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暗传》盘古神话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2024-03-10梁艳敏

今古文创 2024年7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梁艳敏

【摘要】从中国神话的分类来说,《黑暗传》表述有体系性,还整合了中国各地域神话的元素,也体现了中国神话前后相继的过程,南北整合的无间,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合体。尤其是《黑暗传》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敢于创造世界,不怕困难,顾全大局,救苦救难,坚韧不拔等,这些神话内容和精神出现在《黑暗传》中,无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文化上的兼收并蓄。

【关键词】盘古神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黑暗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7-001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7.006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性项目课题(立项号:21G2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应在思想上教育引导,讲清讲明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共同体”[1]。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源需要神话的阐释,因为神话是先民们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源。

盘古神话是中华民族耳熟能详的创世神话,流传地域广,既在中原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西南等少数民族神话中拥有重大影响力。“中国神话又可按民族来划分,有彝族神话、壮族神话、纳西族神话、藏族神话等。也可按地域划分,茅盾在1928年所著《中国神话ABC》中将中国神话分为三种:北方神话,以《山海经》为代表;中部楚地神话,以《楚辞》为代表;南部岭南神话,以盘古神话为代表。”[2]湖北襄阳保康《黑暗传》诸多传本中却是集合了上述诸多民族神话的部分,也有《山海经》的神话内容,也有楚辞神话的元素,还有诸多盘古神话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部集合体,这里以其中盘古神话部分为例进行分析。

一、多民族神话的内容表述相似

“四川、云南交界处的凉山彝族,在老人死后举行沉痛哀悼的葬礼和隆重的火化仪式,仪式的最后却是欢乐的舞蹈,披着牦牛尾的男青年边跳边唱着《送魂》歌:头发已燃烧,头发变青草。骨头已烧化,骨头变石头。肉已被焚化,血已变成气,肉化变成地,血融变成雨。剩下无影魂,随烟飘离地……这些歌词与盘古化生万物的文字在实质上是相同的。”[3]这在《黑暗传》[4]中有相似的表述:“盘古隐匿而不见,浑身配与天地形。头配五岳巍巍相,目配日月晃晃明,毫毛配着草木枝枝秀,又按日月照天地。”这个盘古化生万物的表述在广西壮族《盘古歌赞》有:“自我盘古初出世,造化天盘和地盘。左眼化为日月宫,右眼化为月太阴。骨肉化为山石土,头脑化为黄金银,肚肠化为江河海,血流是水去无停。手指化为天星斗,毛发化为草木根,只是盘古有道德,开天立地定乾坤。”云南白族创世史诗《开天辟地》也有这样的表述:“左眼变石头,眉毛变竹子,头发变树木;大肠变大河,小肠变小河;心变启明星,肝变湖泊;肺变海洋,肚脐变大理海子;气变风脂油变云彩;肉变土汗毛变草……”[5]这些中华民族神话中尽管神话表述各有不同,但是都肯定了盘古化生万物的神话内容。

“哈尼族的叶车人为老年死者举行‘莫搓搓’葬礼。葬礼期间,青年男女常聚集到死人的房屋周围,欢乐地跳‘莫搓搓’舞,既热热闹闹地送别死者,也可以谈情说爱。这意味著当地人也必有死即是再生的观念,所以能如此旷达地对待老人的死亡。”[6]这在《黑暗传》歌尾“还阳歌”有异曲同工之义:“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日出东方,赫赫洋洋!黑暗混沌,日月开光。古往今来,厚土之葬。扫场,扫场,化为吉昌!”

从民族精神上来说,中华民族的各大神话人物,“无论是神性十足的自然神、天神还是被神化的人间英雄,都被赋予救苦救难的神圣使命”[7]。比如盘古开天辟地,《黑暗传》民间歌师声情并茂地唱着:“盘古开混沌,苦难救众生。日月升天有岁序,天地万物从此生,夜有雨露昼有晴,千秋万代转金轮。”纳西族女神黑底干木的故事:“黑底干木一走,各种鬼怪开始作祟了,永宁坝子变得一片荒凉……人们……找到了黑底干木并向她诉说了永宁坝子的事情……慈善的黑底干木听了,好不焦急,便返回了狮子山。女神回来后,永宁坝子又兴旺起来。”[8]当然,前述《盘古歌赞》表述:“只是盘古有道德,开天立地定乾坤。”贵州苗族古歌所讲述的盘古神话说“盘古公公英雄汉……久久撑天太长久”,这都是指出了他们的神圣使命。

二、中国各地域神话的内容集合

茅盾先生把中国神话分为:北方神话,以《山海经》为代表;中部楚地神话,以楚辞为代表;南部岭南神话,以盘古神话为代表。事实上,《山海经》、楚辞神话、盘古神话早就有融合了,《黑暗传》中也有这三者神话的内容。

讲到岭南神话,需要分析的是“盘瓠神话”:“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后盘瓠衔得一头……少女闻之,启王曰:‘大王既以我许天下矣。盘瓠衔首而来,为国除害,此天命使然,岂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王惧而从之。令少女从盘瓠……故世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这个神话在《后汉书·南蛮列传》中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今长沙武陵蛮是也。”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三国时魏人鱼豢的《魏略》、晋人干宝的《搜神记》、郭璞注《山海经》、任昉《述异志》并《太平御览》等书都有盘瓠神话的记载。[9]显然这是一则族源神话,也是图腾神话,但是这个神话已经不能简单地说是哪一个民族或哪几个民族的神话了,尤其是因为“盘古”和“盘瓠”音近,而诸如排瑶等民族既祭祀盘古也祭祀盘瓠,可以看到这二者已经都成为民族始祖的化身了。而《山海经》里已经出现了岭南神话,盘古神话也在岭南流传,百姓们既供奉盘古,也供奉盘瓠,这就是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个神话在《黑暗传》也有:“高辛有个五色犬,常跟高辛不离身,忽然去见房王面,房王一见喜欢心,高辛王犬归顺我,我的江山坐得成。当时急忙摆筵席,赐与王犬好食品。五色犬见房王睡,咬下他首级见高辛……又赐美女一个人……后生五男并六女,人身犬面尾后形,后来子孙都繁盛,就是犬戎的根。”可见,岭南神话的内容已经出现在了《黑暗传》中了。

关于北方神话,主要是《山海经》,“《山海经》中的神话体系错综复杂,除了以女娲、共工、祝融等为代表的神仙系统和以黄帝、蚩尤、尧舜禹等为代表的部落氏族系统,还存在着人神之间的第三者,神话体系中的另一个系统——昆仑神话系统。”[10]而关于女娲、共工、祝融等为代表的神仙系统和以黄帝、蚩尤、尧舜禹等为代表的部落氏族系统在《黑暗传》中都有描述如:“女娲取了黄泥土,要接黄土做泥人……”而且这些在《山海经》中只言片语的神话,到了《黑暗传》就连成了一贯,可以和盘古神话相连:“盘古开辟过了后,斧头还原为金星,斧把插在太荒顶,化为沉香树一棵。女娲砍树来做船,要做木船救泥人……”

关于黄帝、蚩尤、尧、舜、禹的相关神话在《黑暗传》中都有描述:“自从神农皇帝崩,又有愉罔治乾坤,只有愉罔多无道,反臣蚩尤大兴兵……又有轩辕来出世,他与蚩尤大交兵……尧帝本是圣明君……尧帝在位七十二……尧帝要让位许由坐,许由躲于箕山阴……当时群臣来商议,才荐大舜治乾坤……说起大禹他出生……他的父亲名叫鲧,以土掩水事不成,天上盗息壤,上帝发雷霆,斩于羽山尸不烂,后生大禹一个人。”可见,《黑暗传》神话可以前后连续,更成体系。

关于北方昆仑神话,《黑暗传》在盘古神话部分就有诸多“昆仑”表述:“混沌无有天和地,古祖灵山出世起,寒阳洞里参禅机。乾坤混沌几万秋,度下开天劈地斧。昆仑山上讲根由,乾坤黑暗黑无边,传下徒弟混沌仙。”“盘古怀在混沌内,此是天地产育精。混沌里面是包罗,包罗吐青气,昆仑才形成,天心地胆在中心,出生盘古一个人。”“盘古连忙把斧拎,拿在手中万斤重,喜在眉头笑在心,拎起斧子上昆仑……手执开天斧一把,劈开天地上下分,高山挡路一扫平。盘古来到昆仑山,抬头睁目四下观,四下茫茫尽黑暗,看是哪里连着天。”“说起当年天河岸,石龙吃沙炼宝珍。一口喷出天地生,石龙卷在地中心。石龙头上一双眼,乃是宝中之宝珍。洪水泡天随波滚。冲洗磨炼亮晶晶。一日长起两座山,东昆仑来西昆仑。一座日山一月岭,两山相对万里远,像对眼泡目未睁。”

《黑暗传》里讲到了盘古的出生,“盘古怀在混沌内”,他出生于混沌,他“冲开黑暗云和雾,冲破头颅一混沌。定要把混沌来劈分”。而混沌时已有昆仑,盘古开天地时,来到昆仑山“看是哪里连着天”,而且神话表述还回到“洪水泡天”时“一日长起两座山,东昆仑来西昆仑”。盘古神话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唐代欧阳询等人编撰的《艺文类聚》中,这本书引用了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11]这个“混沌”,在《山海经·西山经第二》中有:“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混沌’二字的写法并不很固定,‘混沌’‘浑沌’‘浑敦’都是一回事,是同一概念的异体字。后世又将盘古指称为浑敦氏,这等于将浑敦神的开辟物质固定了下来。”[12]综上可见,《黑暗传》对《山海经》是有继承有发展的,里面有《山海经》里讲到的以女娲、共工、祝融等为代表的神仙系统神话,还有以黄帝、蚩尤、尧舜禹等为代表的部落氏族系统,《黑暗传》盘古神话还总是或多或少地发生在昆仑之地。

楚辞神话主要是楚辞中出现的一些神话,也都是中国上古神话的片段记载,并不全面。楚辞神话中没有明确提到盘古之名,屈原在《天问》中连用了170多个问题,有问无答,但是其中讲到了女娲:“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这是屈原在向天发问:“女娲人首蛇身,这样奇特的身体,是谁创造的?”这是大胆的置疑,但是楚辞神话没有答案,《山海经》也没有讲过,这在《黑暗传》中有女娲来历的表述:“原来是东边有个张氏女,西边住李氏女佳人。忽然梦中怀了孕,先生男儿后女婴……生下双胎男与女,取下伏羲女娲名。长大兄妹成婚配,又有五龙来托生。”其实是兄妹二人诞下二代兄妹的描写,在洪水过后,没有人,兄妹成婚,这在很多民族的始祖神话中都有表述,但是《黑暗传》描述的是二代兄妹成婚,这里的来历也值得探讨,采用的也是歌师们问答的形式,应该是多民族神话的集合体,比如毛南族神话盘兄和古妹洪水后成婚,就和这里的神话母题一致。

《天问》部分提到的始祖神话,即三代始祖神话,包括禹、启、契、稷等四位朝代始祖神话,如前所述。《天问》里提到的旸谷、扶桑等神话:“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这在《黑暗传》中都有部分表述:“周围弱水三千里,丢片羽毛也下沉。中有旸谷深万丈,后有日月从此升。”“山上那棵扶桑树,当作天梯往上登。”这在《山海经·海外东经》中也有:“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可见楚辞神话和《山海经》神话也有相同的内容,而《黑暗传》盘古神话中就有相似神话内容。

从形式上来说,《黑暗传》是丧歌,这和《招魂》是一样的,《招魂》神话在《黑暗传》中也有部分相似,比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可以理解为:“灵魂呵,回来吧,别去地府和阴曹。土伯腹垂九块肉……”《黑暗传》类似的神话有:“圣母一见心欢喜……腹中有孕在其身。怀孕不觉三十载,正月初七降下身,一胎生下人三个……次子后土是他身,第三取名为婆娑……昊天圣母知此事,便叫次子幽冥听。你把黑龙来收伏,九泉地狱去安身。叫他托起五方地,地高水退得安宁。”这里的后土应该就是“土伯”了,毕竟楚辞的地方性色彩太明显了。

三、《黑暗传》盘古神话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湖北襄阳保康《黑暗传》于2011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内容包括宇宙生成、天地开辟、洪水泡天、人类再造、人祖創世等神话内容,主要发现在和神农架相连的保康各地,目前传本有十多种,尤其是其中的盘古神话是我们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面。我国各民族盘古神话较多,如果参以各传本《黑暗传》进行对比分析,就会清晰地看到上述所有的盘古神话都有对盘古的尊崇,也符合我国神话中大神救苦救难的精神内核。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特征,中华民族的‘多元’主要表现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一体’则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交融互通、资源整合而形成的统一体,换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既存在差异,也具有共性。”[13]通过对比中国岭南神话、北方代表神话、楚地神话及《黑暗传》盘古神话内容可知,《黑暗传》显然是具有“多元一体”性,既都具有岭南神话、《山海经》神话、楚辞神话的部分内容,也是中国各地域神话的集合体。

《黑暗传》盘古神话有体系性和连贯性,既有岭南的“盘瓠神话”,也有《山海经》的神名、地名,还有楚辞神话的部分内容,根据神话的发展连接在一起,是一部史诗般的记录,其中都体现了对中华大神盘古、女娲、混沌等的崇拜,也体现了中国神话“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黑暗传》包含了我国众多民族的神话内容和因素,但却对中国神话的創世大神和始祖神盘古、女娲表现了一致的尊崇,虽然在内容表述上有所不同,但是精神内核是一致的:敢于创造世界,不怕困难,顾全大局,救苦救难,坚韧不拔等,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可见,《黑暗传》盘古神话在文化上是兼收并蓄的、多元一体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蔡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9/0409/c40531-31018956.html/2019-04-09.

[2]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7.

[3]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8.

[4]胡崇峻.黑暗传:汉英对照[M].张立军,臧军娜英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5]张文安.道教传播与少数民族盘古神话[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18-123.

[6]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9.

[7]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7.

[8]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2.

[9]叶春生.从盘古神话的演变看岭南民族的融合[J].学术研究,2000,(2):93-96.

[10]张莨苑.浅析《山海经》中的昆仑神话[J].百色学院学报,2017,(4):12-15.

[11](南朝梁)任妨撰.述异记卷上下[M].武汉:崇文书局,1875:1.

[12]严优.诸神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7-9.

[13]黄德雄,黄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阐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8):102.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析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当代价值
精准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分析
深化“五个认同”教育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从郭嵩焘的资本主义观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到自觉的转变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