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有效推进班级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4-03-10刘倩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实施策略班级管理

刘倩

[摘要] 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推进班级德育工作进行研究,从班级管理、家校合作、仪式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能为班级德育工作提供新思路,以便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 班级管理;班级德育;实施策略;小学班主任

班主任身为班级的管理者与组织者,不仅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而且是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当前,有些班主任仍旧采用单一的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致使当前德育活动的开展趋于形式化,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未能充分实现德育目标。班主任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时捕捉和利用资源,为学生搭建平台,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循循善诱,在“引”上下功夫,增进获得感

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普遍性格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班主任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有效组织教育活动。笔者认为,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教育好学生,需要做到“严”。“严”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二是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用规则立德。

(一)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阶段,需要教育者加以正确引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使其在谈吐举止等方面得到提升。

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其所扮演的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需要加强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言行,以榜样的力量引导教育学生。此外,班主任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汲取更多的经验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二)严慈相济,建设班风

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班主任需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组建班委会,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创建班级文化,建设良好的班风。刚踏入工作岗位时,由于缺乏经验,笔者对待学生温声细语、关爱有加,却忽视了教师在班级中该有的威严,导致所带班级常规较差,学生对老师缺乏敬畏心,班级教育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经过反思与摸索,笔者着手创建班级文化,期望以良好的班风塑造学生的品行。笔者与学生们共同设计了班名“蒲公英”和以蒲公英为主图案的班徽,希望大家像蒲公英一样坚毅勇敢、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与成长。此外,我们还制定了班委选举、值日、奖惩等班级管理制度,促使学生严格遵守班级规范,整个班级成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二、以爱育人,在“情”上倾心血,提升幸福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班主任应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播撒爱,种一粒种子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一二年级时,笔者习惯给过生日的学生送上一本课外书或小物件,祝福学生健康成长。后来,一位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分享与老师之间的故事时说道:“我二年级过生日时,刘老师送给我一本课外书,这件事让我至今难忘。我特别喜欢那本书,到现在都还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我想对老师说:‘刘老师,谢谢您!’”如此平凡的一件小事竟会让学生难以忘怀,这说明教师埋在学生心田的爱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传递爱,待一树花开

爱是一种传递。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也必然是一个被爱包裹着的集体。在日常常规教育中,笔者总会表扬班级中做好事的学生,号召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五年级时,班上一个小男生左脚骨裂打了石膏,本该卧床休养,但他是个要强的孩子,坚持要来上学。因为有奶奶陪读,他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还算顺利,不过去卫生间有些不便。班上几名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后自告奋勇前去帮忙,他们共同帮助他一步一步走进卫生间。第二天一早,这位小男生带来了一大包糖果感谢同学们对他的帮助。那一刻,爱之花悄然绽放,生命更能欣欣

向荣。

(三)收获爱,尝幸福硕果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而是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有时是班主任不经意之间的关心问候,有时候是一个简单的拥抱,还可能是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會在无形中给予学生力量,让他们鼓足勇气继续前行,而这种力量也会在你有需要时回馈到你的身上。

一次,笔者因为一些事情心情有些低落。当笔者站在教室门前的走廊里值班时,一个男孩子递过来一张小卡片。“咦,为什么要送我卡片呀?”他害羞地说道:“没什么,就是想送给您,希望您开开心心的!”低年级的学生大多羞于表达,我们经常能收到各种卡片,卡片上的配图看似幼稚,但满载爱意。桂贤娣先生在《慧爱学生》中指出:“教师的情感最能培养出学生的情感,爱可以相互感染,爱可以薪火相传,这就是以情育情的真谛。”正因为我们从不吝啬自己的关爱,才能品尝这幸福的硕果。

三、搭建舞台,在“同”上巧利用,提高自信心

教育者要善于通过“协同育人”的途径,实现家校教育思想同心、行动同向、资源同聚的目标,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形成相互支持、共同育人的新样态。

(一)由扶到放,班级活动露头角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属于他的舞台,他定会还你一个奇迹。教育者时常以成人的视角去衡量学生的能力,却不曾蹲下身来,听听他们的心声。有的班主任习惯大包大揽,班级中的很多事情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担心学生不能高效完成,殊不知他们的能力远超成人的想象。进入四年级后,笔者开始尝试让学生自己组织、编排节日庆典活动,学生接到任务时的兴奋与不安,以及活动完成后自豪幸福的模样至今仍历历

在目。

(二)家校携手,校级活动展风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做好班主任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家长联系,在班级群里多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信息,如学生的进步表现、班级取得的荣誉等。集体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在班级群里表达感谢与肯定,一方面,可以提高参与活动的家长的积极性,使其具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其他家长受到感染,也会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三方协同,校外活动共绽放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不是单靠某一方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班主任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与社会、家庭互动,积极构建三者之间的联动机制,拓宽德育工作路径。如寒暑假时,班主任组织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带领学生瞻仰烈士陵园、学习传统文化等。

四、善用仪式,在“育”上巧研究,增强成就感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心灵的成长需要仪式感。”当这种仪式感融入学生心中,融入家长心间,那么家校共育的目的就达到了。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总结了几点通过开展仪式活动进行育人的有效方法。

(一)父亲节、母亲节仪式

仪式感是我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也是拉近我们与学生及家长之间距离的有效方法。为了让学生们懂得感恩父母,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来临时,笔者和学生们一起给父母制作祝福卡片,录制视频表达对父母的爱和祝福,并在节日当天发到班级群里,欣喜与感动在家校之间荡漾。

(二)第一个儿童节仪式

在儿童节来临前,笔者购置了一批可以装相片的笔筒。笔者精心挑选出每个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最美瞬间,冲印成照片后在背面写上简短的祝福语,放置在笔筒相框中。整个过程虽烦琐却让人乐此不疲。当学生收到礼物时,有的欢呼雀跃,有的爱不释手。傍晚放学后,家长们也纷纷发来表示感谢的信息。小小的礼物不仅给学校带去了欢乐,也让家校之间的关系更加

密切。

(三)学生十岁成长仪式

十岁成长礼是“八礼四仪”中很重要的仪式。我们在班内隆重地举行仪式活动。活动准备、选排节目和训练主持人等任务都交给了班委,笔者只帮忙收集信息制作视频和课件。在仪式活动中,父母赠送给孩子一本成长相册、一纸书信和一段祝福,笔者还为他们定制了一枚十岁成长纪念章和一本写有赠言的课外书,这让学生知感恩、懂分享。

(四)班级特殊的表彰仪式

人都是渴望被肯定、被认可的。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不能只欣赏成绩优异的学生,也要多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学生,善于捕捉其闪光之处,并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班主任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和被需要的感觉。班主任可以在班内举行表彰活动,在家长群宣传学生的优秀事迹,以此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并将其发扬光大;也可以安排班干部为学生颁发奖品,来自同伴的认可有助于增强他们内心的幸福感。

(五)开启新学期仪式

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这种期待往往包含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热爱、尊重、关心、信赖,以及较高的人际期望。学生在教师满含期待的赞美和鼓励中,会更加关注自我价值,变得更加自信,并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每当寒、暑假结束返校时,笔者都会为学生举行小小的开学仪式,并准备一份新学期的礼物送给他们,同時告诉他们昨天的辉煌与失败都已成为过去,要向前看,敢于再出发。

(六)小学毕业仪式

在毕业季,除了学校的毕业典礼,班主任也可以策划一场班级毕业晚会。学生们一起布置教室、互写毕业纪念册,班主任则为他们颁发毕业证书、拍照片,六年的师生情、生生情得到完美的体现和升华。

身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并善于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敢于创新与实践,将德育融入实践活动之中;开展一系列面向全体学生的班级活动,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能找到存在感、幸福感;同时,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之路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2]欧阳月.小学班主任提高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湖南大

学,2019.

[3]盛亚梅.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34).

刘 倩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实施策略班级管理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