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杜甫七律的篇章结构类型

2024-03-02于雷雷闫华

关键词:尾联七律点题

于雷雷,闫华

(大连理工大学中文系,辽宁大连,116024)

杜甫七律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诗人。赵谦据《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统计出初盛唐七律共371 首,而杜甫占了151 首,并指出:“蜚声诗坛的大家,高、岑、王、孟、李白等分别以古体、五律、绝句见长,贺知章、崔国辅等未染指七律,有些则拙于七律,诗思蹇仄。”[1]杜甫七律不仅在量上取胜,更是在艺术上雄压三唐,因而受到学界关注。总的来说,杜甫七律的词法修辞和句法修辞研究成果较为完备,但是篇章结构修辞方面的研究较为破碎零散。

韩成武(2004)[2]将杜甫律诗的章法分为“四节式”和“二节式”两种格局,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未能顾及全部的杜甫律诗。吴淑玲、韩成武(2017)[3]分析杜甫七律的谋篇布局之法,认为杜甫七律的章法主要有钩锁连环式和起承转合式,前者有顺畅达意的效果,而后者更基础也更为常见。赵继承(2020)[4]将杜甫七律诗的结构形式归纳为5 种,包括前四后四、二四二、六二、二六、二二二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杜诗七律的结构特点和结篇方式进行了阐释。李鹏飞(2020)[5]梳理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杜甫律诗的章法研究成果,总结了学界对杜甫律诗章法有五种看法即起承转合法、分节法、钩锁连环法、连章法、规格写作法。

当下学界对杜甫七律篇章结构研究主要是从诗学视角出发对诗歌篇章结构及修辞效果进行探讨和论述,且多为印象式、感受式、个案举例式、随文点评式的。本文吸收借鉴诗歌修辞学中的篇章修辞结构理论、层次的划分与安排等理论成果,补充完善杜诗七律的篇章结构划分体系,对杜甫的151 首七律进行逐一分析,将其归纳为“四部式”“三部式”“二部式”和“一部式”四种篇章结构类型。

一、四部式结构

四部式结构是指全诗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意段,其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各对应一个意段。杜甫七律151 首中使用四部式结构的诗篇共77 例,其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杜甫七律中四部式结构使用频数表

通过对这77 首四部式篇章结构的七律进行逐一分析,又可细分为以下八种情况。

(一)“题—景—事—情”结构

“题—景—事—情”结构是典型的“四部式”篇章结构,也是杜甫七律诗最主要的篇章结构类型,具有鲜明的“起承转合”结构特征。杜甫七律中运用“题—景—事—情”结构的诗共有46 例,例如《腊日》[6]1574: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该诗首联点题,腊日又至,相较于往年,今年腊日天气暖和;颔联写景,上下句分别描写了“萱草”和“柳条”带来春色的景象;颈联言事,说明了作者刚从紫宸殿退朝出来,准备在此良夜纵酒,但求一醉;尾联抒情,皇帝赐予了翠管银瓶装的口脂面药等冬季用品,受到皇恩,作者内心按捺不住感激和喜悦之情。除了《腊日》,其余45 例符合“题—景—事—情”结构的杜甫七律为《郑驸马宅宴洞中》[6]1399《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6]1406《崔氏东山草堂》[6]1513《曲江对酒》[6]1583《曲江对雨》[6]1585《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6]1588《题省中院壁》[6]1594《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其二)》[6]1635《蜀相》[6]1753《狂 夫》[6]1763《江 村》[6]1774《野 老》[6]1776《登楼》[6]1809《野人送朱樱》[6]1877《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6]1992《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6]2080《宿府》[6]2083《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其一)》[6]2106《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6]2114《九日》[6]2125《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6]2143《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6]2144《立春》[6]2166《愁》[6]2178《雨不绝》[6]2182《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怯出,必愆佳期,走笔戏简》[6]2183《昼梦》[6]2184《返照》[6]2234《寄常征君》[6]2286《览物》[6]2289《即事》(天畔群山孤草亭)[6]2331《滟滪》[6]2332《白 帝》[6]2333《吹 笛》[6]2336《送 李 八 秘 书 赴 杜 相 公幕》[6]2361《秋兴八首(其一)》[6]2371《夜》(露下天高秋水清)[6]2456《阁夜》[6]2511《白帝城最高楼》[6]2513《覃山人隐居》[6]2572《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一)》[6]2593《人日两篇(其二)》[6]P2618《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6]2648《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6]2662《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6]2837。

(二)“题—事—景—情”结构

“题—事—景—情”结构即首联点题,颔联言事,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在杜甫七律中有17 首诗运用这样的篇章结构,例如《九日蓝田崔氏庄》[6]1511: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该诗首联点题,诗人言自己年事已高,在秋天感到伤悲,平时常常自我宽慰,今日是重阳佳节,难得有兴致和大家聚在一起尽情欢乐。颔联言事,作者言自己帽子被风吹落的窘态,继而笑着请旁边的人帮忙戴好。颈联写蓝水汇聚而流和玉山高耸的景象。尾联抒情,是说明年重阳再聚会,不知道谁还健在,诗人醉眼看茱萸,感慨时间流逝、人生无常。总的来看,这首诗可以归为“题—事—景—情”结构。除了《九日蓝田崔氏庄》,还有《曲江二首(其二)》[6]1580《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6]1622《望岳》(西岳崚嶒竦处尊)[6]1630《卜居》[6]1756《进艇》[6]1770《至后》[6]2120《秋尽》[6]2126《简吴郎司法》[6]2239《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一)》[6]2243《黄草》[6]2334《秋兴八首(其六)》[6]2378《九日五首(其一)》[6]2448《柏学士茅屋》[6]2573《小至》[6]2590《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6]2647《小寒食舟中作》[6]2796在篇章修辞上符合“题—事—景—情”结构。

(三)“题—事—事—情”结构

“题—事—事—情”结构即首联点题,颔联写事,颈联写事,尾联抒情。杜甫七律中共有6 首运用该结构的诗,例如《题桃树》[6]2112: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该诗首联点题,作者提到草堂前有五株茂盛的桃树。颔联写事,是说桃树在秋天结果总是将果实馈赠给穷人,到了来年又开放,届时人们可以感受花枝照满眼。颈联言事,诗人认为挂着帘子的门应该让乳燕能进出,并劝告大家不要放任儿童攻击白颈鸦。尾联抒情,是说如今无离乱,不会再有寡妇、盗贼,而天下已成一家,书信与车马畅通,当时的局势暂时安定下来,诗人在言语之中透露出欣慰、开朗。除了《题桃树》,杜甫七律中的《奉待严大夫》[6]2018《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 一)》[6]2049《冬 至》[6]2589《公安 送 韦二少 府匡赞》[6]2691《早秋苦热堆案相仍》[6]389亦为“题—事—事—情”结构。

(四)“题—事—情—景”结构

“题—事—情—景”结构即首联点题,颔联写事,颈联抒情,尾联写景。在杜甫七律中共有3 首诗运用了这样的结构,例如《燕子来舟中作》[6]2791: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据《少陵编诗目谱》[7],大历五年(770 年)春在潭州,杜甫寄居船上看到燕子衔泥筑巢有感而作《燕子来舟中作》。此诗首联点题,交代诗人旅居湖南已经是第二年了,燕子衔泥筑巢已经看过两回。颔联言事,燕子往日曾来故园认我这个主人,如今春社日却只是远远地看着我。颈联抒情,感叹燕子到处筑巢当屋室居住又与“我”漂泊在外、四处寻找安身之所的处境有什么不同呢?诗人晚年颠沛流离之感倾泻而出。尾联写景,燕子在桅杆上叫唤几声还是飞了起来,贴着水面,穿过花丛,最终离开,此景惹得“我”不断擦眼泪。似曾相识的燕子的飞来与飞走让诗人黯然神伤,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体现了作者极为克制的情绪表达,另一方面,也能让读者更细微地体会到作者的留白。《燕子来舟中作》为典型的“题—事—情—景”结构,在篇章结构修辞上与之类似的还有《秋兴八首(其二)》[6]2372《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6]2594。

(五)“景—题—事—情”结构

“景—题—事—情”结构即首联写景,颔联点题,颈联写事,尾联抒情。在杜甫七律中共有2 首诗运用了这样的结构,例如《暮归》[6]2689: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该诗首联写景,是说白鹤在梧桐树上栖息,霜使树变黄,城头传来打更的声音,又传来乌鸦的叫声。颔联点题,游子进门看见皎洁的月光,不知谁家的捣衣声作响,这里呼应了诗题“暮归”。颈联言事,诗人想往南渡过桂水,却没有人邀请他前去,想往北去关中平原,但是那里有战争。尾联抒情,这两句诗里诗人感慨年事已高而一切事情都不如意,明日拄藜杖去看云,以排遣郁闷无聊。《暮归》可归为“景—题—事—情”结构,此外,《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6]2006在篇章上也是这样的结构。

(六)“情—事—景—题”结构

“情—事—景—题”结构即首联抒情,颔联言事,颈联写景,尾联点题。在杜甫七律中共有1 首诗运用了这样的结构,即《暮春》[6]2219: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这首诗首联是说诗人卧病滞留在三峡中,见不到潇湘洞庭,所以作者说潇湘洞庭徒然映照天空,表露了心中的苦闷。接下来,颔联写楚地、巫峡的气候特点,颈联写沙洲、城墙边的景色。尾联中“暮春”与诗题“暮春”呼应,完成点题。

(七)“事—景—事—情”结构

“事—景—事—情”结构即首联写事,颔联写景,颈联言事,尾联抒情。在杜甫七律中共有1 首诗运用了这样的结构,即《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十三五使君同到》[6]1871: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

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该诗首联写事,是说诗人在草堂居住,早晨懒起晚开门。颔联写景,描绘江边的鹳鸟和邻居的鸡活动的景象。颈联写事,是说王抡曾多次答应携带自家酿制的酒前来草堂,高适也答应要来折野梅。尾联抒情,作者希望王伦用威严催促高适一起前来草堂喝酒,直呼应该喝醉再回去,“戏”字点出作者是用轻松的心情在开玩笑地说话。

(八)“题—景—情—事”结构

“题—景—情—事”结构即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抒情,尾联言事。在杜甫七律中共有1 首诗运用了这样的结构,即《秋兴八首(其三)》[6]2374: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首联点题,诗人每日在江楼边上坐对周围的山色,感慨朝阳中的夔州城宁静美好,与诗题“秋兴”是直接相关的。颔联写景,描写江上的渔民驾船以及天空的燕子飞来飞去的景象。颈联言情,作者想到匡衡、刘向的遭遇,从而感慨自己浮浮沉沉,常常事与愿违。尾联言事,是说诗人少年时代的同辈名位大多不算低贱,那些居住在长安的显贵者们骑肥马、穿轻裘。

二、三部式结构

三部式结构是相对四部式结构而言的,或为“二四二”结构,或为“四二二”结构。杜甫七律中,使用三部式结构结篇的共20 例,其使用情况见表2。

表2 杜甫七律中三部式篇章结构使用频数表

通过对这20 首三部式篇章结构的七律进行逐一分析,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二四二”结构

“二四二”篇章结构,其诗文内容以“题—景A&景B—情”“景—事A&事B—情”和“题—事A&事B—情”为结构安排。具体而言,是将诗歌分成三个意段,首联点题或写景,中间两联写景或言事,尾联抒发情志。

(1)“题—景A&景B—情”结构,共6 例,如《堂成》[6]1766: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该诗内容以“题—景A&景B—情”的“二四二”结构安排,首联点题“堂成”,颔联和颈联都在写景,描绘了新建草堂周围的景象,颔联绘制了桤林和笼竹青翠茂盛的景象,颈联描写了乌鸦和燕子飞来飞去的样子。尾联抒发情志,言自己的草堂比不了扬雄住宅,同时自己也天性懒惰作不出扬雄那样的《解嘲》,此乃自嘲。除了例诗,《题郑县亭子》[6]1628《涪城县香积寺官阁》[6]1985《滕王亭子》[6]2041《南邻》[6]1781《野望》(金华山北涪水西)[6]2128也是“题—景A&景B—情”结构。

(2)“景—事A&事B—情”结构,共1 例,即《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6]1602。

(3)“题—事A&事B—情”结构,共7 例,即《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6]1453《严中丞枉驾见过》[6]1896《奉 寄 高 常 侍》[6]2020《奉 寄 别 马 巴 州》[6]2024《寄 杜位》[6]2111《赤甲》[6]2175《秋兴八首(其四)》[6]2375。

(二)“四二二”结构

“四二二”结构皆具有“题—事—情”内容布局特征,首联和颔联共同点题,颈联言事,尾联抒情。在杜甫七律中,共有6 首诗运用了这样的结构,例如《酬郭十五判官》[6]2807:

才微岁老尚虚名,卧病江湖春复生。

药里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

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

乔口橘洲风浪促,系帆何惜片时程。

该诗首联中诗人称自己才疏学浅、年事已高、徒留虚名,在江湖上漂泊、抱病已久,不知不觉到了又一年的春天。颔联是说自己因为心系草药去了所以荒废了诗歌写作,等到花都开到了眼前,才把给“您”的诗句写成。首联和颔联诗句内容相连接,先言明自己的近况,再表明作诗的目的是要回应郭判官,四句诗共同完成点题。颈联言事,言自己的诗文如同燕石一般没有价值,无法比拟贵重的陨石,郭判官您的文采才是如同随侯珠一样将黑夜照亮的存在。尾联抒情,乔口、橘子洲的风浪催促着船前行,江水涌动,船速很快,“我”不会吝惜多走片刻的航程,“我”将赴衡州,迫切与您见面[8]。除了《酬郭十五判官》,杜甫七律中还有《送韩十四江东觐省》[6]1859《又作此奉卫王》[6]2663《留别公安太易沙门》[6]2699《玉台观》[6]2043《赠韦七赞善》[6]2802也是四二二结构。

三、二部式结构

二部式结构包括“二六”式结构、“六二”式结构和“四四”式结构。其中“四四”式结构最多,它以两联为一个意段,其前后两个意段为并行结构。杜甫七律151 首中使用二部式结构的诗篇共51 例,其使用情况见表3。

表3 杜甫七律中二部式结构使用频数表

通过对这51 首二部式篇章结构的七律进行逐一分析,可进一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二六”式结构

“二六”式结构按诗歌内容的安排可进一步划分为“点题—抒情”“点题—言事”“写景—言事”和“言事—抒情”四类结构布局。

(1)“点题—抒情”结构,共2 例,如《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见寄》[6]1802: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首联是说裴迪看到东阁前官梅盛开而诗兴大发,就像梁人何逊在扬州作《梅花诗》,这和诗题相呼应,此为点题;后三联为抒情,作者思念友人和故乡,感慨韶华易逝。在杜甫七律中,和《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见寄》同为“二六”式结构的“点题—抒情”结构的还有《所思》[6]1773。

(2)“点题—言事”结构,共1 例,即《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骞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二首(其二)》[6]2494:

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正翮抟风超紫塞,玄冬几夜宿阳台。

虞罗自各虚施巧,春雁同归必见猜。

万里寒空只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材。

此诗首联两句点题,言黑鹰不似人间之物,更像是神话中的兽;后续三联都在描写论证黑鹰的不凡之处,言黑鹰飞得快、飞得高,非常有气势,绝非普通的鸟类。

(3)“写 景—言 事”结 构,共1 例,即《客至》[6]1815。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该诗首联写景,以比兴手法引出后续迎接客人的全过程。颔联言打扫花间的小路和打开蓬草编的大门,颈联言主人以小菜和陈年酒酿待客,尾联中主人问客人是否介意与邻居老翁一同畅饮,诗的后三联皆言事。

(4)“言事—抒情”结构,共1 例,即《长沙送李十一》[6]2745。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此诗以首联言事,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与友人李十一早年一同避难于同谷县,再于洞庭湖上相逢已是十二年过去了;后三联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经历,抒发了对个人命运坎坷的感慨,诗人坦言自己为虚名感到羞愧并表达了浓烈的思乡情绪。

(二)“六二”式结构

“六二”式结构按诗歌内容的安排可进一步划分为“写景—抒情”和“言事—抒情”两类。

(1)“写景—抒情”结构,共8 例,如《即事》(暮春三月巫峡长)[6]2216: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该诗前三联描绘了暮春时节夔州的风景,尾联抒情,抒发了作者滞留夔州不能立即前去潇水、湘水的空虚的感受。总的来说,《即事》(暮春三月巫峡长)为“写景—抒情”结构,同为此结构安排的还有《城西陂泛舟》[6]1449《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6]1592《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6]2052《江雨有怀郑典设》[6]2180《见萤火》[6]2217《秋兴八首(其五)》[6]2376《秋兴八首(其八)》[6]2381。

(2)“言事—抒情”结构,共12 例,如《示獠奴阿段》[6]2238。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袅袅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余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该诗前三联言事,乡里用竹竿引来山泉水,由于泉水紧张,居民们在晚上争抢剩余的水源,家奴阿段却独自去另寻水源,并最终引得一股水源回来。尾联是说“我”曾惊讶于书中所记的陶侃家奴的奇闻逸事,如今阿段只身穿过成群的虎豹去深山寻找水源也同样令“我”以之为怪,表达了对阿段勤劳勇敢的赞美之情。除了这首《示獠奴阿段》,《赠田九判官》[6]1450《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6]1605《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其一)》[6]1632《又送》[6]2002《奉寄章十侍御》[6]2022《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二)》[6]2051《诸将五首(其一)》[6]2439《诸将五首(其二)》[6]2442《诸将五首(其三)》[6]2444《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骞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二首(其一)》[6]2492《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三)》[6]2595都是“六二”式结构的“言事—抒情”结构。

(三)“四四”式结构

“四四”式结构在二部式结构中是最多的,两联为一个意段,前后两个意段为并行结构。在杜甫七律中共有26 首诗运用了这样的结构,如《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6]2052: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该诗前两联言事,诗人常担心沙岸崩塌而使药草园受损,又怕幼小的松树被竹林遮住阳光;后两联抒情,多年奔走只剩皮骨,言当前人世艰难,感慨此间生计只能依靠严武了。除了这首诗,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一)》[6]1579《恨别》[6]1788《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6]1910《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6]1922《送 路 六 侍 御 入 朝》[6]1971《将 赴 荆 南 寄 别 李 剑州》[6]2023《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6]2053《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6]2109《登高》[6]2123《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6]1918《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三)》[6]2146《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6]223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1955《又呈吴郎》[6]2240《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二)》[6]2244《秋兴八首(其七)》[6]2379《咏怀古迹五首(其一)》[6]2392《咏怀古迹五首(其二)》[6]239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6]2394《咏怀古迹五首(其四)》[6]239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6]2397《诸将五首(其四)》[6]2445《诸将五首(其五)》[6]2447《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位》[6]2606《晓发公安数月憩息此县》[6]2701均为“四四”式结构。

四、一部式结构

一部式结构是指全诗内容紧密相连,一以贯通,或称为线性结构。在杜甫七律中共有3 首诗运用了这样的结构,以下以《紫宸殿退朝口号》[6]1576一诗为例加以说明。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全诗四联描绘了作者从上朝到下朝的全景图,首联描写了昭容引导百官入殿的景象,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上朝时的景象,尾联是对散朝出殿景象的描写,全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内容相连,按时间顺序贯之,为一部式结构。除了《紫宸殿退朝口号》,杜甫七律中《有客》(幽栖地僻经过少)[6]1761《拨闷》[6]2121亦为一部式结构。

五、结语

总的来说,杜甫七律的篇章结构可划分为四部式结构、三部式结构、二部式结构和一部式结构四类。就部式结构的修辞特点和修辞效果而言,一方面,四部式结构具有鲜明的“起承转合”的特征,该结构中“转”是最重要的节点,“转”即转折,“转”带来势能的变化赋予诗篇以张力,让一首诗成为一个有机体,平行的四联相互作用而不会散。另一方面,非四部式篇章结构中联与联的衔接较为紧密,从三部式结构到一部式结构,紧密度是依次递增的。一部式结构是“钩锁连环”[9]式的线性连接,主要是以时间或空间的逻辑进行衔接,是连接最为紧密的篇章结构。四部式结构和非四部式结构相比,前者有较明显的雕琢的痕迹,后者有散文的流畅感,两者都受到诗人重视。梳理杜甫七律中不同的篇章结构类型,其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表4 可以看出,在151 首杜甫七律中,四部式的篇章结构是最多的,占比51.0%。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起承转合”是杜甫七律最主要的篇章结构。近体诗创作讲究起承转合,元人傅若金《诗法正论》言:“或又问作诗下手处,先生曰:作诗成法有起承转合四字。”[10]杜甫创作七律可能并没有套用“起承转合”的框架,但是其七律大多满足起承转合的规律。应该看到,在杜甫七律中,非四部式篇章结构亦占半数,说明诗人在篇章结构修辞上于整中求变,明人王嗣奭《管天笔记外编》言少陵七律“能于规矩绳墨中错以古调,如生龙活虎,不可把捉,自可雄视百代。”[11]也就是说,杜甫在七律创作中讲究形式而不为形式所困,其七律无才不有、无法不备。

表4 杜甫七律中不同篇章结构类型频率表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杜甫的七律篇章结构极尽变化之能事,难以把捉。葛晓音《杜诗艺术与辩体》谈杜甫七律章法结构之变化时指出,“有的七律句联关系虽然看似平直,结构却很曲折”[12],由于章法血脉贯注,写景、言事和抒情往往是缠绕在一起的,很难分离开来,并没有篇章结构的设计感。另一方面,律诗的“律”即法、规则,律诗重视规则不仅体现在字、句上,在篇章上亦有法可循。杜甫的七律在篇章结构可归为“四部式”“三部式”“二部式”和“一部式”,当然,这里所言的部式结构不是死板的框架,只是为了解和研究杜甫七言律诗的篇章修辞提供一种思路。

猜你喜欢

尾联七律点题
拜石(七律)
七律三首
《登高》尾联新得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七律·“五老”吟
《戏答元珍》寓“非戏”于“似戏”
禅诗《题破山寺后禅院》解读
奋发·七律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