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区小黄姜机械化高效高产技术
2024-03-09汤盼盼
汤盼盼
生姜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 药用能驱寒、解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食用能去腥、调味,深加工可做成姜粉、姜汁、姜油和姜糖片等。小黄姜适宜在温暖湿润环境下生长, 是贵州种植多年的优良品种。 其表面和肉质金黄色,肉质细嫩,纤维细小,辣味十足,香味扑鼻,是贵州山区种植的畅销品种。探索小黄姜机械化种植技术,可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技术,能推进小黄姜发展成特色产业,使农民发家致富。
1 种前准备
1.1 选种
从上年10 月收获后保存的老姜中选择保存较好的种姜,要求外表颜色黄亮而不缩水干瘪、无腐烂、无损伤。 将姜种掰成50~100 g 的姜块,每块保留1~2 个壮芽,选好洗掉泥巴后进行晾晒,晾干后即可备种。
培土机开沟、起垄、覆土
1.2 温度
生姜根系在温度18~20℃时才能较好地生长,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28℃。 因此贵州小黄姜的播种时间是4~5 月。
1.3 选地
生姜更适合土质松软的砂质类型土壤,在壤质土上也能生长, 但要求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生姜怕旱也怕涝,再加上根系较浅,因此要选择地势偏高,排水较好,灌溉方便和肥沃的土壤。
1.4 种姜处理
播种前应对姜种进行消毒和催芽。消毒的方法有晾晒、喷洒消毒药剂和浸种。
①晒姜种 于晴天上午将姜种单层摆到室外摊晒,晚上收回,温度不低于12℃时也可收堆在室外过夜。 通常晒2~3 天,当姜皮变干、发白、稍具皱纹时即可,该过程叫“晒姜”。 在晒姜提高温度的基础上,将姜块放在密闭的室内,并盖上草苫或棉被保持温度、湿度和黑暗,该过程叫“困种”,保持温度在11~16℃维持8~9 天。
②催芽 催芽是生姜栽种成活和高产的关键步骤。 经过晒、困2~3 次后的姜种再进行1 次选种催芽,催芽温度控制在22~2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催芽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室内催芽法。在室内通风干燥的地上铺垫10 cm 以上的稻草,将晒好的姜种堆放在稻草上,堆放高度不超过60 cm。 恢复常温后,再盖上棉被或稻草进行保温,大概20 天后,嫩芽会萌发。 使用生姜催芽专用温室,发芽更快更好。 芽长至0.5~1.5 cm 时适合播种。 二是室外阳光催芽。 在竹筐底部及周围铺放厚干稻草,再放入姜种,用干稻草包裹姜种,在太阳光下曝晒升温,15~20 天后,生姜发芽出苗,长出白芽,就能播种。三是地下窑洞催芽。农户家自建有地下窑洞,用于冬季储存红薯、生姜等蔬菜。地下窑洞气温恒定,经过严寒的冬季,到春季时,生姜已自然发芽,即可播种。四是使用催芽机进行催芽。催芽机的优点显著,温度和湿度可监测易控制,可实现智能化调整,可制冷可制热,内外风循环,因此使用机械设备催芽可不受天气的影响, 能随时进行催芽,也可大批量操作,能满足大规模种植的需求。 因每块姜种营养状态不一致,从而发芽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芽长1 cm 左右就可种植。
人工播种
③浸种 可选用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 000~1 200 倍液浸种4~6 h,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浸种30 min;也可用草木灰浸出液浸种10~20 min。 晾干后即可播种。
2 整地及播种
2.1 机械化整地
因贵州多数地区土壤板结,土地集中连片较少,坝区采用动力50 kW 以上的轮式拖拉机悬挂旋耕机进行翻耕和开沟, 常用拖拉机品牌有沃得、 久保田、东方红等。 丘陵山区的梯田则采用动力18.9 kW左右的自走式旋耕机或动力4 kW 以上的微耕机进行翻耕,常用微耕机的厂家有洛阳卓格哈斯机械有限公司、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乐山市希旺机械有限公司等。翻犁未开沟的田再使用重申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S190F/P 型开沟培土机进行开沟。 贵州晴天较少,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增加光合作用,按东西方向开沟,沟深30 cm,厢宽80 cm 左右。 可使地表东高西低或西高东低,方便往同一方向排水。
2.2 基肥
生姜为喜肥耐肥作物,氮、磷、钾肥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且均以钾肥的影响最大,氮肥次之,磷肥较小[1,2]。因此,要多施有机肥和钾肥,少施氮肥和磷肥。 基肥可在整地时施入,将腐熟农家有机肥与土壤搅拌,有利于疏松土壤,使板结的土壤透气。 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2 000 kg 或有机肥300~500 kg[3]作基肥。 将复合肥人工撒入沟内,使肥料与土壤掺合在一起,以增强土壤肥力。
2.3 播种
一般在4 月上旬或气温升至16℃以上, 即可进行种植。 播种前先将地浇透水,待水渗透后播种。 一是人工播种。 将姜种摆放在沟背中间,姜芽朝南,株距15~18 cm,每667 m2栽7 000~9 000 株,所用姜种量为350 kg 左右。播种后进行覆土。可采用开沟覆土机从沟脊上拨土覆盖,覆土4 cm 左右。 二是机械化播种。 贵州土地属黏质土,土壤板结,黏性重,保水性好,生姜怕涝,不能种植在沟底,因此生姜播种机未推广使用。 下一步可探索使用播种机,促节本增效。
3 田间管理
3.1 遮荫
在贵州有句俗话称“天无三日晴”,生姜种植时已进入谷雨季节,晴天更少,因此利用自然优势和气候条件,可不采取遮荫措施。 特殊情况遇晴朗天气较多时可搭建遮光率为50%~60%的遮阳网。
3.2 水肥设施化高效管理
一是水分管理。姜苗破土后,可根据天气情况浇1 次水。生姜生长后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灌溉。二是追肥。 姜苗长到25 cm 左右高时可追1 次肥,每667 m2施用尿素10~20 kg。施肥可选择下雨天或施后浇水,将氮肥溶解。姜苗高40 cm 左右时可再追1次肥,可施用高钾复合肥,每667 m2施用25 kg。 铺设有水肥一体化管道设施的田地,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施肥方法为姜苗提供营养。
3.3 培土
生姜整个生长过程可培土2~3 次。 5 月底可进行第1 次培土。6 月中旬进行第2 次培土。7 月底8月初进行第3 次培土。
3.4 病虫害防治
小黄姜的病害主要有姜瘟病、根腐病、叶斑点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有钻心虫、蓟马、小地老虎、斜纹夜蛾。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绿色防控技术, 科学有效地防治生姜的病虫害,达到高产增收的目标。 植保机械有3WBD-20L 型、3WBD-16 型号的电动喷雾器、16 型手动喷雾器和极飞牌P20 型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每1 h 可作业2.00~3.33 hm2,而背负式手动(电动)喷雾器每1 h仅作业0.2 hm2左右, 近年来发展了很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无人机植保服务, 压缩了投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①病害 一是准备姜种时消毒要彻底,减少姜种携带病菌入土。晒姜、浸种、困姜和催芽环节要注意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侵害,做好防范,避免感染和传播病害。
二是早发现早控制。 当在田间发现姜瘟病和根腐病时,要及时挖除病株及周围土壤,一起转移到空旷地挖深坑后撒生石灰进行掩埋。 当发现叶斑点病和炭疽病时, 要及时摘除病叶并用塑料袋打包, 移出大田烧毁或挖坑后撒生石灰进行掩埋处理。
采用电动喷雾器进行喷药
三是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防止传播。药剂防治方法有叶面喷药、灌根和撒生石灰。 姜瘟病发生初期可用50%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喷雾,每隔5~7 天喷1 次,连用2~3 次。根腐病初期可用40%氟硅唑乳油8 0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灌根,每株灌50~100 mL,每隔7~10 天灌1 次, 连灌2 次。 叶斑点病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雾,每隔7~10 天喷1 次,连喷2~3 次。 炭疽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叶面喷施,每隔7~10 天喷1 次,连喷2~3 次[3]。
②虫害 虫害可采取综合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一是钻心虫 (姜螟)。 该虫蛀食姜苗使叶片枯黄,严重时可使姜株死亡。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和轮作耕种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生物防治可利用生物天敌刺眼蜂、瓢虫、蜘蛛等;物理防治可利用黄板诱杀、太阳能杀虫灯和性诱剂;化学防治可用3%甲氨基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10~16 g/667 m2对水30 kg 喷杀或用9%甲维·茚虫威悬浮剂7~22 mL/667 m2对水30 kg 在傍晚喷于姜苗心叶上,待药液流到茎部就可将姜螟幼虫毒杀。
二是蓟马。 该虫破坏生姜的心叶或嫩茎叶部分,吸食汁液,导致嫩叶扭曲或叶尖干枯,植株生长缓慢。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种前彻底清除田间残株和杂草,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高温季节要供足水量;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如草蛉、寄生蜂等;物理防治可利用蓝色粘虫板诱杀;化学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6 g/667 m2对水30 kg 进行叶面喷雾,或用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40~50 mL/667 m2对水30 kg 进行叶面喷雾。
三是小地老虎(土蚕)。 该虫破坏生姜心叶,咬断幼苗,甚至拉断株入土。农业防治,播种前清除杂草以消灭虫卵,并进行深翻土壤。 物理防治可采用灯光诱杀成虫。化学防治,用糖、醋、白酒、水和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按6∶3∶1∶10∶1 调匀, 倒入直径为20 cm 左右的盆中,间距50 m,每7 天更换新诱液,或撒于田间诱杀成虫;或将炒香的秕谷、麦麸(或豆饼)5 kg,配以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20 g,加适量水拌潮,撒入田间诱杀幼虫,并兼治蝼蛄、蟋蟀;或在1~3 龄幼虫期,用10%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40~50 mL/667 m2对水30 kg 喷雾。
四是斜纹夜蛾。 该幼虫于暴食期咬食姜叶,导致叶面出现缺口,严重时导致光秆。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进行种前中耕除草,消除虫卵;物理防治,采用性诱器、 糖醋液进行诱杀; 化学防治, 选用10%虫螨腈悬浮剂1 500 倍液、0.8%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1 500 倍液或5%虱螨脲乳油800 倍液进行防治。
4 收获
生姜宜在霜降(10 月23 日左右)前收获,10 月中下旬即可开始收获生姜,可采用人工和机械两种收获方式。
4.1 人工收获
人工收获可按时间先收获种姜, 再收获嫩姜,最后收获鲜姜。 种姜掰断后,根部伤口容易感染病菌,因此,种植大户多采用种姜和嫩姜(鲜姜)一起收获的方式进行。 人工收获耗时费力,且人工成本高,姜块破损率较高。
4.2 机械收获
采用收获机自动收获作业流程是由松土构件进行挖铲,姜茎被链条夹持后根(姜块)被拔起,链条输送植株到裁剪部分, 将地上部和姜块剪断后分开,姜块落到筛子部件进行抖土,最后装袋,收获作业完成。 随着收获机械的改进和农艺技术的改善,收获损失率很小。 调查发现,人工收获1 个熟练工每天工作10 h 以上能收获66.67 m2, 而生姜收获机1 h 就能收获667~1 333 m2。使用收获机收获的效率是人工收获效率的100 倍, 可节约人工成本900 元/667 m2左右。
5 贮藏
生姜的贮藏温度为10~15℃,低于10℃容易冻坏,20℃以上易使姜块感染病害或发芽。 因此生姜的贮藏和保鲜要采取合适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地窖、沙埋、溶洞和冷库。 生姜贮藏前需晾干表皮水分,去掉损伤和腐坏部分,挑选完好姜块进行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浸泡1 h,捞起晾干后入洞(库)储藏。
5.1 地窖贮藏
贵州小黄姜
农村家用地窖多深3 m 左右,直径2 m,洞口小,里面大,类似“凸”字形,可摆放生姜800 kg 左右,坑底铺垫2 cm 厚稻草,每摆放一层后用稻谷糠覆盖一层,堆放总高度60 cm 左右,摆至离洞口40 cm处进行封洞,先用稻草铺盖,再用防水加厚塑料布进行封口,最外层加盖木板。
5.2 沙埋贮藏
选择阴凉通风的房屋或地下室,地下铺一层砖或石,再铺一层含水量10%左右、厚5 cm 的泥沙,摆放几个通风筒, 将姜块放在泥沙上, 摆至15 cm左右厚时覆盖一层泥沙,总高度不超过1 m,最后用泥沙封顶,使姜块不外露。
5.3 溶洞贮藏
贵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 溶洞分布广泛,天然溶洞温度稳定在16~18℃,湿度75%~80%,适宜贮藏生姜[4]。 消毒后的姜块装袋(筐)后,方便堆放和搬运,底层铺放稻草,中间留10 cm 间距或空隙保持通风,堆放高度120 cm 左右,并定期检查贮藏状态,防止腐坏。
5.4 冷库贮藏
将筛选并消毒后的姜块装袋,然后进行入库前预冷,预冷后存放到冷库中,冷库温度保持在13~14℃为宜,可保存6 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