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2024-03-03杨忠海李瑛玫李潭宋海涛

会计之友 2024年6期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思政课程

杨忠海 李瑛玫 李潭 宋海涛

【摘 要】 数字化时代,为推进会计教育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数字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需要同步提升。文章阐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应时代要求,将财务分析可视化嵌入《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与思考,提出了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夯实经管专业基础知识,贯彻OBE理念(以财务报表分析为基础),采用商务智能软件Power BI,注重上市公司真实场景以及师生课堂内外相融合和课内互动融合的“五位一体两融合”教学体系。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字化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也得到了更有效的提升。文章为数字化时代会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会计学》课程; 五位一体两融合; 课程思政; 商务智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06-0090-07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强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是数字化时代的需要,是将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与现代数字技术相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培养数字化时代高质量人才的必由之路。数字化时代对高质量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已逐渐由人工智能替代,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要继续进入课堂?教学重点和现代会计人才必备的数字技能应该如何体现?会计人才的职业操守和素养是否还要继续强调?数字化时代,会计教育数字化改革势在必行,而上述疑惑在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改革中尤其突出。

为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会计人才的要求,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课程教学团队对全院本科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②课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革与实践,凝练出“五位一体两融合”的教学体系。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经管类非会计专业本科生《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教学改革效果与思考,以期为我国高校《会计学》课程改革和高质量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

本文借助陈超美教授研究团队开发的CiteSpace软件绘制《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知识图谱,以此对《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国内外研究热点、国内外核心作者及演化趋势进行分析。国内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国外文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0日。中国知网检索的主题词为“会计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等,检索出368篇中文文献;相关英文主题词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312篇英文文献。

(一)国内外研究热点分析

图1为国内《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包括基础会计、会计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课程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等。图2为国外文献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热点关键词,包括会计教育、批判思考、社会建构、经历、体验、职业道德、国际会计准则、学习成绩、答案等。由研究热点关键词及相关文献内容可见,国内会计学课程的改革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改革等教学活动过程的变革,但教学方法强调“教”,教学手段仍比较传统,未发现有文献提及在《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教学内容也局限于传统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等会计循环方面。与国内学者相比,国外学者更加重视受教育者本身的感受,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体验和经历,依据会计学课程教学规律和实验对象,并结合会计准则等主客观情况,进行《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1 ]。

(二)国内外核心作者分析

由图3、图4的国内外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可以看出,《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团队均较少。由图3国内核心作者群可见,《会计学》课程教学团队教研成果产出较多的分别是张宏婧等[ 2 ]、王艳[ 3 ]和董必荣[ 4 ]带领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团队。图4为国外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从中可以看出,国外有一个合作关系比较复杂且稳定的研究《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团队[ 5 ],其余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依然比较松散。由于《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缺少稳定的教学研究团队,因而可能导致《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能很好地顺应数字化时代的潮流,不能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和重塑,以响应人工智能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对会计管理人才的需求。

(三)国内外研究演化趋势分析

图5和图6分别列示了国内外《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演化趋势,通过演化趋势可以全面把握《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演进历史和发展变化趋势。从图5可以看出《会计学》课程的改革开始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著重加强了《会计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但未发现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文献。国外《会计学》课程重视对会计法的教育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认为会计工作是支持企业战略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善于通过会计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6 ]。

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本文发现:(1)国内《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传统,缺少课程内容设计和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根本性变革。现有《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上更多强调“教”,较少从授课对象体验与感受的角度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未能顺应数字化时代浪潮,在教学过程中未应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未实现教学手段创新。国内外高校《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局限于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循环的内容,未考虑经管类非会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缺少以财务报表分析为导向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更缺少运用商务智能分析技术对企业会计报表和财务指标进行动态展示和深度挖掘的教学设计,未实现课程内容创新。(2)现有国内文献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案例教学,但缺少真实的应用场景,缺少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可视化展示以及运用商务智能软件进行分析的真实案例,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财务素养及数据分析思维。(3)国内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缺少持续的任务导向型的课堂革命,课堂教学缺少互动。由此,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会计学》课程可以探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可视化软件,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运用真实完整案例参与事件教学、构建任务驱动型的课内外师生互动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财务素养、数据分析思维、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会计学》课程“五位一体两融合”教学改革实践过程

响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号召和顺应数字化时代潮流,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课程教学团队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对经管类非会计本科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实施“五位一体两融合”的教学改革。2022年秋季学期,在实施第二轮教学改革过程中,引入沈阳跃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跃客科技)的VDC财经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并协同跃客科技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迄今为止,《会计学》课程已完成三轮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实效。课程已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一批立项项目,入选哈尔滨工程大学2021年课程思政精品案例,并获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流课程建设立项资助。配套教材《会计与商务智能财务分析基础》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精品教材建设立项资助,将于2024年6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一)“五位一体”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五位一体”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是指,在实施《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突破《会计学》课程原有教学内容框架,将课程思政、会计基础知识、财务报表分析基础、商务智能分析技术和上市公司真实案例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会计学》课程教学,对《会计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和升级,以强化经管类各专业本科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赋能学生财务信息思维、数据分析思维和商务智能分析技术。“五位一体”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如图7所示。

1.课程思政:挖掘思政元素

数字化时代,《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依然要秉承初心,以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为目标,以“专业课教育中贯彻思想政治性教育”为原则,注重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会计学》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章节内容导入《不做假账:朱镕基总理对会计人的期许》《分析的洞见:乐视迷雾终散开》《信仰的坚守:辛顿与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自强不息:小米与格力的“十亿赌约”》等思政案例,目的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勤奋努力、自强不息和坚守信仰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会计基础知识:夯实经管专业知识基础

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通常不是会计信息的“加工人”,而更多是交易或事项的“当事人”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数字化时代,经管类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应当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但不宜将有限的学时用于反复记账算账练习,学习基础知识的目的是掌握解读财务报表的能力和透过财务报表了解与分析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本课程在会计核算内容授课过程中,主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案例,讲授会计业务处理、账户登记、期末余额结转、财务报表项目计算及编制,重点让学生清楚每一个报表项目的含义、报表项目金额的来源以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3.财务报表分析基础:贯彻OBE理念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强调“结果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以所预期的最终学习成果为基础来设置课程内容、展开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 7 ]。经管類专业人才要懂管理、重分析、精决策,而企业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就是读懂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充裕程度的最好载体,因此,在OBE理念指导下,经管类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要突出对学生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的培养,赋能学生基本的财务思维和经济决策能力。由此,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大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部分的教学力度,并从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提炼出顺应时代要求的《会计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4.商务智能分析技术:创新教学工具

本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顺应数字化时代潮流,选用商务智能分析软件Power BI,辅助进行财务分析部分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新工具,提升学生的财务分析效率,赋能学生有效的商务与财务决策能力。Power BI为微软公司开发,脱胎于Excel BI,更易于被学生快速掌握。通过该软件可以实现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智能动态可视化展示,将学生带入真实场景,培养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Power BI个人版完全免费,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本和学校课程开发成本,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和推广性。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不断优化,将有助于课程的高质量建设。

5.上市公司真实案例:注重实际应用场景

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公司战略视角和全局视角采用上市公司实际案例和公开数据,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横向、纵向、动态和智能的财务分析,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真实的商务与财务分析应用场景,完成智能商务与财务分析报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的商务世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商务问题和会计问题的能力。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和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因此,本课程团队实施教学过程中,采用船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课堂教学案例,不仅有利于将学生带入真实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两融合”的《会计学》课程教与学时空边界延展

数字化时代的《会计学》课程改革除了“五位一体”的教学内容整合外,还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教与学的融合,对教与学的时空边界进行延展,以全方位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会计学》课程教与学的两融合如图8所示。

1.教师“资源提供”、校企合作与学生“自我学习”的课堂内外融合

教师在课内讲授会计基础知识、财务报表的生成过程和财务分析的基础知识,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课外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和跃客科技的VDC财经大数据应用平台,自我学习商务智能分析软件,每小组对全体组员的工作进行分工,具体工作包括应用VDC财经大数据平台和Power BI软件自行爬取和收集整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计算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财务指标,对案例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确定课堂汇报人及必要的情景展示等,实现课堂内外的第一次融合。图9为团队教师为学生展示Power BI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可视化的示意图。

2.学生“课内展示”与教师“课上点评”的课内互动融合

课内展示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工作成果检验的最优环节,按照事先抽签决定的汇报顺序,每学时研讨课安排两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与汇报。汇报的必要环节包括案例企业概况介绍、案例企业财务数据与主要财务指标的Power BI可视化图表展示。汇报结束后,首先进行小组间的学生提问,其次由任课教师点评,最后汇报小组成员要对教师及同学提出的疑问进行当堂回复,课后需要根据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修改案例资料,并将修改好的案例分析报告及时提交给任课教师,课内师生互动完成第二次融合。图10为学生小组课堂内展示的财务分析可视化成果。

四、《会计学》课程“五位一体两融合”教学改革效果分析与思考

(一)教学效果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

1.提升了非会计专业学生的财务素养、数据分析思维和经济决策能力

通过引入财务报表分析、商务智能分析软件和VDC财经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实现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可视化,非会计专业学生的财务素养、数据分析思维和经济决策能力得到提升,满足了非会计专业学生不是会计信息的加工者,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辅助决策者和决策者的需求。

2.加强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上市公司真实案例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将诚实做人和踏实做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把握“高质量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并融会贯通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3.学生总体的教学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依据课后的调查问卷和学校本科生教学评价系统数据,学生对此次教学改革满意率为93.9%,对财务报表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满意率为98.8%,对课堂研讨教学满意率为91.6%。图11为本科生评教示意图(截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教学团队负责人近年来教务系统本科生评教分数均为94分以上。学生的评价虽简单直接,却给予了《会计学》课程改革的最大肯定。

(二)教学改革思考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以重构差异化教学内容

经管类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应能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这就要求制定大纲的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而设计不同教学内容的《会计学》课程大纲,各专业《会计学》课程大纲内容应保持大同小异,在会计基础知识、财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基础知识等部分保持一致,在商务智能财务分析部分结合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调整,以突出对各专业目标支持的力度与特色。差异化的教学内容需要大纲制定教师及时与各专业负责人沟通,了解各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及《会计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建议教学内容弱化会计核算,强化财务报表分析的能力,同时还要融入课程思政、结合案例分析和数字技术提升业务实操能力,为培养“懂会计、懂业务、懂技术”的高水平、高素质数字化会计人才提供支持。

2.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教学方式不断迭代更新,线上资源包括各大教学网络平台的慕课、各种开源的教学辅助软件、由网友制作并上传的免费教学视频、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的搜索引擎。数字化时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以及坚定解决问题的意志,往往比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更能激发出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能力[ 8 ]。所以,扩展《会计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空边界,任课教师要将课程内容合理拆分为“任务模块”,将课程内容以任务模块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线上的方式完成理论知识的自学。线下更多采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第三方教学平台投票打分等环节,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评进行改革创新。

3.组建持续且稳定的数字化会计教学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等教育“课堂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如何巧妙地将现代科技引入课堂教学,这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采取老带新、在线学习新技术新手段及参加科学研究、教学会议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会计学课程团队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技能。工科基础雄厚的综合性大学还可以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联合开发《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不断应用于《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活动。鼓励任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修,了解企业财务需求,并将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成果应用于企业实际财务工作。稳定的数字化会计学师资队伍,是持续推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坚实保障。

五、结语

数字化时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构建《会计学》课程“五位一体两融合”的教学体系,既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人必须严格恪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守正”,也是应对数字化时代需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自主科学研究精神的“创新”。党的二十大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本文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会计学教学团队顺应数字化时代要求,对《会计学》课程改革进行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探索总结,通过课程改革分析了传统《会计学》课程教学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希望为国内外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 KURGANSKAYA V,SHAIKEMELEV M.Cultural traditions and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reforms[J].Voprosy Obrazovaniya-Educational Studies Moscow,2020(4):273-287.

[2] 张宏婧,朱婷婷,刘昕媛.会计学专业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9):73-76.

[3] 王艳.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基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6(2):89-94,96.

[4] 董必荣.论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与建设困境:以“会计学”专业及其相关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2022(16):35-39,45.

[5] CAMERON R A,O'LEARY CONOR.Improving ethical attitudes or simply teaching ethical codes?The reality of accounting ethics education[J].Accounting Education,2015,24(4):275-290.

[6] TSUNOGAYA N,PATEL C.The impact of external pressures (gaiatsu) and internal pressures (naiatsu) on Japan's accounting reforms since the late 1990s[J].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20,33(4):857-886.

[7] 章麗萍,孔泽,尹依婷.“大数据+财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优化路径: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视角分析[J].财会通讯,2020(23):158-162.

[8] 宫义飞,李佳玲,李沛樾,等.智能财务时代下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会计之友,2020(16):44-50.

猜你喜欢

会计学课程思政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