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KAP护理模式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03-02毕思文刘亚萍万燕雯
毕思文,刘亚萍,万燕雯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危急重症,发生率5%~10%,其病情凶险,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1]。其中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指胎儿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1 500 mL,且保守治疗无效的产科疾病,是目前造成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及时查明病因、控制出血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介入放射技术因其创伤小、止血迅速、副作用小等优势在临床应用广泛,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保留子宫,度过危险期[3]。但术后患者身体虚弱、疼痛感强烈,部分患者因生产后激素水平改变及疾病认知不足等因素影响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预后恢复。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IKAP)模式包括收集信息、获取信息、生成信念、实践行为四个环节,强调通过知识传播促使患者产生积极、正向的信念,最终促进健康行为[4]。目前IKAP模式已在多个医学领域获得良好应用效果[5-6],但尚无关于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IKAP护理模式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30911-1),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本院行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21年2月—2022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的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5月—2023年3月接受常规护理+基于IKAP护理模式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纳入标准:(1)确诊为难治性产后大出血;(2)接受介入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3)从分娩后至介入治疗时出血量1 500~4 000 mL;(4)患者家属对研究方案知情,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2)介入治疗失败者;(3)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4)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5)合并恶性肿瘤者;(6)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2组患者年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孕周、产次、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2组患者均行局部麻醉,接受介入治疗,执行护理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
1.2.1 对照组 (1)规范手术治疗:术前行子宫动脉造影,明确出血位置、出血量,靶血管栓塞治疗,再次行动脉造影,确定出血控制情况,至血流完全中断,停止栓塞治疗,包扎穿刺点。(2)常规护理:术后当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警惕再次出血、呕吐、发热、疼痛等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根据患者疼痛反应,给予合理镇痛,定期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颜色、气味、质地等,嘱患者保暖,避免着凉,指导患者高纤维、高优质蛋白、易消化饮食。(3)出院及随访:嘱患者合理饮食、低强度锻炼,隔周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恢复情况,嘱患者定期复查。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护理模式。建立IKAP护理模式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护师8名、主治医生2名,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完成4次集中培训,要求其掌握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后护理要点及IKAP护理模式应用细则,均通过考核后上岗工作。
1.2.2.1 I-收集信息 (1)指导患者或家属完成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居住地等基础信息,并采用动机式访谈方式与患者及家属面对面交流,了解患者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入院前情绪状态等。(2)护士长组织小组成员开展个案分析会议,针对患者相关信息及发现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依据需求理论分析患者最迫切的需求,了解患者及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包括疾病可能进展、术后疼痛程度、自我防护技巧、生活注意事项、对日常活动、工作及性生活的影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类型及应对方式等,小组共同决策确定护理计划。
1.2.2.2 K-获取知识 (1)展示护理计划:责任护士将对患者的护理计划以纸质资料或微信形式发送给患者及家属,保证患者明确护理内容及大致时间规划。(2)反馈式宣教:针对患者、家属需求及疾病认知水平,面对面向其讲解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发病原因、疾病转归、自我疾病监护、饮食控制及活动的重要性,每次20~25 min,结合患者需求,每周宣教3~4次,结束后向患者及家属提问问题,确保掌握本次宣教知识,并告知患者“你已度过危险期,现在是安全的,只要密切监护,一定能顺利康复,不会对未来生活造成影响”等内容,鼓励患者提高警惕但不必过分担忧。(3)自护技巧: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向患者讲明可能出现不良事件的前驱症状,教授患者及时察觉自身是否存在疼痛加剧、再次出血、发热、切口红肿等情况;告知患者麻醉过后,会出现疼痛感,并阐明疼痛感可以通过有效方式进行干预,帮助患者降低紧张情绪,同时术后每隔2 h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由患者自评疼痛程度,至VAS评分降至3分及以下改为每日评估1次,结合患者疼痛感,遵医嘱给予口服或局部用药,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家属聊天疗法等方式转移疼痛感。
1.2.2.3 A-生成信念 (1)持续性信息传输:术后患者度过危险期后,邀请患者及家属加入微信群,群中定时(每周3次)推送与术后护理相关的科普宣教内容,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包括康复知识、护理操作频率、日常生活指导、临床成功案例等,完成全部宣教内容为一轮指导,在4周内全部完成,随后微信群中循环推送健康知识,不断帮助患者及家属加深知识记忆,延续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同时鼓励患者与其他病友建立联系,主动分享疾病恢复、自我护理的经验。(2)正向鼓励:向患者传递积极的疾病知识,通过心理暗示、正念疗法、音乐疗法等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3)联合家属干预:与患者家属进行联合指导,动态评估患者行为及心理状态,指导家属采取温和、积极的沟通方式给予患者心理鼓励,启发患者消除恐惧、不安心理,坚定康复信念。
1.2.2.4 P-实践行为 邀请家属积极参与健康教育计划实践中,和患者共同完成计划,如每日自查创口恢复情况及自我感受,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过电话或微信向医护人员反馈;保持补血、高营养饮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院内运动由医护人员一对一指导进行,术后第2 d指导患者尝试床下主动活动,每日2~3次,每次15~20 min,出院后指导患者在家人陪护下,循序渐进开展运动,从每日步行20 min逐步过渡至60 min,同时在病情完全恢复前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入院复查等。
1.3 观察指标 (1)统计2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术后1、3、7 d,以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量表满分10分,0分表示无痛感,10分表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量表Cronbach’s α=0.850。(2)知信行水平。采用本院自制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估干预前后2组患者疾病认知及行为水平,问卷涉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疾病健康信念、行为状况水平3个维度,每个维度均包括10个条目,均采用0~4分五级评分法,问卷总分12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知信行水平越高。对问卷予以信度检测,Cronbach’s α=0.829,提示问卷具有良好内部一致性。(3)心理状态。干预前后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8]评估2组患者心理状态,SAS、SDS量表均包括20个条目,均采用1~4分计分法,其中SAS量表中正向计分项目5个,反向计分项目15个;SDS量表正向计分项目10个,反向计分项目10个,统计20个项目总分,线性转化为百分制评分,即两量表总分均为100分,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分提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情绪状况越差。SAS量表Cronbach’s α=0.896,SDS量表Cronbach’s α=0.874。(4)健康行为。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9]评估干预前后2组患者健康行为水平,量表共涉及6个维度:健康责任(7个条目)、运动锻炼(8个条目)、营养(9个条目)、压力管理(8个条目)、人际支持(8个条目)、自我实现(8个条目),共4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按照1~4分评分法,总分192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行为越好,量表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3~0.81。(5)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DQOL-100)[10]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涉及社会能力、生理功能、机体疼痛、整体健康、精力、情感技能、认知能力、健康状况8个维度,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各维度评分均值为量表总分,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0.844。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 术后1、3、7 d,2组VAS评分逐渐降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 、7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
2.2 2组患者知信行水平比较 干预后,2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行为状况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知信行水平比较分)
2.3 2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2.4 2组患者健康行为、生活质量比较 2组干预后HPLP-Ⅱ、WHDQOL-10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健康行为、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3.1 基于IKAP的护理模式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分析原因可能为,基于IKAP护理模式在详细收集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等全面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进而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可保证护理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患者个体化差异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诸多学者均认可[11-12]。同时在获取知识、生成信念、实践行为环节,基于IKAP的护理模式秉承“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理念,通过积极、主动、持续的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健康信念,并以此为动力,促使自发性行为改变,这对患者病情自查、健康饮食及规律运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此外,疼痛是度过危险期后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需面对的严重不良刺激,因不同患者身体耐受力、疼痛敏感度不同,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同,实施镇痛干预以缓解患者疼痛感是临床护理重点内容[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7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与本研究获取知识环节的疼痛宣教及指导有关。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感的合理性,提前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疼痛预期,并通过动态评估疼痛程度、联合药物干预及转移疗法缓解疼痛感,有助于降低因疼痛带来的烦躁、郁闷等主观情绪[15]。
3.2 基于IKAP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陈春娟等[16]研究证实,基于IKAP的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接受常规护理及基于IKAP的护理模式后,2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KAP护理模式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源于该模式对患者思维及信念等主观态度的改变,通过清晰展示护理计划、反馈式宣教及传授自护技巧等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疾病认知,有助于缓解因疾病不确定感带来的焦虑情绪[17-18]。且在生成信念阶段联合家属给予积极的心态指导,可进一步帮助患者建立正向健康信念,教授其通过正念疗法、心理暗示、音乐疗法等方式学会自我心态调节,从而避免情绪堆积,缓解负面情绪[19]。随身体状态逐步好转及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WHDQOL-100量表包括对患者生理机能、疼痛程度、认知水平及身体状态的评估,可综合反映患者预后恢复状态[2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WHD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IKAP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3 基于IKAP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知信行水平,增强健康行为能力 基于IKAP护理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患者行为发生正向改变。本研究结果中,干预后观察组知信行水平、HPLP-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IKAP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行为习惯方面作用显著。邴雪等[21]在相关研究中获得相似应用效果。患者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是促使其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本研究通过线上、线下资料发放,面对面讲解、图片及视频等多渠道、多形式向患者传递健康知识,教授其自护技能,可避免传统口头宣教及单方面知识灌输不佳的弊端,帮助患者逐步完成疾病知识积累,并内化为自我认知,提升疾病认知水平,从而使患者及家属切实意识到术后健康行为的重要性。本研究在实践行为阶段,邀请家属共同参与,通过陪伴及监督方式帮助患者长久保持饮食、运动、自我防护等健康行为,可避免患者产生懈怠心理,进而维持良好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基于IKAP护理模式可改善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疼痛感,增强知信行水平,促进健康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