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路径研究

2024-03-10张芷若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路径研究三全育人

[摘 要] 随着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逐步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心也从精准资助逐渐向扶助育人发生转变。如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成为高校资助工作考评的重中之重,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对高校资助育人路径进行研究,有利于带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从单纯的经济资助、物质帮扶转向精神育人和思想育人,旨在引导受助高校大学生肯拼搏、立诚信、懂感恩、自立自强、成长成才,进而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三全育人”;资助育人;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长三角高职高专学校思政课协同发展研究”(C2021281)

[作者简介] 张芷若(1995—),女,上海人,硕士,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2-0165-04[收稿日期] 2022-11-15

通过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及分析研究,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助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途径,也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关键。后脱贫攻坚时代对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展望,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成效更是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励志成才紧密相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包含了资助和育人两大模块,其中,资助模块涵盖了奖、贷、助、补、免、勤等多种助学模式;育人模块对建立健全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学生资助是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育人是资助的根本目的,两者之间既有差别,又存在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高校资助育人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日益完善,“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口号正在逐步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常态。现如今,各高校经过多年的资助帮困实际操作和经验累积,已然在日常学生资助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常规化、系统化的工作流程,但步骤化的工作模式也为推进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形式化”现象明显、“功能性”过于单一、“个性化”发展不足等多个问题,并亟待解决。

(一)高校资助育人“形式化”现象明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基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认定过程中需要提供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经过院、系核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复审以及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的终审,确定最终的困难档次,从而得到精准的经济资助和帮扶。随着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逐年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流程出现了日益程式化的趋势,在这一程式化的认定中,大多数高校将本校学生资助的工作重点落在了宣传通知到位和资助精准落实上,缺乏对受资助学生进行有关国家资助政策的详细解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自立自强社会价值观的强化与引领,导致部分受助学生不能切实体会到国家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真正意义所在,使资助的帮扶效果仅停留在表象层面,缺失育人成效。

(二)高校资助育人“功能性”过于单一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主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而,资助育人功能的实现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和完善教育体制有重大意义和作用[1]。由此可见,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功能性不应仅仅展现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帮扶和经济援助,更应体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自强和道德树立。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过程中应在确保资助流程规范以及资助资金精准的同时,保证全体学生能够正确解读国家资助政策,引领受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履行诚信之风,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资助的“支持”、资助资金的“重量”以及高校资助育人的“温暖”,从而懂得珍惜获助机会,合理地使用这份帮扶资金,进一步提升高校资助育人理念的落实,促进高校资助育人事业的持续推进和健康发展,充分保证和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凸显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真正价值。

(三)高校资助育人“个性化”发展不足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个性化发展的突破需要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培养角度出发,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创保障与帮扶一体、服务与引导一体、常规与个性一体的多元化资助育人成效。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困境,后脱贫攻坚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成果成效远高于经济型资助,所以营造良好资助育人的人文环境至关重要。如果高校再依照传统的资助流程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便无法满足个性化资助育人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

二、“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资助工作的启发

“三全育人”理念作为当代大学生正确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养成良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既符合现代大学的育人模式,也十分切合当代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脱贫攻坚时代,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解决和绝对贫困的消除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也对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的日新月异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经济型资助已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扶,大学生群体需要更多有关精神层面的关注与引领。因而,高校资助既要“授之以鱼”,在物质上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合理需求,也要“授之以渔”,在思想上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优良品德,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一)以“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资助育人导向

“三全育人”理念生動解答了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应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发展规律。首先,“全员育人”需要高校各部门教职工之间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合作,强化高校教师的全员育人意识,保障全员育人要素,确保高校学生在每个教学、生活环节中获得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参与、生动活泼、成效良好的育人环境。除此之外,育人工作的参与者还应包括校外人士、校友以及学生自身,从而形成家庭、学生、学校以及社会“四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2]。其次,“全过程育人”需要资助工作者在学生的日常教学、授课阶段、校外拓展实践阶段以及成长发展阶段的不同过程中,提供相对应的指导与协助,为学生打造从入学、在校、毕业到就业的全过程育人。有时,这一过程甚至需要延伸到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至今的全部教育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可持续、长时段、贯穿式的育人链条[3]。最后,“全方位育人”需要高校教师借助多种方式,渗透式地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

(二)以“三全育人”视角为高校资助育人引航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高校也要适应形势,将资助育人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精神层面上的价值引领上,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生活上的经济和物质帮扶。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高校能更好地推进资助育人观念的融入、创新资助育人形式的落实,开拓更加完善、有效的资助育人体系,致力实现“扶困”“扶智”和“扶志”相互协调与推进。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探索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其中,时间维度体现在全过程资助育人环节,其内在蕴含着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等客观要求;空间维度体现在全方位资助育人环节,主要指资助育人的落实方法及其实现路径。由此可见,全员、全程、全方位这三者之间的育人关系密不可分,只有三者之间相互协同运作,才能进一步推进资助育人体系化、系统化建设。

(一)构建多条线的全员资助育人体系

重资金与物质帮扶的高校学生资助会逐步缺失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及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需要将资助育人工作充分融入高校全部教育环节之中,做到从上至下的全员重视和全員参与,提升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责任感,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身临其境地获得言传身教,形成全员资助育人氛围。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构建资助条线和育人条线的双线资助育人体系可以进一步推进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结合“三全育人”视角和资助育人工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专员—辅导员”条线的资助专业性更强,它以高校的资助业务教师团队为核心。在这之中,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掌握着最新、最全、最精准的国家和地方资助政策,具备根据实时政策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及时调整资助评定细则和实施办法的能力,是推动资助工作的执行者和监督者;资助专员拥有丰富的资助工作经验,经过一定的政策培训和学习后,了解高校“奖、贷、助、补、免、勤”等各项资助工作的详细流程,是保障资助工作正常运转的关键;而各院、系的学生工作副书记和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依赖、最信任的人,是推进资助工作的助力者。由此可见,资助业务条线的资助育人体系能有效推进受助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懂得所获之“助”从何而来,厚植受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感恩回报意识。

“党团组织—职能部门—教师”条线的育人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渗透作用尤为重要,它由高校全体教职工共同组成,是高校全员育人体系最终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普通学生在学业压力、生活琐事、人际关系处理上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克服的困难也更为复杂化和多样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需要物质上的帮扶和资助,也需要精神层面、行为层面的引导[4]。在这之中,党团组织是学生在校期间入团、入党和参与学生活动的核心媒介,与学生的个人发展最为紧密,高校可以通过制定党团组织领导干部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互沟通的育人机制搭建沟通桥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正确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职能部门涉及在校学生日常业务和事务的办理,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方方面面的保障。其中,各部门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更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了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中获得成长,成为教师的小助手和好帮手。教师作为高校教学育人主体,是学生专业和技能学习的指导专家,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其中,专业教师需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育人效果,思想政治教师需要积极树立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心理教师需要细心并及时疏导学生的情绪问题、排解现实困难,职业规划教师需要辅助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建立学生的就业自信,做学生踏入社会的指路明灯。由此可见,“三全育人”和“资助育人”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各条线教职工和全体资助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高校全员科学认知资助育人,并在实践中步步落实,才能更好地保证资助育人工作成效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创新发展型的全过程资助育人方法

高校只有将育人要求融入资助过程及人才培养目标中,才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合理、精准地分配育人计划在学生就读的每一学年、每一学期培养方案中的具体实施,加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开展顺应学生发展规律和当代教育需求的资助育人工作。“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全过程资助育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宣传摸排阶段、精准实施阶段和成才引领阶段。

在宣传摸排阶段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刚刚踏进大学校园,对高校的一系列资助政策仍处在未知、懵懂的状态,在保护好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及时的政策宣传和推广能够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快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资助项目,有效地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资助工作。在精准实施阶段中,高校需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证明材料和实际家庭情况展开公正、公平的评审,认定精准的困难等级,并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化、科学化的资助育人工作成效跟踪管理,加强资助诚信教育。在成才引领阶段中,高校要致力于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成才平台和就业指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应对就业挑战,提供有效的就业答疑和创业帮扶。全过程资助育人重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全过程的关注与培养,后脱贫攻坚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精神教育成效应高于物质帮扶,明确养成学生“扶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资助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拓展多元化的全方位资助育人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育人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成为衡量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指标。在时代的推动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能够基本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育人枢纽。从资助育人工作的复杂性角度出发,“复合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依旧严峻,后脱贫攻坚时代的高校资助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扶志”与“助学立梦”相融合,健全资助育人体系,真正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需要不断创新协同育人发展思维,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指导、生活资助、心理排解、职业规划、就业推荐、创业扶持等多条线、多方向的协同育人,联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及高校各部門,从多角度探寻全方位协同育人方法。结合现代技术、信息化手段以及数据化网络,开拓高校多元化协同育人模式,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内容从单一到复合、工作形式从孤立到联动的转型,推进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在功能性与实效性上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结语

“三全育人”核心在育,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精准资助与帮扶的前提下,积极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生态思维,开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成长、全面发展成才的路径。“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路径研究可以借助完善全员育人体系、创新全过程育人方式和形成全方位育人模式等方法进一步开拓发展路径,坚持从领导到基层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引领,进一步扎实推进并稳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形成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高校资助育人环境,让受助学生在阳光、积极的良好校园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实现自我价值,努力成为有实力、能担当、勇作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葛莹莹,顾寿永.“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138-144.

[2]张平,丁德智.“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39-41.

[3]杨蕾.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41):124-125.

[4]姜晓娟,李肇锋,彭锦水.“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创新机制探索[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2):150-153.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University Funding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wide Education”

ZHANG Zhi-ruo

(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 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three-wide education” concept, namely all-staff, whole-process and all-round,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dail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the focus of college student financial aid work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precise funding to education assistance. Nowaday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aid and education for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aid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o the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financial aid and education for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wide education”, it is conducive to driving the financial aid for universities from the simple financial aid and material help to spiritu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t aims to guide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 receive assistance to be willing to work hard, to be honest, to be grateful, to be self-reliant, and to grow into talents, thus forming a virtuous circle of “overcoming difficulties-educating people-becoming talents-giving back”.

Key words: “three-wide education”; fund education; path study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路径研究三全育人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高校校企合作中构建第三方平台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