化的评价框架。科学化的评价框架能确保整个指标体系是完整的,且包含了所有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策略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首先,明确评价目的和重点,根据国有企业的特点和目标,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特点、市场需求、行业环境等影响因素,以及指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动性,确保评价指标之间具有合理的逻辑关系,互相协调,兼顾国有企业长期和短期发展需求,设计符合国有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绩效评价框架。其次,要考虑评价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确定评价指标各自所占评价权重,确保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和科学。最后,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将执行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比较,以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一是采用信息化技术,增强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通过适当的培训和信息共享增强财务管理团队的体系化和专业化能力;三是逐步完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和运营、决策机制;四是对现有体系进行评价和长期的监督,这将有助于发现并解决不足,从而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在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定量指标设计缺乏合理性、定性指标设计缺乏合理性、未能对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配备完善的管理制度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策略应该充分考虑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以及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国有企业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难度较大,需要遵循一定原则。通过加强指标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以及提升团队能力,国有企业可以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切实构建一套完整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