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优化对策研究
2024-03-06刘新颖徐丽曼
刘新颖 徐丽曼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識,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持续推动和深化“五个认同”教育,本研究以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不足为切入点,从顶层设计、教育模式、情感沟通机制、评价体系建设四方面探索优化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路径,为持续提升“五个认同”教育实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深做实做细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五个认同”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优化;民族高校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G641;C955.2 [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4917(2024)01-0117-08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崭新篇章,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持续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稳步推进,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党的民族教育方针得以落实巩固。但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五个认同”教育模式创新不足,未能深入结合和体现新时代要求,还存在形式化的弊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不足,学生的“内驱力”发挥不充分,围绕“五个认同”教育的情感支持“共同体”建设不足;“五个认同”教育的特征和现实不足,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基于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现实问题,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有关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探索优化路径,构建“五个认同”教育优化方案,提升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实效。
一、明确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顶层设计
明确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顶层设计,可以为“五个认同”教育落下重要先手棋,为新时代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工作提供基本遵循、指明前进方向,推动我国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着力增强”和“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既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整体发展上,也体现在每项改革的发展举措上[1]。尽管我国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复杂多样,每个地区以及不同办学水平的民族高校也各自面临一些特殊问题,但仍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顶层设计方案。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需要精细化的顶层设计方案。精细化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2],“因材施教”是摆脱以往粗放式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实效的必要手段。实现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目标,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五个认同”教育为着眼点,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特色,基于差异、突出共同性。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质量的“五个认同”教育指导方案,能为我国民族高校教育体制健康发展夯实思想意识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办学目标。
(一)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顶层设计的目标方向
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顶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从内容和体系等维度规范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进而形成高质量水平的方案或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民族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一,“五个认同”教育的顶层设计应当是贯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含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全阶段的思想政治育人方案,注重学前至高等教育全教学链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突出重点,凸显各阶段高质量育人的目标。其二,形成立法、政策和指南“三位一体”、相互协调支持的结构体系。任何“顶层设计”都是这个领域历史性重大变革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工程[3],“五个认同”教育是我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顶层设计并非单一的文件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多方面规范相互支持协调、共同搭建的体系。立法方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关联性较弱,还存在一定滞后性,可以尝试通过制定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专门法规、条例,或在现有法规、条例中增加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专门章节及表述,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法制体系。条件具备时,在全国人大做好相关立法的基础上,省级人大、较大城市人大等具有立法资格的地方人大,可以结合区域实际,开展具体立法,做好本区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法规制定。具体的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改革方案则需要在政策规范以及更加具体的指南中予以规定,至少包括“目标模式、体制机制、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关键项目”的系列内容,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三,采取多主体参与、共同谋划和定期完善的路径。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其顶层设计在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政策框架指导下,既需要来自国家民委、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研究部署,还需要来自民族高校的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参与,尤其是来自后者的实践经验反馈,对于增进顶层设计的可操作性和问题回应性至关重要。结合“三全育人”的实践要求,须广泛汲取各方经验智慧,形成全社会、全体制、全时空、全要素的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系统育人”大格局,对民族高校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引导。在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指导和人大部门立法基础上,发挥国家民委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职责,指导强化学校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打破以往认为思政课教学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是学生管理部门职责的惯性思维,引导民族高校党委切实履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体责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大纲,细化预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五个认同”教学计划,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同部署、同推进,形成校党委负总责、教育管理部门重点抓、各教研单位具体负责的教学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来全面夯实立德树人的根基、巩固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系列指导性规范还需要根据党的政策方针和教育一线的反馈定期更新完善,避免规范与教育实际脱节。
(二)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顶层设计的基本结构
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顶层设计应当是一个结构科学的体系,是集目标设定、运行机制和项目建设于一体的有机整体,由主要负责部门牵头,组织民族高校制定并不断完善,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建设指引功能,对全国民族高校提出普遍适用的规范要求,又能够为不同区域和办学层次的民族高校提供一定的自主空间,有利于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目标设定上,应当分为时序上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把“五个认同”教育的工程建设和育人实效进行精细化的目标安排,以便督促民族高校贯彻落实。在目标内容上,“五个认同”教育的直接目标应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应在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正确认知基础上,
有意识地影响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认同,形成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以及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实践活动话语体系与行为自觉的建设[4]。另一方面,通过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丰富和拓展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及广度,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间接实现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成效综合评价中教育实效的综合考察。顶层设计的目标有具体的体制和机制落实,其中民族高校是主体,其党团组织、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是“五个认同”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民族高校的教育主管部门是“五个认同”教育的督导机构,对此,相关责任部门可以组织全国少数民族高校负责人,在全国范围内的民族高校开展调研和论证工作,制定规范和指导民族高校落实顶层设计方案。督导机构在对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开展实地调研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高校反馈,可以在指南中对共性的问题统一说明、对优良做法向其他民族高校推广。除目标设定和运行的体制机制外,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作为一项意义重大且有待深入研究的教育领域,其顶层设计还需要注重对相关研究的投入。具体而言,在政策制定层面,如前所述,加大党内法规、行政法律法规、教育法及相关条例的制定力度,形成可参照、可执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加强全国民委、地方民族事务管理机构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部署和执行督导。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也应加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管理力度,强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在执行层面,可以在机构设立中增加或强化相关职能,在“三定”(定部門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中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职责。同时,可以设立一批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建设示范项目,有倾向性地加大支持力度,如在民族高校中普遍设立“五个认同”教育系列建设项目,使教育公共资金在民族高校中发挥普惠性建设支撑功能。当然,还需要注意这些项目资金投入后的监督执行和建设反馈机制,保障项目资金真正用到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建设中。
二、拓展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的教育模式
目前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模式存在与新时代新要求不适应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创新不足,导致“五个认同”教育流于浅层阶段,与“认同”教育要求深入学生精神层面进行塑造存在较大差距。“五个认同”教育未能深入结合和体现新时代要求,还存在形式化的弊端,虽然从形式的多样性拓展角度看,较过去大有提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活动选择精准度的把控,存在活动泛化、形式化、表面化的不良倾向。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不够,主要依靠教师单向度的输入,缺少学生“认同”上的主动理解和接纳。民族高校未能依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实时丰富和调整教育载体,如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网络载体,其时代性、针对性、综合性、有效性有待加强和提升。创新“五个认同”教育模式,需要挖掘教育深度,全面丰富“五个认同”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
(一)提升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两个深度”
针对目前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存在的无法提升认同层次这一突出问题,需要通过提升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深度”寻求突破,可从“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两种教学模式入手。“深度学习”,是指基于浅层学习之上由内在动机驱动的学习方法,它将表层认知的内容通过理解分析融入经验、思考甚至情感、性格之中,进而通过批判性思考建构起具有个人意义的解释框架,这些框架将指导个人作出决策与解决问题[5]。“深度体验”,是将个人体验向群体认知转化的过程,即实践向理论转化的动态过程,重点是教育者注重选取学生参与度更高的教育路径,引导学生从可感知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抽象,上升到“五个认同”的理性认知层面。简言之,就是将传统教育模式中由教师施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成果和提出思考问题。从“深度学习”和“深度体验”两个方面增进学生对“五个认同”的理解,其共通之处都在于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常见的说教和填鸭式教学,重在个性化的启发式教学,将较为抽象的“五个认同”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其主动思考并走向“认同”的深层次意识形态塑造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不断丰富教育主体施教的“工具箱”
充分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逻辑框架,着力将“五个认同”教育的素材充分整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将“五个认同”各方面最新的教学素材和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民族高校要在不断深化传统思政课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精神,结合办学特殊性和生源特点创新思政课,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增设有民族高校特色的思政课程。民族高校要提升对网络媒介的运用和掌控能力,不断丰富“五个认同”教育传播载体,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增强信息的吸引力,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信息鉴别力,对于可能出现的影响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负面舆情做好预判,引导和鼓励学生做新时代正面信息的传播者。坚持内外课堂相结合、内修与外化相统一,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充分挖掘各类资源,提升育人合力,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五个认同”教育的内容,积极构建每名教师都是“思政教师”、每门课程都是“思政课”、每名教师都上“思政课”、校园就是思政课堂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三)“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
“因材施教”是基于对学生“材”的因应,从而指示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因材”和“施教”是前后承继的逻辑关系。“五个认同”教育也要从民族高校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秉承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全面了解和衡量民族高校学生的客观情况是“因材施教”的逻辑起点,清楚地把握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差异性,对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的充分了解和认知是“五个认同”教育的实践原点。建立在充分调研学生情况基础上的“五个认同”教育的实践经验,是进行教学反思、提炼指导方案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避免“五个认同”教育过度理论化、抽象化,脱离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
但“因材”的差异性不否定“施教”的规律性,着眼于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五个认同”教育要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开展仍应遵从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高等教育的科学规律,是将后者的规律性认识运用到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群体之中。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五个认同”教育的“因材施教”水平所面临的障碍主要在于民族高校短时间内难以摆脱规模化教育,集中表现为有限的教师和课堂资源与学生多样化的“五个认同”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个体化的学生差异越清晰、越具体,这一矛盾就越突出。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寻求突破,通过技术驱动,由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方育人主体协同实施,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差异、文化差异、环境差异等,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化、个性化教育,促进每个个体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6],破解“因材施教”与规模教育的矛盾。
三、完善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机制
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是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感性因素对于学生的理性认同发挥着催化剂的主要作用。理性层面的基本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能强化学生对“五个认同”的理论认可和理性认知,提升“五个认同”的思想认同。教育者和学生长期交往及有效的情感沟通,能够与他们建立更为长期的、更深层次的信任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模仿和行为模仿,进而深化学生对“五个认同”的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目前民族高校在“五个认同”教育中,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欠缺,教育者关注学生对“五个认同”的知识理解,甚至是狭隘的课业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情感在“五个认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对学生个人情况及其需求的体察。在教育者团体上,育人合力凝聚不足,围绕“五个认同”教育的情感支持“共同体”建设不足,难以实现广泛的情感沟通覆盖面。以情感为基础和依托的教育,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以“打动人心”的方式方法取得实效[7],但当前的教育者在决定情感沟通效果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情感素质三个方面都还缺少情感因素,情感培育的意识不足,并未意识到“五个认同”教育需要情感共鸣,不能很好地分析和把握不同时代、区域成长起来的学生的情感需求差异。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缺少情感方面的体验,对提升学生们的被尊重感、被欣赏感和友好互助的情谊重视不足。在教育技能素养上还缺少情感沟通方面的自我完善。因此,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既需要解决师生情感沟通空间缺失、教育共同体建设不足等客观问题,还需要处理好贯彻人本理念和心理建设等更为复杂的主观层面的问题。完善内容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情感沟通机制,需要夯实师生双方主体的认知基础,提升情感沟通的双向反馈,优化情感沟通的客观环境。
(一)夯实情感沟通的认知基础
目前,民族高校教育者对“五个认同”的理论本身的知识储备较为充分,但是对于如何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进而为提升“五个认同”教育实效奠定情感基础,还缺少明确的途径方法。对此,民族高校的教育者有必要对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发展同理心,促进师生间的尊重、理解和共享。首先,“五个认同”教育需要上升到心理和精神互动的层面。“认同教育”本质上区别于一般的知识性教育,“五个认同”教育固然有知识逻辑的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上升到少数民族学生内心世界塑造的层面,“五个认同”的理性认知需要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推动。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的资源越来越趋向于均等化,这意味着教育质量供给侧的差异主要来自教育者的态度。其次,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沟通需要两者之间形成和谐相伴的人际关系。民族高校教育者需要与学生之间取得意向目标的一致,获得更多的共同语言与“合拍”行动,努力夯实信任基础,获得学生的认同感。让教育者的“五个认同”教育走进学生心里就需要两者建立较高水平的师生情谊关系,唯此,才能够让学生愿意倾听和接纳来自教育者的信息。最后,加强对情感认同教育的方法研究和运用。情感沟通的教育实践探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者自身角度出发,反思创新教育情感沟通方式,设计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二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民族高校学生的群体特征,通过师生情感沟通活动,培养学生与“五个认同”相适应的人格[8]。
(二)提升情感沟通的双向反馈
“五个认同”教育是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精神互动的过程,教育者“个体”的情感、意志深深地影響受教育者,彰显出教育过程中人的重要性[9]。“五个认同”内容本身具有广泛的认知空间和深度,如何在相对较短的学习生活期间内,将“五个认同”进一步深化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情感自觉和行为自觉,对教育者的“教”和学生的“学”也相应提出了要求。首先,民族高校教师对其教育职责和“五个认同”教育具有较高水平的积极情感投入,将被动的“我应该做什么”转变为能动的“我能够做什么”,“五个认同”教育的困难和挑战越大,对教育者的职业伦理的要求就越高,并集中体现为其是否具备积极主动的教育情感。与教育者的情感相对应,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情感在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在对“五个认同”有全面认知的基础上,要促进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动学习、积极理解、正面评价,将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能动的“我要学”,形成情感上的认同和呼应。其次,“五个认同”教育需要遵循教育学,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这要求教育者对相关教育理论和方法有全面的认知和熟练把握。为此,教育者需要将“五个认同”教育和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受教育者的可接纳程度为参考依据,将教育者自身的认知传输给受教育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需要在主观上对接受和掌握“五个认同”具有全面、完整、清晰、理性的认知,并与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接纳能力。最后,根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教育者在明确“五个认同”教育的意向基础上,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解决教育意向在传播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偏差;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隐蔽措施,不将“五个认同”的教育意向过于明白展示,处理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平衡问题。这都需要教育者着重以问题为导向,并试以“对话和交往”为教育信息传播路径,通过相关教学内容的呈现、师生沟通来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意向。相应地,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受教育意向也是影响教育实施的关键所在。
(三)优化情感沟通的客观环境
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夯实“五个认同”教育的情感沟通基础,还需要通过优化客观环境来营造民族高校师生沟通的情感意愿,不断为提升“五个认同”教育实效创造更多客观条件。一是民族高校思政课程教师应注重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乐情教育。所谓“乐情教育”是“以情优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乐”是快乐与兴趣统一的情绪状态[10]。强化乐情教育有助于促使教师抓住课堂教学这一认同教育的关键载体,使教师努力回应学生的情感需求,丰富师生之间情感联结的基点。建立在符合学生兴趣基础上的“五个认同”教育,才会吸引学生体悟其中的理论知识,由情及理,达到内心深刻认同的理想教育效果。但乐情教育理念并非简单地迎合学生的乐趣,而是要求民族高校教师站在学生视角结合“五个认同”的内涵,寻求能够直击心灵的信息理解和传播方式,由此也促使教师加深对“五个认同”及其教育方法的研究创新。二是民族高校教师还需要在课堂内外积极回应学生的情感需求。在学生心目中建立信任和共同体意识并非一蹴而就,民族高校应格外注重建立师生沟通的机制,为师生沟通创造更多机会,让教育者走近学生、深入学生中间,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此外,师生之间内心主观上的情感沟通,以及在此基础上增进学生的“五个认同”,可以经由外部客观上的文化和物质载体予以强化,还可以通过育人情境的营造、内容的革新、平台的搭建、形式的创新等途径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11]。本质上,这是对显性的“五个认同”教育的延伸,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育之外、在潜移默化之中,加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四、推进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评价体系建设
教育评价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教育实践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12],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要提质增效,就必须构建一套有针对性、规范性的评价体系,衡量和评价民族高校的“五个认同”教育实践。目前,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评价体系缺少顶层设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评价的探讨还需进一步走深走实,全国范围内缺少值得分析的样本或案例,评价体系建设没有完全达到改革预期的效果,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同时,教育评价的侧重点也存在一定偏差,更多侧重关注“五个认同”的教育成果展示,以此作为考核、评比的主要依据,忽略了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本质。因其过于重视知识性评价,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的综合评价,故不能准确衡量学生对“五个认同”的接受程度。“五个认同”教育评价体系兼具保障和改善的功能,即在顶层设计中,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总体指导下,评价体系要反映和落实总体设计的要求,还需根据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一)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构建科学合理的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应明确其基本原则,“五个认同”教育的根本目的依然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由此确立“为何而评”的价值目标。“五个认同”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学校或者教师的名誉,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实践层面,构建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评价体系应秉持“以评促改”的原则。教育评价作为一种教育实践的回溯机制,主要是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教育实效进行分析,得出评价性的结论。显然,这是对民族高校既往教育实践的事后反思,既有顶层设计方案与特定高校执行的纵向比较,也有民族高校之间的横向对比。尽管这一思想政治领域的教育评价也存在一定的督促、表彰的功能,但是与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评价仍有明显区别,即直接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指导特定民族高校教育改善实践操作,从教育一线总结实践经验,为“五个认同”教育顶层设计的完善提供指引。在评价规则设计上,应坚持反映民族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特质的原则。从顶层设计方案到教育实践的评价体系都需要结合新时代背景,突出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特征。“五个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高等教育的复合体,其评价体系自然应当遵循这三个方面的教育规律。与此同时,尽管教育的主角是民族高校学生,但是高等教育承载着科学研究的任务,因而民族高校对“五个认同”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创新做法也是评价体系中应当关注的内容。
(二)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逻辑
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评价体系可从价值衡量、评价方法、评价技术、评价主体、评价结果反馈等方面展开实践探索。一是“五个认同”的教育评价内容首先需要在价值选择上取得广泛的平衡,使之兼具个人本位—社会本位、手段—目的、定性—定量、个体—团队、统一—多样等多元价值体系,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得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的认可。这意味着学生自我价值、就业发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心理干预、优秀教师、师资团队、科研成果等广泛内容都应纳入“五个认同”的教育评价体系之中。二是在评價方法上,既要适当保留量化评价、同行评议的部分,更要将评价的重心转移到结构性和客观性方法上,要设法运用综合的、客观化的证据来衡量“五个认同”的教育。对评议信息的提供提出要求,包含统一要求的“结构性证据”,如关键数据、主要成效的证据、证据链、证据可鉴性和可循路径等[13],这些“证据”多来自广泛的学校内调查和毕业后的跟踪调查。“结构性”意味着对“五个认同”教育的衡量应当是分类、多维、延续性的,从而反映“五个认同”的丰富内涵、本人和社会对民族高校学生的认可,以及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成长过程。三是在评价技术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育评价的智能化转型创造了契机,运用先进的调查统计技术是确保“五个认同”教育评价客观准确、广泛认可的重要手段。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评价支持高质量评价反馈,将评价结果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实时反馈给相关利益主体[14],可就公共数据进行写实性分析,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得出较为客观中立的分析结论,不仅民族高校作为被评价者可以及时获得评价反馈,有助于优化调整教育方法,而且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监测依据,及时调整顶层设计,协调民族教育的整体安排。四是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多元主体参与,除了来自政府和高校的评价之外,广泛的社会性评价意义显得格外重要。政府、学校与社会不仅是教育评价主体,而且是政策有效执行的有机链条[15],要形成政府主导、学校自主、社会反馈和民众监督的多元协同评价机制。五是在评价结果反馈上,注重合理运用评价结果,相关评价结果的运用要回归民族高校立德树人的办学根本,作为改善教育实践和政策方针的宝贵资源。要淡化评价结果的利益负载,最大限度地降低评价的利益名利捆绑负载[16],可以对教育成效显著的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经验予以总结和推广,但不可将之与经费拨款、评优评先相关联。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必然要求。要优化顶层设计、教育模式、情感沟通机制、评价体系建设,全面持续提升“五个认同”教育实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深做实做细。民族高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教育引导各族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心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晓中、刘新秀:《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发展的十年探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第14—19页。
[2] 周海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PSR模型的指标体系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9第7期,第41—48页。
[3] 王建民、狄增如:《“顶层设计”的内涵、逻辑与方法》,《改革》2013年第8期,第139—146页。
[4] 曹能秀、马妮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学校教育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122—131页。
[5] 王艳、刘毅:《“两个深度”教育模式:创新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路径》,《民族学刊》2020年第4期,第66—73+133—135页。
[6] 杨现民、张瑶:《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矛盾何以破解?——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的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径》,《中国远程教育》2022年第8期,第42—52+79页。
[7] 焦敏:《习近平“守望相助”思想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第24—27页。
[8] 马莎·L.科塔姆、贝思·迪茨-尤勒:《政治心理学(第2版)》,胡勇、陈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6页。
[9] 胡冰、李小鲁:《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态度》,《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8期,第89—93页。
[10][11] 青觉、王敏:《认知、情感与人格: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政治心理建构》,《民族教育研究》2021年第6期,第26—36页。
[12] 石中英:《回归教育本体——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刍议》,《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第4—15页。
[13] 林梦泉、任超、陈燕等:《破解教育评价难题 探索“融合评价”新方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12期,第1—6页。
[14] 闫志明、朱友良、刘方媛:《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评价:价值诉求、现实问题与建设进路》,《现代教育技术》2022年第11期,第34—41页。
[15] 杨聚鹏:《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政策的实践困境与推进策略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第181—190页。
[16] 时艳芳:《高等教育评价结果:困境、反思与改进》,《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108—120页。
Optimization of the “Five Identities” Education Path for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or Minorities in the New Era
LIU Xinying,XU Liman
Abstract: During the Ninth Collective Study Session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underscored in his important speech the need to foster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mong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dvanc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ethnic work in the new era. This provides fundamental guidance and points the way forward for work related ethnic groups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ethnic work in the new era. Conduct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is sense of community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guideline of the General Secretary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national work. To solidify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ere is a need to consistently promote and deepen the education on the “Five Identiti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 path of the “Five Identities” f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in the new era, focusing on four aspects: top-level design, education mod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deficiency in “Five Identities”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in the new era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research strives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Five Identifications” education,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Five Identities” education;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education optimization; universities for minorities
(責任编辑 香敏;责任校对 孙俊青)
[收稿日期] 2023-11-14
[作者简介] 刘新颖(1988—),女,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徐丽曼(1979—),女,辽宁朝阳人,大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