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4-03-10段雪琳庞宇舟韦英才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胜任力人才培养模式

段雪琳 庞宇舟 韦英才

[摘 要] 大力推动西部民族地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开展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在2018级、2019级壮医学专业学生中实践,学生认可度高,认为时间管理能力、医学人文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壮医特色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提高壮医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培养模式,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成为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壮医学专业人才,从而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专业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发展专业特色与优势,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为健康广西、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壮医学;胜任力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胜任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壮医学专业课程整合与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018JGZ124);2019年度广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壮医学专业毕业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9A044)

[作者简介] 段雪琳(1977—),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医药教学科研管理研究;韦英才(1966—),男(壮族),广西巴马人,学士,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主任医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壮医临床教学科研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2-0057-04[收稿日期] 2022-11-14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1]。壮医药是西部民族地区广西壮族原创的民族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古朴的理论、丰富的内涵,曾经为本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是广西民族区域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是我国中医药学这一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与东盟多国的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广西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壮医学专业人才直接服务国家“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和“一带一路”建设。广西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壮医学教育实践,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项目依托壮医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一体化建设项目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开展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在2018级、2019级壮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

壮医学专业人才定位是立足西部民族地區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依托中医学(民族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自治区级一流学科,培养具备扎实壮医药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中医学、现代医学知识,能够担起民族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使命、服务于国内外对民族医药的需求及国家“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创新应用型专业。

然而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壮医本科生特色不鲜明、实践操作能力弱,壮医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2];壮医本科生科学研究水平不高,对应用现代研究技术开展壮医药方面科研项目能力较差[3];壮医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课题不多,较少能形成实用性强、创新性好的成果,参加国内外创新创业比赛获奖项目极少等问题逐渐显现,这些不足表明了现行的壮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亟待改革。

“胜任力”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是指用一些特征区分工作中的卓越者与普通者。这些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等[4]。医学教育的宗旨是通过临床实践教学使医学生都能深刻认识医疗岗位的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知识、临床技能、人文素养及创新能力,从而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力,成为卓越的医学人才[5]。培养卓越的医学人才,这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因此以培养有卓越胜任力的医生应具备的能力作为目标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所需的课程体系,开展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学生将通过培养获得作为卓越医生所应具备的胜任力。

二、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突出民族地域特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深入挖掘壮医学文化通识课程中的人文内容,在新生中开设的壮族医学史部分教学过程中贯穿壮族地区的风土人情、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突出壮族地域特色。穿越古老的骆越文化映射出壮族源头,透过布洛陀创世神话理解壮族对世界保持的探索之心、救死扶伤且不慕名利的赤诚,贴近神秘的花山壁画文化、巫文化、龙母文化,体会神医“三界公”、“爷奇”斗瘟神中崇医尚药的精神,壮族人民辟邪防病的思想和笃信阴阳和简朴的波乜(公母)观[6]。从体会壮族传统生活中学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壮医学生对壮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二)增加实践学时,促进壮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鼓励早临床多临床

我校壮医专家在“壮医外治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中归纳总结了“凡病皆可以外治”的壮医外治新理论,以及以“多联立体壮医外治原则”为核心的壮医外治新原则,形成了内病外治、外病外治的壮医外治新模式,突出了壮医治疗的特色[7]。因此,针对壮医学专业,我校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将“壮医针刺学”“壮医药线点灸”“壮医外治学”“壮医经筋学”等壮医特色外治临床课程的课内实验、见习、实训、实习等项目合理整合,构建课内外沟通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专业实践教学比重,使其达到总学分的35%。出台了《医学生暑期见习管理规定》,要求医学类学生利用每个暑期进行为期两周的临床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基层医疗单位参与医疗实践。每学年聘请不少于6个壮医民间医生进课堂,每年建立至少3个壮医校外实践教学示范点,为壮医名师带教、学生临床见习实习提供平台,实现壮医学专业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临床医学思维。

(三)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开展以胜任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壮医学专业课程整合与教学方式改革研究和实践。构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壮医学整合课程体系,通过整理合并等方式形成以下三个课程模块:“壮族医学史”“壮医药文化概论”等民族情感教育先导课程模块;壮医、中医、现代医学类课程等三基核心课程模块;哲学、外语、艺术、文体、心理健康教育等思维视野拓展课程模块。这使得相关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并根据各课程特点引入现代医学教育新方法,如雨课堂、微课、翻转课堂、PBL、CBL、TBL等方法[8-10],大力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课程的科学重组与有效整合,减少交叉重复,优化课程体系。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广西是中国拥有“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更是闻名遐迩,这与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活动中形成的独特养生方法密切相关[11]。我校深入挖掘整理壮族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增加了“壮医养生学”“壮医药膳学”“壮医创新创业特色技术”“壮药创新创业特色技术”等创新创业课程。课程的实施可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探索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协同育人新机制,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学理念,构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2018级、2019级壮医学专业学生中实践的成效

(一)问卷调查结果

对2018、2019级的共计123名壮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感受和反馈意见,问卷结果全部有效。

对该培养模式,表示非常认可的学生26人(21.1%),表示认可的学生93人(75.6%);表示能提高壮医自信、壮医认同感的学生112人(91.1%);表示能明确今后作为卓越医生所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的学生105人(85.4);表示能很好提高岗位胜任力的学生33人(26.8%),表示能较好提高岗位胜任力的学生55人(44.7%),仍有35人(28.5%)表示一般;认为雨课堂、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医学教育新方法对壮医课程的理解有很大帮助的学生115人(93.5%);认为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增加的学习负担不多感到轻松的学生29人(23.6%),认为有增加负担,但是感到适量的学生89人(72.4%),认为增加负担较重的学生5人(4.0%)。数据表明,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了大多数壮医学学生的认可。学生表示对于今后的卓越医生目标更明确了,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了,表明该培养模式对于促进壮医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學生素质培养成效

近两年来,壮医学专业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训练、创业实践计划项目37项,其中国家级5项、自治区级13项、校级19项;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16个作品获校级奖项,1个作品获自治区级奖项;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7项;大学生发表科研论文6篇。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近两年来,壮医药学院教师授课水平提高,2019年学生评教,教师总平均分全校排名第三,95分以上者达92.31%。形成了学科交叉实践性教师团队,其中1人次获得二级教授,1人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次获得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人次获得广西名老中医,3项次获得校优秀教研室,5人次获得校优秀教研室主任、秘书,多项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科研课题,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近百篇。

结语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响应党的十九大“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两大号召,从分析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入手,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当前现状提出可行性的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突出民族地域特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增加实践学时,促进壮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鼓励早临床、多临床;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培养体系。该培养模式通过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成为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壮医学专业人才,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和健康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入发掘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从而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专业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发展专业特色与优势,培育学科交叉实践性教师团队,适应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要求,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使少数民族医药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该培养模式也将拓展我国民族医药高等教育的空间,为傣医学、回医学等民族医学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具有引领和示范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EB/OL].(2019-10-26)[2022-10-14].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49644.htm.

[2]韦杏,雷健茨,蓝毓营,等.基于问卷分析的壮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78-80.

[3]罗婕,庞宇舟.壮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大众科技,2014,16(2):157-158+156.

[4]DAVID C M.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5]卢书明,李春艳,李琦,等.培养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8,39(6):61-63.

[6]張玉珊,段雪琳,庞宇舟,等.壮医学本科专业引入壮医人文文化课程的实践和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4):142-143.

[7]林辰,庞宇舟.壮医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思考[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12):2-4.

[8]梁冬媚,莫雯智,韦英才,等.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壮医经筋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78-279.

[9]张云,蓝毓营.PBL结合EBM教学法在《壮医特色疗法》选修课堂中的教学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247-248.

[10]韦杏,韦乃凤,黄波,等.“三全育人”视角下《壮医内儿科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306-307.

[11]唐振宇,庞宇舟,蓝丽霞,等.壮医养生法则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21-22+40.

Reform of Competency-oriented Training Mode for Zhuang Medical Professionals

DUAN Xue-lin, PANG Yu-zhou, WEI Ying-cai

(Zhuang Medical College,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Guangxi 530001, China)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ategy of implementing a healthy China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TCM talents in the western ethic areas, to adequately apply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CM in disease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and to equally pay attention to both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he reformation purpose of the competence-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Zhuang Medicine, this practice has a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i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students of Zhuang Medicine majors in Grade 2018 and 2019.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promotions i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of Zhuang medicine in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time management ability, medical humanistic quality, teamwork ability, self-learning habi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especially the improvements of strong doctor-to-be characteristics in Zhuang medicine skills. By the fulfillment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asks formulated by the talent training plan, this training mode enables students to be the composite high-quality and strong medical professional talents,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the western ethic areas, develop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West Ethnic Regions to realize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foster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performs activities contribu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Guangxi, even China.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 model; Zhuang medicine; capability

猜你喜欢

胜任力人才培养模式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胜任力探究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