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问题解决能力的校本课程“三部曲”

2024-03-03翟媛媛

中国教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三部曲项目式学习

翟媛媛

【摘 要】 培育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培育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共有“三部曲”,一是发现与提出问题,带领学生直接到达事件现场,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校及社区建设;二是拆分与融合问题,以某一学科核心任务统率其他学科子任务,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融合多学科;三是研究与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 融合 项目式学习

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是各门学科重点培育的能力,事关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是否真正落地。学校是浓缩的社会,其中就有许多问题有待师生发现并运用所学创造性地加以解决,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了真实的场景。本文结合北京市十一学校地理、生物学、语文、综合实践等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情况,谈一谈培育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三部曲”—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拆分与融合、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一、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发现与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甚至可以说,发现与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校学习,来往于社区和校园之间,活动范围有限,而且视线所及往往都是熟悉的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之中,学生很难有热情观察并发现问题。因此,各学科在设计校本课程、任务群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热情。

1. 带领学生直接到达事件现场

校园、社区及学校周边难免会发生一些引起师生和民众关注的事件。各学科教师应该视这些事件为增强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意识的契机,从不同侧面找到运用学科知识和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

高一语文学习托物言志散文单元时,教学目标里有运用所学寄情于物的方法,在校园里寻找一个(类)寄托自身情感的对象,写一篇散文的要求。恰在此时,校园里一棵高大的雪松被大风拦腰吹折,主干没了,仅剩下树蔸附近最大的枝条。语文教师便利用语文课堂时间,领着学生来到折断的雪松旁,分析雪松作为一个生命会怎样面对发生的一切。学生提出了各种疑问:是树大招风还是自身有了致命病灶?没了主干的雪松凭借仅存的树枝还能否活下去?它如何面对周围那些小树对它的嘲笑和蔑视?……这些问题一旦提出,写作寄情于物的散文就有了可靠的依托,情与物之间才真正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之后高二、高三学年,这棵遭受巨大摧残但仍然坚韧的雪松,一直成为学生写作托物言志类诗文的对象,学生还在树旁立石碑纪念。一起事件,成为写作课程持续设计的现场对象,表达效果自然远胜于平常之虚拟。

2023年暑期,北京门头沟、房山遭遇特大暴雨灾害,许多道路、田园、房屋被冲毁。9月一开学,学校初中地理学科围绕气象灾害的成因以及灾后重建等内容,设计了现场考察课程。考察地点选在受灾严重的丁家滩村。考察目标主要有:了解北京地区7—8月气候特征;根据灾害痕迹推测当时河流水位、流速、流量,为后期河道防洪建设提出建议;采访村民,了解该村人口、经济方面状况,分析聚落选址要考虑的因素,思考丁家滩村重建的选址方案。这一现场考察课程,不仅学生积极参与,而且吸引了许多家长的关注。学生在考察报告中提出的防灾和重建建议,竟与专业机构的建议有许多一致的地方。这种就近实地考察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了在真实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从而达成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

2. 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校及社区建设

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有许多切身问题需要解决。健身场地、商品售卖、食堂的菜肴种类、教学设备利用等如何更好地滿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最有发言权。关于这类问题,教师完全可以设计成综合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学校每年元旦前一天会发布新年“十事实办”公告。要办哪十件事?为什么要办?每件事验收评估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监督办事的过程?这都是学生成长中心牵头,由学生从需求出发进行调查、分析、设计、讨论、筛选之后的结果。2023年的“十事实办”是:改造容光楼,提升楼内学习场所品质;扩建健身房,改善运动环境;建设学生健康管理中心,提升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多语种学科增设拉丁语课程,满足学生对人类古典语言和文化学习的兴趣;升级理化生高端实验室,满足相关高端课程和学生学术研究的需求;增设多个隔音的独立学习空间,为学生练习口语听力和演讲、模拟面试等提供场地支持;建设创意活动中心,为学生自主活动和分享成果提供支持;建设十一科创中心,为拔尖创新人才在校内的成长搭建平台;建设综合课程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的综合课程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建立常态化的校友沟通机制,帮助在校学生拓宽视野、规划未来。这十件事不仅是学生组团提出的,而且在办理、解决这些事情的过程中,设计者、监理人、验收评估人均由学生担任。“十事实办”课程化的目的,就是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需求;加深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链接,激发、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发现与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敏感度、建议能力都将得到大大提升。

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属于必修课程,如果管理与设计不当,很有可能就是走个过场,闹个形式;但是如果立足于学校、社区,提出与解决问题,便可以做得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组将学校、社区问题拿出来面向学生“招标”,便是一种引领学生深度参与、研究的好措施。比如,学校大门口早晚车辆拥堵问题解决方案研究、师生自行车停放问题研究、各种球类运动场地高峰时间段合理分配研究、居住小区宠物养护优化措施研究……按照“招标”的流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会有发标、投标、答辩、评审、中标、实施、奖励等相应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在解决真实的问题,都需要研究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深度参与其中,发现并解决一个又一个新问题。

二、问题的拆分与融合

培育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教育任务,需要依靠多学科甚至德智体美劳多素养的融合才能实现。一般来说,面对现实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规划解决方案时,首先要预估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标准,准确对应到相应学科、相应学段。这就是将问题拆分成“积木块”。之后,由不同的学科根据需要设计并制造出符合标准的“积木块”。这些“积木块”最终要搭建成一个完整的“城堡”,又需要各学科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各学科知识点和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各学科的对接与协同运作,彼此之间存在连接、交叉、重合等多种关系。

1. 以某一学科核心任务统率其他学科子任务

设计解决问题的学科课程,一定是多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任务包。2021年春天,初二年级学习地理“中国经济发展—农业”一章时,恰逢学校“开心农场”开始运作,这是个将学习的农业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绝好时机。因此,地理教师以本学科为主体设计了“开心农场”耕种的核心任务:为“开心农场”设计一份农作物种植指南,详细介绍农业知识以及农作物的选种、育种、栽培和田间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未来的学弟学妹传授经验,为他们开启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航指路!相应地,也设计了促成核心任务顺利完成的一系列子任务:了解中国农业主要部门;分析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了解农作物生长习性;农场选种大赛;为农场命名;早春温室育苗;幼苗移栽和作物田间管理;探究影响因素;农产品销售公司设计。这些子任务中,地理学科居主要地位,语文、生物学、商学等学科居次要位置。要完成核心任务,学生需要在地理教师的指引下长期坚持;而要完成子任务,学生可以不依赖相关教师的指导,但需要学会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或者主动寻求学科教师的帮助。如命名,即便语文教师不参与其中,学生也能根据自己学习过的古诗文,命制出“力耕园”(陶渊明《移居》“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这样高雅的名称来。经过几个月的“力耕”,学生将收获的蔬菜拿到学校大型交易现场—“红窗汇”销售。至于售卖,更是多名学生合作的实践类项目了,有的负责设计和注册商标,有的负责采摘和包装,有的负责选择摊位和摆放商品,有的负责制作广告和收银……学生亲手翻耕播种、浇水施肥、精心收获之后,就超越了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体验到了“力耕不吾欺”的朴素劳动价值。

2. 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融合多学科

项目式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是典型的融合学习。项目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与真实生活建立连接,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探究没有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形成“由学到用—用中知新—新知迭代”的升级过程。例如,初二年级开展的“设计‘一方水土,一方民居’系列传统民居明信片”活动就是融合了多学科、多技能的项目式学习。该活动从研究各种民居样式开始,到制作出成套销售的明信片结束,其间涉及自然地理、建筑美学、历史文化、摄影艺术、图片装帧、文字表达等领域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将众多理论知识融合到一件物品上,生产出独一无二的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融合多学科内容的项目式学习已经属于由学习到初步创造的升级了。

学校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在每年12月最后一个周五举行,是全校5000多名师生共同参与的特大型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内容极其丰富,形式极其多样。如何设计、运作、管理?全部由年级学生会、学生社团根据一定的主题“投标”设计、运作、管理。2023年狂欢节的主题是“首席旅行家”,每个年级设计了风格各异的小镇,如时空交错小镇、大唐盛世小镇、梦次元小镇、时间回溯小镇等。每个小镇的设计师和建筑师规划并建造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街区。很多公共街区都有独特的故事,每个街区都有对应主题的娱乐活动,如果想解锁完整故事,“旅行家”要在城市开启时尽情探索;街区里设置了寻宝市集,“旅行家”可以在神秘的市集中交易;“旅行家”在途中会有奇妙的经历,也会收获珍贵的纪念币。小镇之间由火车建立连接,形成完备的交通线路……设计、运作、管理这种规模狂欢节的团队,在校园里能够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差吗?

三、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校园里有几棵很大的桃树,每年桃花谢了就会挂满毛茸茸的小桃。可是,过不了一个月,这些渐次长大的桃子就不明原因地一拨接着一拨脱落了。

高二学生在生物课上学习了“植物的‘生存智慧’”后,把校园里桃树落果的疑问传到了生物老师那里,并得到了回应:“运用你们学到的知识,把它作为一个项目来研究,每个小组可以写一份调查报告。”于是,几名对生物特别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分成四个研究小组,开始研究和寻找解决方案。

真正开始研究之后,学生发现,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于是,他们开始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做了很多化验及检测。随后,又发现要解决问题还面临可操作性的挑战,于是便咨询相关专家。经过持续两年的研究和实验,两个小组得出了结论和成果。第一小组着眼于植物的病因,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角度作了研究,对比了多种治疗措施,第二年成功阻止了桃树落果。第二小组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校园现有的植物分布格局,提出了将桃树附近植物移栽到其他地方的建议。另外两个小组也提交了研究报告,但是没有将研究结论付诸行动。

四个小组的报告分别是《落果桃树问题剖析及建议》《落果桃树解决方案初探》《校园植物生长应急处理方案》《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校园绿植》。到底哪一个方案是最佳的?生物教师、总务处的工作人员和外请的植物栽培专家聚集在一起,为四个研究小组召开成果发布会。从实用的角度看,第一小组超越了其他各组,解决了校园果树的真实问题;从学习的角度看,四个小组都深化和拓展了课堂所学,应该说不分伯仲。

就这项解决校园里真实问题的研究来看,它符合以下几个特征:

(1)只要有课程的眼光,处处都是资源。即使是校园里的几棵树,也可以开发出精彩的课程。

(2)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提供资源、建议以及评估结论的作用,不需要用教学教材的方式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管,因为学习者需要足够的时间试错,方能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可能会用到多个高端实验室及设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协调相关人员,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方便。

(4)评估一个研究方案,不仅看它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而且要看研究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哪些技能。有时学生没有最终解决问题,但是其思路给人启迪,方法颇有创意,也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让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发现(提出)问题—拆

分(融合)問题—研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以称为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三部曲”。“发现(提出)问题”既是能力,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拆分(融合)问题”看起来是对问题的解剖,实质上是对所学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研究(解决)问题”追求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好的锻炼。这“三部曲”可以在一个校本课程里依次出现,也可以在多个校本课程里组合而成。

(作者单位:北京市十一学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能力三部曲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借力“三度开放”探究设计,点燃课堂思维之花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探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部曲
设计·教学·反思——唱好主问题教学“三部曲”
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