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

2024-03-07郭飞宇朱浩

关键词:圈层语言大学生

郭飞宇 朱浩

摘 要:“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存在着语言略缩凝练、表达生动有趣、语言掺杂语音的特征,有其特殊的生成机制,即“00”后大学生自我世界、青年网络圈层和网络传播媒介的三维胶合。“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具有正向引领与负向消解的“双重”效应,教育者必须对其加以引导,要做“00后”大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利用优秀网络圈层语言破解主客体话语割裂困境;激发“00后”大学生正向网络语言创新活力;增强“00后”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语言能力。

关键词:“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成机制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00后”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群体,他们在步入大学后开启了更加具有自主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学习生活,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网络时代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网络语言内容的复杂性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野蛮生长的“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必然产生正向引领与负向消解的“双重”效应,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多重影响。因此,充分把握“00后”大学生的网络语言特征,深入剖析“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策略,使其能够传递主流思想,弘扬正能量,奏响主旋律,对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特征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00后”大学生的网络语言与其思想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明确表达:“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2]“00后”大学生作为重要的青年群体之一,其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上必然有着对应的体现,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一)追求高效化交流,语言略缩凝练

“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跳脱,自我表达意愿强烈,并且区别于“90后”大学生对于互联网运用的“半路出家”,“00后”从幼年时期就浸润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之中,接受的大多是碎片化的信息,并且网络信息的种类跨越幅度较大,单个信息所蕴含的内容较少,致使他们养成了快速处理单件事情以期快速投入下一件事情的习惯和能力。长此以往,他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也会厌恶拖沓,追求高效化的交流,力求用最简洁最凝练的话语来表达较为复杂的含义[3]。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00后”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输入法(诸如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等)的输入習惯记忆功能,创造了众多略缩类网络语言新词,并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固化下来,被人们普遍使用。这些略缩化的表达用简单的字、词组合就能表达出复杂的含义,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00后”大学生的网络交际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因此得到了“00后”大学生的广泛喜爱。

(二)追求个性化表达,语言生动有趣

“00后”大学生具有观念新颖,兴趣广泛的特点,并且在强烈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影响下,他们的表达方式更加个性多样。为了使自己的言语能够在群体内更具吸引力并获得赞同和支持,“00后”大学生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倾注在话语中,产出了一系列新型网络表达,由于其生动形象、富含趣味性和感染力的特点,深受“00后”大学生的喜爱。比如在一些抽卡开箱类游戏中(如原神、Apex英雄、CSGO等),“00后”大学生常常用“欧皇”来指代那些运气较好、经常抽到较为稀有卡片装备的玩家,而对于运气较差、多次尝试都没能得到珍惜角色的玩家则被称为“非酋”,代表“非洲酋长”脸黑运气不好的意思。这些网络语言生动形象,趣味十足,充分体现了“00后”大学生独特的个性以及无穷的想象力。除此之外,“00后”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经常会用到表情包和颜文字。表情包是在交流中加入图片来表达情感。颜文字是指用言语符号来模仿人的面部表情,多被“00后”大学生用来表达当下情绪,比如开心时用()、生气时用()、被批评时可以用(=TェT=)等等,这些符号无一不体现出大学生追求个性和趣味性的心理,是“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又一大特征。

(三)追求自由化形式,语言掺杂语音

当前科技背景下,“00后”大学生的网络交流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他们有更加自由的形式选择。对于难以用书面语言表达清楚的事情,“00后”大学生还会在文字的基础上夹杂着口头表达的语音条,用口语交流将事情表达得更加清晰。一个二十秒左右的语音条能够包含将近150个文字表述的内容,在不方便打字的情况下也能达成有效交流,因此深受“00后”大学生的喜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00后”大学生还有微信和QQ的语音通话,“00后”大学生还经常运用视频通话进行亲密朋友之间的交流,这些途径除了无法进行身体接触之外,与面对面交流基本上没有区别。综上,这种文字掺杂着语音的方式正在逐渐成为“00后”大学生主流的网络交流方式。

二、“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

“00后”大学生们源源不断地创造着新型的网络语言,这些语言充分体现着他们这一群体的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与思维习惯。在充分了解“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特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探究其生成机制对于高校思政工作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总体上看,“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生成与“00后”大学生自我世界的个性化展示、“00后”亚文化网络圈群的不断兴起,以及网络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00后”大学生自我世界的个性化展示是其网络语言生成的内在动因

被标签为“421家庭宝宝”“独二代”的“00后”大学生们,成长在中国逐渐“富起来”的时代背景下,极具特点。首先,“00后”大学生大多拥有着“90后”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物质条件,富裕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拥有巨大的底气去“试错”,通过不断尝试新奇事物,逐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独特的个性;其次,作为独生子女,他们独享着来自家族内部父母长辈的关爱呵护,以爱浸润出来的强烈自信让他们有勇气随时随地展现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对外部世界的价值判断;最后,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加深,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政策影响下,“00后”大学生们早早地就有机会接触到国际上的文化和产品,这使得他们能够养成极其开阔的眼界和视野,塑造出对于自身成长的见解。因此,“00后”大学生追求独特的自我世界,拒绝僵化的标准,勇于质疑权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他们不再像“90后”那样通过标新立异来显示自身的与众不同,而是通过个性化的展示彰显自身魅力来赢得尊重和认可。2018年《腾讯“00后”调研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73%的“00后”认为“懂即自我”,他们用对某领域的深刻见解和成果来定义自己,更有78%的“00后”在为人处世上有较高的现实性,他们倾向于积极获取资源来发展自己的领域[4]。这些都凸显了“00后”强烈的个性表达欲望以及他们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这群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00后”大学生们不断创造出专属于他们的文化符号,编织着他们独一无二的文化空间。“00后”大学生们尽情徜徉其中,展示自我世界,彰显个性发展。

(二)不断兴起的“00后”亚文化网络圈层是其网络语言发展的丰沃土壤

在其交往方式上,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明显区别于现实和网络社交掺杂的“90后”大学生,主要集中在网络上。网络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超越大大加深了世界的整体性,“00后”大学生可以依据现实世界中的兴趣爱好,利用大数据的筛选功能在网络上寻找并结识志同道合的“网友”,众多喜欢某一事物的“网友”们在网络空间内沟通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固化下来,就会形成以趣缘为核心,网络为纽带,具有相同或相似观点观念的“00后”亚文化网络圈层。但是,不同“00后”亚文化网络圈层中的沟通交流是迥然不同的,各圈层内部会形成“专有词汇”,以此来建立本圈层与其他圈层以及外部世界的边界。这些“专有词汇”可以帮助辨别交流双方是否具有同圈层的属性,从而分出“自己人”和“他人”,使圈层更加私密化,圈层闭环更加严密。圈层的属性明显造成了青年人在交流时的区隔,但是圈层的存在并不是绝对静态封闭的,伴随着圈层的发展,部分带有强烈针对性的“专有词汇”会继续保留在内部,维持着圈层的私密属性,另有一部分圈层属性较弱的“专有词汇”则会因为各种机缘巧合(个体人际交往、线上线下互动、热点话题聚合等方式)从圈内流动到圈外,实现共享后成为公知的网络用语,受到同龄人的狂热追捧。这个过程就像是种子在土壤中汲取营养,最后结出果实,不断兴起的“00后”亚文化网络圈层就是这份丰沃的土壤,为“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

(三)迅猛发展的多样化网络传播媒介是其网络语言成熟的重要助推器

信息的传播需要媒介,媒介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传播的范围、速度和效率。在互联网技术尚未普及的年代,纸质媒介和电视广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新鲜事物的普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重限制,需要较为漫长的时间来酝酿。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各种网络传播媒介争相涌现,它们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种时事信息“一夜之间”就能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知,这为网络流行语言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多样化的网络传播媒介成为网络语言传播的强力引擎,帮助“00后”大学生的网络语言以独特的方式迅速传播扩散开来,是其最终走向成熟的重要助推器。

首先是以抖音、快手、微博和小红书等APP为主的扩散式传播。目前,一些网络软件如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等都拥有庞大的使用者群体,“00后”大学生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用户大多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当一个富含趣味性和创造性的网络新词诞生后,它会通过创造者的个人交流互动实现第一次传播,继而通过上述所言的休闲娱乐软件实现第二次传播,再依靠其本身具备的娱乐性吸引更多的软件用户形成热点话题,进一步增强其传播力,扩大其传播范围,最终形成由点及面再到整个社会层面的扩散式传播。“00后”大学生们的网络语言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广泛范围内的爆炸式传播。

其次是以各类在线视频平台为主的依托弹幕互动语言的实时动态性传播。弹幕是指在线视频平台上网友们编辑发出的带有个人观点倾向的评论,这些评论会以横向移动的方式出现在视频表面,由于大量、密集的評论不断在屏幕中穿行飞过,就像是密集子弹形成的幕布一样,所以被网民们称为弹幕。当下,在“00后”大学生中所流行的各类视频、直播类APP如优酷视频、腾讯视频、斗鱼、虎牙等都使用了弹幕功能,“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以弹幕的形式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延迟走向实时,依托平台迅速凝聚和扩散,从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最后是以“soul”APP为代表的各类兴趣社区为主的虚拟圈群化传播。2016年底由上海任意门科技有限公司上线的一款名为soul的APP,是基于兴趣图谱建立关系,并以游戏化玩法进行产品设计的Z世代的社交平台。“00后”大学生们通过APP内的“灵魂互动”和“群聊派对”功能,找到自己的“soulmate”,形成依托网络的圈群。当他们在圈群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时,“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也自然而然地以虚拟圈群交往的方式实现线上网状传播。

三、“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引导策略

“00后”大学生多样的网络语言虽然充分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于生活的热情。但是部分“00后”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滥用和恶意的创造、传播,也体现出了其网络语言缺乏约束,亟待引导的问题。野蛮生长的“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产生的正向引领与负向消解的“双重”效应必须加以重视。因此,在新媒体和网络语言快速发展的当下,加强对“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正向引导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坚持守正创新,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理论研究,多措并举引导规范“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做“00后”大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使网络真正成为“00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良好平台,使“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能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弘扬正能量,奏响时代主旋律。

(一)积极了解与融入“00后”大学生专有网络语言圈层,做“知心人”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也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同样,主动融入“00后”大学生专有网络语言圈层,积极了解“00后”大学生的网络语言内容与特征,对于引导好“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健康发展,构建好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具有重大意义。高校教师队伍必须主动吸收青年流行文化中的有益元素,根据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用鲜活的教育内容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鲜明的时代气息,将思想政治教育中宏观抽象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通过鲜活案例描述转变成为简单易记的生动道理[5]。

首先,高校教师们要在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同时,扩充自身的娱乐性趣味性知识面。要积极地进行“网络冲浪”,不能仅仅将目光关注在国家大事、时事要闻和学科发展建设上,也要分一部分时间放在各种“娱乐头条”“微博热点”上,充分了解在“00后”大学生眼中的“乐事”“趣事”,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将其作为话题的“润滑剂”,扭转学生对于高校教师的刻板印象,打造出“潮流”“时尚”的教师形象,使自身更具亲切感,更有亲和力;其次,老师们要丰富日常娱乐活动,在具体实践中完善对“00后”大学生的认知,增强对于“0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参与性。要学会尝试“00后”大学生们热衷的新鲜事,比如王者荣耀、英雄联盟、CSGO这样的热门电子竞技游戏;或者狼人杀、剧本杀、密室逃脱这样的线下扮演类活动;再或是飞盘、滑板之类的新兴运动项目,都是与“00后”大学生们深入交流的关键切入点,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00后”大学生更容易放下心理戒备,吐露心声;最后,高校教师们要增强平等性意识,抛弃长者姿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00后”大学生。古语有云:“达者为师”,在新兴的众多娱乐活动和运动项目中,“00后”大学生的技能熟练度往往比高校教师更高,教师在学习和融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请教者的姿态,以“同好”的形象和设定来与“00后”大学生们交流、互动、接梗,更容易能得到学生们的爱戴,与他们打成一片。

(二)主动鼓励与支持“00后”大学生创造正向网络语言,做“热心人”

“0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学生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人对个人行为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联。实践表明,学生表现出怎样的行为,取决于哪种行为在他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关注[6]。同理可得,高校教师队伍要对“00后”大学生创造正向网络语言的行为予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并支持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汲取灵感,创造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正能量”语言,让“00后”大学生们感受到来自教师队伍的认同,成为他们心中的“热心人”和“支持者”。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将人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类似于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答性行为,是本能性行为;另一种则是基于“强化”的操作性行为,是习得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人们有目的地作用于环境而采取的行为,也是行为管理的核心内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指出,人的多数行为是习得的,并依赖于特定刺激,是可以传授、改变或塑造的。一般来说,依据目的和措施的不同,强化的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7]。对于“00后”大学生而言这四种强化仅有“正强化”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正强化”通过高校教师对于“00后”大学生创造正向网络语言的行为加以称赞、奖赏,会激发他们本就旺盛的创造欲,创造正向或负向网络语言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久而久之,在趋利心理的潜移默化下,“00后”大学生们会创造越来越多的正向网络语言,负向网络语言会逐渐减少。

因此,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重视“正强化”的效用,合理运用“正强化”的手段,对“00后”大学生网络語言进行正向引导。第一点是要给“00后”大学生们明确好正向网络语言的标准,并力求用具体而直观的语言来进行举例说明,比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撸起袖子加油干”“敢啃硬骨头”之类的金句,又比如在重大事件中应运而生的“光盘行动”“逆行者”“夺冠”等;第二点是高校教师队伍要选择好“正强化”的方式方法,尽量多样化的运用“正强化”这一手段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对于“00后”大学生们创造正向网络语言的行为,教师可以采取称赞表扬和增加注意的方式,假如有学生创造的正向网络语言得到了较多的认可和使用,也可以增设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比如学分、奖品、锻炼机会、委以重任等等;第三点是教师要与“00后”大学生们明确“正强化”的机制规则,可以通过直接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来通过这些规则,当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与行为规则一致的行为时,就应该得到一定的强化;并且只要有相同的情形出现,就应该给予一致的强化,不应该有遗漏或特殊化。

(三)加强引导与提升“00后”大学生运用网络语言能力,做“引路人”

“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生成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们与时代发展同步向前的优秀品质,但与此同时,其网络语言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与社会和谐和自我进步的矛盾。化解这种矛盾,将其网络语言发展引向正确的方向,培育他们正确的网络观念,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必须在引导工作上下功夫,做“00后”大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人”。引导要在了解、融入“00后”大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以此有意识地带动他们朝着有利于国家、社会与个人发展的方向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8]。引导与提升的工作既包括高校立德树人能力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进化”,也包含对“0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是高校要强化校园网络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空间,做“00后”大学生网络环境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同样提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基于当下高校情况,对“00后”大学生的网络语言进行引导的关键点同样是要建立完备的校园网络监管机制,用明确的制度化规定来对“00后”大学生的网络语言行为进行外在约束,要以高校行政部门为主导,建立校园网络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其监督及引导职能,建立高校网络监管部门与各大校园网络官媒与个人媒体之间的网络语言监管协调机制。在高校校园网络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发挥出网络新媒体各自的监督及管理优势,建立专属网络语言监管及引导团队,对网络流行语言中涉及暴力、色情、煽动等关键词,进行及时捕捉、屏蔽及语言分析,避免消极网络语言的蔓延,对于那些网络造谣、传谣、制造虚假话题“噱头”的行为要加以整顿和处理,在健全的制度保障下,增强“00后”大学生的网络文明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在各大网络平台中使用文明的网络语言。

其次是高校教师要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对“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理论引导,做“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引路人”。要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根本上提升“0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理论水平,形成积极正面的审美观念,脱离“三俗”恶趣,形成对先进文化的内在渴求,筑牢“00后”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精神之基。要加强自身网络知识技能培训,定期参加关于网络语言引导专项教育学习实践活动,通过高效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自身网络语言驾驭能力与网络语言引导的整体水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来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各大校园网络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文章内容推送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空间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浸润“00后”大学生们的日常网络生活,营造崇尚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及“慎独”的“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环境。

最后,对“00后”大学生进行网络语言有效引导,要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均具有一定的网络语言素养,这是使网络语言的教育引导实现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10]。因此,每一个“00后”大学生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网络文化素养,自觉成为“00后”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语言卫士,发挥“00后”大学生中先进优秀个体的榜样示范作用,做“00后”大学生群体的“引路人”。“00后”大学生先要从自身做起,要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先进文化理论成果,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素质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贯彻到自身的日常实践中去,重视言行自律,牢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自觉规范自身的网络语言使用方式,不使用攻击性侮辱性的网络语言,不传播虚假性消极性网络信息,警惕消解主流舆论的危险言论,予以及时制止和举报。要敢于对不文明的网络语言使用行为重拳出击,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劝诫和引导其迷途知返,在目光所及之处为网络空间的净化和网络语言的规范贡献出属于“00后”大学生的力量,一份份荧光相连能形成光亮,照亮网络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让浑浊和污垢在网络空间内无所遁形,让“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弘扬正能量,奏响主旋律。

參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社会主义论坛,2017(3):4-5.

[2]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 汪一丁,雷春香.从文化自觉视角看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力[J].语文建设,2013(11):45-46.

[4] 腾讯社交洞察,腾讯CDC.2018腾讯“00后”研究报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728677.html,2018-05-28.

[5] 崔海英.网络热词校园生成特征与引导转化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2):106-110.

[6] 覃爱平.基于强化理论的高校学生积极行为支持策略[J].高教论坛,2017(2):81-83.

[7] 张文华,加毛太.强化理论与学生良性行为的塑造[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2-124.

[8] 项久雨.品读“00后”大学生[J].人民论坛,2019(9):112-114.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 罗丹,颜吾佴.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语言特征及引导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135-13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18BKS171)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郭飞宇(1999- ),男,安徽亳州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朱浩(1970- ),男,安徽庐江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

猜你喜欢

圈层语言大学生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语言是刀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大学生之歌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