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2024-03-08王伟
王伟
TKA 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下肢活动能力[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的疾病,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近几年老龄化的加剧, 导致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 为提高生存质量, 目前已有大量治疗方案, 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2]。尽管TKA 对重度OA 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但其损伤大、术后疼痛显著、无法尽早康复, 影响了膝关节的运动功能, 且术后恢复速度较慢会增加患者摔倒风险。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术后恢复中得到了普及和运用, 因此对TKA 术后膝关节的恢复效果也越来越重视, 不仅要求尽快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还需要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减轻患者的疼痛感[3,4]。虽然对OA 患者实施TKA 手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但因为手术属于创伤性治疗方式, 且术后患者的疼痛较强,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 不利于患者术后积极配合关节功能的训练。艾灸属于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 该方法在缓解疼痛程度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和作用, 将其运用于TKA 术后康复干预中, 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5,6]。本次研究从本院选取86 例患者, 将其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术后康复干预方案, 观察艾灸联合功能锻炼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报告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 年6 月~2023 年6 月收治的86 例TKA 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男24 例, 女19 例;年龄54~68 岁,平均年龄(60.58±3.69)岁;病程2~12 年, 平均病程(6.59±2.07)年。观察组男22例, 女21例;年龄53~69岁,平均年龄(60.75±3.17)岁;病程2~13 年, 平均病程(6.61±2.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要求;②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③患者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 且患者自愿参与研究;④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的审核后实施。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艾灸存在过敏现象;②因为个人原因转院或退出研究;③伴随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④存在中枢神经病变或精神类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术后行功能锻炼。具体方法如下:术后2 周内, 需要及时进行踝泵训练, 15 次/组, 10 组/d。术后第3 天开始, 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在患者进行卧位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训练时,需要选择仰卧位, 将膝盖尽可能地伸直, 之后最大程度地屈曲, 且该姿势需要保持5 s 左右, 之后再将膝盖用力伸直。在坐位进行膝关节主动屈伸锻时, 采取坐立位, 大腿与地面呈现平行状态, 膝关节的口窝部紧靠座椅或床沿, 小腿保持在自然下垂的状态, 确保患者双足悬空, 最大限度地进行膝关节伸直及屈曲, 每个动作时间都要停留5 s 左右, 10 次/组, 10 组/d。连续治疗2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艾灸具体措施如下:术后第2 天开始艾灸干预, 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 确保患侧膝关节能够充分显露。选取患者的梁丘、足三里等穴位, 将艾灸点燃后放置在艾灸盒中, 在离皮肤大概2 cm 的位置进行艾灸, 在穴位艾灸时间控制在15 min 左右, 艾灸的温度需要依照患者自身的耐受能力进行调整。每日早晚各1 次, 连续治疗2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使用VAS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感进行评定, 总分10 分, 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小。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主动抬腿时间。③使用大号量角器对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使用HSS 量表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总分100 分, 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④使用SF-36 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该量表共4 个项目, 每个项目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 术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 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 ±s, 分)
表1 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7 d观察组 43 7.25±1.21 3.21±0.58a 1.59±0.11a 0.60±0.12a对照组 43 7.31±1.18 5.39±0.46 3.01±1.02 1.94±0.57 t 0.233 19.311 9.076 15.085 P 0.816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主动抬腿时间对比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主动抬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主动抬腿时间对比( ±s, h)
表2 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主动抬腿时间对比( ±s, h)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首次下床时间 首次主动抬腿时间观察组 43 25.84±6.48a 31.01±9.58a对照组 43 33.26±10.69 46.89±13.29 t 3.892 6.355 P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 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关节活动度、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 评分对比( ±s)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 评分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膝关节活动度(°) HSS 评分(分)观察组 43 45.02±1.85a 82.06±10.49a对照组 43 31.89±1.29 74.31±10.28 t 38.176 3.460 P 0.000 0.001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x-±s, 分)
3 讨论
近几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 OA 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这也导致膝关节替代治疗的病例不断增加[7]。有关数据表明, 由于手术损伤, 全膝替换术后的患者往往会出现长达几日甚至几周的膝盖乏力或疼痛症状,严重地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 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8]。
本次研究分析实施TKA 手术治疗后出现疼痛的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4 点:①手术治疗期间因为创伤会引起患者的脊髓神经元过度兴奋, 表现出疼痛过敏等现象[9];②由于手术治疗时间过长, 止血带的长时间使用对局部的组织造成压迫, 有可能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 从而引起周围组织出现水肿, 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③由于手术属于创伤性治疗的一种, 会导致炎性因子水平的提升, 最终造成患者的疼痛阈值降低;④手术治疗后告知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这个时候患者的股四头肌比较容易出现痉挛, 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10]。本次研究还对患者实施TKA手术后膝关节无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3 点:①在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患者股神经阻滞麻醉, 可能会对股四头肌的肌力恢复产生一定影响;②手术治疗期间对相关软组织进行剥离会导致患者周围的软组织存在一定损伤, 局部组织也会出现血液循环异常, 造成自身的代谢缓慢, 造成肌张力的降低[11];③手术治疗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止血带也会对患者术后股四头肌的恢复产生一定影响, 部分患者会存在术后下肢无力症状[12]。
目前临床中常推荐的TKA 手术方式多对患者采取股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镇痛, 该麻醉方式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不利于患者术后感觉神经及患肢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 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产生了一定影响,且患者术后股四头肌的肌力降低会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13]。为确保患者术后能够快速恢复还需要在手术期间考虑麻醉方式, 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 在保证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 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TKA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由于这类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等原因, 导致其遵从性不佳, 造成手术后不能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 针对以上情况就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肌无力在中医中属于“萎证”, 其主要原因是膝关节周围的血供不充足, 血供不足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联系,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干预[14]。在中医学中对患者进行穴位艾灸, 以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为靶点, 进行穴位目标干预, 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下肢肌肉虚弱及膝关节的疼痛感。艾灸的作用主要包括解毒泻热、散寒止痛、散结消瘀及温阳补虚等, 是中医常见的外治方式[15-17]。艾草性辛温, 纯阳之性, 且极易燃烧, 因此可以用来作为灸材, 具有达到温中之火的效果。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后发现, 艾灸还存在一定的药物治疗效果, 对患者实施艾灸还具有光疗热疗的作用, 能够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 有效提升患者疼痛的阈值, 以缓解患者术后膝关节的疼痛。对实施TKA 手术治疗后存在下肢肌力的患者, 在术后功能锻炼且对特定穴位(梁丘穴、足三里穴)进行艾灸,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18,19]。足三里、梁丘是足底阳明胃经中的两个关键穴道, 以此为穴进行艾灸, 可以有效地提高膝周的血流速度, 加快神经功能的康复, 同时对缓解术后膝周的肿胀起到很好的效果, 确保能够积极配合膝关节功能的训练及指导。此次研究分为两组,并对其实施不同的术后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联合艾灸及术后功能锻炼, 对患者实施2 周的艾灸干预, 有效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下肢无力的症状, 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患者实施术后艾灸联合功能锻炼, 能够促进其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增大, 具有显著的临床运用价值。
综上所述, 对TKA 术后患者实施功能锻炼联合艾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使患者的腿部肌肉力量得到很好的恢复, 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 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