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绪价值”在传播中的运用
2024-03-08许如君
作者简介 许如君,广西日报社理论评论部编辑
【摘 要】广西11个“小砂糖橘”游学东北,由此引发广西与东北“双向奔赴”,全国全民参与,线上线下齐动,出现“全国人民一家亲”的现象级景象。拆解这一现象级景象的成因,不同维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从当前的消费主力群体——年轻人的视域审视,认为“情绪价值”是不容忽视但却常被忽视的因素。通过深度剖析其成因,探讨“情绪价值”在传播中的运用,以期为主流媒体打造融媒体爆款力作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情绪价值;传播;小砂糖橘;哈尔滨
在近年来的网红事件中,“情绪价值”无不贯穿其间。在传播中运用好“情绪价值”,为受众宣泄负面情绪、创建正面情绪、升华爱国情绪,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24年伊始,全网的顶流无疑是广西的11个“小砂糖橘”游学东北,并由此引发广西与东北的“双向奔赴”。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文旅纷纷“卷”了起来,参与到这场跨地域的互动中,由此也拉动了全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
一、广西“小砂糖橘”及溢出效应
2024年元旦前夕,广西南宁一家幼儿园的11个3~6岁的小朋友,在3名老师的带领下,赴哈尔滨开展游学活动。他们身着统一的橘色上衣,且来自盛产砂糖橘的广西,因此,被广大网友昵称为“小砂糖橘”,并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
1月2日晚,“小砂糖橘”们离开哈尔滨,乘坐绿皮火车前往漠河。上百万网友几乎彻夜守在漠河文旅局的直播间,数据显示,有超340万人次看过直播。1月4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官方账号“中国消防”开启“‘小砂糖橘游学北极消防站即将到达”的直播,直播间有超过600万人次蹲守。据统计,本次直播观看量达到惊人的8000万人次[1]。
“小砂糖橘”走红后,迅速产生溢出效应。
(一)抢人大战
各地文旅局纷纷向“小砂糖橘”喊话,邀请孩子们前去游学。1月4日,沈阳文旅局局长喊话“小砂糖橘”,路过沈阳“站一站、看一看”;1月5日,黑龙江文旅厅喊话,希望“小砂糖橘”再多留几天;新疆文旅厅也发出邀请,希望“小砂糖橘”到新疆旅行。
(二)南北互动
广西与东北开启礼尚往来的“双向奔赴”。11车砂糖橘和沃柑从广西发车运往东北免费发放,广西数百家景区向东北游客推出免门票或优惠政策,以表对“东北老铁”照顾“小砂糖橘”的感谢。东北则迅速“回礼”,10万盒蔓越莓、10万份五常大米从东北启运发往广西,免费送给“广西老表”品尝。
(三)游学热潮
全国各地掀起游学热,多支游学队伍踏上东北之旅。借鉴“小砂糖橘”的昵称,各地的游学队伍均以地方特产命名,来自云南的叫“小野生菌”,来自四川的叫“小熊猫”,来自湖南的叫“小红椒”,来自河南的叫“小豫米”,来自贵州的叫“小茅台”或“小折耳根”……不一而足。多支“小东北虎”游学队伍来到广西,游山水、品美食,甚至还参加了备受全国网友推崇的“广西军训”。
数据显示,有关“小砂糖橘”的新闻报道累计超过100万条,视频总播放量高达20亿次[2]。巨大流量带来“泼天的富贵”,为全国文旅市场在新一年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网红事件中的“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这个词,最初来源于经济学和营销领域。2001年,美国爱达荷大学商学院的Jeffrey J. Bailey教授从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营销视角出发,将“情绪价值”定义为顾客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間的差值,情绪收益为顾客的积极情绪体验,情绪成本则为负面情绪体验[3]。
由此来看“小砂糖橘”事件,网友从这11个孩子身上,收获的不只是被“萌翻”的视觉冲击,还有在东北“被照顾”“被宠溺”的情绪体验。而随着直播的开启,数千万网友同时在线对“小砂糖橘”进行“云看护”,收获的则是“被照顾”“被宠溺”后“去照顾”“去宠溺”的情绪回馈。这些持续的情绪收益,是促使网友持续关注并主动转发传播“小砂糖橘”信息的一大重要因素。
分析近年来的网红产品、网红城市、网红事件也不难发现,“情绪价值”在其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赴淄赶烤”赶的不只是美食
2023年3月,淄博突然爆火。事件缘于1.2万名曾因疫情防控而在淄博隔离的大学生的“感恩”[4]。大学生的“感恩”之举之所以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赴淄赶烤”,除了淄博烧烤本身确实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美食体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故事,以及“被照顾”和“感恩”等情绪价值。当代年轻人面对工作的“内卷”、生活的压力,“被照顾”已然成为一种情绪需求,而投桃报李式的“感恩”则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这便是“赴淄赶烤”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是其他地方无论如何宣传当地特色都难以提供的。
(二)“尔滨”的美在于“不计较”
入冬后的哈尔滨“火”了,事件的起因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退票危机。游客排数小时长队却没能玩到心仪的项目,于是要求全额退票。这一要求无论从哪个层面上看都有些“无理”,但哈尔滨“不计较”的态度,全额退票的操作,为人们提供了“就算我无理取闹,你也对我宠溺”的“情绪价值”。这样的“情绪价值”,正是当下年轻人面对压力、内卷时所需要的。加之哈尔滨随后的冰雪热气球、人造月亮、中央大街铺地毯、市民免费接送“南方小土豆”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和放大了这一“情绪价值”,因此得到游客和网友的广泛认可。人们的不断转发、分享,在网上形成了“裂变”式传播。
(三)“老铁”的水果甜在一家亲
在随后广西与东北的“双向奔赴”中,所提供的则是“一家亲”的“情绪价值”。其背后所投射的,是人们对“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把最好的给我,我也把最好的给你”的情感需求。人们乐于参与并传播广西与东北两地“双向奔赴”的点滴细节,并不是因为砂糖橘、沃柑、蔓越莓实际有多甜,而在于人们愿意分享这样的互动中所蕴含的情绪收益,人们一边点赞转发,一边调侃评论:“东北人嘴严、广西人嘴硬、全国人民嘴馋。”这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绪收益,是其他网红事件所提供不了的。
三、“情绪价值”在传播中的运用
无论是淄博还是哈尔滨,无论是“小砂糖橘”还是“小东北虎”,关注人群大多是年轻人。对于当下的年轻群体而言,他们的整个成长经历中,很少会出现物资匮乏的现象,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对情感交流、宣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这种交流与宣泄,相比起付出的金钱和时间、获得的产品和服务,年轻人更在乎的是投入了多少情感,最终释放了多少压力,收获了怎样的体验。
由此而针对当代年轻人衍生的情绪营销,在市场营销领域已有广泛的运用。比如,专业运动装备通过让普通人自我感觉“我也很专业”,从而打开非专业人群市场,健身馆通过让顾客自我感觉“我也很厉害”,从而成功推销健身课程等。在传播领域,很多时候受众并不在乎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精致、“高大上”,受众在接收和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我觉得”显得更重要。用好受众“情绪价值”,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负面情绪宣泄
比如今冬的哈尔滨出圈,其缘由就是典型的负面情绪宣泄,在后续的传播中,这一“情绪价值”不断被强化,获得了广大年轻人的认可,负面情绪转化成了强正面情绪,从而实现了传播闭环。再如2020年火起来的柳州螺蛳粉,源于疫情封控期间人们压抑的情绪需要释放,螺蛳粉闻着酸笋味吃着鲜香爽辣的特性,正好满足了人们“欲扬先抑”“越来越好”的“情绪价值”需求,并且这种“情绪价值”即使封控在家也能实现。在柳州螺蛳粉的传播路径上,“美味”只是其中一个标签,“解压”“酣畅淋漓”才是年轻人对其倍加推崇的解读。
(二)正面情绪创建
11个广西“小砂糖橘”掀起了“南北互换”旅游热,广西和黑龙江在此过程中不仅互相“回礼”,广西各地景点还向东北游客推出门票全免或打折优惠。“礼尚往来”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广泛传播。这种“互帮互助”“双向奔赴”的场景,再次调动了人们的正面情绪,达成了“南北共赢”的壮观局面,持续为游客创造情绪体验,传播过程中则通过正面价值观呈现,让广大网友从喜爱到信任,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出行旅游。这样利用正面情绪创建形成的传播,能成功把流量变成留量。携程发布的《2024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广西春节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859%[5]。
(三)爱国情绪升华
在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南北互动”中,各大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传播“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并通过一个个场景,强化这一“情绪价值”。这种宣传,平时的传播效果一般,但在受众正面情绪已经创建起来的前提下,这种升华的爱国情绪,既有微观层面上个体的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也有宏观层面上家国情怀的具象化体现,产生的情绪收益与之前的正面情绪形成累加,由此带来的传播效应便不容小觑。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成为“网红”打卡地,永久备战区成为旅游目的地,都是在这一情绪的传播中人们顺理成章的主动选择。
四、情绪营销的雷区及应对策略
(一)避免轻积累重营销
淄博和哈尔滨两地的爆火,背后是兩座城市多年的坚持。淄博“小饼+烤炉+蘸料”的特色烧烤,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都不是新近打造的特色,而是有了至少数十年的历史,“小砂糖橘”的游学,也不是今年一时兴起,而是已积累了多年经验,做了大量准备,柳州螺蛳粉的成功,同样不是疫情期间临时上马赢得流量,而是有着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产业投入,最终开花结果。
任何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宣传固然功不可没,但必须看到,所有成功的宣传,均离不开一定的历史积淀。在传播中利用好受众的“情绪价值”,只是在产品营销、城市营销中锦上添花。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基础,即使利用受众的情绪制造了热度,也会出现接不住热度的情况。这是因为,“情绪价值”虽然在受众参与传播乃至形成消费的过程中是较大的决定性因素,但并不代表受众失去了理性。
(二)避免盲目跟风
“小砂糖橘”走红,“小野生菌”“小辣椒”“小熊猫”“小折耳根”立即跟进;淄博成为网红城市,随即“北有淄博,南有××”便铺天盖地;哈尔滨火“出圈”,各地的冰雪大世界纷纷宣称“我也很能打”;柳州螺蛳粉成为销冠,不久后便有大量的速食米粉上市……借势、蹭流量,确实容易带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但是盲目借势、蹭流量,很有可能得不偿失[6]。无论是产品营销宣传,还是城市营销宣传,在跟风前,一定要聚焦自身优势和定位,找到流行趋势与产品、城市之间的结合点,挖掘传播价值,为受众提供稳定的正向情绪收益,从而形成可持续的舆论传播,吸引更大流量。
(三)避免急功近利
眼下,在广西与东北的“双向奔赴”中,全国人民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各地纷纷翻出家底,迎接八方来客。牡丹江的冰瀑飞龙、齐齐哈尔的仙鹤踏雪、云南芒市的目瑙纵歌,还有安徽六安的鹅肝、甘肃白银张掖的南美对虾、四川雅安的鱼子酱……都在这一轮热闹的互动中进入公众的视野,迎来“高光”时刻。但“高光”之下,亮点会被聚焦,短板也会被放大[7]。地方宣传营销在“引流大战”中“卷”起来的同时,切不可为了迎合、调动受众情绪,一味地追求短平快的输出。只有不断强化硬件、优化软件,在市场引导、政府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为受众提供最佳的体验,也为宣传提供稳定的内容供给。毕竟在受众的心里,“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这样的“情绪价值”更有持久力。
五、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高度发展的当下,网红产品、网红城市、网红事件层出不穷。2024年初这一波由广西“小砂糖橘”掀起的“南北互动”,折射出潜藏于人们心底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劲内需,这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的有力体现,彰显我国经济的强大韧劲,展现经济持续向好的强大后劲。
激发的消费潜能应带来强劲的动能,惊人的流量要变成经济的增量。面对以年轻人为消费主力的大环境,要接住、接好这“泼天的富贵”,要“抓住流量密码整活”,在挖掘地方特色,开展地方宣传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从平台、内容、数量、频次等方面形成矩阵,还应关注年轻群体“情绪价值”与传播价值的耦合。这是更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的一代年轻人,高“情绪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激起他们的消费冲动,并乐于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进而在互联网上形成“裂变”式传播。关注受众的“情绪价值”,不断创新制造话题、符号进行营销和传播,无论是“借势”还是“造势”,传播价值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为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潮
参考文献
[1][2]万佳,王丹.“小砂糖橘”回哈千万网友“云”看娃[N].哈尔滨日报,2024-01-07(1).
[3]香凝,宝格丽香氛梦幻派对.化妆品Z时代,如何强化产品中的情绪价值?[J].中国化妆品,2022(Z1):48-52.
[4]袁华,沈正赋.从“吃文化”到“城市文化”:深度媒介化视域下淄博烧烤现象的传播学阐释[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3(5):29-35.
[5]许丹婷,李志雄.广西文旅强劲复苏[N].广西日报,2024-01-19(1).
[6]杨晓.读懂情绪营销,入局“心”消费模式[J].国际公关,2023(19):67-68 .
[7]刍语.善于在“高光”下把工作干出彩[N].广西日报,2024-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