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24-03-11苏雪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融通竞赛高职

苏雪莲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要求中,高职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校内开展“岗课证赛”教学改革工作。在“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接受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教学,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岗课证赛”融通教学重点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训练,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探析高职英语“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很有必要的。

1 高职英语“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向

对于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而言,“岗课证赛”融通教学的目的是实现教学模块化划分,更好地培养英语专业类人才,以此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具体来讲,其融通教学模式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构建的:首先,学校方面会根据高职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岗位对该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明确“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向[1]。其次,依托高职英语专业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衔接好这一部分的内容与高职英语就业资格证考试的大纲,对接专业课和资格证考试,明确教育方向[2-4]。最后,结合英语专业的技能性大赛完善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块,通过模块化教学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以上步骤再结合高职英语的具体教学内容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岗”“课”“证”“赛”的有效衔接,如此才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从而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实现高职类人才的综合培养。

2 高职英语“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的构建意义

2.1 构建目的

高职英语专业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有效、高效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强化职业素养。“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实现该目标,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5]。应用高职英语“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英语资源得以有效整合,教师的教学模式得以优化,教学思路更加多元,所以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同样的时间内接受该模式教学的学生能力提升更显著,就业竞争力更强。同时,还可以看到在这一模式下,高职英语的专业教学范围得以扩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6-8],教学内容更符合实际,更具有实用性和价值。学生在经过了系统性、指向性、针对性的技能型培训后,获得了与其专业相符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获得了资格证考试的应试知识,从而实现综合发展、全面发展。

2.2 构建意义

一方面,高职英语“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能够实现高职英语向实用、适用、多元的方向转型。采用职业性课程、专业性课程和竞争性课程相互融通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完善高职英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优化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确保课程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以此达到专业课程开展有方向、学生培养有力度、学生就业有保障的教学目标[9]。另一方面,融通教学模式更注重职业性改革,对英语相关的岗位要求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项优化。改革后的英语课程针对性、知识性更强,重点突出了考取证书教学内容和试赛教学内容,符合国家和时代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3 高职英语“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3.1 从课程实践性的角度出发,实现“岗”“课”融合

高职英语“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先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高推广应用的效果,分析与专业对接的社会岗位,确保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与专业岗位所需人才能力要求相符。第一,高职英语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首先确保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就业能力,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专业和职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可以展开深入的校企合作,聘请行业内的专业人才来指导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优化。教师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现有英语课程的优劣,进行针对性调整,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提升其岗位竞争力[10-12]。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英语翻译人才、商务英语人才来校进行试听课,并进行评课,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或建议是优化高职英语“岗课证赛”模式的有力依据,进而助力高职院校实现英语教学体系的完善。关于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与教师应听取企业人才的建议,对现有课程体系应用性进行评价,确保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要求或岗位需求一致。第二,在“岗课证赛”融通模式的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针对英语专业的职业性内容进行规划设计,将有关英语的岗位要求和行业规范融入课程建设,以更好地助力“岗课证赛”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此,高职英语教师在“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针对这些方面进行定向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工作中获得认可。第三,在构建“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时,为了保证学生与岗位实现“双向选择”,学校可以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按照学生意愿安排相关的实习机构[13]。在实习规划工作完成之后,学校方面还应当对实习岗位的各类需求进行统计,结合这些需求完善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块。例如,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校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对贸易进出口人才、国际会议翻译人才的需求完善英语教学内容,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2 从课程就业性的角度出发,实现“课”“证”融合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终是要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应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重要目的是将其作为一种就业的能力。学生拥有相关的英语等级证书,有助于将来顺利就业,所以从课程就业性的角度出发,应当实现“课”与“证”的融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以从英语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入手,合理完善“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14]。第一,教师应将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切入点。教师在每个学期进行课程规划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考取不同等级的英语证书,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提高证书和课程的融合效果,提升教学的实际效益。第二,英语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要密切关注资格证书的标准与考试要求的变化,发现新要求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证书考核要求明确培训内容,精简教材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开展学生专业强化与职业技能相关的教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应明确的是,英语类的专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职业认可程度不一。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企业的认可,高职院校和英语教师应在“岗课证赛”融合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考取相关证书。例如,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高职院校应当向学生明确考取英语资格证书对其个人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增强的重要性,并采取包车去考场、定点接送考生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资格证书(如等级性证书、翻译证书、教育类证书)考试。

3.3 从课程应试性的角度出发,实现“课”“赛”融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比赛的方式,实现课程与比赛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汲取知识。比如,可以由英语学科的教师组织举办英语班级竞赛,并向学生简单地介绍竞赛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以竞赛为目标进行系统性的学习,重点学习英语的专业技能,从而在竞争的环境下助力学生成长。在竞赛准备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开展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实现英语竞赛与英语课程的相互促进,两者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的构建。在举办竞赛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就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赛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学校、地区、省级、全国进行等级划分,从而更好地发挥竞赛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英语教师不但要意识到英语竞赛对学生以及英语课程开展的重要性,更要积极配合学校推进“课”“赛”融通,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英语竞赛相关事宜,结合自身情况和选拔要求分层次报名不同等级的竞赛。与此同时,高职英语教师还应根据大赛的需要,探索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完善相应的教学体系,构建知识、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融通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竞赛,在比赛中成长和提高。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在应用中巩固知识,转化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为后续阶段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活动而言,研究和探讨“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该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岗课证赛”符合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和英语教师应综合考虑岗位要求、课程需要、资格证书和英语竞赛四方面要素,进行融会贯通,以确保“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

猜你喜欢

融通竞赛高职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看竞赛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创新思维竞赛(3)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