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4-03-02马葛洋
马葛洋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临床常见眼科疾病,该病发病率较高,且病程缓慢,主要是由局部静脉回流阻塞所致,患者多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网膜出血、水肿,严重危及患者生活质量[1-2]。目前针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以手术、药物等方式治疗,康柏西普属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融合蛋白[3],可通过阻断VEGF信号传递,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改善视网膜功能,虽可一定程度缓解病情,但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4-5]。甲泼尼龙片属人工合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力抗炎、起效快、作用持久等特点,可明显降低血管通透性,缓解组织水肿[6]。康柏西普治疗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片能否进一步提升疗效,临床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9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旨在探究上述治疗方案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号:201910045)审批通过,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我院98例(9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49眼)和观察组(49例,49眼)。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44~75(59.37±7.48)岁;左眼:28例,右眼:21例;病程1~5(2.95±0.37)个月;阻塞类型:分支阻塞28例,中央静脉阻塞21例;观察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45~76(60.54±7.31)岁;左眼:29例,右眼:20例;病程1~5(3.04±0.36)个月;阻塞类型:分支阻塞26例,中央静脉阻塞2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眼科学》[7]中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确诊为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2)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检查显示视网膜无灌注区≥10个视盘面积,或最初视力≤0.1及眼底存在广泛视网膜出血;(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者;(2)伴有恶性肿瘤者;(3)免疫功能障碍者;(4)血液系统、内分系统疾病者;(5)严重器官性障碍者;(6)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角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眼底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0012)于玻璃体腔内给药,0.5毫克/眼,1次/月。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片(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24)治疗,口服,20毫克/次,3次/天。之后每隔7 d减少4毫克/次,维持1周,于下周再次减少4毫克/次,依次类推直至维持4毫克/次,1次/天,并维持此剂量治疗。
2组均治疗3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 2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治愈:患者眼底出血全部吸收,视网膜静脉恢复正常,水肿减退,视力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未见明显并发症;好转:眼底出血部分吸收,视网膜静脉循环有所缓解,视力轻微好转;无效:未眼底出血未吸收,视力未改善,或者出现黄斑囊样变性等并发症。将治愈、好转计入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2组临床疗效。(2)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测定CMT,采用全自动眼压计(新视野,ST-1000)测定眼压,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定BCVA。(3)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血流变快测仪(上海涵飞,Fasco-3010D)进行测定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4)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视网膜电图(ERG)指标,采用眼电生理仪(Metrovision,CE0459)进行测定暗适应b波振幅、明适应b波振幅。(5)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取静脉血5 mL,离心,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r=10 cm),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VEGF、sVEGFR-1、HIF-1α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CMT、BCVA、眼压比较 治疗前,2组CMT、BCVA、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CMT、BCVA、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CMT、BCVA、眼压比较
2.3 2组ERG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ERG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暗、明适应b波振幅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ERG指标比较
2.4 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5 2组血清VEGF、NO、sVEGFR-1、HIF-1α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VEGF、sVEGFR-1、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血清VEGF、NO、sVEGFR-1、HIF-1α水平比较
2.6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属常见视网膜血管疾病,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且多数患者伴有全身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均可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引发血管硬化、增厚、狭窄,使视网膜血管血流减慢,严重影响患者视力[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CMT、BCVA、眼压低于对照组,暗适应b波振幅、明适应b波振幅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由此说明,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暗、明b波振幅。康柏西普属新型抗新生血管药物,具有半衰期长、阻断作用广、多靶点等特点[11],可直接作用于VEGF-α与VEGF-β等靶点,发挥抗VEGF活性的作用,可竞争性抑制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VEGF活性,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降低视网膜渗出量,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视网膜水肿、渗漏、出血[12-13]。甲泼尼龙作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可显著抑制机体非特性免疫,缓解相关体液免疫对患者视网膜的损害,同时,还可减少炎症介质合成、抑制炎症细胞向视网膜部位聚集,缓解视网膜水肿,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视网膜屏障破坏[14]。应佳等[15]研究也表明,甲泼尼龙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具有显著效果,能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视力,与本研究结论相似。因此,康柏西普联合甲泼尼龙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另外,血液流变学异常可引发眼底微循环障碍,如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水平升高,可导致血流缓慢,静脉迂曲扩张,组织缺血缺氧,有关研究[16]显示,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可延缓、逆转眼底病变,提高视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可有效促进眼部血流量,疏通眼部血管,改善视力。分析认为,康柏西普通过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生长及血管新生,从而改善血液供应;而甲泼尼龙可促进视网膜神经上皮层间膜样纤维组织向颗粒形态转变,从而改善微循环。
另有研究[17]指出,血清VEGF、NO、sVEGFR-1、HIF-1α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病理机制密切相关,血清VEGF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增加静脉通透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等作用,其水平升高可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房水屏障被破坏。血清NO属舒血管因子,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激活等作用[18];血清sVEGFR-1为VEGF常见受体,可调控VEGF,可通过自身磷化过程诱导VEGF,抑制VEGF促血管生长作用[19];血清HIF-1α是VEGF主要调控因子,可通过转录作用调节炎症变化,使黄斑水肿加剧[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VEGF、sVEGFR-1、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有效调节血清VEGF、NO、sVEGFR-1、HIF-1α水平。分析原因为,康柏西普通过抑制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血管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降低血管通透性,此外,还可调控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促进内渗出液吸收,改善水肿;而甲泼尼龙可通过稳定血-视网膜屏障功能,降低屏障破坏,从而抑制前列腺环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产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促进黄斑水肿吸收。
综上所述,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暗、明b波振幅,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