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深化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师德建设探索 *
2024-03-11马巧琳王心草崔家禾
马巧琳 王心草 胡 斌,2※ 崔家禾 吕 雁 田 雨
(1.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08;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0008)
21 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未来走向,不断创新改革,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前提。在这个大背景下,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1]指出,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医教协同是指医学院校协同各方进行跨专业、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育人模式[2]。当前我国高校师德规范已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强调把“突出师德”摆在首要位置,强调师德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使其精细化、纵深化、常态化[3]。作为中医药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学科是高校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等综合实力的基础[4],教研室是最具体、最重要的教学单位,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优劣[5]。临床医学院中,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是学科和教研室工作的具体责任承担者,他们既是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又是教书育人的一线教师,属于“医+教”双师,具有双重性职业道德教育需求。师德建设既关系到教师个人健康发展、医学生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健康水平[6]。深化医教协同背景下,对基层教学组织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 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我们发现师德建设方面既有整个教育领域的共性问题,也有中医药教学中独有的特性问题。
1.1 共性问题
1.1.1 职业道德认识弱化 受数量不足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努力引进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导致在重数量的同时,质量受到一定影响。部分人员职业理想淡化、职业道德认识弱化,缺乏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无法发自内心真正热爱教职工作,缺乏对教职的敬畏,且使命认识不足,甚至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破坏教师行业之风,败坏教师职业形象[7]。一些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忽视学生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倾向不能及时识别、正确引导,拉低了教师整体素质[8]。
1.1.2 师德建设具体落实时与职业道德结合程度较低 国家发布的高校师德建设文件,多从整体教育特点和教育需求出发,体现纲领性和规划性。而高教的特点之一就是专业多样化,高校教师首先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这就决定了高校的师德建设应当紧密结合本专业的职业道德展开。以往的师德建设具体落实时与职业道德结合程度偏低,师德建设实操性不足,专业教师的“专业道德”建设难以落到实处,往往流于表面,限于形式[9]。
1.1.3 对师德建设缺乏根源研究 实践性不足 当前针对师德建设,在价值观层面认识到位,全社会达成共识。在具体落实中,很多地方主要依靠下发文件,或者制成考核明细,但这些都不是必要的内在性根源问题。师德建设不应仅是被动接受按部就班进行操作的过程,而应是主动深入思考,在心理层面完成内化,从而在实践中自主调节、自主规范的有机体系[9]。若不对师德建设进行内在性思考、研究根源,不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如教师作为主体其人性需求与职业身份约束的矛盾冲突、教师客观存在的尊严体验需求与现实可能缺乏情感支持乏力的矛盾冲突,主体权利与履行职业义务就难以平衡,师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难以调动起来,最终沦为形式主义[10]。
1.1.4 师德评价的统一性 实操性 客观性 长期性如何实现是个难题 如何对师德进行评价是个难题,缺乏统一定论,很多年终考核的方式都局限在理论性的问卷调查、表格填报上,体现不出动态性和客观性。教师是鲜活的、个体的人,不宜将教师的师德预设于理想状态中,但若非如此,又感到难以操作。对师德建设的要求,很多地方只在节日或活动时进行宣传,缺乏长期关注和引导,更缺乏长效评价[8]。
1.2 特性问题 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高等院校,在医教协同的时代背景下,在师德建设的教改实践中,我们遇到的特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2.1 职业道德变动失稳 需要积极调整应对 开展医教协同,并非简单的使医生进入教师队伍,或使教师投身临床工作,而是要有机融合,有效协同,优化医学专业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率。开展医教协同工作初期,短时间内大量临床医师通过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方式,完成教育学相关培训,获取工作资格,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扩充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的途径。但医学专业教师的“专业师德”,不仅包含医生职业道德的内容,也包含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师德作为职业素养,并非朝夕可养成。如不能处理好医教协同特殊背景下的职业道德变动失稳的新问题,就会带来工作损失。对于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可能出现的矛盾,一些人未能积极合理协调,或事先做好防范,而是想当然地以临床优先,损害教学工作,造成师德失范。
1.2.2 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大学精神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强塑造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医学专业的最终服务对象是遭受病痛的患者,医学院校中,大学精神尤其应当具备道德使命感和人文关怀性。而作为医学院校中富有特色的中医药院校,其大学精神还会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快速转型,东西方文化冲突逐渐凸显,西方的实用主义对原来的大学精神产生了一些影响。如在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在科研成果数量为主的业绩考评体系下,有些人偏离初心,过度追求科研业绩,有损师德形象产生诚信危机[11]。在医教协同的特殊背景下,尤其在是政策、岗位、管理方案探索性调整的初期,在新利益与新机遇的召唤下,一些人可能会面对道德使命危机和人文关怀危机,影响到师德建设。因此,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大学精神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强塑造。
1.2.3 以师德为中心的精英精神需要强化 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2020年10月14日的《谋大局 应变局 开新局——全面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12]报告中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要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精英教育很重要,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绝不能忘、绝不能丢、绝不能弱。强化医学教育的精英性,对教师的素质和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身兼医师与教师双职,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德艺双馨的人格魅力,对医学生产生润物无声的教化,本质上就是要求教师本身就具有极高的精英特性。在医教协同的特殊背景下,初期,大量的临床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对于壮大教师队伍不无裨益,但同时也要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弊端,诸如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教职培训与经验、精力不够、心理调适不足、行政职能部门协调医教工作经验不足等。这就要求,必须注重医+教岗位以师德为中心的精英精神的塑造,持续学习改进[13]。
2 解决方案
在深化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工作实践中,立足基层教学组织的日常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策略,既包含应对共性问题的常规方案,也包含应对特性问题的特殊方案,集中发力、常抓不懈。
2.1 多种方法引导强化医教合一的师德观念 师德观念是根源。针对职业理想淡化、职业道德认识弱化的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强化医教合一的师德观念。首先,加强传统师德教育,在全员中统一关于师德重要性的基本认识。其次,明确导向性,明确育人为先、师德为要的目标指引。在认知基础上形成“自律”,在具体工作场景中转化成自觉行动。如在组建教研室、组建学科团队、组建临床带教小组、遴选研究生导师、遴选学术班主任、遴选临床规培教师时,不仅考量论文、科研、专利、专著、临床业务量等代表学术水平的硬指标,还要开展细致工作,重点考量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术诚信等师德师风软指标。此外,注重营造良好的师德生态,对于师德失范事件不姑息,举办各种活动,大力弘扬正面事例和先进事迹,加大对师德先进教师的表彰力度,使师生能安心踏实工作学习,使富有师德的教师有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
2.2 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医+教双师型师德建设 针对师德建设具体落实时与职业道德结合程度较低的情况,着力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师德建设工作,结合行业的职业道德,制定详细深入的工作方案,将两种职业道德有机融合,不仅强调教书育人,还要强调救死扶伤。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整合临床医学院的医疗资源和教学资源,协调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医院各相关部门达成共识与配合。评先评优,遴选项目,从医+教两个方面开展考评。通过多种途径,打造专业化程度较强的医+教双师型人才队伍[7]。
2.3 内外共建促落实 师德建设应该成为主动思考、积极实践、不断总结的灵活有机体系,其核心在落实。“师德建设缺乏内在性根源研究,实践性不足,有效应对不足”,本质是主动性不足的落实难题。师德建设不孤立、不空洞,包含多方面因素,各因素相互作用。医教融合之下,双师型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与所处环境的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师德建设体系。一方面引导教师正确对待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客观看待教育趋势、充分认同职业角色、完善心理机制、发展魅力人格等;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管理机制,尽可能满足教师合理的各层次心理需求,深入发掘师德建设的抓手和亮点,使师德建设的各种因素协调发展,相互产生正向推动作用,最终使师德建设成为参与者发自内心的主动需求,才能使其落地生根[9]。
2.4 重视师德评价体系实践性 探索应用360 度反馈评估法理念 师德评价的统一性、实操性、客观性、长期性如何实现是个难题,既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定论。师德并不存在于理想状态中,在突发性事件、利益冲突性事件中更能彰显师德水平。因此建立师德评价体系,要充分重视实践性,将师德评价渗透到教职工作的方方面面。初步构建包括组织、制度、评价、反馈“四位一体”的院系师德监控与保障体系,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师德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经常性检查和阶段性检查相结合,根据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师德评估考核探索应用360 度反馈评估法理念。360 度反馈评估法,即“全方位考核法”,在管理比较规范的大型企业中应用广泛,指通过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仁同事、顾客等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个人绩效、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并通过评估,使当事人获得多角度反馈以促进职业发展[14]。360 度反馈评估法评估主体是教师本人,评估客体涵盖各级教学督导员、主管领导、教研室、学科组、临床科室、学生、患者等。包含准备、评估技术培训、正式测评、反馈和辅导等阶段。主要实施途径包括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督导、教师听课、干部听课、各级督导听课、互听互评、干部巡考、全体教职工大会、教学例会、学生信息员座谈会、师生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网上评教和评学等。360 度反馈评估法相对全面客观,使师德评估的可操作性与准确性大为提高,并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推动师德建设。
2.5 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不同教师在传授相同科学文化知识时,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态度、治学方法,渗透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医教协同背景下,师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规范这些态度、情感与价值取向,确保为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在实践中常互相融合。普遍意义上,现代大学精神提倡“学为人师,德为人范”[11]。中医学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医教协同背景下,塑造尊重生命、勇于担当、敬业奉献、克己慎独的精神,具有独特价值,对中医药院校的师德建设不啻为一种有效方式。如儒家将道德教育放在核心位置[15],重视修养之道和生命之道,倡导“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慎独”“克己内省”“改过迁善”“不耻下问”“学而思、思而学”,身先垂范,启发学生。我们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医+教双师型教师,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场景,分别开展过“慎独”等传统文化的教育,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富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师德建设。
2.6 把握关键 塑造以师德为中心的精英精神 现代精英教育注重学生心智训练及人格养成,更注重“质”[16]。医教协同特殊背景下,以师德为中心的精英精神的塑造,需要把握几个关键:(1)树立正向的精英教育观。无论是科研、教学、临床的哪个岗位,只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都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开展创造性工作,践行师德。(2)充分认识中医学教育的精英属性。中医学教育目标是融知识、技能、职业价值于一体,使学生建立起职业素养,因此需要持续、深入的师生互动,强调理智、个性和抱负特征。作为医学教育的特色性组成部分,中医教育同样具有典型的精英教育特点,符合精英教育特征[17]。(3)无论在课堂,还是在临床,都要精益求精,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4)践行终身学习观念,知识、能力、修养、人格、综合素质并重。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己,比如通过《大学》中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引导教师努力钻研,勤于实践,深入思考,脚踏实地,敢于探索。这些是精英精神的体现,也是师德修养的体现。
3 师德建设成效
深化医教协同背景下,本团队以学科组、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各项工作为中心,师德建设切实有效。常年开展各级各类义诊活动,教师和学生踊跃参与;院部荣获“无偿献血优秀团队”称号;针灸学科新当选省级教学团队;1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位教师被评为河南最美教师,3 位教师被评为感动校园人物,多位教师荣获“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在教师感召下,涌现出许多优秀学生与社团组织。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群体)”;社团常年承办校内外大型志愿类活动;很多学生敢于担当,在旅途中借助针灸“简、便、验”的优势,大胆救治突发疾病患者,受到社会好评;招生就业办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7.3%。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时,涌现出很多先进人物与感人事迹,当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即有8 位战友出征湖北武汉疫情救治第一线,13 位专家奔赴省内各地重点疫区共抗疫情,3 位教师获得大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表彰。
4 结语
近年来,师德失范事件时发,成为困扰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因素[18];医患纠纷在网络的扩大宣传效应下,不时成为舆论焦点。为提高医学教育水平与效率,尽快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社会问题,应加快推进医教协同。在这些复杂背景下,锻炼医+教双师队伍,就必须把握好方向,找准关键点。积极探索富有成效的师德建设,是重要的切入点。只有认清根源,准确分析师德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抓住根本,找到这些问题的逻辑关联,针对问题给出成体系的策略并有效解决,才能真正发挥师德建设的正向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