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晋、晋阳、并州溯源

2024-03-07张世旺

文史月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并州晋阳晋国

张世旺

山西简称晋,俗称三晋;晋阳(太原)是山西的首府,简称并州,俗称龙城。其名是怎么来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荒传谬,以讹传讹。晋国由晋水而得名依据不足,中国历史,2500年前,无晋水记载。我极想清源正本才有此一论,不当处请方家指正。

蛮荒的上古时期,山西这块地方因地壳频繁运动,板块断裂沉陷,山脉不断隆起,致使古汾河河道中断,洪水四溢,泛滥成灾。传说上古时期,黄帝逐鹿中原统一华夏,分为九州。当时黄帝的天下一定远没有今天中国这么大,大约古九州也就以今天山西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就是这一区域孕育了华夏文明。古九州是山川河流自然形成的,东西以古渭水及大河(黄河)下游、汉水上游及古淮水为两条横轴线,南北以吕梁山间之大河、古济水及泰山南延过古淮水为两条纵轴线,呈自然井田制九宫格布局。而古九州之名说法不一,大同小异,然也不可尽信。古九州只是古学者笔下的地理名词,很长时间它都不是统治者御下的行政单位,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

传说,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大师——台骀被黄帝之孙、“五帝”之一的颛顼授为玄冥师负责治水。台骀改变了古人“遇到自然灾害只会虔诚祈祷神灵,从不主动与自然斗争”的愚昧状态,迈出了通过智慧改造自然的一大步。台骀足迹踏遍山西,经过艰苦细致的勘察,成功开凿出了新的汾河河道,形成了今天的汾河水系分布格局,成为中华治水、开发山西第一人。台骀因成功治理汾河水患,被封于汾川,后世尊其为汾水之神,又称台神。台骀治汾开拓了太原(晋中)盆地,也把晋南变成了一片沃土,为尧、舜、禹相继在此建都(尧都临汾、舜都永济、禹都夏县)创造了地理与物质条件,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因台骀治汾开拓而来的太原,在上古时代只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汾河两岸的平原地带,它们只是太原(晋中)盆地的一部分。古代,太原称大原,缘于古人从忻州南下进木瓜沟出石岭关,视野突然开阔,极目远眺毫无遮拦,浩瀚平原骤现眼底,遂惊呼一声“好大的平原”!这就是古太原周边汾河冲积而成的平原,顶点为石岭关,底边为今晋源区到榆次区一线,是为大原。古代大、太通用,大原即今天的太原。

约4000年前,太原(晋中)盆地中的今太原地区,当时因适宜人类生息,而成为帝尧的初都——唐城(北唐,文水平陶)之所在。堯与其部族在太原地区居留一个时期之后,先民们再一次遭受了洪水的灭顶之灾。传说是因全球气候变暖,按现代科学的说法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诱发了“全球性海浸灾难”,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滔天的海水倒灌淹没了华北、华东、华南。由于这场大洪水,当时的山西境内形成了数个大泽,特别是大原以南至灵石韩信岭这个大泽,受阻于霍山(太岳山)的洪水在太原(晋中)盆地形成一个大泽——即后世记载的“昭馀祁泽薮”。昭,昭明,明白事理。昭昭,聪明智慧,贤人昭昭。馀,同余,剩余,有余。昭馀,非常聪慧圣明。祁,帝尧,姓伊祁。泽,水浅草长之地为沼泽。薮,沼泽水退为薮。泽薮,沼泽与薮相间之地,即大泽、大湖。当时的文水平川尚在泽薮之中。“昭馀祁泽薮”,因尧而得名,据传尧为唐侯时曾都于泽薮边之平陶。“昭馀祁泽薮”,即聪明智慧如圣人伊祁那样的大泽。因水患,帝尧被迫留下了部分裔族,沿着汾河南流的方向继续迁徙,最终落脚于临汾盆地的平阳(今临汾,南唐)。传说,禹的父亲鲧奉尧之命治水九年之后,以失败告终。帝尧禅位于舜,舜执政后,继续命禹治水。禹采用“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高处凿通,低处疏导”的治水理念,疏通河道,让洪水快速通过,最终导之流入大河、大海。应该就是这一时期,“昭馀祁泽薮”周边的部落先民在大禹的领导下凿开灵石口,急流慢慢下切加深加宽豁口空出泽薮之水,水退陆显,逐渐露出“大原盆地”(晋中盆地)。使太原(晋中)盆地再次变为沃野之地,为民所利。据考证,远古时“昭馀祁泽薮”海拔最高时近1200米,战国时降至约800米,今晋阳湖只剩750米左右。

相传大禹治黄河水患成功后,受舜禅让而继帝位,并大会天下部落首领于涂山禹会村(传说天下诸侯执玉帛者万国。万国,泛指部落,说明小国寡民),成为天下之共主。约公元前2070年左右,禹之子启继位称王,国号夏,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夏初,夏启传檄九州(《尚书·禹贡》: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各部落酋长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山川摹形,刻铸其上。从此,九鼎象征九州,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传国至尊重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传。当时,“大原盆地”属冀州。古冀州版图大致是山西及河北北部呈西南斜向东北形如薯块。此时夏国初建,毫无章法效仿,必然结构松散,只靠盟约誓词相互建立信任,那时不可能有成熟的行政机构、明晰的地理舆图。就是那青铜九鼎,至今也无一角实物佐证。据传,夏王启的幼子武观因密谋造反,被流放于西河(今山西汾阳一带),并在太原(晋中)盆地榆次洞涡水(潇河)西南的陈侃一带修筑了武观城,成为继大原的唐城(北唐)之后上古时期太原(晋中)盆地的又一座古城。

禹打开灵石口后,虽然及时解除了水患的现实威胁,但水域的进一步收缩,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榆次源涡以西古称“洞涡泽”的地方,可能就是正在逐渐退去的水域的一部分。随着水域范围的进一步缩小,戎狄部落开始在湖水退出的土地上游牧。

契,子姓,别称阏伯,帝尧异母弟,被帝尧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市)。其后裔成汤起兵征伐夏桀,鸣条(今山西夏县之西)一战灭夏,大会诸侯(传说天下诸侯三千。三千相对于大禹万国,说明兼并剧烈),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前1600年左右)。有商一朝,曾迁都山西河津一年。

约前1046年,武王姬发起兵率领800诸侯,战车4000乘,征伐商王帝辛(殷纣)。殷纣军队主力远在东夷作战,只好把奴隶、俘虏拉来凑数。两军于牧野展开大决战,武王最终灭商建周。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姬诵幼冲即位,皇叔周公旦摄政,制《周礼》,重新划分疆域为九州(《周礼·职方》:冀、兖、青、扬、荆、豫、雍、幽、并州)。九州始有文字记载,“大原盆地”属并州,其原始版图应为现在山西中、南部及北部楼烦、林胡等北狄所居的北部。其实就是将古冀州一分为二,山西中南部分为并州,山西北部河北等为幽州。山西之所以称并州,一是吕梁太行于太原北之木瓜沟交并,二是以汾水(汾河)为中线,太行吕梁并峙而立也,所以称并州。其实,有据可依的是“并州”称谓始于东汉,东汉全国设十三州,并州刺史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来源于此。周公还把战败者的后裔、自己的族人、参战的盟友、异姓的功臣等分封至各地,建立了大小不一的七十一个诸侯国。当然,戎、夷、狄应不在其内。

历夏、商而至春秋,“昭馀祁泽薮”海拔降至900米以下,露出大片陆地。前1035年,晋南翼城、襄汾一带的西周诸侯国——唐国发生叛乱。周成王平叛后,封弟姬虞于故唐地(古唐国,即南唐,位于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处)为侯,史称唐叔虞,尊为晋国立国之祖。唐叔虞作为三晋文化的创始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改国号为晋,都翼,是为晋侯燮。据近年香港私人收藏的尧公簋铭文可知,叔虞初封于唐时,是为“唐伯”,成王二十二年(前 1021年)才封其子燮父为“晋侯”。晋初蕞尔小国,其地盘位于汾河以东翼城、曲沃,方圆百里。其东、西、北三面为西戎、赤狄所居,南有盐池之利,西有冶铜之基,实为四战之地。

晋国建立时,“昭馀祁泽薮”日渐萎缩,大泽沿汾河两岸必然分解为许多小湖。《汉书·地理志》称“昭馀祁泽薮”曰“九泽”,唐宋时介休有小桥泊,平遥有张赵泊,文水有武涝泊(朱雀泊)、伯鱼泊、猷水陂,交城有却波湖,今太原市内有迎泽湖、文瀛湖,市西南有晋阳湖便是例证。九泽里外州丘相间,先民也必然相继迁徙于州丘繁衍生息,更成为部落间的征战之地。蜗居翼地一隅的几代晋侯,国小力弱,身处四战之地,大多必然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绝不甘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定枕戈待旦,厉兵秣马,以求开疆拓土,称霸于诸侯。前几代晋侯采取南进政策,拓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浍水以南区域,成侯时曾南迁都城至曲沃,勠力经营运城盆地,以夺取盐池之利发展经济,占领虞、芮冶铜基地壮大军事。虞国在如今的山西南部夏县和平陆一带,与绛县、闻喜相邻,而芮国位于虞国西部,在如今的陕西大荔到山西芮城县一带。晋穆侯七年(前805年)伐条戎,条戎为古部族名,活动于今山西运城以北的鸣条冈一带。晋穆侯十年(前802年)又与戎狄战于千亩。千亩,疑为今万荣、闻喜地区以南,运城盐池之北。几次征伐有胜有负,到晋昭侯时封其叔成师为曲沃伯,之后造成主轻奴重尾大不掉的局面。自曲沃桓叔起,内战频仍,历经四战,曲沃武公时终于鸠占雀巢曲沃代翼,即小宗篡夺了大宗的君权。武公尽翼之宝献周王,周王爱财而封武公为晋侯,是为晋武公。

晋版图的奠基者当属晋武公之子晋献公,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史記》中关于其开疆拓土的记载是:前661年,晋献公统率上军,赵夙驾驭君主战车,毕万担任车右司职护卫,相继南下伐灭霍、魏、耿三国。凯旋后,赐赵夙耿国之地,赐毕万魏国之地。赵夙和毕万就是三家分晋时赵氏、魏氏的远祖。接着晋献公又相继降服周之诸侯杨、贾、虢、虞国……晋国羽翼大丰。

写到赵夙就不得不说说其先祖伯益、造父。伯益因协助禹治水有功,舜赐嬴姓并将其女姚姬许配给伯益为妻。伯益与夏王启皆是黄帝的后裔。其后裔造父,嬴姓,周穆王时为驾车大夫,为助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立了大功,后造父凭此功受封赵城(今山西洪洞),后代遂以赵为姓。造父为赵氏始祖,赵夙为其后裔。

前636年,周室式微,周襄王之弟姬带勾结翟戎诸部围攻京都,襄王出逃到郑国氾邑,召诸侯勤王。年初刚刚登位的晋文公重耳,从尊崇周室以令天下的目的出发,率军直指阳樊,围困温邑,护送襄王入京重掌权柄。周王有感其功,赐河内阳樊之地(今河南新乡获嘉县一带)。由此晋国获得逐鹿中原之桥头堡。此前20年里晋国宗室窝里斗使得大宗力量严重被削弱,异姓贵族专权,史称“晋无公族”。前633年,晋文公建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持着晋国的军政大权。之后,晋文公政以德施、疆以戎索,减轻赋徭、整顿六军,与秦、楚等几场大战大获全胜,霸业遂成,继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后称霸。

这里我不得不澄清一些历史事实。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写道:“重耳为晋文公,赵衰为原大夫,居原(河南济源、阳樊),任国政。文公所以反国及霸,多赵衰计策。”司马迁说“以原封赵衰”,意思是原城是赵衰的封邑。司马迁的叙述又一次出现了失误。原邑本是公元前635年由周襄王赐予晋侯的领土,是晋侯的封邑,且原邑远在太行山以南的河内,距离晋都绛邑路程颇远。假设赵衰此时主持国政,他自当身在国都,怎么可能被远远地发配到原邑去呢?你能想象赵衰有这么大的能量,遥控得了晋文公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传》记载:“(前632年)二月,晋郄縠卒。原轸将中军。”“原轸”也就是“流亡五大臣”之一的先轸。《左传》此时称呼他为“原轸”,意味着原邑被赐予了先氏家族,所以先轸才能以封邑为号。晋文公要封赏先轸,只能拿出公室直接掌握的土地,而不可能將别家大夫的封邑转赐予先轸。因此,前635年赵衰出任“原大夫”只能被视作受任原县县宰,而不能认为是获封原邑。到前596年,先轸的曾孙先糓勾结赤狄侵犯晋国,先氏家族遭到灭族,原邑被晋君收回。收回的原邑后来又被晋君赐予了赵衰之子赵同,故《左传》称其为“原同”。辗转两次易手后,原邑才终于成为了赵氏的封邑。《国语》径呼“赵衰”为“原季”,或是因“原同”之称而致误,或是赵氏后人对先祖的追尊。

前5 6 9年,晋国卿大夫魏绛“和戎”,“以货易土”从戎人部落手中把晋中灵石、介休、榆次、寿阳、文水、清徐、盂县等地纳入晋国版图,榆次也因“魏绛”或魏氏的统治得名“魏榆”。晋国势力已拓展至“昭馀祁泽薮”,晋君封赵同于原地(疑为今清源),士会于随地(今介休),赵括于屏地(屏者并也,疑为今太原北),士渥浊于瓜衍(今孝义北),狐偃于狐地(今交城),阳处父于阳地(今太谷阳邑村),赵鞅于晋阳(今晋源)。

前583年,晋景公诛赵同、赵括(非后世长平之战之赵括),并灭其族。活动在今山西东南的赤狄诸部当时盛极一时,屡次越太行山袭扰中原,甚至“伐邢灭卫”,晋国兴兵问罪而一战灭之。潞氏是赤狄中最强大的部落,潞氏既灭,留吁、铎辰、甲氏等其他赤狄部落亦相继被并入晋国版图。其中甲氏的地盘位居太行山以东,今邢台市附近。由此灭赤狄后,晋国版图已拓展至山西东南部(即上党高地)和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沿岸。前556年,晋平公以赵同、赵括食邑之田(原地)授予公族奚(后世称祁奚、祁黄羊),为祁奚食邑,即昭馀祁泽薮周围土地,谓祁氏之田。祁奚是晋国的名臣,为祁氏始祖。前541年,荀吴“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之后,诸侯平邱盟会,晋昭公率荀吴、魏舒、荀跞等,尽起四千乘之众,向濮阳城进发,联络三十余营,遍卫国之地,皆是晋兵,诸侯为之惧。千乘之国已为大国,何况晋四千乘呢?从此,晋国对白狄的战争多为诸卿大夫自己策动,目的是要扩充自己家族的势力。前541年,晋国六卿中的中行氏伐戎,消灭了榆次东部的赤狄,榆次及南部相邻区域,因中行氏的统治成为中行氏之都,人称“中都”。中行氏继续北上太原讨伐无终(山戎部落)和赤狄,把太原也纳入了晋国的版图。史书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首次把“大原”这一地理名词,从泛地名过渡为专指大致上今太原地区的专用名。随着晋国北扩版图渐大,而“昭馀祁泽薮”的面积渐小,二者渐近直至相接,且泽薮与大原周边陆地位于晋国之北,北为阳,这大概是古晋阳(太原)、“晋阳湖”得名的根本原因。

晋国卿族势力在开疆拓地的同时,也相互争夺领地。据《左传》记载:前514年,晋国的祁氏被魏、智、范、韩、赵、中行等六卿消灭。祁氏被灭后,晋室式微,六卿乖张。祁氏之田被瓜分为七邑,司马乌为平陵邑(文水)大夫,无一邑属于六卿中备受打压的赵氏。于是,赵氏的领袖赵简子(赵鞅)将目光投向了远离晋国其他五卿势力范围的太原地区,因为这里有大片从山戎手中夺取而未被其他卿族利用的荒芜之地。前497年,赵鞅的心腹家臣董安于选址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水之地的今太原晋源镇一带,设计建造了新的城池,以作为赵氏一族稳固的后方、争夺天下的根据地。因这座城池位于晋国之北,北为阳,故名晋阳。新筑的晋阳城,受城内人口所限,只是赵氏的一座城邑而已,远未像涂水邑那样上升到能管辖周边人口的县级。晋阳城建成后不久,赵鞅向自己的族子赵午索要邯郸赵氏的五百户以充实晋阳,本已答应的赵午回到邯郸后却没有履行诺言,赵鞅因此杀了赵午。赵鞅杀赵午,成为六卿之间兼并战的导火索。正是赵氏对扩充晋阳城人口的急切渴望,导致了之后发生的六卿之战。与赵午有姻亲关系的范氏、中行氏联合邯郸赵氏一同攻打晋阳赵氏,而智氏、魏氏、韩氏在初登执政宝座的智宣子之子智伯(智襄子)率领下帮赵氏解围。前475年,赵襄子“北登夏屋,请代王”。夏屋山位居雁门关附近,越过此处即可抵大同盆地。前458年(晋出公十七年),智、赵、韩、魏四家联合,消灭了范氏、中行氏,共同瓜分了其土地。晋国朝政呈现出了智氏一家独大,力压赵、魏、韩三卿的局面。而继承父志的赵襄子活跃于晋国政坛后,把赵氏疆域范围拓展到了今大同一带,势力大增。先有晋国,继有晋阳,再有晋中,这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不争的史实。

平陵邑包括古文水、平陶,推测此时的平陶位居“昭馀祁泽薮”的北岸临水,后世置平陶(平遥)县便是证据。因为“昭馀祁泽薮”渐往南退露出大片土地,先民徙此生息,平陵邑面积太大难以管辖,才有可能分置为大陵、平陶。

太原盆地的退水过程,还可从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看出,盆地中各城市,大都分布在四周山区的边沿。这一城市分布格局,显示着当时盆地中心还不是人类宜居区,因此虽然汾河穿盆地中心而过,但在河两岸没有一个城市。

查县志,太原盆地南面祁县、太谷两个县城皆有往下迁的记载。它间接反映湖水退缩的过程。太谷在春秋建邑(阳邑),到北周时下迁到今天太谷区所在,计算得出1000年下迁高差50-60米。祁县晋平公建邑(前556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迁到今日所在,1000多年下迁70-80米。太原盆地北侧汾阳,秦时建县,西晋咸宁三年(277年)改名为隰城。隰是下湿低地之意,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又改名为西河县。由此可见,汾阳在这400多年内,它尚是湿地,过后才又干燥。它也应该有湖水撤退,沼泽地变干的过程。

前455年,晋国只剩四卿,偏安东南一隅的越国也想称霸,四卿之首的智伯瑶采取攘外必先安内之策,想一统晋国,赵国不服被攻。前453年,赵国联合韩﹑魏晋水一战灭掉了智氏。此时晋国公室名存实亡,标志着战国开始。前403年周威烈王不得已封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韩赵魏三国建立,平陵属赵。到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王室,晋国灭亡。赵敬侯建国后,改平陵为大陵邑。能称大陵,可见既高且大。《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六年(前334年),“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赵武灵王十六年(前310年)“王游大陵”,他梦见一个少女鼓瑟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逢天时而生。曾无我嬴。”二日天明,赵武灵王好梦成真,得奇女子孟姚(姚姓,排行老大,吴广之女,国人称吴娃、娃嬴)为第二夫人,生何(赵惠文王)。后来赵武灵王废王后韩夫人、太子章,立吴娃为王后,何为太子。

战国既起,诸侯纷争,七雄相继登上称霸的舞台。前296年,由于赵武灵王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战力大增,在已有代、太原、上党和邯郸的情况下,连年征伐中山(姬姓,白狄),终灭其国。其时,三晋大地,赵居其半,太行山东扩地至燕。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伤。”(《汉书·地理志》)遂实行郡县制,“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改大陵邑为大陵县,属太原郡。原大陵邑南部另置平陶县。

自前497年,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悬瓮山东侧修筑晋阳城,晋阳(太原)先后作为赵国都城、秦太原郡治、汉初代国都、汉并州治、魏并州治、西晋太原国都、前秦都城、北魏并州治、北魏末期实际行政中心、东魏下都和实际行政中心、北齐别都和实际行政中心、隋太原郡治、唐初并州治、武周北都、唐北京、前晋都城、后唐西京和北京、后晋北京、后汉北京、北汉都城。此地历经近1600年,七朝为都,且为大唐龙兴之地,也就有了龙城之说。979年,宋太宗继承大哥宋太祖的遗志,二次下河东攻打北汉,几番苦战,北汉始降,晋阳被占。宋太宗为发泄怒气,以“盛则后服,衰则先叛”、斩断龙脉为由,将晋阳火烧水淹,彻底摧毁。战国古晋阳城址在晋源镇,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宋太宗毁晋阳,三年后北移并州治于阳曲县唐明镇,潘美扩展其范围,并筑城墙,嘉祐四年(1059年)改并州为太原府,即今太原市城区。

由上可见,山西为晋国故地,所以简称晋;赵、韩、魏三家分晋,所以称三晋;大原(太原)曾位于晋国之北,所以称晋阳;吕梁太行两山于太原北之木瓜沟交并,且以汾水(汾河)为中线,太行吕梁两山并峙而立,所以称并州;吕梁太行两山交并之木瓜沟位于晋阳之北,所以晋阳简称并。

猜你喜欢

并州晋阳晋国
晋阳胜景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师旷劝学
古晋阳之歌
采桑子
翳桑之报
人生何处是故乡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