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理解文本 实现“情”“意”兼得

2024-03-03秦美娟黄尧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提升素养学法指导

秦美娟 黄尧

作者简介:秦美娟,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小教育集团开发区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黄尧,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小教育集团开发区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摘要: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艺术价值,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体会佳句、赏析美段、厘清脉络和拓展延伸,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学法指导;解读课文;培养情感;提升素养

一、教学片段

【片段一】理解词语,奠定基础

师:同学们,课文中哪句话具体描写了“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生:“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这一句具体描写了“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师:既然能“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这样的树木应该长得怎么样呢?

生:长得很茂盛。

师:你说得对。“葱葱茏茏”就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我们来看看视频。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酸甜可口”的意思?

生:“酸甜可口”就是又酸又甜,非常好吃。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呢?

生:我是根据字面的意思理解的,“酸”和“甜”都是指味道,“可口”就是很好吃的意思。

师:很好,同学们还能用这种方法理解“又松又软”“景色诱人”这两个词吗?

生:“又松又软”就是非常松软。

生:“景色诱人”是指景色很美,非常吸引人。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理解词语,有时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有时可以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直接从字面上理解。

【片段二】品味佳句,助力理解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思考怎样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现这些句子的含义?试着用恰当的语气反复朗读,细细品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都画出了课文中一些写得非常生动的句子,并试着用恰当的语气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现在,就请你们从中选择一句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读。

生:(示范朗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这一句要读得轻快、活泼,以表现作者兴奋、喜悦的心情。

生:(示范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这一句要以俏皮、活灵活现的语气来读,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小鹿活泼可爱的样子。

生:(示范朗读“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一句要以欣喜的语气读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生:(示范朗读“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这一句要用喜悦甚至惊奇的语气来读,才能表现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学生交流,教师配之以多媒体展示)

师: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好,都能以恰当的语气朗读这些句子,很好地表现了句子的含义。现在,就请大家根据他们的示范,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吧。

【片段三】赏析美段,陶冶性情

师:请大家认真朗读第二自然段,同时思考(出示问题),你从哪里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春天来了?

(学生朗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朗读体会吧。

生:我从“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一句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春天来了。

生:我从“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这一句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春天来了。

生:我从“溪里涨满了春水”这一句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春天来了,因为在冬天,小溪里的水都结冰了。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对。这些句子都生动地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天美丽和充满活力的景象。请大家满怀春天到来的喜悦,把这一段再朗读一遍。

师: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小兴安岭的夏天时,又写了哪些景物呢?作者为什么说小兴安岭的草地“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呢?

生:因为夏天到了,小兴安岭的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的是五彩缤纷,所以,作者称赞小兴安岭的草地“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师:“五彩缤纷”这个词用得好。

师:这里“千万缕耀眼的金光”是指什么呢?

生:“千万缕耀眼的金光”是指金色的阳光。

师:“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一句,生动地展示了小兴安岭夏季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哪位同学能以恰当的语气再朗读一遍?

(指名朗读)

师:请大家边朗读第四自然段边认真思考,课文这几句话写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朗读课文)

生:“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描写了白桦、栎树、松树、柏树等树木。

生:这句话还有后边的“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都说明小兴安岭的秋天非常美丽。

生:这一段的第三句话写了小兴安岭出产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等,还出产人参等名贵药材。

生:第三句话说明小兴安岭物产丰富。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第四自然段其实讲了两层意思,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

生:小兴安岭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师:观察得很仔细,用词很准确,感情也很真挚。请大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有感情朗读)

【片段四】厘清脉络,学习写法

师: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先后顺序写的。

生: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师:同学们说得对,这种按照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不仅使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还方便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练习中,也能学习应用这种写法。

【片段五】拓展延伸,提升效果

师:多数同学都和家长出去旅游过,你们能向大家介绍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旅游景点吗?

生:我去过北京的颐和园。那里的昆明湖水非常清澈,湖中的小岛上绿树成荫。

生:我去过南京的紫金山。那里有山有水,还有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中山陵很有气势。

生:我去过苏州的拙政园。那里小山上长满树木,公园里摆满盆景,水池中开满荷花,非常美丽。

师:同学们的见识真不少。这些地方都是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值得我们游览、欣赏,更值得我们热爱、赞美。希望大家课后能多阅读介绍祖国美丽山川的文章,有机会的话,多游览祖国的旅游胜地,从小热爱祖国,长大报效祖国。

二、教学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以精确贴切的词句、朴实生动的笔调和饱满真挚的情感形象地描写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介绍了那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其教学目标包括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掌握小兴安岭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等。教学中,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体会佳句、赏析美段、厘清脉络和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总体来看,本课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二是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一)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理解词语,尤其是重点词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本课优美的词语俯拾即是,如“葱葱茏茏”“耀眼”“苍翠”“酸甜可口”“又香又脆”等。这些用词既形象生动,又真实贴切,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准确理解这些词语,对学生理解课文并体会思想感情大有裨益。在指导学生理解“葱葱茏茏”一词时,黄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从而加深理解。三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所以,在指导学生理解“酸甜可口”“又松又软”“景色诱人”這类浅显易懂的词语时,黄老师都鼓励学生应用自身经验,直接从字面上理解。

二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情。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黄老师十分重视朗读教学。他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是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黄老师在拓展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深化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初步培养了他们联系生活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一是理解词语重方法。准确地理解词语是品味佳句进而赏析美段的重要基础。所以,黄老师在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更教给了他们理解词语的方法,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是学习佳句重品味。这篇课文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句子的凝练生动。凝练,即言简意赅;生动,即意态灵活。例如,“山上的积雪融化了……”形象地展示了溪水淙淙流淌的诗意画面;“小鹿在溪边散步……”生动地表现了小鹿的活泼可爱;“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草地上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象;“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具体介绍了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教学中,黄老师先引导学生画出这些重点语句,试着用恰当的语气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再组织他们开展交流:怎样以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朗读表现小兴安岭的美丽可爱?多次进行有感情朗读,帮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审美体验。在学生交流时,黄老师还配以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直观感受小兴安岭壮观、美丽的景象。通过这样智慧交融、思维碰撞的交流互动,学生不仅品味了佳句的意思,更品味了其间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是赏析美段重感受。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黄老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和欣赏课文,特别是赏析其中的优美段落,真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从而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例如,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黄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小兴安岭秋天的美丽。从“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这一句中感受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学生由此发现,小兴安岭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四是厘清脉络重顺序。本课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按照四季变化的顺序,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课文的教学目标就包括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黄老师不仅没有局限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引导他们了解并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这样做既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文整体结构,又促进了他们写作技能的提升。

五是拓展延伸重效果。本课教学的拓展延伸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几篇相同类型的课文。课堂上,黄老师引导学生将当前的学习与以往的学习经历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使学生与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游览祖国旅游胜地的美好记忆。黄老师引导学生讲述旅游经历,很好地实现了课堂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同伴生动的讲述,一下子拉近了课文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拓展教学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系统化与生活化,巩固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体会佳句、赏析美段、厘清脉络和拓展延伸,较好地体现了上述要求——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真情实感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胡阳语,胡海舟.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课程资源开发、运用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22(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葛勇. “每时每刻的事情”:语文学科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5).

[4]李吉银.为美好品质而教: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语文学科育人实践[J]. 江苏教育研究,2022(25).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提升素养学法指导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
精巧务实的驾驭教与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
探讨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策略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尝试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