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03-08马菲菲周铁君彭智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1期
关键词:连续性器官功能障碍

马菲菲 周铁君 彭智丽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遭受重大创伤后导致机体2 个或多个系统或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发展迅速, 可诱发多种并发症, 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1-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阶段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是机体致病因素的过度反应, 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综合征。临床上常采取以阻止炎性介质为目标的治疗方案, 但该方案的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 且患者的预后也不理想[4]。因此, 寻找到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研究表明,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具有优越的治疗效果, 且患者的预后良好。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体外循环治疗新技术, 能够最大限度地连续、缓慢清除血液循环中的多余水分及有害物质[5-8]。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以及对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的清除能力, 为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 料 选 取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在本院收治的60 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6 例, 女14 例;年龄32~56 岁;平均年龄(45.28±6.94)岁;器官损伤数量2 个12 例, 3 个8 例, 4 个6 例, 5 个及以上4 例。研究组男15 例, 女15 例;年龄34~58 岁;平均年龄(47.32±7.03)岁;器官损伤数量2 个11 例, 3 个9 例, 4 个8 例, 5 个及以上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纳入标准:①收治的患者符合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9];②经核磁共振成像提示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但无致死性;③患者已经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②具有精神病或精神家族史的患者;③急性生理评分或慢性健康评分均≥8 分的患者;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1.2 方法 治疗前,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诊治, 给予患者心电检测生命体征及治疗过程中氧气吸入状态, 给患者服用抑制炎性反应的药物治疗, 为患者服用营养液以维持其机体内电解质平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 以低分子肝素钙为抗凝剂, 补充葡萄糖酸钙, 由输液泵持续性的输入。若患者无法使用, 必要时可采取无肝素法。采取血流速度为130~180 ml/min,置换液流量为1800~3500 ml/h。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可持续给予其他辅助治疗, 包括全胃肠外的营养输入、抗生素治疗等。患者每次治疗的时间维持在0.5~3 d, 根据患者病情缓解情况确定治疗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参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相关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10], 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未得到改善或更严重;有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得到明显恢复;显效: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及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表主要对患者的器官及系统进行综合评估, 总分为24 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③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等。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血5 ml,其中2.5 ml 用于血小板粘附率、血浆比粘度和全血高切粘度检测, 剩余2.5 ml 用于炎症因子水平检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CRP、IL-10、IL-6和TNF-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高于对照组的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18.32±1.21 8.05±2.62a对照组 30 18.64±1.17 16.51±3.90 t 1.041 9.862 P 0.302 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粘附率、血浆比粘度、全血高切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血小板粘附率、血浆比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血小板粘附率(%) 血浆比粘度 全血高切粘度(mP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83.38±21.79 30.08±10.97a 2.19±0.12 1.09±0.01a 7.08±0.21 3.98±0.03a对照组 30 84.05±22.13 57.62±15.28 2.23±0.15 1.52±0.09 6.94±0.19 5.88±0.14 t 0.118 8.019 1.141 26.009 2.708 72.684 P 0.906 0.000 0.259 0.000 0.009 0.000

2.4 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CRP、IL-10、IL-6、TNF-α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CRP、IL-10、IL-6、TNF-α 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x-±s)

3 讨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全年龄段人群中都有发病, 在免疫力低下、年龄偏高人群中发生率更高, 据统计, 全球该病的病死率高达70%以上[11]。近年来, 随着人类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深入研究, 发现该病发病机制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有关, 也与宿主抗炎介质或内源性抑炎因子的生成异常有关。有研究报道,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 机体内抗炎症因子的分泌显著减少, 同时机体内免疫紊乱导致过度免疫反应, 从而损伤机体自身细胞, 加重器官损伤程度[12]。目前, 临床上针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为主。而现代免疫以降低炎性反应阻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为主要治疗方向。血液净化是近年来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其主要措施包括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等[13,14]。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指所有连续性的、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总称。早期的连续性血液净化主要是通过对流、吸附等方式作用于体内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排除异常代谢的细胞产物, 调节血管活性物质, 降低组织水肿, 改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度失衡。连续性血液净化液体管理能力强, 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清除多余的积液, 促进机体自我修复[15]。李峰[16]研究显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 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结果提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缓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显著降低, 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水平明显降低, 患者病况明显好转, 预后良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提示具有临床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具有研究意义及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连续性器官功能障碍
器官也有保护罩
类器官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