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困境与对策

2024-03-07黄璇徐盛富熊小月

关键词:体医融合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黄璇 徐盛富 熊小月

摘 要:2022年起我国将开始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齡化进程加快给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旨在为新时代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提供相关理论与实践参考,以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本研究基于“两个大局”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分析了体医融合对多种老年慢性病预防、预后恢复方面,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有效减轻老年人医疗支出及有效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指出了当前我国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面临,缺乏复合型人才和完善的激励机制与监管体系、区域发展水平不协调等方面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立足新发展阶段,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要注重顶层设计,发挥政策优势促进体医融合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强化体医融合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体医融合养老服务的社会公共资源供给及建立体医融合智能养老服务平台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体医融合;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占全部人口比重的18.70%,与2011年相比,上升了5.44%[1]。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比重的持续攀升,养老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眼“两个大局”,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发布,提出了以体医融合的方式来进行疾病管理并形成促进身心健康的服务体系,促进重点人群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以发挥体育在促进身体健康、预防慢性病及促进疾病康复等方面的良好作用。其中,重点人群中老年人的体医融合是指在医疗和体育两门学科共同协调发展的背景下,通过调节膳食、健康评估、运动干预、疾病管理等方式,为老龄化人群提供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多元化服务[2]。然而,当前我国体医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用医学的思维方法融合体育运动的视角来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尚处于探索阶段,成效还不明显。

一、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意义

(一)体医融合能促进老年慢性病预防及预后恢复

国内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超过60岁的居民,其中75.8%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3]。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并将慢性病综合预防和控制战略纳入到了《纲要》中,先印发实施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而后又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前者提出“实施尽早诊断尽早治疗,降低高危人群患病风险”的策略,开展多元化健康干预,鼓励机关、单位开展运动会、健步走、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后者指出了身体缺乏运动是导致很多人患常见慢性病的重要原因,提出加强老年人的活动可有助于保持机体功能,减缓认知功能的退化,并且为了预防肥胖、高血压、心脏系统疾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坚持长期进行规律适量的身体锻炼活动,把预防老年慢性病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突出“防”的重要性。两者均说明体育锻炼可预防临床慢性病,促进老年人自身的健康[4~5]。国内有关研究表明老年人坚持长期开展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可减缓认知功能的退化,有效防止跌倒发生[6],还可降低老年人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7]。并且通过运动干预可有效预防或改善老年肌少症[8],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提高其心肺功能的耐力,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情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9]。

(二)体医融合能有效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国外研究表明,老年人低水平的身体活动与焦虑及抑郁症状存在相关性[10],一项将体育锻炼替代初级保健抗抑郁药物作为治疗老年人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进行体育运动干预后的老年患者抑郁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11]。一项Meta分析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体育锻炼可以显著减少老年人的焦虑症状[12],国内相关研究也证实了体育锻炼可以缓解老年人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可提高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主观幸福感、并可改善睡眠质量等[13~14]。因此,将定期体育锻炼计划纳入医疗计划中,对老龄化群体多方面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体医融合能有效减轻老年人医疗支出

人口老龄化必然导致我国将承担着巨大的老年群体医疗财政压力。据中国医保研究会2017年抽样数据显示,老年人群已成为我国医疗资源主要消耗群体,其中老年群体的门急诊费用占所有人群门急诊就医总费用的63.2%,住院费用占52.8%,6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医疗费用占终身费用的68.6%[15]。人口老龄化及其带来的日益增多的老年慢性病人群,不仅无形中给国家老年医疗社会保障财政预算支出带来巨大挑战,也给社会医疗保障资源造成一定的消耗。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刘鹏曾表示,我们每多投入1元钱的体育锻炼,可以减少7元至8元在医疗方面的投入。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能够有效减少就医频率,减轻国家医保支出压力,让宝贵的医疗资源精准施用于需要的人,实现医疗关口的前移,减少国家财政不必要的支出,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养老服务产业,满足老年人不断增加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四)体医融合能有效提升新时代老年人养老服务质量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大部分老社区老年人比例高达40%。上海也是我国最早开始探索体医融合实践的城市,《纲要》发布仅2个月后,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街道联合尚体开设了首家嵌入式社区老年人“体医融合中心”,命名为“乐活空间”。截至2021年,尚体已在上海市开出了20家乐活空间,服务社区老年人超过55万人次,90%的老年人养成了定期运动的习惯,70%的老年人反馈健康状况有所好转,极大地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16]。由此可见,乐活空间为上海构建高水平的老年人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且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及进展。

厦门市于2019年成立了以“四位一体”为中心的体医融合服務模式,即由政府、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以及高校达成共识,相互协同配合,在社区进行体质检测、风险评估、科普讲座等为居民提供体医融合服务,并为慢性病患者定制个性化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干预,以体育干预的方式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运动频率及体力活动时间,改善了其不良生活习惯,慢性病相关指标也有所下降[17]。

综上所述,开设嵌入式社区老年人“体医融合中心”,加强老年人体育锻炼,能够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预防基础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推进健康老龄化进程,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18]。

二、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实施困境

(一)缺乏复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等已成为我国各地广受老年人喜爱的锻炼方式和群体活动,已然成为新时代我国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一张名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开始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国外“医学健身”的概念已历经了数十载的发展,体系较为成熟,且已经从操作层面实现了体医融合。如美国、芬兰等国家通过动员社区力量以及跨学科跨部门的多元合作,包括首先对医生、健身指导员和健康管理员进行系统培训,然后制定运动处方并进行分工,在实施阶段,由医生诊断疾病、负责用药指导、评估运动禁忌证、推荐运动量、告知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再由健身指导员依据诊疗信息指导开展体育锻炼,开出运动处方[19]。在我国,“运动防护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于2015年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而目前同时拥有运动知识、老年人群保健知识且能够开具出运动处方的相关人员仍较为缺乏。开具运动处方需要经历培养和训练、资质认证等多个流程,国内具有资质的医生虽能开具老年人慢性病的运动处方,但可能存在专业运动知识的缺乏,而拥有丰富运动知识的健身从业人员可能缺乏老年人保健的知识且不具备开具处方的资格。因此,为了更好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进体医融合养老服务,应加大力度培养出能够开出运动处方,指导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将为健康中国服务提供重要保障。

(二)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从科研领域层面上看,目前我们更多聚焦于国外研究成果的应用,而鲜有适合中国老年群体的运动医学研究成果。在医学领域,研究体育属于偏“冷门”的方向。而在体育领域,临床一线的数据又很难获得。但往往只有某项运动得到的明确研究结果且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被认为有益时,才会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再从实践层面上来看,我国体医融合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仍然处于探寻摸索阶段,实践中发现不同医院的运动处方门诊的治疗理念和所包含的相关业务都不尽相同,同类型的专科还未形成规范化的运动处方体系。虽然近年来有个别医院在开展关于运动处方纳入医保系统的尝试,但还有很多地区依然缺乏有关运动处方的合理收费项目。因此,如何激励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也是亟待破解的问题。

(三)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我国体医融合体系尚处于初期摸索阶段,缺乏成熟的专业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持。目前,医疗卫生部门和体育公共服务部门皆有自己的管理体系,互相之间协作较少,如何将这两个领域的成熟理论与管理体系融合成一个新的体系,并完善两者融合后的协同机制、监管体系,是体医融合发展阶段的重要组织保障。同时,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改革点是加大医疗与体育领域制度深层次改革的力度[19]。因此,协同工作体系的欠缺、有关部门的固化、制度改革不完善及力度不够都会制约着体医融合体系的发展。

(四)区域发展水平不协调

“十四五”期间,我国亟须破解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显著的问题。因而,体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中医疗及体育资源上也存在着差距。从医疗资源上而言,运动康复机构及一些地区进行的体医融合工作大多是在一、二线城市进行,类似运动防护师这种新兴职业基本上也是扎堆于大城市。而居住在较小的城市或县乡地区的人群对体医融合体系可能并不熟悉。从体育资源上而言,完善公共区域的体育活动场地及活动设施,给老年人提供优质的锻炼环境,能有效提升老年人体育锻炼氛围。当前,我国还存在着公共活动场地及设施不足的情况,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均存在此问题。另外,有些地区的体育设施以健骑机、三位扭腰器、蹬力器、太极柔推器等简单便捷的器材为主,主要提供给老年群体使用;还有些中、高档小区的活动设施以适合儿童、青少年为主,而适合老年群体的活动设施相对而言较少。因此,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分配是形成体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成熟规模的重要因素。

三、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发挥政策优势促进体医融合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

我国非常重视体医融合促进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继《纲要》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老年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的政策。各项政策都体现了国家对老年群体健康的高度重视,也为体医融合促进高质量养老服务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正持续推进“健康中国”的战略任务,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能达到79岁,而体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可以促进老年群体健康和健身的高度融合。因此,应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优势,并将此作为契机,针对老年人自身的情况,政府、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人员等借鉴试点成功经验,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四位一体”的体医融合体系,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从而使老年人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二)强化体医融合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体医融合”促进老年群体健康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完善体医融合相关学科建设,可以借鉴西方国家跨部门跨学科多方共同合作的培训经验,利用我国医疗领域和体育领域的人力资源,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协作的老年人服务团队,包括与老年病相关科室的医生、养老护理团队、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健身教练、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老年人及其家属也加入其中积极参与,整合医疗部门与体育部门及社会资源来弥补复合型人才的不足。同时政府部门应积极建立体医融合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将体医融合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定期组织开展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完善激励体制,不断创新发展和健全体医融合的养老服务模式。 (三)加大体医融合养老服务的社会公共资源供给

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可以解决医疗领域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在老年疾病预防、病后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即体育锻炼可缓解治病难、就医难,特别是疾病预防方面,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因此,健全监管体制及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分配,有利于促进体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走向成熟。归纳总结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推广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另外完善小城市、县乡地区公共区域的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建设工作,特别是要补齐农村地区体医融合养老服务短板,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提供高水平的老年人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偏远地区及农村老年人普及科学医疗保健知识,组织开展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活动和休闲锻炼活动,定期组织医疗志愿团队开展面向老年群体的义诊活动,将城市优质体医融合资源的红利扩展到偏远地区。

(四)构建体医融合智能养老服务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在日常生活中普及。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龄化人群网民数量占总网民群体的10.3%。并且预估到2030年,我国有25%以上的老年群体成为互联网用户。通过使用互联网可以加强老年群体再社会化的能力,促进其进行体育锻炼[21]。在体医融合推动全民健康的背景下,运用现代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构建“互联网+”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慢性疾病预防、预后恢复等提供健康指导,帮助其树立健康目标,建立信息档案并持续追踪相关数据。所在区域的医疗机构和体育公共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来管理老年群体的健康信息大数据平台,并可通过互联网在微信公众号、小视频、自媒体等平台上进行宣传,让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体医融合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健全辖区内老年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电子档案,通过信息联网,实现养老服务的连续性。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国内外学者也积极探索通过体医融合的方式来进行老年疾病管理,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健康中國战略落地。本研究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把握“两个大局”,对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意义、面临的现实境遇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通过创新性地剖析了当前体医融合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发挥政策优势促进体医融合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强化体医融合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监管体制及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大体医融合养老服务的社会公共资源供给、构建体医融合智能养老服务平台等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为推动新时代我国实行体医融合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DB/OL].[2021-05-1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10_1817176.html.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DB/OL].[2016-10-25].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l.

[3] 王丽敏,陈志华,张梅,等.中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和疾病负担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3):277-283.

[4]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DB/OL].[2017-02-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14/content_5167886.html.

[5]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DB/OL].[2019-07-15].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

09694.html.

[6] 宋博,刘琛志,吕韶钧.适度体育运动锻炼在降低老年人跌倒率及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4):807-810.

[7] 王保平,赵斌.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5):1005-1007.

[8] 沈睿,王茜茜,徐霓影,等.老年肌少症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10):1560-1566.

[9] 叶玲,刘永铭.运动对老年T2D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1,30(1):91-95.

[10] DE OLIVEIRA L, SOUZA E C, RODRIGUES R, et al.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J]. Trends Psychiatry Psychother,2019,41(1):36-42.

[11] LOPEZ-TORRES H J.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 as an alternative to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primary care[J]. BMC Psychiatry,2019,19(1):21.

[12] KAZEMINIA M, SALARI N, VAISI-RAYGANI A, et al.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anxiety in the elderly worldwid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20,18(1):363.

[13] 孟令琦,高紫嫣,孫辉,等.老年人幸福感与睡眠质量及体育锻炼的相关性[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9):1578-1581.

[14] 安涛.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3):588-591.

[15] 张蔷.北京老龄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探索[J].中国市场,2019(3):48-49.

[16] 秦东海.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17] 林家仕,章慧珍,陈建明,等.四位一体“体医融合”管理模式对“三高”人群干预效果验证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22,26(5):57-66.

[18] 王一杰,王世强,李丹,等.我国体医融合的社区实践:典型模式、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8):2260-2267.

[19] 李璟圆,梁辰,高璨,等.体医融合的内涵与路径研究——以运动处方门诊为例[J].体育科学,2019,39(7):23-32.

[20] 王定宣,陈巧玉,彭博.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2):103-109.

[21] 王世强,郭凯林,吕万刚.互联网使用会促进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吗?——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J].体育学研究,2021,35(5):62-70.

作者简介:黄璇(1993- ),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老年护理;通讯作者徐盛富(1992- ),男,江苏丹阳人,湖北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医融合;熊小月(1997- ),女,湖北宜昌人,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老年护理。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的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