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探讨

2024-03-08汤金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1期
关键词:肩胛骨患侧上肢

汤金玉

CVA 为临床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该疾病存在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1]。较多研究指出[2],CVA 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可对无功能区的神经元细胞功能有效活化, 使肢体保持一定的关节活动度, 可加快恢复上肢功能, 对于预后的改善非常重要[3]。近几年, 各国大量研究了CVA 服务模式、康复训练方法、恢复机制等[4]。为了分析上肢体位干预、康复训练对CVA 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本次研究将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本院70 例CV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中35 例患者实施上肢体位干预、康复训练措施, 获得满意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本院70 例CV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5 例。观察组男19 例, 女16 例;平均年龄(50.26±4.13)岁。对照组男20 例, 女15 例;平均年龄(51.15±4.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即密切监测并及时上报生命体征变化, 做好用药和输液工作, 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 遵医嘱指导患者完成康复训练, 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等。观察组采取上肢体位干预+康复训练,具体如下。

1.2.1 上肢体位干预 ①让患者保持仰卧位, 将薄枕置于患侧肩胛骨下, 轻微外展肩关节, 同时保持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为伸展状态, 手心向上, 该操作可防止患侧肩胛骨出现后缩问题。②患者处在健侧卧位状态下, 可将健侧上肢自然放置, 并且将枕头置于患侧胸前, 患侧上肢置于其上, 前屈肩关节>90°, 伸展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 手心朝下, 防止患侧肩胛骨屈曲、后缩而出现痉挛。③患侧卧位体位, 前伸患者的上肢以及肩胛(肩部改肩胛), 同时伸直腕关节、肘关节以及指间关节, 后旋前臂, 掌心朝上, 避免患侧肩胛骨痉挛、屈曲、后缩, 预防挛缩、畸形。

1.2.2 康复训练 ①被动活动训练:a.健侧卧位, 被动活动关节。活动肩胛骨:康复师与患者面对面, 将一只手放置在患侧肩峰处, 对动作方向控制, 另一只手穿过腋下, 前臂对患侧上肢有效支托, 保持外旋, 对肩胛下角、肩胛骨内侧缘固定;两只手配合, 可以将肩胛下角提起或者对肩峰推动, 从多个方向松动肩胛骨。抬高上肢外旋:肩胛骨在活动前先松动, 外旋肩部, 同时抬高上肢, 且保持肘关节处在伸直状态, 手掌向着床头方向, 大拇指向着身体外方。b.仰卧位, 被动活动关节。护理人员一只手对肩胛骨固定, 另一只手外旋患者的上肢;双手轻微用力, 患侧肩部向外拉伸,且将肩胛骨向下推;上肢前屈>90°, 外旋上肢;上肢前屈90°, 屈肘-伸肘。②体位移动:a.澳大利亚提升法, 此方式帮助患者完成床上移位。助手于患者两侧,两侧下肢在床面保持跪位, 同患者保持相反朝向, 将患者的手放置大腿下方, 同时互相抓握对方的手腕, 助手抵住患者双肩, 用力向中间靠拢, 用力站直膝部, 将双手握住后从床上提起患者;b.床到轮椅的被动转移法,告知患者将患侧上肢用健手环抱在胸部位置, 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背后处, 双手穿过患者的双侧腋下, 助手托起患者的膝关节将其下半身托起, 两人合力提起患者, 自床上向轮椅转移。③上肢和肩部主动活动:a.挤压肩关节法, 此动作可避免肩关节出现半脱位, 使患肢肢体感觉增加, 缓解患肢痉挛;b.屈曲手指活动, 外展肩关节, 伸展肘关节, 并控制拇指关键点, 此动作可对上肢痉挛产生拮抗作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上肢功能 治疗前后, 采用FMA 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分数越高表示上肢运动功能越好[6];采用BI 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分数越高表示独立性越强[7];采用VAS 评价患者上肢疼痛程度, 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3.2 肩关节活动度 治疗前后, 记录患者外旋、外展、前屈度。

1.3.3 并发症 记录患者上肢肌痉挛、肩手综合征、肩关节脱位、肩痛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对比 治疗前, 两组VAS 评分、BI 指数及FMA 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BI 指数及F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对比( ±s, 分)

表1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 BI 指数 FMA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7.30±2.36 2.82±1.41a 38.27±5.81 71.91±6.70a 13.31±10.37 43.14±11.33a对照组 35 7.65±2.30 5.30±1.67 40.21±5.63 52.40±6.15 14.14±11.02 19.45±10.71 t 0.628 6.713 1.419 12.691 0.325 8.989 P 0.532 0.000 0.161 0.000 0.747 0.000

2.2 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对比 治疗前, 两组前屈、外展、外旋度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前屈、外展、外旋度均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对比( ±s, °)

表2 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对比( ±s, °)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前屈 外展 外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95.13±15.25 142.61±14.81a 102.44±14.45 147.80±13.61a 33.51±7.16 69.32±8.37a对照组 35 97.25±14.81 114.72±15.05 105.32±15.13 109.26±14.10 36.26±7.32 52.23±8.70 t 0.590 7.814 0.814 11.635 1.589 8.375 P 0.557 0.000 0.418 0.000 0.117 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86%低于对照组的4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CVA 是突发且进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 该疾病对人们健康、生存质量存在严重危害[7]。早期治疗及康复训练与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关系[8]。实施有效、科学的康复训练对加快肢体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以及预后改善方面效果显著[9]。

CVA 患者颅内受损位置、病灶附近会出现一些“失能状态”的神经元, 通常发生在基底节、脑干和白质区域, 可支配脊髓运动前角细胞的椎体受损, 使得脊髓丧失了支配调节指令, 对一些原始反射产生诱导其释放的作用, 致使肢体产生失调反应, 即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肌肉痉挛等, 并且此反应会对关节活动度产生直接影响, 进而出现肢体功能障碍[10-12]。上肢以肱骨内旋为主要症状, 出现肩胛骨下沉、后缩, 肌张力失衡, 肩胛骨和肱骨之间缺少了协调效果, 且在上肢进行主被动活动时不能随之配合旋转, 若出现体位不当,易出现肱骨头挤压肩峰的硬骨, 从而对中间的软组织造成损伤[13,14]。另外, 肩胛骨不能充分的前伸、旋转也是损伤上肢的一个主要原因[15]。本研究中, 对CVA患者采取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 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BI 指数及F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上肢体位干预中合理摆放肢体可保护机体组织结构, 减轻运动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损伤程度。康复训练则是将大脑中可以接收锻炼的代表区域的皮质扩大,增加传递兴奋速度, 使传递效率提升, 对病灶附近的正常区域产生重组功能作用, 对无功能区的神经元细胞产生活化其功能的作用, 使偏瘫肢体从松弛状态直接进入运动分离状态, 使痉挛程度减轻, 防止机体出现过用、废用、误用综合征, 减少患肢恢复功能时间, 所以,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对于患肢功能的改善非常重要[16, 17]。

本研究其他结果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示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存在一定的有效性、实用性。卢小玲等[18]的研究中, 通过干预后, 观察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 进一步说明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本研究中,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在制定计划前全面分析患者的上肢功能、具体病情后进行相应的训练方式。早期功能训练主要为肢体按摩、被动训练, 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再将逐渐增加活动量, 同时增加了主动训练的项目, 在整个恢复期均实施体位干预。需要说明的是, 在实施体位干预过程中需要家属配合,同时将摆放体位的正确方法告知家属, 并讲解其重要性, 防止出现损伤。

综上所述, 对CVA 患者采取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其上肢功能,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肩胛骨患侧上肢
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胛骨切迹
先天性高肩胛症1例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肩胛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