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2024-03-08杨影影杨丽雅

新闻潮 2024年1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

杨影影 杨丽雅

作者简介   杨影影,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杨丽雅,河南工业大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在豫留学生社会网络构建及其中原文化认同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23BXW005)研究成果。

【摘 要】提高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效果,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对《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的内容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内容框架上做到了充分考虑受众需求,选取国际热点,强调中国对国际的贡献,真正地站在国际受众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叙事策略上使用国际化表达讲述中国故事,采用他者视角,选取身份不同、国别不同的多个叙事者進行叙述,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传播障碍。该纪录片给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在选题、叙事、传播渠道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中外合拍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对外传播

当下,具有“国家相册”之称的纪录片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与电视剧、电视新闻并称为对外传播的“三驾马车”[1]。在纪录片领域,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展现中国国情和塑造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方面作出了贡献。顾名思义,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联合制作、联合发行的以中国话题作为题材的纪录片。2023年5月23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与Discovery(探索频道)联合出品的外宣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荣获第四十四届美国泰利奖电视纪录片金奖。泰利奖被称为“美国电视界奥斯卡”,该纪录片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突破重围,可见其实力。该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不同侧面,涉及中国的制度、经济、民生等诸多话题,起到了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作用。因此,将《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作为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对该纪录片的内容策略进行分析,能够为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借鉴意义。

一、《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的对外传播内容策略分析

内容研究是国际传播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受众而言,内容是吸引其观看的最重要因素,对于纪录片而言,内容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果。

(一)内容框架:充分考虑受众需求

1.展现中国形象与为国际答疑解惑相结合

纪录片的首要目的是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面貌,以此消解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和刻板印象。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可展现的方面是多样的,如何对这些主题进行取舍奠定了纪录片的内容基调。与面向国内的纪录片不同,面向世界的纪录片要充分考虑到国际上不同受众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一方面要寻找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讲述世界都能听懂的话题;另一方面,还要寻找国际受众真正关心的话题,为国际受众解答有关中国的疑惑,通过弥补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信息差,让世界真正地认识中国。《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共分为五集,选择通过制度、经济、科创、生态、民生五个方面来展现中国,并在每一个部分的开头设置了一个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涉及世界对中国的好奇,如中国制度是如何运行的、科创正在如何改变中国;有些涉及世界对中国的疑惑,如中国如何实现对生态治理的承诺、中国人如何共享发展成果。制度、经济、科创等话题不仅对于中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对世界而言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切中肯綮的问题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貌,而且回应了国际对中国的关切与质疑,有力地击破了国际社会有关中国的谣言和刻板印象。

2.解读中国政策与选取国际知名话题相结合

想要真正地了解中国,就不得不了解中国的制度和政策。对于外国人而言,想要通过中国语境下的词汇和概念来理解这些内容是困难的。《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通过选取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案例,让国外受众在对事件背景具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进一步向制度和政策方面深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第一集《制度》中,为了介绍党的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怎样运作的,选择曾在国际上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云南大象迁徙事件作为切入点。以在背后促成这一事件的当地政协委员资艳萍作为主角,讲述她是如何通过提案提高野生动物破坏农作物的赔偿金额,保障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推行,间接地促成了云南大象迁徙这一事件,证明了我国制度的有效性。此外,通过展现她的日常工作,让观众看到了民主集中制的运作方式,验证了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并展现了民主集中制与我国的适配性及其优势。通过解读中国政策与选取国际知名话题相结合的方式,将严肃的制度与政策转化为具体生动的事件和案例,大大地提高了纪录片的吸引力并降低了观看门槛。

3.呈现中国实力与强调国际贡献相结合

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是要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示给世界。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迎来了快速发展,因此,呈现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是中国题材纪录片的使命之一。对于纪录片而言,过于强调实力会显得“宣传”意味很浓,影响传播效果。《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则很好地把握住了宣传和传播之间的界限。在《经济》一集中,选择以中老铁路和中欧班列为例,介绍了我国在经济上所实行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展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模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在国际货运上所作出的贡献。在《科创》一集中,以中国人搭载中国制造的深海潜水器“奋斗者”号,下潜至10909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事件作为案例之一,这一技术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这一事件体现出中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船舶技术,但纪录片在讲述这一事件时,并不是仅仅关注中国的科技成果,而是强调中国与国际的合作,中国团队与其他研究团队共同发起《马里亚纳共识》,与全世界的科学家共享深海潜水器,促进全世界对海洋生物的关注和研究。在科创这一主题中将中国的科技实力与对国际所作出的贡献结合在一起,用事实说话,说服性更强,也不会引起观众的心理反感。

(二)叙事策略:使用国际化表达

1.叙事者:多元身份共筑国际认同

事实和观点的陈述者对于传播效果而言具有很大影响力。叙述者是指叙事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2]。胡亚敏根据热奈特的叙事层次,将叙述者划分为外叙述者和内叙述者。外叙述者是第一层故事的叙事者,他既可以起到结构的作用也可以参与叙事。内叙述者则是故事内讲故事的人。《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的外叙事者是英国导演罗飞(Arthur Jones),他是该纪录片的主持人和撰稿人。在每一集的片头,罗飞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来自英国的纪录片导演罗飞,到中国工作和生活已经25年多了,在过去几十年里,我用镜头观察和记录着这个伟大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这次我要从幕后走到荧屏前,带领大家去体验我所认识的中国,一个日新月异发展中的中国。”罗飞曾是好莱坞《综艺》杂志中国首席记者,参与执导过多部纪录片和电影,如《海神号事件》《阳光三叠》《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等,获得过2007年美国Syracuse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罗飞不仅是一位国际认可的英国纪录片导演,并且参与制作和导演过多部与中国有关的纪录片,他会说流利的普通话,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背景让他对中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他来担任该纪录片的外部叙述者角色,能够打破中国与国际之间的文化壁垒,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带领着国际受众来认识中国。

《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的内叙述者包含了多种类型,下到底层工作人员和普通民众,上到行政长官和国际知名学者,由不同身份的叙事者讲述来自不同社会和不同阶层的经历和看法,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也让纪录片的每一个主题的叙述变得更加饱满和立体。《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在每个主题都尽可能地采访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人,让观众通过叙事者的讲述由小及大,由下至上地去认识中国。在第三集《经济》中,介绍中老铁路时,采访了列车上的列车长,了解列车真实的运行情况,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叙事者的身份也逐渐转变为决策者。

2.叙事视角:他者视角搭建认知桥梁

法国文学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将叙事视角阐释为视点的选择,通俗来讲就是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3]。1969 年,热奈特首次在叙事视角的研究方向上创造性地提出了“focalisation”(聚焦)这一术语,并于之后在《叙事话语》一书中做了更为详尽的阐释。其将叙事视角以聚焦主体不同的信息受限程度及聚焦关注点,以叙事聚焦为名分为了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4]。在《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当中主要使用了内聚焦,以第一人称——罗飞的视角进行叙事。罗飞在纪录片中负责通过解说词推动情节的发展,每集的开头罗飞都会以第一人称提出相应的问题,带领观众走进他的视野,共同去了解中国。

他者视角的使用为国际受众理解中国搭建起了认知桥梁,让罗飞这样的“他者”来讲述中国故事,卸下了受众对“宣传”的防备心理,从他者视角输出的内容也更能够贴合国际受众的认知和需求。

3.叙事结构:中心结构串联叙事主题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讲,叙事结构是创作者根据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运用蒙太奇思维方式对众多零散的素材做出取舍和布局,将它们组织成有机的整体[5]。简单来说,叙事结构决定了事件和人物将以怎样的顺序被组合起来,顺序的不同决定了最终呈现出的主题的不同。对于人文类纪录片而言,往往存在着多种叙事结构,叙事单位不同,则叙事结构也不相同。以《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为例,假设以整个纪录片为单位,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叙事结构呈现为板块式结构,板块式结构的特点是每个板块的叙事内容相互独立,不具有因果或时间关系,并且都服务于同一主题。

从宏观和整体来看该纪录片采用了板块式结构,但在每一集分集当中采用的则是中心串联式结构。中心串联式结构的主题较为清晰,一般来说主题先行,成为情节和叙事的灵魂和纽带,利用一条或者多条叙事线索将“子叙事”进行并置叙事,情节相对松散,但是叙述者都是为了主题服务的[6]。中心串联式结构通常会由一个线索将情节串联起来,在《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的分集中,线索是由“问题”来充当的,开头首先会提出一个问题,其次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介绍和采访,类似于新闻中的深度报道,层层深入,最后进行主题升华。在第三集《经济》中,总问题是:中国能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吗?分问题有:双循环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从外向型经济转向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能够支撑起国内循环吗?中国能否继续放开经济,持续保持对外开放?在这些分问题之下又分别设置相应的案例作为论据,最终得出结论。这样的结构对于情节性、故事性较弱的人文类纪录片而言,能够快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随着问题不断被解答,中国的形象也被充分展现,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就被纪录片中所展示的中国形象所感染。

二、新时代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启示

(一)选题层面:寻求中外文化的最大公约数

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对外传播中,有三类题材最受欢迎,分别是自然动物类、人文历史类以及社会热点现实类。这三类题材之所以能够受到国外观众的青睐,是因为在这些题材中均能够找到中外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找到国际和国内文化的共通处。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建设性成果,展示中国新时代面貌的社会热点现实类纪录片也成了近年来对外传播的重点。这类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容易给国际受众带来“宣传”“说教”等刻板印象,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因此,这类纪录片的选题要与国际热门话题相结合,选取全球性的命题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讲述,如《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讲述了中国的医疗改革、司法改革、科技创新,直面中国的老龄化、大城市病、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题材是世界上诸多国家都關心的话题或者正面临的困境,中国的发展方案,可以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思路[7]。

(二)叙事层面:选取多元视角切入受众心理

“他者”视角是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外部视角中多使用的一种方式[8],选择国外面孔全程出镜采访,主导纪录片的节奏,如《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解说词全程是以罗飞的视角所创作的,这种视角对于主打客观真实的纪录片而言并不是最恰当的,但对于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海外传播而言,选择这种视角能够增加国外受众心理上的亲近感,更加容易代入到情境当中,给严肃的纪录片增加了一些人情味,给国外受众带来了更好的观看体验。除却外部视角,在纪录片主题之下的具体故事的内部视角中,由故事的亲历者或专家学者进行讲述,这两种叙事者的视角在纪录片当中相互补充,同样重要。在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中,会邀请许多国际人士进行讲述,有些是学者,有些是与主题相关的人士,在《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中,出现了许多海外知名学者,他们都是对于中国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学者。从他们的视角叙述的中国,对于国际受众来说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渠道层面:借助国际平台打造传播矩阵

目前,中国纪录片一般通过四种渠道进行国际传播[9]:一是通过自主创建的海外频道进行传播,如CGTN;二是与国外频道或栏目合办节目,如五洲传播中心和探索频道合拍的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三是在流媒体平台上传播,如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创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上海》;四是通过社交媒体、参加海外展映和国际电影节等非传统渠道传播,如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打造的系列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行进中的中国》选择与探索频道合作发行,并在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周末黄金时段播出,取得了70%以上的平均收视率。与国际本土频道的结合让中国纪录片的海外落地更加稳定和具有针对性,定时定量的播出有利于积累海外受众群体,这种方式为中国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增加了许多助益,但若能够和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结合起来,搭建更加完备的传播矩阵,将纪录片的传播力进一步提升,会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结语

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对于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面貌,建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在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国际受众需求,采用国际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和事件,展示中国对于国际的贡献和重要意义,在叙事策略上使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在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中使用他者视角进行叙述,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该纪录片最终获得了国际受众的认可,这给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有益启示。在选题和叙事上要更多地考虑到国外受众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找寻中外文化的共通处,选取贴近受众心理的叙事视角进行纪录片创作,在渠道上要利用多个国际平台,“造船”和“借船”同步进行,打造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矩阵,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出贡献。潮

参考文献

[1]何静,庞敏.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J].青年记者, 2020(9): 64-65.

[2]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5.

[3]李森.托多罗夫叙事理论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6:77-78.

[4]张志勇.人物纪录片叙事视角研究[D].吉林:北华大学,2021:22-23.

[5]谭天,陈强.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3.

[6]马真真.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33.

[7]李知亦.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9:136.

[8]王君,张晓锋.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策略:以纪录片《中国缘·传播者》为例[J].国际传播, 2022(5): 81-88.

[9]赵楠,白飞.全球共有知识视域下紀录片创作研究:以《运行中国》为例[J]. 对外传播, 2022(10): 61-63.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新媒体时代区域媒体对外传播的创新和转型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讲好中国故事
媒介融合背景下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新常态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