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欧印全球基建计划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及应对

2024-03-03颜少君

开放导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欧倡议基础设施

[摘要] 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和效应显现之际,美欧印等主要经济体连续发布全球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标志着美西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围堵进入新阶段,使共建“一带一路”面临更多外部风险及现实挑战。要深刻认识共建“一带一路”的独特战略价值,继续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分类施策,突破美欧印全球基建计划对我的“合围”;巩固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十年形成的基本盘;多维度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规则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行稳致远。

[关键词] 全球基建计划    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    共建“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4)01-0075-08

[作者简介] 颜少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研究部“一带一路”处处长,研究方向:“一带一路”等。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亮点效应的显现,以及国际格局的演變,美欧印等主要经济体连续发布全球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并形成联动之势,对冲“一带一路”意图十分明显,必将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高度关注,积极应对。

一、美欧印全球基建计划围堵“一带一路”意图明显,但实施进展不如预期

1. 不断升级对冲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关计划,基建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内容

美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疑虑和负面认知等持续加深,共建“一带一路”被看成是两国博弈的关键领域之一。为遏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美国先后提出“繁荣非洲倡议”“蓝点网络计划”“美洲增长倡议”“美国中亚战略”“经济繁荣网络计划” 等若干与“一带一路”相竞争的基建投资计划,在“印太战略”框架下开展美日“印太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关系、美日澳“‘印太’基础设施投资伙伴关系”、美日澳印“四边机制”等,更是试图联合“两洋盟友联动”应对中国“一带一路”。2021年6月,在七国集团(简称G7)领导人峰会上,美国联合G7国家推出“重建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简称B3W)倡议。2022年6月的G7领导人峰会上,美国再次联合G7国家启动“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简称PGII),B3W倡议下的相关规划在 IPEF 框架下重新命名并推出。

从实施进展看,PGII在启动之初已经宣布了“美国公司率先在安哥拉开展太阳能项目,在塞内加尔建立疫苗生产设施,在罗马尼亚建立模块化反应堆,以及一条1000英里的海底通信电缆,该电缆将通过埃及和非洲之角连接新加坡和法国”等项目。2022年11月,美国、欧盟和印尼在G20会议期间宣布建立“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伙伴关系”,启动印尼公正能源过渡伙伴关系、印尼千年挑战企业(Millennium Challenge Corporation,MCC)契约和对太平洋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三边支持等新项目。在印度,除2023年G20峰会上提出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外,美国还投资了印度的卫生健康制造,以及在电信领域联合工作,重点关注“开放式RAN”和5G/6G技术的研发;在非洲,美国联合欧洲盟友宣布了跨非洲的“洛比托走廊”计划。此外,美国还宣布了菲律宾的运输系统、萨尔瓦多的现代化港口和莫桑比克的供应链项目等。

可以看出,美国在不断升级各类基建计划,竞争范围从以亚太地区为主到全球,力量联合从“印太盟友伙伴”到“两洋盟友”,再到PGII。与B3W倡议不同,PGII更加务实,承诺的资金从B3W的40万亿美元投资大幅度缩减为PGII的“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计划内容也更加具体,划分了清洁能源、卫生系统、性别平等及信息通信技术四个主要方面,竞争着力点聚焦高标准“规则”,将“蓝点网络”计划所倡导的“高标准”纳入B3W倡议和PGII作为其高标准的一部分。

2. 从“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到“全球门户”计划,欧盟全球基建计划进展十分有限

近年来,欧盟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疑虑不断上升,先后提出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欧盟—日本互联互通计划、欧盟—印度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协议和“全球门户”计划等与“一带一路”竞争的基建投资计划。“全球门户”计划强调所谓的价值观引领和高标准,优先对数字化、健康、气候和能源、交通运输、健康、教育和研究等领域进行投资。拟在2021—2027年期间筹资3000亿欧元,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实现“智慧的、可持续的、可信任的全球互联互通”。

从实施进展看,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022年欧盟先后宣布了《欧盟—非洲:全球门户投资一揽子计划》等10项方案和《欧盟—东盟:全球门户》方案,并在第六届欧盟—非盟峰会上,宣布了一项1500亿欧元的对非投资计划。但从欧盟对非投资结果看,欧盟的很多投资计划并没有完全兑现。如2017年欧盟在第五届欧盟—非盟峰会上提出的旨在2020年前筹集440亿欧元帮助非洲国家促进青年就业的一项“对外投资计划”最终并没有兑现。在2023年印度G20峰会上,欧洲方面称其已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以及西巴尔干地区确定了90多个项目,并再次宣称欧盟希望在2021—2027年期间启动300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关键互联互通项目,而其中一半将投向非洲。

根据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2023年10月举行的首届“全球门户”论坛期间介绍,“全球门户”计划自2021年提出至今已启动实施的项目规模总计为660亿欧元(约合5108.93亿元人民币),按照这一进度,欧盟大概率到2027年无法实现其承诺的3000亿欧元目标。可见,从实施前景看,“全球门户”计划实施难度很大,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可调动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该计划提出时遭遇了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欧盟机构和成员国的大量财政资源被占用、挤压,可投入“全球门户”计划的财政空间被挤压。此外,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危机、欧元贬值、美元升值加息,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困难。其次,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因坚持将建设项目和欧盟价值观挂钩,而饱受发展中国家质疑和批评。再次,欧盟各国战略重心随着乌克兰危机爆发转移到安全问题上,且危机之后欧盟战略自主受挫,欧盟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将更多被作为美主导的PGII的一部分。

3. 印度以跟随欧美基建投资计划为主,其主导的计划基本没有进展

作为美西方“印太战略”的积极响应者和参与者,印度始终对“一带一路”保持高度警惕,是“一帶一路”沿线国家中唯一没有以正式文件方式表达支持的国家。近年来,印度先后提出“季风计划”“亚非增长走廊”“印度—太平洋倡议”,近期与美欧等经济体共同推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ndia—Middle East—Europe Economic Corridor,简称IMEC),对冲“一带一路”意图明显,但因实力所限,印度相关计划基本没有进展,更多以参与美欧提出的各种倡议、计划和项目为主。

4. 美欧印经济走廊标志着美西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围堵进入新阶段

随着美国推动修复跨大西洋的同盟关系,为遏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美欧频繁利用G7等机制平台开展对接协调,就彼此全球基建投资计划的理念、模式和规则达成共识。PGII是美欧前期各自版本的海外基建计划的整合和联动,也是美国联合其西方盟友在海外基建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的具体工具,欧盟通过其“全球门户”计划参与其中。“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是美欧联合制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项目,标志着美西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围堵进入新阶段。IMEC由美国总统拜登、印度总理莫迪和一些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在2023年G20峰会期间宣布,该计划规划建设一条大型铁路和航运走廊,由连接印度与阿拉伯湾的东部走廊,以及连接阿拉伯湾与欧洲的北部走廊组成。参与方包括印度、沙特、阿联酋、约旦、以色列、意大利、法国、德国和欧盟。除约旦外,其他8方已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尽管该项目最终能否真正落地还有待观察,但美欧协调形成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联合制衡之势,必将对共建“一带一路”产生重要影响。

二、美欧印全球基建计划

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先发优势,美西方国家提出的基建相关计划大多处于开始阶段,短期内难以撼动共建“一带一路”在全球的地位,对我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有限,但美主导形成的合围之势,将对共建“一带一路”产生重要影响。

1.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外部风险加大

首先,单边层面,美国因素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长期挑战。在美国“赢得与中国的竞争”的目标驱动下,“对华开展基础设施竞争”已在美各界取得广泛共识,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美国对抗中国全球影响力的重点领域。美国主导G7先后提出B3W倡议和PGII计划,将“蓝点网络”计划所倡导的“高标准”纳入B3W倡议和PGII计划。同时,美国不断强化与欧盟“全球门户”计划的协调,强化PGII和“繁荣非洲”等倡议在非洲的战略协调,PGII与“ 美洲增长倡议”在美洲地区的协调,PGII与中亚战略之间的战略协调。同时,美国利用其霸权在“印太经济框架”下与印太地区广大国家在全球各地开展“去中国化”的基础设施合作和产业链供应链“脱钩”,“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其次,多双边层面,美欧针对“一带一路”的战略互动不断增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美国和欧盟成为国际体系中三大力量。在三边关系结构中,中美博弈是主要矛盾,美国是主要变量,欧盟则是影响中美博弈进程及三边关系走向的重要变量。随着中国崛起和“一带一路”亮点效应显现,美欧共同应对中国的战略协调力度加大。中欧投资协定搁浅,美欧双方重启“中国问题”高层对话机制,并已经进行了五轮对话。印度是美印太战略的积极参与者,在美拉拢下,共同遏华制华成为美印关系的基础,美印联手攻击我在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南亚地区的“一带一路”项目,致使我在南亚的影响力下降,一些项目处境艰难。B3W倡议和PGII计划是美欧基础设施领域战略协调的重要平台和工具,而IMEC则标志着美欧针对“一带一路”的战略协调进入实质性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

2. 美西方虚实并用,将对共建“一带一路”带来诸多现实挑战

一是加剧与“一带一路”有关项目的竞争。全球面临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G20旗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2018年发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展望》报告显示,至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将增至94万亿美元。其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最大,约占全球的54%,而美国为22%,位列第二。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空间广阔,但美西方相关倡议的 “竞争替代”思维和做法,以意识形态和所谓的民主价值观划线,其本质充满排他性和封闭性。这不仅无益于补充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增量,还会使发展中东道主国家不得不面临“选边站”风险。如美国以停止官方援助资金项目等胁迫一些发展中国家放弃“一带一路”项目。同时,美国编织鼓噪“经济侵略”和“债务陷阱论”等不利于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的舆论环境和话语体系,力图使更多国家对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的疑虑增加甚至放弃参与“一带一路”项目。2022年,尼泊尔和美国达成所谓的千年挑战协议,美国将为尼泊尔提供5亿美元的援助用于基础设施等领域,与我“一带一路”在尼泊尔项目形成竞争关系。在印太经济框架下,美开始大规模渗透东盟基础设施建设,与我在东盟基建项目形成竞争关系,IMEC的落地实施也必将对我在中东地区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产生挤出效应。此外,美欧强调公共与私营部门共同投资,倡导绿色金融标准,且国际金融机构主要由美欧国家主导,“一带一路”项目从国际机构融资的难度也将加大。

二是进一步加剧基建领域规则标准之争。规则标准是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必然要求。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在规则标准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一些短板,美欧持续设置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规则标准壁垒,以“高标准”“透明度”“可持续”“价值观驱动”为旗号,借助经合组织平台推广“蓝点网络”认证标准,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渲染成“低标准”的“主权信用担保”模式,进而贴上“地缘扩张”“债务陷阱”等负面标签,实质就是把基础设施投资和以意识形态划线为特征的“价值观外交”相关联,着力塑造“规则主导力”, 其关键目标在于“不让中国制定规则”。鉴于美欧在大多数国际金融机构占主导地位,美欧印基础设施计划诉诸的所谓“高标准规则”必将给“一带一路”规则标准体系建设带来压力,并使全球基础设施领域的规则标准之争更加激烈。

三是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和健康丝绸之路等重点领域博弈加剧。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如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老铁路建设助力老挝“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成为中希合作典范,“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欧班列成为沿线国家的物流和贸易大通道。美欧自认无法与中国在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竞争中占据优势,因而更多聚焦绿色、数字和健康等软基础设施领域。在绿色能源和气候领域,美欧共同发布数个能源合作联合声明,加紧实施“正义能源转型伙伴关系”,合作加速第三国的绿色能源转型,试图通过引领能源转型议程,进而主导绿色基建标准制定权。在数字领域,美欧对“数字丝绸之路”高度警惕,为压制中国数字基建产业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美欧联合加强对华为等中企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围堵,启动“美欧联合技术竞争政策对话”(TCPD)等对话协商机制,通过《互联网未来宣言》,试图夺取全球数字规则与治理主导地位。近年来,中国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和健康丝绸之路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美欧聚焦的重点领域与共建“一带一路”一致,必将产生实质性影响。

四是美欧联合发起舆论攻势弱化“一带一路”话语体系。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舆论污名化“一带一路”建设的论调从来没有停止过,如美国一些政客和学者罔顾事实发表“中国输出债务风险论”“中国掠夺资源、破坏环境”“转移过剩产能”等言论充斥各类媒体和平台。近年来,美国更是加大力度资助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系统性负面舆论宣传,有组织地发动舆论战。所谓“新马歇尔计划”“地缘政治控制”“经济侵略”“新帝国主义”“地缘扩张论”等不实言论更是甚嚣尘上,有关“债务陷阱”论调更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相互交织成为国际舆情的焦点。美西方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产生的曲解、抹黑等影响深刻,极大地影响甚至左右部分共建国家对 “一带一路”的看法及行动,有些直接引致其外交转变、政治干预等行为,有些甚至直接引发国家政治动荡或者政权更替。随着中美博弈加剧,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共建“一带一路”国际舆情风险将持续走高,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将受到影响。

3. 美欧印基建计划加速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竞合,客观上将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設,可以有效弥补世界发展短板,推动全球更多国家释放经济发展动能。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缺口巨大,新冠疫情也让全球基础设施的短缺矛盾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从静态还是从动态看,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印度等在内的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具备满足全球基建投资需求的能力。中国与相关国家及投资机构协同,已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领域迈出了建设性步伐,美欧印有关计划的加入在对冲“一带一路”的同时,客观上也有助于弥补满足全球基建需求,有助于加强全球互联互通,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开辟空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合作或者对接。

应该看到,美欧主导的PGII计划致力于抗衡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竞争的存在将倒逼我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且我主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包容平台,有些可与PGII计划进行对接合作,部分中资企业已参与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跨国经济合作平台,G7国家中的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均与我有共建“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中意、中法等第三方市场合作进展明显。欧盟“全球门户”计划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印度与我同是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相关合作并非全无可能。因此,在下一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中,处理好与不同国家的关系,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环境尤为重要。

三、相应的应对举措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基建投资计划,而且是我国倡议并推进搭建的以我为主的最重要的跨国经济合作平台,已经得到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响应,签署了200余份合作文件,成就来之不易。面对美欧印等主要经济体提出的全球基建计划对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可能的冲击和影响,应高度重视并关注,以便更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共建“一带一路”的独特战略价值,继续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的重要实践平台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将重构全球互联互通国际化大流通格局,加速“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稳定通畅,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助力形成更为公平合理的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关系,推动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治理框架。美西方不断提出对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倡议或计划,证明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决策的正确性及具备的重大战略价值。若没有十年前开始的“一带一路”建设,在美对我实行全面战略遏制和强力打压的情况下,我国将会更加被动。应清醒认识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形成广泛共识,美西方对“一带一路”的干扰也会长期存在,共建“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发展水平各异,情况千差万别,其推进中的风险不可避免,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退缩,而应继续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指导原则,使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应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积极主动与国际组织对接和合作,使共建“一带一路”更鲜明地昭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的理念引领力、实践感召力和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二)分类施策,突破美欧印全球基建计划对我的“合围”

美欧印等提出的诸多全球基建具体计划,任何一个单独项目均难以撼动共建“一带一路”,但若形成联动之势,必将对共建“一带一路”产生重要影响。美、欧、印各自立场不同,价值观存在差异,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应分类施策,防范化解对冲有关风险。

一是多维度全方位做好美国工作。美国因素是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中不得不面对的最大不确定性外部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是美国近期施政重点之一,调研发现,一些中资企业已参与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美白宫官员、商会和部分智库代表也认为,中美在基础设施包括气候变化、绿色基础设施以及医药健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要更加主动宣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其他旨在推动全球互联互通或提高经济联通性的规划、计划、方案等持开放态度,加大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力度。在具体路径选择上,可利用美政治体制特点、各界对我看法和态度不同,调动美国州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地方促联邦”。注重加大与美国商会、美国相关企业等民间力量的沟通协调,为美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基建与经贸合作打造更便利的“接口”,“以经促政”。同时,加强中美智库和媒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共同讨论或深度研究“一带一路”建设过程的重大关切与疑虑,消减“一带一路”的舆论压力。

二是加强中欧合作。近两年来,美欧协调遏制中国的力度加大,同时,美欧存在分歧,应稳住并扩大中欧经贸关系,避免欧洲全面倒向美国。建议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开展有效对接。近年来,中欧班列已经发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法已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中意第三方市场合作第三轮重点项目清单已达成共识。德国在企业层面也有资金数额较大的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应进一步拉紧中欧利益纽带,推动基础设施、金融、能源、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合作,巩固第三方市场合作成果,重启中欧投资协定,突破美欧联手形成抗衡“一带一路”之势。

三是处理好中印关系。印度对于“一带一路”持不同看法,成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重大的阻碍因素,在美日的鼓动和支持下,印度以“全球南方国家”领头羊自居,近年来全球电子产品组装产业正在加速向印度转移,应看清短期内中印间实现“龙象共舞”的可能性不大。在与印度进行双边经济合作过程中,适当控制我对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与合作。在多边层面上,可以从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尼跨喜马拉雅互联互通建设着手,深化中国与南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推动中国与南亚地区共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也可将印度入常作为重要筹码,力争印度在国际重大事务上与我立场一致,并欢迎印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入RCEP。

(三)鞏固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十年形成的基本盘

一是把周边作为重中之重。可考虑对周边国家适当让渡部分利益,率先建成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应根据我国特有的复杂周边环境,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周边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实现我陆权经济板块和海权经济板块的有效衔接,搭建形成以我主导的跨国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海上丝绸之路方面,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RCEP生效助力中国东盟合作,应进一步发挥广西、云南等沿边省份面向东盟开放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国东盟交通基础设施、贸易投资便利化、数字经济、农业、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快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对冲美“印太经济框架”下相关合作。日本、韩国是美国的盟友,在美拉动下日韩关系出现联手新动向,但日本、韩国与我经贸联系难以割断,RCEP生效后,中日之间首次建立了自贸安排,中国申请加入CPTPP,可加强“一带一路”与日本主导的CPTPP对接合作,形成相对稳定的中日关系,“以经促政”。同时,RCEP+CPTPP框架下,中日韩贸易关系在全球贸易关系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不仅仅是一些商品类别进口关税的互惠下调,更多是围绕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技术研发等制造业产业链的各方面,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合作格局。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形成利益驱动下日本、韩国自主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良性关系,避免日韩一边倒向美国的局面。陆上丝绸之路方面,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是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影响力削弱,美国加大在中亚地区的渗透,伊朗、土耳其、印度等也在本地区增加影响力,中国—中亚峰会为中国中亚合作开启新篇章,可进一步加强中欧班列沿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和规则标准“软联通”,积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和独特的经贸人文往来优势,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使新疆真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二是积极拓展非洲。除我国周边国家外,美欧与我国竞争的重点地区是非洲。截至2023年6月,已有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盟委员会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非洲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最重要的大陆之一。非洲国家大部分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受疫情、全球经济和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冲击,一些非洲国家经济雪上加霜,受美西方不断炒作共建“一带一路”“债务陷阱”的影响,中非合作现实困难不小。要密切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变差背景下非洲国家自身债务形势不断恶化给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双边协商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问题,降低一些国家的不合理预期。

三是强化与拉美尤其是巴西等主要大国的合作。拉美国家长期被看成是美国的“后花园”,美国在该地区一直发挥着巨大影响力。近年来,拉美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国家对美不满情绪高涨,一些国家与我已有良好的合作根基,应更加积极主动扩大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如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且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过去14年间,中国一直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巴西也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之一。2022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715亿美元。2023年,中巴签署人民币清算安排合作备忘录,巴西宣布与中国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中巴双方共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出愿探讨南美一体化等巴西发展政策和投资计划,同“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发展政策和国际倡议进行对接,深化经济财金领域对话,继续加强在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组织及G20、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等多边机制下的交流等。

(四)多维度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健康、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也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应多维度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一是加快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日益融合,成为引领经济复苏、产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强在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战略规划、标准体系、监管手段等方面的对接合作,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破除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的壁垒,打造数字贸易规则“朋友圈”,构筑“数字命运共同体”。应推动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E国际贸易数字贸易模式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复制推广,并逐步将在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上升至WTO规则层面。应妥善应对“数字地缘政治”等新难题,注重与东盟、欧盟等各方在数字贸易、数据治理规则制定方面加大协调,提升我在数字经济和数字规则治理上的话语权。

二是促进绿色丝绸之路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占2/3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2022年3月,中国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应按照《意見》有关要求,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模式。同时,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创新绿色金融模式,推动共建国家和地区积极构建绿色供应链协作平台,逐步构建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链,形成“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共同体和低碳发展命运共同体。

三是携手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应抓住抗击疫情形成的深化卫生健康国际合作重要性的共识,把健康丝绸之路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民心相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加快中医药和中国创新药“走出去”。建议在现有的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医院合作与发展联盟等多个联盟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一带一路”医院联盟,搭建“一带一路”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联盟,通过深入合作,强化药品、医疗卫生标准规则的衔接,逐步建立“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机制、规范及相应规则制度。创新医疗援外等跨国跨区域医疗卫生合作方式,深化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组织中的沟通与协调,与国际机构携手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五)加快“一带一路”规则标准体系建设

共建“一带一路”在规则标准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应进一步巩固扩大,逐步形成广大共建国家共同认可的规则标准体系。

一是构建基础设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先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我国几十年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覆盖基础设施项目全过程全流程的工程管理模式和规则标准,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标国际高标准,健全对外承包工程管理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统计分析和运行监测,推动对外承包工程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基建标准“走出去”。

二是健全完善境外合作园区标准体系。高质量建设经贸合作区等境外合作园区,鼓励企业顺应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趋势,创新境外投资合作方式,推动新模式新业态有序发展,推动投资和贸易融合发展,带动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发挥我国现有各类开放平台优势,将已形成的制度经验以规则标准依托境外合作园区复制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落实G20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原则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载体积极参与WTO改革,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积极参与5G、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全球最低企业税率等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提升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权。

(六)全面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

一是创新“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从共建“一带一路”实践取得的重大进展出发,积极分享“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对互联互通以及共建国家产生的积极作用,分享“一带一路”推进中对减贫、卫生防疫、生态治理等取得成效的经验,推动形成一批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衍生出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生动化表达。推动各类社会组织“走出去”并加强与有关国际机构排名领域的交流合作,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支持国内权威机构持续发布“一带一路”经济社会发展指数。

二是创新构建“一带一路”理论体系。在新成立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秘书处引领下,发挥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能源、税收、金融、绿色发展、减灾、反腐败、智库、媒体、文化等领域搭建的多边合作平台的作用,开展多主体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提升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智库合作平台机制水平,共同探讨和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持续发展合理化建议。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智库、发达国家智库和国内智库联合开展共建“一带一路”研究,结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共同诠释共建“一带一路”理论内涵,逐渐形成基于实践发展的理论体系。

三是积极回应国际舆情,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要努力消弭美西方国家利用舆论话语权造成国际社会对 “一带一路”的误解和误读。更加主动作为,总结成功经验和案例,打造一批适应国际叙事需求的中国“一带一路”故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和分众化表达,正面宣传“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有理有效积极回应国际舆情。面对国际社会提出的有关债务可持续发展的质疑,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开展相关评估,及时公布结果以正视听,同时,系统梳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的有关债务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面对美西方对我“规则标准”的抹黑,要善于利用联合国、G20等平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规则标准的输出和传播,宣传中国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性原则等,有效缓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舆论风险。

[参考文献]

[1] 蔡昉.一带一路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2] 陈文玲,颜少君.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R].2021-12-31.

[3] 颜少君.新形势下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与中国抉择[J].开放导报,2023(1):15-27.

[4] 颜少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重点路径经济日报,2023-04-06.

[5] 颜少君.开创中国—中亚合作新局面[N].经济日报,2023-05-27.

[6] 邹磊.美欧全球基建计划协调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与中国应对[J].国际经济评论,2023(2):85-108+6.

The Impact of US-Europe-India Global Infrastructure Plan on the Belt and Road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Yan Shaojun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 Beijing 100050)

Abstract: At a time when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is deepening and its effects are emerging, major econom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India have successively released global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plans. This signals a new phase in the strategic contain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est, posing more external risks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to its joint construction. We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unique strategic value of jointly buildi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unswervingl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t’s essential to classify policies to break through the US-Europe-India global infrastructure plan to our “encirclement”.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solidify the foundation formed over the past decade of jointly buildi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Silk Road, Green Silk Road, and Health Silk Road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Additionally, efforts should be accelerated to develop the rules and standards system of the Belt and Road,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its public opinion and discourse system, and advance its joint construction towards greater stability and long-term success.

Key words: Global Infrastructure Plan;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s; Joint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收稿日期:2023-11-16   責任编辑:罗建邦)

猜你喜欢

美欧倡议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本期导读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欧盟发布贸易统计,中欧贸易增长迅速,逼近美欧贸易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