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内部控制,推动民营企业长远发展

2024-03-11刘苍松

经营者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资源管理管理

刘苍松/文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中内部控制作为其重要产物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能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自我调节,并在国内外长期的应用中被证实是企业管理的高效手段,也是当前及未来企业管理的主要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市场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市场竞争也不断加剧,民营企业在此环境中肩负的市场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民营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内部管理中的各项问题也凸显出来,影响民营企业长远发展,这也是当前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原因。本文在了解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民营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通过探讨论证给出对应的优化措施,期望能为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思路和参考。

内部控制在民营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也是强化公司治理、提高民营企业经营效率的长效机制。但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暴露的问题也随之增加,部分民营企业对此置之不理,消极的态度与做法会造成民营企业管理能力下降。长此以往,民营企业面临较大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在实际管控过程中需要对内部控制有清晰认知,结合自身的管理现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从而有效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保障经营效率提升。

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提升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民营企业在近年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是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使各项人力物力资源得到高效流动,进一步减少民营企业资源浪费,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经济效益。

保障企业财务信息报告真实

民营企业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对财务信息报告的依赖性较大,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是企业决策管理的重要基础。财务信息如果缺乏真实性,容易造成民营企业负责人无法真正了解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降低管理层决策的科学性。民营企业对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并构建相应的岗位轮换机制,加强内部审计,从而全面收集民营企业的信息,实现对民营企业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在内部控制作用下财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有效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

企业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想使战略目标顺利达成,除了要重视发展,还需要控制内外风险,将风险预测的前瞻性特点表现出来,内部控制是民营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对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制订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内部控制中重点管控风险薄弱环节,有效降低风险损失。

民营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内部控制环境有待优化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基础是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决定企业内部控制范围及适用程度。当前部分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构建中依旧不够完善,首先,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问题,尽管当前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根据相关要求对民营企业内部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制度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但是在民营企业具体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并且民营企业在内部结构的设置中合理性不足,缺少明确的责任和权利划分,导致民营企业决策权利在大股东手中高度集中,影响民营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其次,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企业文化支撑,若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造成内部制度缺少支撑力,容易造成制度措施流于形式,不能彻底执行。但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追求经济利益作为第一目标,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导致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文化建设不完善。最后,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中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于部分制度措施的建立缺少经验,仅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制定,缺少符合民营企业发展的实用性。同时由于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不全面,将内部控制看作财务工作,导致其他部门参与度不足,缺少协调性,内部控制无法达到相应的效果。

风险评估机制需要完善

部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对风险的有效应对,风险识别能力不强,风险控制措施效果不明显,并且由于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完善导致经济活动风险经常出现,对民营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例如,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速度较快,但受到人员、结构的影响导致民营企业难以有效识别潜在风险,不能对风险进行防范,导致民营企业在市场分析、产品研发等阶段管控严格性不足,进而造成经营风险。再如,部分民营企业中融资、筹资、投资风险较大,但民营企业研发产品若是不能被市场接受,则造成产品效益低下,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异,财务风险严重。

审计监督职能无法发挥

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尽管也制订了相应的规范和配套的规则,但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不足,缺少完善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审计工作不能发挥出全面的监管作用。更有甚者,部分民营企业的审计工作是由财务部门兼职,财务人员负责审计工作,导致审计人员与财务人员没有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内部审计独立性缺失。同时负责审计工作的人员专业性不足,综合素养不高,更不符合相关岗位要求,缺少专业资格证书,对审计的了解存在不足,无法运用专业的审计知识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不能将审计的监督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影响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

信息沟通效果不理想

民营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信息沟通是其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部分民营企业尽管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系统,但该系统与内部控制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民营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应用中还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各部门所应用的系统不一样,且没有设置统一的信息传递接口,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无法有效传递内部信息。此外,民营企业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大都是领导发布工作命令,员工只能按照要求完成上级发布的工作命令,在员工存在质疑或者意见时缺少有效的途径向上级反映,因此,民营企业内部矛盾较多,影响内部控制顺利执行。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缺失

当前,部分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缺少先进的理念,人力资源的工作只停留在招聘、入职离职、发工资、交保险等方面,没有参与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制约。以H企业为例,该企业尽管设置了人力资源部,但人力资源的主要作用没有在企业战略中体现,导致该企业人力资源短缺,并且招聘工作不尽如人意。H企业在人员招聘中缺少合理的计划制订,缺少规范的操作流程,经常出现现招现用的情况。同时,H企业的人员筛选方法缺少合理性,在招聘软件上发布招聘信息后,筛选简历后在面试环节没有进行小组讨论对求职者进行全面考查,导致该企业只看重学历不看重能力,很难招到满意的人才。此外,H企业缺乏畅通的内部晋升渠道,民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主观性较强,甚至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导致民营企业内部选拔机制流于形式,造成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流失。

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措施

不断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民营企业要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就必须完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优化现有组织结构,结合民营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法人结构,设置董事会,并对管理层级进行划分,进而对上层权力做到有效制约。同时,对民营企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对各部门责权进行明确划分,在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的基础上,保证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既能互相协调又能互相制约。其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民营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思想教育,帮助员工明确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使其明确长远发展与短期利益的关系。并加强文化建设与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相一致,避免出现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不同步而造成企业战略目标和制度建设不符合企业实际发展,不仅不能为民营企业进步保驾护航,甚至还会阻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民营企业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国家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同时吸纳优秀人才参与内部控制建设,促使内部控制在民营企业中发挥最大化作用。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并在其内部构建风险三道防线,从而将风险控制在民营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更趋近于风险控制目标。在此之中,三道防线是指民营企业能对风险做出有效应对、加强风险防控的3个部门,包括业务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及时甄别、发现风险并及时上报,做好风险的事前管控工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需要从整个民营企业的角度出发,做好风险管理的协调规划,并对第一道防线进行全面监督,也是风险事中控制的保障;内审部门则需要对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进行审计稽核,做好监察工作,也是风险事后控制的关键。民营企业通过加强三道防线,对其内部财务状况及人员的合规性等做到全面风险把控,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和风险控制效率,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同时,民营企业要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结合自身发展及风险特点,做好风险控制工作,确保民营企业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扩大自身优势,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全面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落实过程中需要保障审计监督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主要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的完善,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并结合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并赋予内审一定权力,使其拥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一般主要发挥监督职能,开展内审工作能够对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做到全面监管,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但要保证内部审计独立,不受其他部门或领导干扰和影响。同时,民营企业要转换内审职能,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科学有效,审计工作要发挥其监督职能,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对审计方法和内容及时明确,在民营企业管理过程中有目的且有重点地开展审计工作,并将审计的重点从检查错误变为预防错误。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重视外部审计,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重视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结合,通过聘请专业的审计事务所,对民营企业工作进行全面审计,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鉴定,及时发现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点所在,外部审计更加独立,并且与民营企业内部没有利益纠纷,更容易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来看,通过内审和外审的结合,能够帮助民营企业大大提升审计质量。

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内部控制落实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在民营企业实际内部控制开展过程中,加强信息沟通能够将民营企业上下整合成为整体,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从而提升民营企业工作效率。民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推进扁平化管理,从而打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并在民营企业中营造出开放式交流的健康环境,并对各部门目标进行统一,使民营企业上下一心,明确战略目标,共同进步。同时,民营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投资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融合ERP系统,并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对各项功能模块进行完善,使信息系统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将其他系统与信息平台接通,实现线上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深度,提升数据交流获取的速度。民营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财务业务进行同步处理,并通过相应的凭证进行业务追溯,实现对业务的有效监督,进而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中,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作用,从而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完善,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的高素养人才,能够保障内部控制顺利落实。首先,民营企业应当充分掌握现代化管理模式,结合民营企业实况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提高到战略高度,使其参与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全面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其次,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在民营企业管理中,要从制度上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改善其中的缺陷,使制度为人力资源管理保驾护航。在制度化管理中,对管理者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减少主观决策,提升决策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保障管理者在工作中依据制度行事,减少不规范行为为企业造成的影响。同时,制度化管理也需要对员工工作进行规范,在实际的工作中按照相关制度开展,有效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此外,要确保制度的一致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就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切实执行,不能对制度进行随意更改,从而保障人力资源工作不会因为管理者变动而发生变化,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制度制定过程中,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对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了解,借鉴其中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使民营企业决策更科学和高效。最后,积极引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民营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及时引进ERP系统,不断优化相应的模块,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民营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种类、数量的增加,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也逐渐增大,在此情况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出来。内部控制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并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从而在民营企业中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控制的目标,为推动民营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资源管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