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
2008-10-16李弗不
李弗不
考场作文,善点题和从不点题的,会有很大的得分差距。
同学们的作文应尽量写得醒目些、明朗些,而点题是使作文醒目、明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从性质上分,点题有明点和暗点两种。
所谓“明点”,即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譬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文,开始那几句:“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深情”,这里直接点明了“珍贵”两字的深刻含义。
所谓“暗点”,则指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地点出题意。譬如《捕蛇者说》一文,在结尾处的一句感叹:“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就是在比较“赋敛”与“蛇毒”之中揭示出文题的含义,说明了作者之所以要立“说”的意旨。
从形式上分,点题有篇首、篇中、篇末和通篇点题四种方式。
篇首点题亦即开门见山点题法。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就是在文首点明了“那些拿起枪来献身革命斗争的工农子弟,那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开宗明义,引出下文,为整篇文章定下基调。
篇中点题也是一种作文常用的点题方法。就是在文章叙述或论说的过程中,以简洁精练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如杨朔的《海市》,在文中叙述了渔岛所见所闻之后,以一句感叹:“你们的生活真像神仙啊,富足得很”,点出了材料(渔岛美景)与文题(海市)之间的联系,显示了文题所包含的“真实的美丽的海市就在新中国的土地上”这一深刻含义。
篇末点题此法也比较常见,就是在文章的主题已经得到充分表现的基础上,再加上点题之笔。不但可以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而且也可以在结构上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如蒲松龄的《狼》,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结,鲜明地揭示了故事的寓意。
通篇点题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开篇便点题“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结尾又多次点题,直抒胸臆。再如朱自清的《背影》,从开头到结尾,四次提到“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我看见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流里,再找不到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他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样通篇反复点题,把父子间浓浓的亲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几次点题,前后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浑然天成。
从写作手法上分,又有描写点题、叙述点题、抒情点题、议论点题等等。
描写点题如茹志鹃的《百合花》一文结尾:“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凡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脸。”这诗意浓郁的点题描写,把作品推向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百合花——纯洁与感情的花,覆盖上主人公的身体,映衬着他高尚的灵魂,永远留在读者的心里。
叙述点题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借叙述直接点题,引出回忆,吸引读者。
抒情点题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一文,在描述夜走灵官峡的见闻后,直抒胸臆:“我猜想:即使在这风雪迷茫的黑夜,工人、工人的妻子、孩子,谁也看不清楚,可是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作者将一家三口的骨肉之情同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感情联系在一起,借抒情之笔突出了主题。
议论点题如唐弢的《同志的信任》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以评价作结,点明中心。
从修辞角度上分,又有比喻点题、拟人点题、排比点题、设问点题、反问点题等等。
比喻点题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一文:“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有一双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用比喻抒发了北大这扇充满活力的窗子带给人的清新自由的感受。
拟人点题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中写道:“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在叙述爬树的惊险经历后,用拟人手法点明独特的感受,形象生动,恰到好处。
排比点题如陶行知的《创新宣言》一文结尾:“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前面列举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逐一分析后得出结论,用排比的句式表达出来,文句自然、紧凑、醒目,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设问点题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开头部分:“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通过设问句点题,引出典型事例的叙写。
反问点题如杨朔的《茶花赋》一文的结尾:“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祖国的面貌?”借花讴歌欣欣向荣的祖国,用反问手法点题,且呼应开头,恰到好处。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点题和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点题有时位于篇首、篇中或篇末,此时也就可以说成是篇首、篇中或篇末点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