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2024-03-10吴丽萍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和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重在宣传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达到“铸牢”实效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内容体系不全、主体认知偏差、覆盖面不广、方式方法不活、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需从组织保障、宣传发动、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统筹协调等方面构建完善相应机制。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4)01-0037-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2019年10月,中央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1]。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2]。2021年8月,他进一步要求“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3]2023年10月,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这些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入,抓住了共同体建设的关键和着力点,是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赋予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学者们发表了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如苏晓轶《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构建研究》,提出将铸牢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常态化教育引入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组织引领,夯实思政引导机制,推进社会践行反哺育人,形成“认知-价值观-践行-行为准则”知行合一的良性教育循环[4];王稳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机理及其实现》,提出要以教育关系的持续建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协作,促使教育走向生活化与常态化[5];曹为《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四个维度》,提出高校要从明确意义、丰富教学资源、加强科研支撑、完善保障机制等四个维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6]。从这些研究看,内容多集中于探讨高校、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如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而在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社会教育等领域关注不够、研究不多。既有研究成果缺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观”“五个认同”等理念的阐释,未能充分挖掘该项教育的特殊价值,缺少对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研究,而这些恰恰是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身份认同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从深层次上说,共同体是一种集体身份,它是一种对于我们是什么人的定义,共同体意识是来自这种共同行动和共同集体自我意识的结合。”[7]145-146共同体意识是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思想根基。只有坚实、稳固的价值基础,各民族相互交融、相互认同,中华民族才能成为凝聚力更强、认同度更高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就要认清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势,着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这一基础工程。

(一)聚合各民族磅礴力量、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4亿多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规模高达1.25亿。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豪迈指出,中国“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7]228,拥有十四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这一阐述是在讲中华民族的“多元”和“一体”的道理,也是在强调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的重要性。千百年来,各族先民胼手胝足,在自立自强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孕育了世代相传、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融进了人民群众的血液和灵魂。“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是新中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光辉写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就是要传承和弘扬患难与共、生死与共的精神,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知和情感认同,使中华大家庭中的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成为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果各民族在发展速度、水平上长期不平衡,少数民族的心理也会逐渐失衡,群众的“相对被剥夺感”等就很容易滋长。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每个民族都应该激发和保持振奋的民族精神和旺盛的创新活力,这需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凝心聚力,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维护好、实现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种利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的内在要求

“铸牢”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从事物动态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更需要把握的是过程。铸牢共同体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到底是一种认同教育。“中华民族”的性质具有双重属性。第一,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多元一体”复合型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第二,中华民族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民族”。基于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讲国家认同,还要讲文化认同。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8]235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自古流淌着和合文化基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一种力量。各民族文化之间有着广泛的一致性,使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更深刻地感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道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更多的是要求“同”,不是排异。讲求“多元”与“一体”之和,这既是宣传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加强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建设,使各民族能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把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转变为铸牢共同体意识的自觉行动。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三)澄清和回应各种错误认识、筑起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固思想长城的有力举措

从国内看,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我国民族问题的质疑声不断,对现行民族政策、民族理论也存在着诸多误解和模糊认识,有人把“涉及民族因素”案(事)件归因于党的民族政策弊端。社会舆论有的拒绝承认我国多民族国情、蔑视和不尊重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猎奇心强,将自认为“不文明”现象无限放大与丑化,大汉族主义思想浓厚,将中华文化简单等同于汉文化等。同时,有的民族地区干部过分强调本民族意识,只考虑本民族的局部利益,把本民族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有的地方过分强调本民族特性和差异性,认识不到共性特征和多元一体格局。从国际看,境外反华势力包藏祸心,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攻击,把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说成是“掠夺”,把内地举办“新疆班”“西藏班”等成是搞民族同化,把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说成是毁灭少数民族文化,把民族地区的社会热点和群体性事件扩大化、政治化、妖魔化。“民族领域的思想政治斗争,是我们同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民族问题上斗争的前哨站。”[8]235因此,面对民族领域的各种错误认识与攻击,亟待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廓清当下理论和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正本清源,精准回应,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一)宣传教育内容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对中华各民族共同性历史挖掘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理论和具体制度政策受苏联影响。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强调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这个定义更多关注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在各民族发展过程中孕育起的共性。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我国出版的少数民族《简史》,各《自治地方概况》等,成为我国民族研究的知识起点和青年一代认识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这样的话语体系和内容结构在客观上强化了“各民族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身份”,但虚化和弱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共同性内核,不利于培育和构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整体认同。这也是 2001 年《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版、2018年以前宪法缺失“中华民族”概念的一个根源。由于民族理论研究滞后和宣传教育内容体系上的不完整,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心的记忆刻写和叙事缺失,导致部分民众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感降低。

(二)宣传教育主体认知存在偏差,教育对象覆盖面较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本质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为核心,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多维系统,其中认知是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主体多元,认知也存在多样性。有的地方党委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成宣传话语和政治口号,未将其摆上重要位置,甚至认为该项教育工作重点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人群。部分高校、党校、干部院校等教育未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具体分管或从事民族工作的人员对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政策理论掌握得不够全面系统,对民族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认识不到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简单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了其地位和价值。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没有实现全面覆盖,教育对象较多集中于民族学院的师生,开展工作难以细致深入。

(三)理论研究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学科、学术资源尚未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目前,学界、政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机构与人员较多,部分党校、高校、地方民宗委等结合自身特色,相继建立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平台和研究基地,学术话语和学科话语体系初步建立。但总体上看,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党的民族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不够。民族领域相比其它领域的研究,从研究人员与团队、研究能力和水平到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运用等相对薄弱。正是基于此,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强调构建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重视研究成果的原创性贡献、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在政策保障、经费投入、人才培养、成果发表等方面对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支持。同时,地方与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标准规范、信息采集与数据获取无法实现最大化、资源难以共享,涉民族因素的数据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四)宣传教育方法方式简单,缺乏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依靠教育厚植和文化浸润,而最根本的要看方式方法是否有效和直抵人心。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不够,授课形式单一,局限于传统灌输式,有的甚至照本宣科,既不通俗易懂也不接地氣。现场教学、“讲故事”及情景浸润式教学过少。有的只注重形式不问实效,没有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活属性,无法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教育未能注重分众化和差异化。国民教育中部分学校尚未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教材进课堂,未能与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紧密结合起来;有的地方党员干部教育未能将铸牢中华民族意识与锤炼政治品格、做人民满意的公仆、为民情怀相结合,教育仅仅是“激动一阵子”,远没有达到“影响一辈子”的效果;有的地方社会教育未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结合起来,未能以人们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此外,民族团结进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网络平台较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相关专题内容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入主流网站和媒体做得不够,线上和线下、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培育手段和模式不多,视频、抖音、微宣讲、慕课等智能化宣传教育方式还有待加强。

(五)宣传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宣传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靠宣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机制来保障落实。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其受众都很有必要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但现实中,公众、党员、干部、学生等鲜有机会参与专题教育和培训。特别是部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缺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服务,群众性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和宣传产品不丰富。少数高校、党校、干部院校、地方党委没有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的建立了但不够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力量较为薄弱,队伍配备不足,非民族工作部门和非统战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有的地方并未围绕主线和“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缺失,分众化的宣传教育举措更是鲜见。宣传教育工作更多依靠业务条线或主管部门唱“独角戏”,远未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格局。有的地方未设置专项工作经费,没有建立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和考核评价体系,未能明確其在干部政绩考核中的赋分权重,导致宣传教育的长效性、持续性难以保障。

三、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路径选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价值旨归在于“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9]。从实践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朝一夕能实现和完成,需要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

(一)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的组织保障机制

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政治责任。党委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组织机构和人员,结合当地实情特别是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宣传教育实施规划,建立起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组织体系,形成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高校、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社科院等系统要探索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方向的专业,开发核心课程、实训课程和现场教学课程,切实推动该项宣传教育融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中,延伸宣传教学链。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党员队伍中率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学习,让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坚定的拥护者、宣讲者和传播者。要打造具有民族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背景的高水平宣教队伍,将党关于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大众话语和育人资源。

三是整合党政、社会、党校、高校等多方力量,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科研基地。省、市、县在政策上予以保障,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实效的宣传教育基地,根据基地建设考核评估情况进行奖惩,建立以项目促进基地建设的激励机制。

(二)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的研究宣传发动机制

一是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和理论研究,形成中国自主的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按照增进共同性方向这一根本要求,挖掘多元一体历史资源,展现共同奋斗历程,探索中华民族的历史叙事与铸牢共同体意识间的教育规律,大力研发宣传教育课程,根据教育受众有针对性地编写不同版本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读本》。宣传、教育、统战、民宗等部门统筹协调,制定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引导干部群众在充分认知“中华民族是一家”的基础上,播下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种子。

二是扎实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工作,编印宣讲手册、组织宣讲活动。针对不同受众特点,在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机关、军营大力开展“滴灌式”宣传教育,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故事。在大型场馆、标志性建筑、医院、车站、饭店、电影院、商场、宾馆、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发挥融媒体和各种宣传传播媒质的综合效应,“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10]。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牢牢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话语权,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各美其美、和谐共生的氛围。

(三)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机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全民性是其重要属性。因此,教育对象要覆盖全社会、全领域,教育内容要全面、普适。

一是完善教育培训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教育培训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征及形成历史、文化特质、政治属性等内容展开,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充分展现全国各族人民携手为实现民族复兴奋斗的光荣历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等。要将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历史纳入到宣传教育体系中,讲清楚各民族的历史命运与共生性。

二是分类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教育对象包括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少数民族与汉族等。受众的不同决定了宣传教育需分类进行。首先,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均要有相关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提升干部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的本领,当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路人。其次,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对党员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培训与轮训,提升党员服务各族群众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自觉抵制民族分裂和危害国家统一的言行。再次,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等课程,补充多民族国情的基础知识内容,在涉及历史、政治、语言、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发展,增强维护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命担当。最后,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推进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宗教场所、进两新组织、进公园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居民公约、行业公约、村规民约,体现到各族干部群众工作、生产、生活实践中。

三是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教育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要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活属性。教育者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在就业创业、上学就医、邻里相处等生活情境中,让教育重心服务于生活、化为自觉,使个体多样性的生活交织为一体。教育不囿于传统单一讲授的模式,要广泛开展演讲、朗诵、戏曲、竞赛、歌咏等活动,提供情境式的民族共生共融的文化体验,根植民族团结的和谐种子。要推动线上和线下、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手段和模式,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如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团结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专题内容融入主流网站和网络教育平台,“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11]优化新媒体环境,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媒体传播矩阵,发挥网红等主体效應传播正能量,把中华民族历史、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美好生活展现出来。

(四)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的统筹协调机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重视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社会教育、国民教育、家庭教育等之间的整合,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宣传教育机制,丰富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形式和平台。要将宣传工作和各类教育的总要求、总部署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形成宣传教育合力。要建强宣传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深化与其他宣传教育平台和各类媒体合作,统筹线上线下,形成良性互动。统筹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高校等各类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形成理论阐释、教材建设、咨政育人的宣教合力。统筹建立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基地、人才库和资源库,在实践中巩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为开展宣传教育提供生动案例,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宣传教育中来。

(五)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的监督考核机制

要严格遵照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党委、政府、宣传、教育、统战和民宗等部门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要设置专项工作经费,建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效果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国民教育思政课程考核中,加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历史知识的权重。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基层基础工作考核内容,激励和引导街道、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9-10-24(1).

[2]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 人民日报, 2020-09-27(1).

[3]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 2021-08-29(1).

[4]苏晓轶.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构建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5):172-176.

[5]王稳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机理及其实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5):67-74.

[6]曹为.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四个维度[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27):1.

[7]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与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1.

[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85.

[9]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

[10]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09.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01.

责任编辑:高  辉

收稿日期:2023-10-20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YBA275)

作者简介:吴丽萍,女,湖南新晃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省委党校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统一战线、民族理论。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推进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