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2024-03-10

辽宁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线条绘制绘画

王 璐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美术教学在中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职美术课程有其特殊性,它不仅是一门开阔眼界、提升素养的艺术欣赏课程,更是一门与专业技能提升息息相关的技能操作应用课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全面提升教学效率,成为中职美术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目前中职美术教学缺乏新意,程序化严重。课堂教学就是临摹再临摹、重复再重复,教师失去激情,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持续下降。一成不变的课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抓住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身为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其认识世界、认知事物的能力密切相关。

在教学“角色设计”一课时,笔者在布置课后作业环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现代女性角色,结果有的学生提出想设计男性角色,有的学生提出想设计古代人物角色,甚至还有的学生提出想设计动物角色。大部分学生都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表现自己,比如想设计男性角色的学生,平日绘画往往就侧重于男性角色的练习,想设计动物角色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动物造型能力强于人物造型能力。这时候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想要表现自我这一心理特点,给予学生一定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先画自己喜欢的,画完给予其表扬和肯定,然后再“乘胜追击”,让他们完成布置的作业任务。这样既能给学生自信心,又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学习能力。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用情感染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用情感来感染和激发学生,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兴趣和求知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感有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它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教学角度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沟通和交流。成功的美术课堂教学除了要求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水平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起到了较大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素描线条时,其他学生都在认真练习,笔者逐一巡视修改学生作品时,发现有一名学生一直没有动笔。笔者低声询问后才知道该名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素描。为了帮助他尽快入门,笔者开始耐心地教他握笔姿势,一遍遍地帮他学习横竖线条的绘制技巧,并不断鼓励他。临近下课时,这名学生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自习课时,笔者又对其进行单独指导。经过几次训练,这名学生握笔的姿势越来越正确,画出的线条越来越有力量。后来他不但爱上了绘画,还当上了美术课代表,把学到的绘画技巧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学生,整个班级的绘画氛围十分浓郁。

教育应该是有爱的,教师慈爱的眼神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对学生来说十分有感染力,教师要试着走近学生,打造一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放松心态,在快乐中拓展出想象的空间,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教师善于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学习

在现实美术教学中,很多美术课成了名副其实的临摹“图画课”,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存在崇拜心理,他们对教师的喜爱源自教师本身过硬的专业技能。而美术课堂上,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最好的体现就是绘画示范。在教室现场为学生画出一幅精美的作品,远比滔滔不绝的讲授效果好,学生总是会被自己不擅长的技能所吸引,由此产生学习兴趣。

笔者在每个班上第一堂素描课时都会随机选择一名学生,为其画一幅面部特写,作为新课的导入,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然后从辨别铅笔的真伪、如何削铅笔入手,手把手教学生握笔的姿势、画长线的方法等内容。

例如,在“卡通人物脸的绘制方法”教学过程中,笔者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快速画出卡通人物的正面脸、半侧面脸以及全侧面脸,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开始对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色彩基础”课程教学中,笔者亲自调配颜料,让学生观察水分的多少对色彩饱和度的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美术课堂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也是无穷的。学生很快在示范中掌握了绘画技法,学习兴趣高涨,绘画作品自然生动有趣。

同时,美术课堂中,学生在绘制作品时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笔画不好就放弃整个作品。其实修改作品在绘画中的地位不亚于创作。教师要言传身教,运用自己的实际修改案例鼓励学生修改作品,并要亲自帮助学生修改作品。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线条的长短走向、人物的动势形态、色彩的调和与运用。修改是最直观、最高效的自我提升方法。学生在反复修改作品的过程中,逐渐看到自己的进步,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

四、善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信息化教学在现代课堂中的特点是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实践、教学实验中慢慢形成的。互联网的出现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和教师知识局限性的束缚。教师应积极将信息化手段引入课堂,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化美术教育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欣赏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活动过程,改变以往教师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单打独斗”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卡通人脸”一课时,笔者课前先布置了复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偶像照片,以便在课上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导入新课。课上,为了更好地诠释各种人脸的绘制规律,笔者让学生运用某种在线“拼脸”的软件,为自己喜欢的偶像绘制卡通版形象。笔者还让学生自拍一张照片,以自己为原型绘制卡通人物形象,并由学生之间互相点评。最后,将学生绘制好的形象用投影仪投射到黑板上,让学生猜一猜每个形象都是谁,比一比谁绘制得最像。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掌握脸型的大体分类以及“三庭五眼”的基本规律。信息化手段的灵活运用,使原本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活。实践证明,这种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注重课堂及时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喜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扬。”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取得的成就,以增强其自信心,其中,表扬就成了认可他们的最佳方式。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表扬学生在前进过程中的细微进步,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例如,班上有一名学生虽然有美术基础,接受过素描训练,其造型能力也很强,但是线条杂乱且粗糙,这种绘画风格画卡通画时存在一定的劣势。卡通画绘制需要线条流畅干净才能让人赏心悦目。笔者纠正了他绘画中存在的问题,却激起了他的逆反情绪。后来,笔者在点评作品时表扬了他作品造型能力强的优点,同时委婉地提出若能加强线条流畅度,该幅作品会更加出色。此时学生的抵触情绪较低,也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作品。没过多久这名学生的线条便开始画得流畅明朗。

实践证明,赞扬学生每一次小的进步,可以满足学生被肯定的心理需求,提高其自信心,促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这里的表扬并不代表一味地纵容学生的错误,而要发自内心、实事求是,在正确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失真的表扬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阻碍他们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自己。教师要善于做美的发现者,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

六、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搭建学生实践平台

教师可以适时开展各类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如绘画展览、美术知识竞赛、书法比赛、手工艺品制作比赛等。笔者会定期组织学生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在校园的井盖和围墙上绘制图案,加强课内外学习的关联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才能,体验美术的乐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勇于突破传统美术教育模式,采用多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美术教育对学生个性品质、思想情操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课程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线条绘制绘画
Art on coffee cups
线条之美
放学后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舞出线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