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就业困境及纾解路径

2024-03-07田澍

乡村论丛 2024年1期
关键词:就业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田澍

摘要:农村青年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其充分的就业,对促进个人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共同富裕都具有积极作用。但在主客观原因的多重制约下,现阶段农村青年就业仍面临着难寻岗位、难守岗位、难爱岗位的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政策倾斜、教育固基、思想引领帮助农村青年群体实现就业,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释放更多青春活力。

关键词: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农村青年 就业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分配正义视角下的共同富裕问题研究”(编号:22BZZ034)。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关键一环,需要农村青年这一发展主体在实现就业的基础上广泛参与、积极创造。现阶段农村青年在就业问题上仍面临诸多问题,促使农村青年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加关注农村青年所处的就业困境。基于此,现将18~35周岁的农村户籍、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青年群体定为农村青年,聚焦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的主流就业方式进行分析,探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就业的新机遇,为推动农村整体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更多农村青年力量。

一、农村青年实现就业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的实施与推进以实现农民群体发展为目标,同时农民群体也需要发挥主体力量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农村青年作为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促进其就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青年实现就业有助于获取财富、丰富精神世界

农村青年实现就业有助于获取财富、丰富精神世界。首先,农村青年在就业中获得相对稳定且能维持自身发展的物质需要并能够积极回馈家庭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增进家庭福祉。同时在社会劳动中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促进了乡村劳务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农民群体的收入,对乡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农村青年在弥补物质基础上获得更高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从物质对意识的决定关系来看,农村青年只有解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问题才能为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奠定基础;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来看,农村青年有了精神支撑和价值追求能够更好的对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农村青年不仅可以重新树立自信以更加平等的心态进入社会,有助于加快农村青年从实现就业到高质量就业的发展进程。最后,农村青年能够在就业中与社会紧密相融。农村青年处于汲取知识阶段,思维尚未被固化,就业能使农村青年把科学认知付诸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农村青年参与社会的热情度、提高与社会的交融度,同时可以帮助农村青年培育社会主义建設者、乡村振兴“主人翁”精神,以更高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农村青年实现就业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建设发展的道路与目标,农村青年作为主体发展力量,就业的实现能够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产业兴旺意味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也意味着对拥有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农村青年在就业后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得到深化,在此背景下以农村青年为重要推动力,促使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村青年就业相结合,不仅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储备更多青年人力资源、助推乡村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也能够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经济收入的稳固与增长是农村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基石,不仅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下沉,促使乡村生活富裕跃升新阶段,为城乡共同繁荣打开新局面。新时代乡村组织建设以治理有效为目标导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一环。以实现就业的农村青年作为乡村治理人才协同治理乡村,为乡村治理有效开辟新道路。农村青年作为引领乡风文明新风貌的重要力量,所凸显的奋斗精神、实干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归属,有助于提升乡村整体文明建设程度。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中蕴含着对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农村青年以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创新的发展思想引领农村,改变乡村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的现状,以乡村创造与创新共建、人文与生态共存、发展与节能并进、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乡村,为乡村生态宜居营造新景象。

(三)农村青年实现就业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

农村青年就业致富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突出表现。首先,共同富裕的“共同”明确了“富裕”的主体范围,内在包含了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共同繁荣。农村青年作为农村发展的持续推动力,实现就业不仅能够对提高农民群体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消除城乡差别起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群体富裕程度,扩大了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其次,共同富裕的“富裕”明确了“共同”的发展程度,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富裕,习近平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就业作为农村青年实现自身价值与促进社会联系的切入点,一方面能够提高物质富裕程度,另一方面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底蕴促进精神富足,以青年复兴引领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助力民族复兴。最后,以实现农村青年就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不仅能够使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大有作为,也能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注入动能。

综上所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农村青年就业三者构成了动态发展、相互协调、深度交融的有机整体。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以乡村振兴的实现为基础,而乡村振兴的实现,必须要坚定依靠农村青年的力量。农村青年就业的解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任务,同时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更多可持续动力。而农村青年作为变量因素,其群体就业程度和发展程度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青年就业困境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城镇化持续推进与农村“空心化”问题持续加深的现实背景下,农村青年现阶段仍以进城务工为主流就业方式,其面临着难寻岗位、难守岗位、难爱岗位的困境,岗位稀少、技能短缺、传统思维约束的三重挑战严重阻碍了农村青年实现就业与向好发展。

(一)难寻岗位:农村青年就业机会稀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降低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稳步上升成为现实趋势。与自身传统技能相符的岗位稀缺是造成农村青年难寻岗位的原因之一。从企业资源空间分配来看,中国发达企业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一线城市,一线城市象征着顶尖的技术和丰富的资源以及充裕的岗位和更广阔的晋升空间,同样也意味着农村青年要面临着更大的竞争,从2022年我国城镇与农村的就业人员数量对比发现,城镇就业人员为45931万人,农村就业人员为27420万人,在企业资源空间分配不均情况下城镇资源偏向于城镇就业,使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难度不断增加。资源的不均与长期重城轻乡的发展是造成农村青年难寻岗位的原因之一。从进城务工人口素质来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得知,在农村人口中大学专科及以上的人口仅占8%,在科技快速发展和用工标准提升的背景下,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就业水平,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匮乏成为农村青年的就业短板,农村青年普遍缺乏知识与职业素质是造成农村青年难寻岗位的原因之一。

(二)难守岗位:农村青年职业技能短缺

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所呈现的“短期性”特征是农村青年难守岗位的集中表现。从务工收入角度来看,职业技能的短缺使得大多数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只能从事强度大而收入低的简单劳动,如此趋势直接影响到农村青年就业岗位的选择和就业思维的转变,付出与回报间的偏差是农村青年无法长期坚守岗位的原因之一;从就业保障看,农村青年在城市中的权利尚未得到保障,导致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稳定感较差,就业保障的丧失成为农村青年无法长期坚守岗位的原因之一;从企业用工方面看,企业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21年第三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中指出,城市企业在用人要求上体现着自己的需求,39.1%的市场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明确要求,其中对技术等级有要求的占25.5%、对职称有要求的占13.6%,企业对用工侧的技能需求与农村青年的素质能力形成强烈反差导致农村青年只能以低素质劳动者的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农村青年群体由于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容易被企业替换。

(三)难爱岗位:农村青年受传统思维约束

城乡二元结构阻挡了城乡间的良性交流,导致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长期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农村的贫穷落后严重阻碍了农村青年创新思维的发展,传统的户籍制度更是把同为青年的群体划分为城市与农村,忽略了农村青年的身份认同,甚至造成对城市的排斥心理。从城乡居民收入方面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为36883元,其中全国城镇人均收入为49283元,全国农村人均收入为20133元。农村人均收入未达到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物质缺乏对农村青年思想的阻碍是导致农村青年思想守旧和难爱岗位的原因之一;从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来看,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683元,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3050元,城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巨大差距导致农村青年缺乏先进文化的教育,缺乏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行动导向,农村教育文化娱乐的匮乏是导致农村青年思想守旧和难爱岗位的原因之一;从农村生活条件来看,农村青年就业以生计为主要目的,不仅导致难以热爱自己的职业、进而在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存在感与参与感较低,农村生活条件的落后是导致农村青年思想守旧和难爱岗位的原因之一;从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的“乡愁”情感来看,进城务工意味着背离家乡,远离家乡与缺少陪伴是导致农村青年难爱岗位的原因之一。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青年实现就业的新机遇

农村青年实现就业不仅是拥有机会工作,更代表着农民群体的振兴与发展。现阶段进城务工仍是农村青年就业的主流方式,但城市中有限的岗位意味着农村青年就业不能仅依靠城市实现,还应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得到充分解决。

首先,政策的指引为乡村振兴建设开拓诸多新兴产业,为农村青年就业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就业岗位。其次,在人才下乡与人才返乡的进程中乡村大有可为,农村青年可以运用在城市就业所学习的经验和积累的资源以及所练就的本领返乡就业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最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鄉村振兴的发展需要城市产业与农村具体情况融合,加速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农村青年可以将自身优势充分运用,能够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纾解农村青年就业困境的可行途径

教育是国之大计,就业是国之民生。以政策倾斜、扩大农村青年就业范围作为源头,以教育固基、激发农村青年内生力量为活水,以引领农村青年高举复兴旗帜为思想沃土,广大农村青年方能茁壮成长,为走实乡村振兴进程,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增添更多青春力量。

(一)政策倾斜:扩大农村青年就业机会与社会保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助推农村向好发展,同时也为农村青年的发展保留了农村退路,因此制定相关农村青年城市就业优惠政策和就业保障制度成为重要工作之一。农村青年城市就业的进程中要以国企央企牵头和扶持为主,以城市为中心逐步扩大农村青年就业机会,使农村青年就业形成“中心开花”的局面;同时要做好农村青年城市就业的保障工作,缓解就业负担,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农村青年因为各种原因的致贫返贫,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农村青年缺乏就业稳定感的问题。

当前,农村建设与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支持,农村青年在农村领域的独特优势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动力。促使农村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就必然需要为农村青年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扩大农村青年本土就业的方式引领就业新主流。首先,应在政策引领下培育农村青年人才队伍,以农村本地资源为现实基础,通过职业培训与系统管理形成系统化产业链,在促进城乡双方要素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岗位。其次,应在政策引领下积极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可以帮助更多农村青年实现就业,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加深。最后,应在政策引领下积极展开农村就业创业工作。近年来,国家始终牢固树立“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推动创新”理念,以创业促进乡村就业、以就业带动乡村发展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疏解农村青年就业困境的关键途径之一。同时,在处理农村青年创业问题时应做到:确保政策落地以保障创业环境、强化金融支持以减轻经济负担、做强职业教育以学习创业本领、开展特色培训以实现知行合一、实施人才引领以铺平创业道路、帮助市场开拓以扩大创业机会六个方面,促使农村青年敢于创业、积极创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村青年发展提供新途径。

(二)教育固基:提升农村青年内生力量与职业素质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其中第三章提出促进乡村振兴中对人才支撑的要求:国家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更加侧重于劳动者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以职业教育发展农村本土人才队伍需要做到“普及”“深化”“顺应时代需求”三点标准。

首先,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实现普及。通过向农村青年群体普及职业教育,引导农村青年了解认可职业教育,使农村青年在就业时更有底气,同时应降低职业教育学习的门槛,将职业教育普遍化、公益化,吸引更多农村青年参与。其次,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深化。一方面需要整合社会资源,以建设乡村优质师资队伍来培养本土人才队伍、打造农村现代化教育,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农村青年技能与精神思想共同发展,帮助树立农村青年的道德素养,最终达到农村青年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农村职业教育需要顺应时代需求。通过培养人才队伍以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扩大农村基础设施等“硬件”的现代化,还应该实现教育的城市化。农村青年在职业教育的学习中应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和时代需要,不仅需要学习农业农村相关知识,同时也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城市竞争和生活方式等,为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三)思想指引:呼吁农村青年群体高举伟大复兴旗帜

农村青年始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做好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农村青年成长的重要保证。引领广大农村青年就业、爱业,投身社会主义伟大目标的建设应从重塑农村青年自身价值、培育“三农”思想、呼吁农村青年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重塑农村青年自身价值为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应更加注重农村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全社会肯定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价值,促使农村青年以更平等的身份参与经济社会生活,为新时代农村青年的价值实现奠定良好的舆论环境基础。其次,应把乡土文化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以中华优秀乡村文化滋养农村青年,实现农村青年对于乡土文化的情感认同,更好地促进农村青年自身价值重塑。第三,帮助农村青年树立自身身份认同。历史和现实因素所带来的思想守旧问题一直是农村青年就业困境的重要因素,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指向,呼吁农村青年进行社会参与,促使农村青年跳出传统思想和“第二身份”的束缚,以更高的热情积极走进社会生产生活当中,加速与社会接轨的进程,激发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动力。一方面能够克服农村青年因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所带来的思想守旧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农村青年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优秀品格。第四,应培养农村青年的主人翁意识和建设者意识。一方面,党和国家应重视培养农村青年的“主人翁”意识,激励农村青年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另一方面应重视培养农村青年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意识,在深刻理解乡村振兴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激励农村青年以家乡的建设者、国家的建设者身份投身乡村振興的建设。

五、结语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最深厚的基础、最大的潜力也在农村,农村青年作为乡村发展的持续动力,加快农村青年实现就业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的发展要依靠广大青年共同努力,需要不断在探寻农村青年就业困境的纾解途径中助推农村青年主体力量的崛起,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增添更多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陈斯诗.城与乡的反差:农村青年就业的现实审视与调适——基于CGSS2015数据分析[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34(04):35-43.

[3]国家统计局.2022年度数据——按城乡分就业人员数[EB/OL].[2023-10-29].https://data.stats. gov.cn/easyquery.htm?cn=C01,2023-10-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1年第三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EB/OL].[2023-10-29].http://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jy_4208/jyscgqfx/202111/ t20211119_428225.html.

[5]国家统计局.2022年度数据——全国居民收入情况[EB/OL].[2023-10-29].https://data.stats. gov.cn/easyquery.htm?cn=C01.

[6]国家统计局.2022年度数据——人民生活[EB/OL].[2023-10-29].https://data.stats.gov.cn/ easyquery.htm?cn=C01.

[7]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EB/OL].[2023-10-30].https://www.gov.cn/ xinwen/2021-04/30/content_5604050.htm.

[8]商海岩.农村青年职业化教育的问题及出路[J].河南农业,2021,(36):11-13.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就业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