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民族情
2024-03-06王飞
王飞
【摘要】针对目前利用黎族舞蹈开展幼儿园大班韵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选编童趣易学的黎族舞蹈素材、探索整合资源开展主题式黎族舞蹈韵律教学形式等对策,让幼儿通过韵律活动充分感受黎族舞蹈艺术的魅力,促进海南黎族本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黎族舞蹈;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
海南黎族民间舞蹈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黎族的发展历史、黎族的民俗风情和黎族人民在不同時期的精神文化需求。幼儿园韵律活动是幼儿用匹配音乐情感、节奏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的活动。巧妙地将黎族村寨中最经典、最流行、最富有特色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作品进行改编、创新,并融入幼儿园大班韵律教学活动,不仅丰富大班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还能增进幼儿对海南本土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一、幼儿园大班黎舞韵律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远离幼儿生活
黎族民间舞蹈有表现爱情、节日喜庆、生产劳动及宗教祭祀等内容。当前,大多数幼儿园直接照搬黎族成人舞蹈进行韵律教学,这些内容远离幼儿生活,幼儿无法理解和体会。比如黎族经典舞蹈《鹿回头》演绎的是黎族青年爱情神话传说故事,笔者观察到教师在组织大班韵律活动《鹿回头》时,幼儿只是一味跟着教师做坡鹿蹦跳的动作,尽管教师一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现坡鹿见到爱人时的喜悦,可是幼儿一脸茫然。因为幼儿在家庭和集体生活中亲身体会的是亲人、教师、同伴的关爱,没有男女爱情的情感体验,因此无法用舞蹈动作来表现。
2.组织形式缺乏课程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但一些教师在组织大班韵律活动时没有深入理解幼儿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学习的特点,没有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的整合以及五大领域学习内容之间的整合,只注重通过韵律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枯燥乏味地面向幼儿口传身授舞蹈动作,只关注幼儿是否学会跟着音乐节奏准确地做出优美的律动动作,导致幼儿只是机械被动模仿学习。比如椰壳舞是海南黎族人民为庆祝椰子丰收的喜悦而表达的一种舞蹈,在大班韵律活动《椰壳舞》教学过程中,笔者观察到幼儿只懂得从头到尾跟着音乐节奏做独自敲椰壳或跟同伴互敲椰壳的动作,当教师鼓励幼儿创编摘椰子、庆祝椰子丰收的动作时,由于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没有整合课程资源为幼儿创设亲身体验摘椰子的过程,很多幼儿说:“老师,我没有摘过椰子,不知道怎么做摘椰子的动作”。
3.主题环境缺乏有效互动
创设能与幼儿进行“交流对话”的环境则起着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目前,幼儿园中的班级黎族主题环境创设从设计构思、资料收集、材料提供到墙面布置大多都是教师从成人角度“自导、自想、自做”完成,只追求外在的美观,没有认真倾听幼儿对于环境创设的构想,极少让幼儿动手动脑全程参与到环境创设中,影响和阻碍了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学习中获得发展。比如在创设黎族主题环境的时候,为了使装饰环境的作品能够更精致漂亮,教师自己动手用木头和稻草搭了茅草屋,买了黎族成品服装装饰班级教室,还要求幼儿只能看不能摸,幼儿只是环境的欣赏者,不能与环境进行积极有效的“对话”。
二、黎族舞蹈融入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的有效对策
1.选编童趣易学的黎族舞蹈素材
海南黎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和内容多样,远离幼儿生活的内容幼儿难以理解、感知和表现。因此,教师需通过相关书籍、视频,对收集的黎族舞蹈素材进行综合对比、借鉴、吸收,深入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音乐、舞蹈动作、风格特点及基本律动,选取通俗易懂、贴合大班幼儿生活和富有童趣的黎族舞蹈素材进行改编利用。
(1)音乐的选择:大班幼儿喜欢一些带有挑战性、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不仅能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而且能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和动作之间的关系。因此,为大班幼儿选择的韵律活动音乐不但要具有明显黎族地域风格,同时节奏要清晰欢快、情绪活泼向上、富有童趣,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幼儿感知音乐的欲望。比如《打柴歌》《抛泥乐》《快乐的小椰娃》《椰壳舞》《舂米乐》《草笠舞》《黎民渔歌》《捡螺歌》《织锦歌》等,这些黎族音乐都是2/4、4/4拍子,音乐结构清晰,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活泼欢快,利于幼儿听辨节奏用动作进行表现。教师在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音乐剪辑时要注意前奏、ABA段或AB段间奏的处理上都要适合幼儿的年龄学习水平,为幼儿匹配音乐风格创编动作奠定基础。
(2)动作的选择:大班幼儿能学会做比较精细的手腕动作和较复杂的组合动作,把适合他们学习的《竹竿舞》《椰壳舞》《舂米谣》《草笠舞》《泥球抛抛乐》《赶海捕鱼》《织锦舞》《黎族彩环舞》等黎族经典舞蹈,根据他们韵律动作学习的特点进行动作改编利用。如海南的幼儿对椰风海韵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把黎族舞蹈《赶海捕鱼》改编成一群孩子腰间绑着竹篓、手拿着鱼网高高兴兴地去海边戏水、捡贝壳、套鱼、捞鱼等一系列简化舞步,有情节、有节奏、有丰富生活情境且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律动动作。
2.整合资源开展主题式黎舞韵律教学
大班幼儿喜欢游戏、喜欢合作、喜欢挑战、喜欢质疑和喜欢表现,是在通过自我与社会建构关系的实践中学习,而不是成人的讲授或灌输就能促进幼儿发展。因此,探索开展主题式黎族舞蹈韵律教学形式,融合“游戏、生活、学习”为一体的课程,让幼儿在实际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中快乐主动地去感受身边的黎族舞蹈文化,深入感知理解黎族舞蹈所承载的黎族文化内涵,从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表现黎族舞蹈。以主题式黎族舞蹈韵律教学“抓鱼啰!”为例,其基本组织形式如下:
(1)利用五大领域教学引导幼儿了解黎族渔民的生活习俗:组织语言活动“黎民渔歌”给幼儿讲讲黎族渔民捕鱼的故事;开展科学活动“认识黎家手工竹器”让幼儿认识渔民的捕鱼工具,了解黎族竹文化;通过手工活动“编辫子”让幼儿亲自动手给小伙伴编辫子,体验编织活动的快乐;玩体育游戏“抓小鱼”,引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在社会实践活动“寻找黎家”中了解黎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2)利用家园共育让幼儿亲身体验捕鱼经历: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去池塘边、河边、海边捡贝壳,抓小鱼、小螃蟹,看渔民捕鱼、捞鱼等,丰富幼儿的实践经验。
(3)在游戏区自主探索黎族舞蹈基本动作:把小竹篓、小鱼网、小筒裙、视频、图片等材料投放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体验黎族舞蹈的律动特点。
(4)组织游戏化的韵律教学活动“抓鱼啰”。首先播放幼儿与爸爸、妈妈抓鱼的视频、图片,教师提问:“说说你们是怎样钓鱼、抓鱼的?抓到鱼的心情是怎样的?”“老师播放音乐给你们听一听,试试用动作做一做是怎么抓鱼的?”鼓励幼儿通过听音乐大胆想象并借助道具尝试自主探索创编动作。接着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形象和生活化的动作进行提炼,创编成一个形象有趣的舞蹈故事给幼儿讲解,并跟随音乐完整地给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在活动中,黎族舞蹈“三道弯”(脖子弯、胯弯、膝盖弯)的肢体特征是幼儿的学习难点,可运用形象童趣的语言进行互动:“孩子们,我们的竹篓里有鱼,还有许多贝壳和海螺,用手提着好重啊,来,我们一起把竹篓顶在胯上就轻松了!”这下,幼儿都自然地弯曲膝盖,往旁边撅起屁股托住竹篓,教师接着说:“听,小鱼儿、小海螺还在唱歌呢!”幼儿一听就高兴地弯着头靠过去听,“三道弯”体态特征就展现出来了, “三道弯”的难点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5)一日生活中丰富创编经验:幼儿一日生活中有着形式多样的学习契机,开展黎族舞蹈韵律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教幼儿学会几个黎族舞蹈动作,而是巧妙地引导幼儿把在音乐活动中习得的创编经验迁移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幼儿在一日生活当中善于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学会用歌舞、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快乐劳作、敬畏自然等情感态度。比如种植活动时让幼儿在种植角亲自种植植物、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虫等,感受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回教室进行集体分享活动时,让幼儿自发用绘画、用手工、用歌唱等形式分享自己的种植过程、心情感受或观察发现。或提供一段適宜的音乐,让幼儿自由创编表现给植物铲土、浇水、施肥等动作,并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3.创设互动的黎族主题班级环境
创设温馨适宜、能“说话”的黎族主题班级环境对唤起幼儿萌发热爱和传承黎族文化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陈鹤琴先生主张“幼儿用自己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和爱护”,可见幼儿是环境的小主人,教师应与幼儿一起共同商讨、制定黎族主题环境倾听幼儿的思考和设想,与幼儿一起查资料、收集材料、动手制作手工作品布置环境。
(1)创设黎族风情班级环境:在开展“走进黎家”主题教学过程中,将大班幼儿和同伴手工合作制作的茅草屋、船形屋、黎族特色饰品、椰壳作品等用于装饰教室、走廊;将师幼、亲子收集的有关黎族的图片创设成黎族风情主题墙面,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黎族舞蹈的兴趣。把幼儿自己动手剪的具有黎族特色的几何纹、动物纹等剪纸图案用来装饰家园栏、墙面边框,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黎族文化的形成特点。在班级图书角投放关于黎族文化的儿童绘本、自制图书、音视频资料,深层次地拓展幼儿对于黎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把具有黎族特色大小不同的布块、头饰、草笠、小竹篓、纱巾等半成品材料投放在游戏材料柜里供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与同伴合作玩游戏,在游戏中深入体验黎族文化。
(2)在家园共育互动中感受学习黎族舞蹈的乐趣:家园紧密协同合力教育能有效地增进幼儿对黎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了解。比如请海南省民族歌舞团的家长作为助教走进幼儿园给幼儿讲一讲与黎族舞蹈有关的故事、教幼儿跳一跳黎族舞,这种丰富多样的家长助教活动形式不仅建立了更加稳固的亲子情感,让幼儿感到亲切自然、新鲜有趣,还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学习黎族舞蹈的热情。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带孩子们去图书馆、博物馆或者具有黎族特色的乡村,亲身体验黎族文化,亲身观看黎族特色舞蹈,加强孩子对于学习黎族舞蹈的兴趣。
当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推动海南民族文化资源与幼儿园教学融合,需要我们每一位幼教人努力探索、深入剖析、挖掘整理不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运用和吸纳不同民族当中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继续传承和发展海南本土民族文化,避免追求表面化、形式化及远离幼儿生活的文化选择,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张妤.如何把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幼儿舞蹈教学中[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