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时代的精准小小说写作(创作谈)

2024-03-07何君华

百花园 2024年2期
关键词:汪曾祺细节作家

小小说作为一种“平民艺术”(杨晓敏语),具有读者多、作者多的特点。正是因为读者多、作者多,也造成了小小说创作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局面。尤其是当下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一大批AI写作软件的产生,小小说写作越来越显得浮泛化了。为了对抗越来越浮泛化的小小说写作局面,我认为,必须倡导小小说的精准化写作。

何谓小小说的精准化写作?就是摈弃那种浮于表面的、浅薄的、脸谱化的、平庸化的小小说写作,进入一种精细的、准确的、生活化的、细节化的小小说写作。——后者姑且称之为“精准小小说”。

要写好精准小小说,就必须深入生活内部仔细体悟,而不能浮于表面闭门造车,更不能单靠检索一些简单的网络资料就动笔写作。比如,有的小小说作者从未到过内蒙古草原,写作时依靠一些粗浅的知识,写出“蒙古族牧民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客人”这种句子来,这显然是搞混了马奶酒和青稞酒,因此闹出笑话。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常识性错误,实则反映的是小小说写作者的态度问题。没有真正的生活体悟便贸然下笔,写出来的也只能是浮泛的表面文章罢了。

要写好精准小小说,就必须始终坚持小小说写作的文学性。小小说写作是一种文学写作,而且是一种有难度的文学写作。跟其他文学样式一样,小小说的文学性体现在语言、情感、细节等诸方面。当前,AI写作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AI创作的作品具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最突出的缺点便是行文冰冷,许多作品通篇都没有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情感,读来很像是使用手册之类的说明文,而非一篇有温度的作品。就像是先进的手术机器人给人类做手术一般,它纵然可以轻松地完成极高难度的复杂操作,却无法为病人提供最可贵的人文关怀和心灵慰藉。写出人的丰富的情感正是人类小小说作家的优势所在。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是人写的,当然也是写人的,写出人的丰富的情感是一个小小说作家最重要的使命。而人的丰富的情感是通过语言、情节和大量细节支撑起来的,因此要写好精准小小说就必须写好语言、情节和细节。

首先是语言。汪曾祺在《揉面——谈语言运用》一文中,把使用语言比作揉面:“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抟弄。”所谓“抟弄”,就是组织语言的过程。我非常赞同汪曾祺的观点。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语言的使用。语言到位了,小说也就“成了”。创作《孤岛》 《一只和九只》《烈狗之死》这三篇小小说时也是这样,尽管自觉构思都已经成熟,但我还必须找到合适的语言基调才肯下笔。

《烈狗之死》是一篇听来的小小说,来自我和朋友们聚会时我的一位大学老师的讲述,可以说是真人真事。因此,我为《烈狗之死》确定的语言基调是简单、简洁、口语化、不使用过多技巧和复杂的辞藻。《孤岛》和《一只和九只》也同样遵从这一原则。我的绝大部分小小说也都遵从这一原则。

其次是细节。我以为,细节是支撑一篇小小说成为精准小小说最为关键的、不可或缺的构件。要写好精准小小说,就必须写出一两个打动自己的细节来。文学作品要想打动读者,就必须先打动作者自己。我固执地认为,没有一两个精彩的、动人的细节作支撑,一篇小小说便可以说是失败了,便是不成立的。《孤岛》和《一只和九只》是两篇通常被认为是“主旋律”题材的小小说,这类小小说不好写,要么容易落入主题先行的窠臼,要么容易流于空洞说教的浅白。此类小小说写出令人信服的细节尤为重要。回到这两篇小小说的具体写作上来,有了大体构思以后,在情节以外,我反复揣摩的便是细节,直到写出呼日勒哨长养的鸡发觉头顶盘旋的老鹰非但不躲避反而张开翅膀反击、莫日根每天最快乐的事便是蹲在柳筐鸡窝旁观察老母鸡孵蛋这两个细节来,我才终于找到了這两篇小小说的“现场感”,才终于感到这两篇小小说要“成了”。

写出让读者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让当下的读者也能切身感受到过去时代(或是科幻小说里的未来时代)的某种情境,让读者阅读时能够沉浸其中——也就是给读者所谓的“沉浸式体验”——靠的就是精彩的细节,而且也只能靠细节。

近几年,我大概在《百花园》发表了二十多篇小小说,可以说每一篇都凝聚了我对精准小小说写作的奋力探索,这三篇也不例外。同时,这也是我向专力于精准小小说写作的前辈们的一次致敬。是的,我认为那些进入文学史经典行列的小小说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精准小小说的优秀范例。汪曾祺的《陈小手》是如此,许行的《立正》是如此,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王蒙的《手》亦是如此。

总之,我认为精准小小说的人物应该是栩栩如生、立体可感的,语言应该是清新自然、浑然天成的,细节应该是活灵活现、生动逼真的。《一只和九只》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八十多年前,但我以为基本上做到了人物的立体可感和细节的生动逼真。我以为,无论多么宏大的历史题材也必须放到具体的个体命运中去书写,唯有如此,方能打动人心,起码这是我始终追求的文学标准,而文学创作和艺术探索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我愿意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一直上下求索。

当前已经进入AI写作时代,许多作家已经开始借助AI写作。人类小小说作家要想在AI时代打败不断自我学习和升级迭代的人工智能,唯一的办法便是倡导精准小小说写作,以精细的、准确的、生活化的、细节化的精准小小说写作来维护人类作家的尊严和荣誉。

我已在多个场合阐述精准小小说概念,努力写作精准小小说,将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 冬 至]

何君华,1988年生,湖北黄冈人,现居内蒙古科尔沁。2008年开始写作,作品发表于《山花》《中国校园文学》《百花园》《草原》《儿童文学》等刊,多次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转载,并入选《当代中国经典小小说》《新中国七十年微小说精选》等选集。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第四十届青年文学奖等奖项。著有小说集《少年与海》《河的第三条岸》等十余部。

猜你喜欢

汪曾祺细节作家
作家的画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作家谈写作
咸菜慈姑汤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