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审计的现实困境及纾解对策研究
2024-03-03王海兵梅文婕於铃蒨
王海兵 梅文婕 於铃蒨
【摘 要】 随着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与应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出现新的发展态势。现阶段,全球出现的各类数字货币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我国数字人民币在顺应数字支付全球化发展趋势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数字人民币审计有助于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营环境,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文章通过对我国数字人民币审计相关研究的梳理,从政策法规、指南标准、技术保障、合规监管和人才建设等维度,分析我国开展数字人民币审计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结合数字形态的货币特性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成果,构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审计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人民币审计现实困境的纾解对策。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数字人民币; 技术协同; 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06-0139-08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1 ]。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在新兴技术革命与数字经济发展打破货币流通边界的背景下,全球正逐步走向一个世界数字经济共同体的新时代。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给支付体系、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带来了诸多挑战,新冠疫情又极大地促进了电子支付在全球的发展,加之美元霸权带来的经济影响,促使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的设计与研发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新的货币形态超越时空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推动国际经贸合作实现数字经济的互联互通,由此出现数字支付全球化的新发展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要求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推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我国逐渐普及的数字人民币(e-CNY),其本质是央行借鉴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在进一步的研发设计中需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结合审计监管规范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人民币国际化是长期动态的进程,数字人民币为此提供了便利,将更好地壮大我国数字经济,维护国家货币主权以及开放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
全面规范数字人民币应用管理系统是数字经济发展与金融安全、社会稳定的关键,也是数字人民币国际应用场景落地之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我国自2014年开始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工作,并于2019年启动试点,成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先行者[ 3 ]。俄罗斯企业在2022年年底采取了人民币结算,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人民币在中东地区也将受到欢迎,规范化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管理系统在国际贸易中则更能增强我国货币的话语权。因此,在推进数字人民币稳健发展与国际化进程中,我国亟需运用大数据智能技术探索数字人民币审计发展之路,把握好先发优势,全面规范数字人民币的使用。要协同区块链等数字处理技术与审计方法结合,实现审计从信息化向数字科技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从而聚焦审计风险、提高数字人民币审计质量,让数字人民币在国家货币管理、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整合分析审计的研究现状,合理运用数字技术融合成果,有效进行数字人民币审计监管,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新的时代已然到来,国家发展要求我国审计模式进行转型升级,因时制宜探索数字人民币审计发展路径更是稳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要求,应拓展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实现中国数字经济新发展,开创国际货币体系新局面。
二、文献回顾
在新兴技术背景下,我国数字人民币的广泛试点和金融市场上非法的数字资产交易引发公众关注,对审计的数字化取证和防范风险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对多元交易的有效监管是数字人民幣审计的重要内容。但现有文献鲜有涉及数字人民币审计的研究,本文拟从数字货币审计和数字人民币所借鉴的区块链技术审计两个方面进行回顾。
(一)数字货币审计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数字货币,因其币种繁多、交易量巨大,上下游产业链日趋完善,对其进行审计是一项新兴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克里斯托弗·希梅尔斯等[ 4 ]认为数字人民币对经济规模、金融市场、跨境结算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需要以中央政府为核心采取“中心化”管理,运用数字技术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张宜借鉴国际经验认为我国数字货币依托成熟的电子支付系统,但尚未形成配套的监管制度,需要完善二元式发行模式,强化技术与监管的融合。陈舒[ 5 ]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让数字货币去中心化、可追溯性、不可篡改等技术优势得以实现,但存在监管漏洞,亟需利用审计工作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督规范。蹇薇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特点,分析加密数字货币审计业务执行层面的作用与影响,提出利用区块链浏览器和默克尔树等工具来提高审计质量,同时注重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防范。Lin等[ 6 ]的研究综述了区块链安全问题和挑战,包括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和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以及防范网络攻击的方法。高廷帆等[ 7 ]认为数字货币中分布式账簿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将会推动审计向半自动、自动化演进,持续影响审计行业的发展。由于数字货币行业存续时间尚短,技术含量高、业务形式新颖,对该类业务进行审计时,一些传统的审计方法可能会失效,审计师可以根据数字货币的分布式记账、记录可追溯等特征,协同新兴数字技术手段开展审计。
(二)区块链审计
数字人民币的审计实践离不开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持。区块链作为关键的信息技术,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在审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薛开诚等[ 8 ]认为区块链技术会对审计工作产生深刻影响,将推动传统审计模式改变,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特殊性从而把握审计系统整体的发展趋势。肖芬[ 9 ]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对传统审计工作的冲击,以及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审计操作流程与机制创新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提出在未来的审计实务中运用区块链技术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风险与挑战。徐超等[ 10 ]认为应革新我国审计技术方法,发展国产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审计技术平台,实现快速发现审计问题、追溯审计数据、提高审计效率、构建审计数据标准、提升数据的可靠性等。Wang等[ 11 ]设计出公共云存储下的审计公共支付智能合约,利用区块链技术替代了原来的TPA①方案。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区块链、智能合约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适应数字人民币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填补传统审计思维的漏洞。毛明松等[ 12 ]对区块链技术下的差旅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了基于智能合约的差旅票据的合理性及合规性的智能审核,对区块链应用于财务处理进行了有益探索。林志军[ 13 ]认为新兴的区块链技术能够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催生新经济业态,从源头上形成共同和共享的数据链,促成财务系统的合流与功能优化,降低审计风险,保障审计质量。王海兵等[ 14 ]发现数智化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审计效率与效果,并从人际、时间、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了人本审计治理路径,通过审计人才融合技术优势,弥补纯技术层面所欠缺的创造力、思辨力与洞察力。当前各国主要运用区块链、智能合约、云审计等技术手段对数字货币进行审计,但因我国数字人民币拥有独特的中心化管理的双层运营结构,所以不能完全照搬这类审计模式。
(三)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兴技术应用与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央行数字货币的监管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除了对央行数字货币定义的探讨外,还从技术手段、管理模式和未来风险领域多个层面分析数字货币的发展形势。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利用信息技术协同管理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为金融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数字人民币审计领域,培养一批跨专业、多维度、大协同的审计人才是推动数字人民币审计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对数字人民币审计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度挖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数字人民币审计管理路径,可为国家数字人民币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全球数字货币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我国实施数字人民币审计的现实困境
截至2023年4月,数字人民币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市试点,并与多国央行开展“货币桥”实验,让数字人民币更好地在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实务界对数字形态的货币审计实践相对匮乏,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境和挑战。
(一)数字人民币审计政策法规不健全
数字人民币审计政策法规不健全,数字人民币审计的政策法律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2022年底提出“夯实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法治和监管基础,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配套政策,巩固数字人民币法偿性地位”。虽然数字人民币是央行这一“公共实体”提供的金融服务,但随着跨境支付试点业务的不断扩大,目前仍缺乏调整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或判例[ 15 ]。该类场景的试点缺乏法律保障,在没有达成相关协定的情况下很容易触及他国利益产生贸易风险,交易中也可能对我国数字人民币产生不信任的风险规避行为,出现不使用或拒收的现象。另外,各国政府虽然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尚未出台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引导业务交易审计,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数字人民币审计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支撑,审计工作难以合理合规、安全高效地进行,难以对金融市场上的非法交易做到及时发现并扼制。数字人民币的交易问题需要健全政策法规来引导作业,同时明确审计业务具体流程,降低审计风险,以维护审计的独立性与公平公正。数字人民币审计涉及数字人民币业务实时监控、审计风险控制、数字技术应用等多方面,需要由国家引领,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大型事务所与广大商业机构共同参与。不健全的数字人民币审计政策法规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数字人民币相比传统货币具有可追溯性、可传递性、可匿名性等特点,对它的管理和使用监督存在一定的困难。数字人民币在我国普及的同时,这种新业务的复杂性与数据的关联性导致审计工作存在困难。另外,基于已公布的央行数字货币系统中也并未包含数字人民币审计流程的规范指引,国家制定的《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审计作业,但在实务方面并没有对数字人民币审计进行明确的准则规定,进而不能对数字人民币审计内容、技术方法、业务流程、风险规避等方面做出明确指导,大大增加了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复杂性与风险性。
(二)数字人民币审计指南标准不完善
没有统一规范的全国性数字人民币审计指南,难以对数字人民币审计业务及審计项目实施效果做出合理、客观的监管评价。由于数字人民币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和金融创新,目前缺乏完善的审计标准和指南,这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面临标准解释和指导不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经验。2021年10月15日发布的《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投入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投入提供了决策依据,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有效实现。但是审计实务界却没能与银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并肩而行。目前我国央行与政府审计部门尚未就数字人民币审计业务做出整体规范,涉及数字人民币贷款、法拍、代发工资和交通支付的商业机构对数字人民币审计缺乏合规性与协同性,容易产生操作风险、数据准确性风险与安全风险。由于数字人民币的审计过程与传统纸币和电子支付方式有所不同,需要制定综合性的指南标准,为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安全性、合规性和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审计的目的是为了监督和确保数字人民币的正常运行,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和金融稳定。因此在完善指南标准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数字人民币业务详细划分审计范围,并结合数字资产动态变化的不稳定性,采用可靠的数据分析工具,提高数字人民币审计指南标准的可操作性。
(三)数字人民币审计技术保障不全面
由于数字人民币兼备分布式账簿技术、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数字技术支撑运行,在数字人民币审计过程中需要采用节点同步、代码审计、账本数据提取等方法,技术的复杂性使传统审计方法无法应对新兴的数字化业务。因为具备互联网的特性,数字人民币使用前会涉及大量用户的交易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审计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审计过程中更需要注重数据的隐私和保密,审计人员自身也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伦理规范,保证数据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但实际情况是当前数字人民币审计的技术保障力度远远不足,在审计实践中的访问权限和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技术安全和防御措施、业务连续性和灾备计划等重要问题仍未解决。例如,在保密性方面,数字人民币系统包含大量敏感数据,因此审计过程中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如果缺乏适当的身份验证机制、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措施,则难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在技术防御方面,数字人民币系统面临的威胁包括网络攻击、恶意软件、黑客入侵等,防御潜在风险需要强大的技术保证网络安全架构、紧急防御措施、漏洞检测修复等功能持续运行。区块链技术作为重要的审计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资源算力不足、安全性有待加强、数据标准不统一、物证难以协同等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升级。同时数字人民币审计需要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业务连续性和灾备计划,审查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灾备设施,并评估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可用性和恢复能力。数字人民币审计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运用技术来保障安全、合规、稳定等多方面,以提高数字人民币审计工作效率,缓解审计人员的技术压力,从而有利于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确保数字人民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数字人民币审计合规监管要求多变
数字人民币系统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督和合规管理,但在应用试点快速拓展的情况下这些要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法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审计人员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难以及时了解最新的监管要求和合规标准,也就无法确保审计工作与之保持一致。因此,开展数字化人民币审计时可能面临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和经济风险。数字人民币系统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包括反洗钱(AML)、反恐怖融资(CFT)等合规要求,在审计过程中更要全面关注了解客户(KYC)流程、反欺诈控制、合规检测和报告机制等系统的合规性。目前指南标准的不完善容易让这些流程节点被忽略,从而引发实际审计中的人为错误、流程缺陷、内部控制不足等操作风险。数字人民币作为电子化形式的国家法定货币,旨在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在审计层面,作为审计对象的库存现金使用情况将逐渐变成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数字人民币业务涉及复杂的生态系统和多个参与方,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审计人员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整个生态系统,只能对特定的场景进行审计,这容易产生审计结果的局限和风险的遗漏。另外,国际局势与政策的多变性同数字人民币跨境交易的关联性,使数字人民币审计更需要提高对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和经济风险相关问题的敏感度。不了解、不熟悉审计过程中有关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机制、流通渠道、资金流动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相关因素,将很难避免这类经济风险,进而难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和监管要求,最终影响数字人民币的正常运行和国际化发展。
(五)数字化专业复合型审计人才匮乏
由于数字人民币业务相较于传统经济活动更为复杂和新颖,审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理解能力,缺乏专业技术的人员将带来系统运作风险,从而降低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国家正持续开展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工作,在电子科技与研发领域成效明显,但审计行业中具有多领域知识技能的审计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审计人员往往只熟悉传统的审计内容和程序,对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智能合约等数字化领域的技能掌握不多,对央行数字人民币所展露出的新趋势与技术性很难适应,无法保证数字人民币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技术革新和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数字人民币与对公和个人业务深度融合,一些惠企利民的新功能加速上线,做好数字人民币审计业务对推进数字人民币规范应用至关重要。应建立良好的技术协同型审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数字人民币技术引导、智能分析工具运用和数字人民币场景审计实操方面的人员培训。具有数字技能和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队伍是推动数字人民币合规发展的中坚力量。跨专业、多维度、大协同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在处理繁琐的审计工作时能够更加敏锐地利用行业惯性思维逆向思考,发现一般审计人员难以察觉的控制漏洞、数据造假等关键问题[ 16 ],能利用比较优势坚持数字人民币审计的高标准、严要求,有利于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目前,审计人才队伍的匮乏与数字人民币高质量审计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阻碍了我国数字人民币的审计实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人民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
四、我国数字人民币审计现实困境的纾解对策
探索我国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发展之路,必须要冲云破雾,纾解当前实际运用的困境。因此,本文从政策法规、指南标准、技术协同、合规监管和人力资源五个维度,探索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实施框架和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政策法规维度,要制定数字人民币审计政策和准则,为审计工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提供政策及法律保障。指南标准维度,要鼓励行业研究和经验分享,助力数字人民币良性发展。技术协同与合规监管两个维度,要齐头并进,加快数字技术协同应用,建立同监管机构的紧密合作机制,以保障隐私数据安全,从而满足数字人民币的高效监管要求。人力资源维度,要加强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数字人民币审计质量,实现人才驱动。
(一)健全国家数字人民币审计政策法规
双层运营架构的数字人民币前沿设计已经过全面检验,可行性和可靠性也被证实,接下来需要进行数字人民币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支持政策方面的研究设计,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技术标准,夯实数字人民币法律基础,规范审计作业。一是要制定数字人民币审计准则,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审计机构可以合作制定完善数字人民币审计准则,准则内容应涵盖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关键审计领域,提出明确的审计要求和程序,从而确保审计业务工作中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二是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数字人民币发行和运行管理制度,厘清数字人民币审计范围,并根据具体业务层次划清相应主体的法律责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了解地方政府对数字人民币使用的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三是国家引导构建数字人民币系统,完善顶层设计,将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内容和程序规范化。数字人民币系统需要符合反洗钱(AML)和反恐怖融资(CFT)等合规要求,未来合规审计将成为数字人民币审计的重点之一,审计机构更需要加强对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合规性审查。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致力于信息隔离机制的建设,防范数字人民币使用者信息泄漏。与此同时,数字人民币经营机构要建立和完善用户信息保护内部控制体系,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涉及非法交易的要及时获取并冻结客户的数字资产信息进行调查和处理。建立信息隔离机制仅是完善顶层设计之一,尚需厘定有关机构数字钱包多功能使用的法律前提,并对违规交易出台惩处措施,从风险防范角度研究推出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制度框架。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央行及相关审计部门亟需健全国家数字人民币审计政策法规和运营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搭建面向不同数字人民币业务需求的系统架构,促进我国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数字人民币审计标准和指南
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多元特性和审计范围的不断拓展,对数字人民币审计应综合考虑并运用中央银行审计、技术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大数据审计和外部审计等手段,如图2所示。由于操作流程复杂,参与方众多,所以只有进行跨机构、跨组织的多方沟通,才能制定出较为全面的审计标准和指南。就目前而言,央行是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主体,所以央行可以同数字人民币治理层共同推进相关标准和指南的研究。在数字治理背景下,建议鼓励行业内的研究讨论和经验分享,可通过举办数字人民币行业研讨会、撰写白皮书和分享最佳实践等方式,推动数字人民币审计实践的发展和进步。要建立跨机构和跨组织的合作机制,组成联合审计团队,共同应对数字人民币审计的挑战,并通过共享经验和资源,增强审计工作的覆盖范围和效果。(1)在行为指南层面,对于中央银行数字人民币审计业务,可以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由其负责对数字人民币系统进行审计。另外,中央银行也可以选择委托独立的审计机构来执行审计任务,审查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流通和使用情况。审计人员应对数字人民幣的发行过程、流通环节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审查。(2)在审计标准层面,这些审查可以包含验证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数量、发行途径、流通渠道和使用范围等重要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评估,审计人员要思考这些流程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及数字人民币系统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资金和数据的安全。中央银行应与数字人民币治理机构、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和其他参与方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信息和数据,确保审计范围的全面性、有效性,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数据接口,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更好地引导审计标准和指南的制定。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各方之间的协同审计工作,共享信息、数据和经验,以实现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完整性和公正性。这将有助于确保数字人民币审计工作得到有效执行,提高审计的可信度与准确度。
(三)实施数字人民币审计多元技术协同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的不断发展以及交易数据的日益增长,技术审计将变得更加重要,审计机构需要关注数字人民币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包括加密算法的审查、智能合约的审核及系统架构的审视。技术审计有助于保障数字人民币系统的技术基础和架构的可靠性,以应对不断出现的安全挑战和风险。数字人民币系统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是安全性风险,例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和黑客入侵等。在审计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架构、身份验证机制、数据加密措施和漏洞检测的技术完善至关重要,包括建立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和安全事件监测等。在审计方法多元发展的时代,需要充分利用新兴的数字技术协同保护数字人民币审计数据安全,提高抵御威胁的能力。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审计时,采用数据脱敏和加密技术保护敏感数据,包括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使用加密算法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等。就审计人员而言,在审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数据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规范,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隐私法等。审计人员需要严格保密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和交易数据,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17 ]。
除了强化技术审计外,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成为数字人民币审计的重要工具,可协同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对数字人民币交易进行高效审计。例如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研发了智能数据分析工具(EY Helix)、智能自动化审计工具(EY Smart Automation),同时推出了数字化审计方法论,以“数据优先”为核心识别审计风险,将数据分析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审计机构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检测异常模式、识别潜在风险,并提供更深入的观点和决策支持,帮助审计人员更加高效地发现问题,分析趋势和进行风险评估。数字技术协同可以解决数字人民币交易种类多、系统复杂和工作量大的审计问题,拓展了数字人民币审计数据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保障数据隐私安全、防范风险,维护国家数字货币体系乃至数字经济体系的稳定。
(四)建立数字人民币审计多方监管合作机制
由于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需要数字人民币审计单位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和技术专家等多个参与方建立定期沟通和合作机制,及时了解最新的监管要求和合规标准的变化,协同审计监督工作,共享信息、数据和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可牵头定期举办行业会议、研讨会,监管机构可组织培训活动,以保障对监管政策和法规的理解,确保数字人民币审计工作得到有效执行,提高审计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我国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结构,涉及众多行为主体,有必要将他们纳入统一的监管框架,以保证金融系统的完整性[ 3 ]。因此建议数字人民币审计单位要积极参与数字货币监管政策和法规的讨论及制定过程,为审计工作提供意见,并与监管机构合作,共同制定合适的合规标准,使审计工作与最新的监管要求保持一致。
同时,数字人民币实行的是松耦合账户模式,方便交易双方直接在银行账户系统以外的地方进行交易,不受跨境网络的制约,这也为洗钱和其他犯罪活动以及套利行为提供了机会。为此,要强化数字人民币流通持续监管,及时应对数字人民币所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虽然区块链技术的核心要点是去中心化,但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兼具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将分布式纳入现有中心机构的体系内运营,并与中心化管控有效整合,使央行更好地实现对数字人民币的管理。要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数字化国家审计平台,实现数据交互与政策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及时性与合规性。安永已在中国成立审计共享中心,大幅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并且通过集中处理的方式降低了项目组自行处理的差错风险,更重要的是支持建立项目和事务所层面的项目程序质量跟踪和管理,提高了整体审计交付的质量。因此国家层面的监管部门应投入资源引导数字化国家审计平台建设,强化监管科技的应用实践,加大对数字人民币跨行业、跨市场的审计风险防范与应对方法的研究,牢牢守住数字经济安全运营的底线。
(五)加强跨专业、多维度、大协同审计人才培养
提高审计人员的数字技术熟悉程度和职业胜任能力是有效开展数字人民币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随着数字人民币领域的逐步拓展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持续应用,传统单一的人工审计方法已经难以应对新的审计要求,海量数据的获取、整理、检查、分析消耗了审计人员大部分的精力,必然造成审计效率低下,审计成本提高。可以通过实施专项引才行动,引入新兴数字技术领域的跨专业人才,增强团队多维度下数据协同分析的本领,使审计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更有价值的风险评估和专业判断上,真正做到风险导向和价值提升。
就审计而言,数字人民币业务拓展进程的加速,反而给业内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进步。数字人民币审计的人才培养,可以借鉴安永全面推进审计转型的两种关键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立数字化先驱者组织,发挥优秀少数派的影响效应,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群体化数字化转型。二是建立数据专家团队,增强审计团队的数据透视力,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在未来纷繁复杂的数字人民币审计场景中,数据专家将是审计服务提供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成为审计团队中的先行者,为审計质量提升和价值挖掘奠定基石。数据专家的工作首先是将审计数据充分数字化、电子化、无纸化,其次是通过数字技术打通财务系统与审计系统的连接,这样可以让数字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法拍交易、工资发放等审计数据实现系统层面的可查、可分析、可追溯,将传统的审计资料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与数据并进行统一处理。在数据专家的支持下,审计团队可以被充分赋能,增强对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透视能力,丰富风险防范的手段,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对于新兴的数字人民币审计工作而言,建立一支具备全面数字人民币专业知识、掌握重要数字技术、拥有多维度数据协同本领的审计人才队伍至关重要。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数字支付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数字人民币的标准化与合规性不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还需要循序渐进地构建一个和谐的交易系统和环境。通过完善数字人民币审计实施路径,进行全方位监管,可以规范不同场景应用,防范金融风险。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发展趋势将着重于技术审计、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强化合规审计与协同审计,有助于保障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并为数字货币领域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数字人民币审计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发展之路,为全面深化数字人民币的应用管理,推动我国审计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贡献绵薄之力。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基于数字资产与数据治理的价值维度检验我国数字人民币审计的必要性,探索构建国家数字人民币审计体系;规范数字人民币业务的审计责任评价标准,探索审计评价动态指标;整合区块链等数字共享技术在审计实务中的深入应用,探索全国统一的数字人民币审计实时监管平台的具体构建和运行模式。最终目的是建立以国家为主导的、多方审计机构共同参与的数字人民币审计工作新局面,提高国家数字化水平,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樊锐.新征程上必须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6):30-32.
[2] 赵恒,周延.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22(6):32-43.
[3] 李佳卉,王思琦.欧洲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22(11):52-59.
[4] 克里斯托弗·希梅尔斯,马天.数字人民币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研究[J].经济问题,2023(3):23-29.
[5] 陈舒.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数字货币审计研究[J].会计之友,2020(14):157-160.
[6] LIN I C,LIAO T C.A survey of blockchain security issues and challen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2017,19(5):653-659.
[7] 高廷帆,陈甬军.区块链技术如何影响审计的未来:一个技术创新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J].审计研究,2019(2):3-10.
[8] 薛开诚,陈耿.区块链技术助力审计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41-43.
[9] 肖芬.区块链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20(1):84-88.
[10] 徐超,陈勇.区块链技术下的审计方法研究[J].审计研究,2020(3):20-28.
[11] WANG H,QIN H,ZHAO M H,et al.Blockchain- based fair payment smart contract for public cloud storage auditing[J].Information Sciences,2020,519:348-362.
[12] 毛明松,許睿,章卫东.基于区块链的差旅事务模型及智能合约研究[J].会计之友,2023(17):156-160.
[13] 林志军.区块链技术对会计审计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23(20):2-6.
[14] 王海兵,李艳琳.数智化环境下人本审计治理基本框架构建与实现路径[J].商业会计,2022(19):4-9.
[15] 钟英通,肖扬.社会货币论下数字形态人民币国际化与法制建设[J].武大国际法评论,2023,7(3):138-157.
[16] 吴蓉.当政府审计站在互联网金融的“风口”上[J].商业经济,2020(12):143-145.
[17] 程雪军.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展逻辑与国际镜鉴[J].经济学家,2022(11):10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