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逻辑理路、特点探究与引导机制构建

2024-03-02徐兰格

传播与版权 2024年4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社交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体社会交往模式突破了以往地缘、血缘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基于兴趣偏好、情感共鸣的圈层化社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深入理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逻辑理路和时代特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从融圈、破圈、出圈、扩圈四个阶段全面构建系统化的引导机制,筑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增强主流价值观在圈层中的渗透和传播,充分发挥其向心引领作用,培育时代新人。

[关键词]社交媒体;圈层化;身份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数字技术的影响下,社会交往模式和信息传播形态更加复杂,青年大学生群体逐渐形成一种基于情感和兴趣的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在圈层内,各类亚文化不断渗透,个体间的话语交互和行为方式呈现个性化特征,参与者的身份认同感也被强化。面对这一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与时俱进,在了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逻辑理路的基础上,归纳特征和构建有效的引导机制,推动多元圈层文化融合碰撞,展现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塑造全景式的文化复合景观,进而发挥青年大学生在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逻辑理路

“圈层”的概念起初多用于地质学领域,在社会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费孝通的“参差格局”概念指出,社会格局像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水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1]。这一概念为网络社交圈层化的解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圈层化的前提:互联网场域的形成和扩大

互联网场域是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前提,也是圈层架构实现的基础性工具。互联网场域塑造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多重社会圈层结构,为个体感官体验的延展提供新的渠道,赋予了大学生群体关系选择和重构的能力,他们在社交圈子的建构和管理上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借助数字媒体平台进行意见的交流和交换。大數据、算法等技术实现了信息智能精准推送,能够使不同地域的个体获得强烈的共鸣,形成跨越时空边界的有效关联。个体在这种持续多元的社交互动中进行自我呈现,强化自我认同感,推动社会交往模式不断变迁,形成了网络社交新图景。

(二)圈层化的基础:个体网络应用能力的原生性和发展性

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是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形成的基础。大学生群体多为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原生一代,大学阶段也是其个体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时期,他们有较强的意愿和能力在网络进行自我展示。对“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手机等是其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他们能够较为熟练地发挥个人网络技能优势进行信息检索和二次传播。在这种参与式再创造的社交互动中,他们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伙伴,其中,个体在兴趣拓展、情感表达、内容创作等方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个体渴望认同和尊重的心理诉求也得以满足,其群体自觉性和情感凝聚力不断增强。

(三)圈层化的关键:亚文化的渗透与身份认同感的强化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关键在于亚文化的渗透以及个体身份认同感的强化。与线下社交不同,网络社交聚集了大量具有相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个体,他们打破时空界限,实现全方位跨地域联结,不断合作交流、思想碰撞和深化身份认知。相较主流文化,亚文化的样式和风格更加鲜明,大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他们能够在契合自身态度与观点的圈层内进行意见交换,在亚文化圈层营造的场景式狂欢中,其身份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被强化。

(四)圈层化的动力:智能媒介技术的演进和助推

智能媒介技术助力信息挖掘、筛选、整合、分发,其是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网络平台下沉,个体接触技术和信息的门槛降低,用户在空间内聚类,促进社会交往结构变迁。一方面,大数据、算法等技术作为网络传播的重要中介,对信息资源进行调配,向个体推送符合其偏好的同质化信息与意见,由此强化了网络社交圈层化趋势。另一方面,智能媒介技术给个体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个体利用媒介工具可以构建以价值偏好为核心的关系网,同时在AIGC等内容智能生成技术的作用下,圈层内容再造和传播的速率极大提升。

二、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特点探究

当前,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社交传播领域内的“再中心化”趋势显现,这是以情感、兴趣、利益等维系的特定关系群[2]。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正是这一现象的具象表征,并在长期发展中呈现区别于其他社交模式的鲜明特征。

(一)圈层选择自由化和边界排他化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圈层选择自由化和边界排他化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筛选和重构能力较强,因此其新圈层的构建不再受血缘、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在大学生自主选择的亚文化圈层内,个体之间有着更亲密的关系,能够形成相对有序的层次。网络社交圈层化形态形成之后,个体都是圈层空间的协作者和共创者,他们不断地进行文本再造和传播,参与圈层的决策和建设。在亚文化的熏陶和强化下,圈层边界持续加固,参与者逐渐将社会身份与虚拟身份割裂开来,呈现排他性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二)圈层身份标签化和行为流动化

网络社交圈层内的个体身份是标签化的,个体的社交行为也具有流动性。圈层空间是参与者的情感归属地,他们在共情的基础上形成广泛的群体认知,有着专属表达方式和传播符号,圈层内部的文化和价值观不断被强化。圈层群体间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不同群像被赋予了多样化的标签属性。当他们在不同圈层内表演和互动时,也会呈现不同的身份定义、自我认知与文化认同[3]。另外,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身份是隐匿的,其行为模式并不固定,其身上的标签也会随之改变,这些标签成为他们区分“圈外人”的独特性符号。

(三)圈层信息聚焦化和内容茧房化

网络社交圈层化使相关信息密度不断增强,促进同类信息聚集,内容呈现茧房化特征。部分网络平台为了提升效益,对用户网络足迹和身份标签进行收集和分析,推荐契合用户喜好的内容。该类信息内容单一、重复率高,聚焦化特征显著,在圈层“回音室效应”的作用下,反复强化个体已有认知,这种高度的统一性容易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4]。在该机制下,圈层构筑起封闭的信息墙,参与者容易形成心理依赖,其主体意识逐渐丧失,价值渗透的门槛不断提高。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引导机制构建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是信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视它、探究它、应用它,充分发挥其正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了解该现象运行逻辑的系统性和规律性,认识到这是青年大学生诉求与新技术演进的彼此呼应,也要准确把握其鲜明特征,结合现实工作,探索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内在文化创造力,推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一)融圈:提高媒介素养,增强主流价值渗透

融圈是引导机制构建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理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逻辑的基础上,把握大学生的诉求,以多样化的形式渗透正向主流文化,引导圈层定调和风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关键作用。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以包容的心态主动认知和适应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理解和尊重其圈层文化和新型社交模式,在情感上与大学生实现同频共振[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熟悉媒介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优化话语传播的方式方法,主动融入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搭建立体化、多维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矩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能力,使主流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内,并积极引导圈群的议程和话题走向,掌握教育主导权,发挥向心引领作用。

(二)破圈: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圈层整合能力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是社会互动的新型呈现方式,也是信息整合传播的新时代表征。各圈层之间有着鲜明的界限,原本标准化的信息供给难以适应个性化的现实需求,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破圈。

社会圈层结构的形成基于价值认同和情绪共振等非理性、非逻辑要素带来的意见交换和信息流动[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引导圈层之间相互交融、互补共生。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掌握圈内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把握信息传播的方向,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在圈内敢发声、善发声、巧发声,引导大学生突破圈层限制,打破孤立和分散状态,推动大学生破圈融合,构建包容并蓄、有机运作的“圈层共同体”,促进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浸润和线下引导相结合。

(三)出圈:找准圈层结合点,激活文化创新活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找到各圈层之间的契合点,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敢于和勇于出圈,推动圈层优势互补。

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圈层内的表达方式具有碎片化、浅层化特征。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立足于大学生的需求偏好,熟悉大学生在圈层内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行为模式,运用该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主流舆论在圈层内的有效传播。另外,传播技术的赋权使大众传播模式发展为以个人为中心的节点传播模式。在跨越圈层的信息传播中,节点发挥将信息从一个圈群向另一个圈群转移的作用[7]。在网络时代,诸多大学生会加入多个趣缘圈层,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在多平台中积极互动,与圈内大学生形成情感共振和价值共鸣,引导大学生打破圈层边界,展现大学生的文化创新力。

(四)扩圈:统筹圈层资源,强化个体社会参与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引导机制构建是一个系统和渐进的过程,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融圈、破圈、出圈的基础上实现扩圈,引导大学生在圈层社交中采用新形式、新方法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参与中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创新圈层议题设置策略,重构青年话语阐释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借助数字媒介平台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圈层体系中,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會与政治生活,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推动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发展回归大学生主体本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将圈层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小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相融合。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是互联网场域下交往模式变迁的具象化表征,也是青年圈层文化的新型传播载体,其运行逻辑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把握其逻辑理路和特点的基础上,做到融圈、破圈、出圈、扩圈,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构建良好的网络圈层社交秩序,在社会化治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彰显青年力量。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

[2]郑文锋.圈层化传播中媒介素养教育再认识[J].青年记者,2022(18):35-37.

[3]刘运来,曹乾源,董玉芝.网络时代青年文化认同圈层化现象透析及价值引导[J].中州学刊,2022(06):71-76.

[4]唐云锋,刘涛,王艳艳.网络圈层化、微博舆情传播与虚拟场域群体极化[J].浙江社会科学,2022(07):78-84.

[5]范文川,韩敏.智媒时代新型主流媒体的圈层拓展策略[J].新闻与写作,2022(10):91-95.

[6]喻国明,颜世健.认知竞争时代的传播转向与操作策略[J].东南学术,2022(06):227-237.

[7]宁薇,黄天佑,王雪纯. 提升青年网络舆论“圈层化”引导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1-20.

[作者简介]徐兰格(1997—),女,安徽滁州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助教。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社交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运用慕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