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阜水文化与水利文物保护

2024-03-01孙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期
关键词:水文化

孙涛

摘 要: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文物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在构建新时代自然与人文生态文明时,需要深入挖掘和展示水文化的深厚内涵,保护、利用、展示好水文化和水利文物。文章以曲阜水文化和水利文物为例,详细论述了曲阜古城营建和儒家文化起源中蕴含的水文化及曲阜水利文物的类型和保存现状,最后结合曲阜实际对水文化和水利文物保护提出了数条保护建议。

关键词:水文化;水利文物;文物保护与利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1.006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千百年来,人与水之间密不可分,产生了许多以水和治水为载体的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以水为核心构成的文化称为“水文化”,而水利文化又是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中国是农业大国,水利开发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遗存了大量水利工程和遗产。这些水利文物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文化财富。

曲阜是1982年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曲阜属淮河流域,中心城址位于高阜之上,四周环以泗河、沂河、蓼河、崄河、洙水河等河流,其中泗河流域面積占到了曲阜全境面积的72.3%,呈现六河贯通、城水交织、山环水绕的城市特色。曲阜北、东、南为山区,地势东高西低,因此泗河、沂河、洙水河等河流自东向西流淌,汇入南四湖,出现“圣人门前倒流水”的奇特景观。

1 曲阜水文化

1.1 水与古城营建

江河是曲阜古代文明的摇篮。古代人们缘水而居,考古资料显示,泗河、崄河、蓼河等主要河流周边分布着大量化石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制陶遗址等。蓼河南500米,2019年新发现的西陈遗址显示该区域为盘庚迁殷后至伯禽建都曲阜前这一时间段具有高等级祭祀遗址、居住址的古文化遗存,是曲阜商周交替之际的重要文化见证。西周时期,周公之子伯禽在泗河、沂河合抱之间的高阜地带选址,依托泗河支流洙河和庆源河为城市防御水系构建了面积约10平方千米的庞大国都,即为鲁国故城。城中亦有河流分布。考古显示,一条河流自东城垣入城,逶迤向西穿越故城,注入洙水河,是城中重要的景观和排水通道。鲁国衰落后,在城内西南角建立了汉代城池,而汉城的北护城河即是利用了这条古天然河道①。所以说,曲阜历史上鲁、汉两座重要城池的营造皆是借助了天然地形和河流的优势,起到了节省人力和卫护城市的双重作用。

1.2 水与儒家文化

鲁国故城东北地势高,西南地势低,西南低洼之处形成了大片水域,曰泮水,至今犹存。西周时期泮水北侧建有泮宫,承载着鲁国祭祀天地与祖先的功能。《诗经·泮水》篇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名句,记载了鲁公征服淮夷后“在泮饮酒”的盛景。同时泮宫也是贵族子弟接受教育的场所,后世逐渐演化为学校的代名词。泮水西流经过孔庙前,而后穿明故城墙水门汇入洙水河,所以泮水成为曲阜孔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1)。随着后世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孔庙在中国各地乃至东亚等地区开始陆续兴建起来,而建造模式皆是仿曲阜孔庙为祖庙建设,在其中轴线最前端多设有泮水、泮桥。究其原因,是因为“修泮池者,壮学宫也;壮学宫者,尊孔子也;尊孔子者,崇其道也”,所以有孔庙处多有泮池遂成规制。古时秀才学子们常在泮池中采摘水芹,并将其插在帽檐上,以显示其的文才。孔庙泮池成了天下学子景仰之地,同时也象征了儒学的“孔泽流长”。

泮池边是孔子的成长之所。孔子出生在沂水之滨的鲁源村,后随母迁居泮水西侧不远的阙里居住。智者乐水,孔子对水是十分偏爱的,称水有“德、仁、义、智、勇、察、包、善、正、度、意”等德行,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孔子观五川汇流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悟,也非常赞赏曾点提出的“风乎舞雩,浴乎沂”的洒脱态度,可以说,水从某种程度上对儒家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图2)。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归鲁后在洙泗之间设书院修书讲学,因影响深远,“洙泗”一词在后世逐渐演化成曲阜城市和儒家思想起源之地的代名词。

2 曲阜水利文物

几千年来,水包容滋养着曲阜古老文明的发展,孕育了厚重的儒家文化。曲阜的治水史同样悠久。水以井、泉、池塘发展至现代的渡槽和大型水利设施等不同的形态养育着曲阜这一方百姓,在曲阜这片土地上遗存下众多珍贵的水利遗产和水利设施。

2.1 古代水利文物

2.1.1 古井

井的出现是人类饮水史上的重大变革,是人们饮水从被自然左右到主动改造自然的转变。曲阜鲁国故城西南古泮池区域考古勘探报告显示,在190余亩(约126666.67平方米)的区域内发现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古井遗迹42处,可谓古井密布,说明这一时期的曲阜先民们已普遍采用打井汲水的用水方式。战国时期古墓葬会经常使用陶井作为生活随葬品,间接证明了井与人们生活的密不可分。据不完全统计,曲阜现存的古井有39处,如孔庙中的孔宅故井(图3)、孔子母亲曾取水的颜母井、颜回曾汲水的陋巷井以及孟母井等,每一座名人古井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历史典故。除了这些名人古井,其他古井多散布在村庄中,如石门山镇黄家村保存有古井6处,可谓保有古井数量最多的村庄。还有一些较为重要的古井,如明万历年间南夏宋古井以及西林西义井,为了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已分别将其公布为省级和县级文保单位。

2.1.2 古泉

曲阜历史城区曾一度泉水密布。据清康熙十九年《山东全河备考》载,“曲阜境内古有名泉28处,或入沂入泗,输入运河”,较大的泉群有逵泉群、洙泗河泉群以及温泉泉群。现在随着地下水位的普遍下降,这些泉水亦随之枯竭,现仅文献泉、洙浥五泉、城北凤凰山上的饮马泉等个别泉尚存,其他均难觅踪迹了。历史上洙水河曾久绝不可复得,《洙浥五泉》碑记载,经明嘉靖、清乾隆、清同治年间数次疏浚,洙水河的发源地洙浥五泉“清流涌出,洋溢洙河”,建泉池保护水源,使泉头不复湮灭,后世树碑建亭予以纪念(图4)。碑文同样也记载了作为古泮池水源之一,明故城修建时被隔于城外的文献泉也于同年得到开浚。

2.1.3 池塘

“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处处池塘蛙”,农村中常见的星星点点的池塘其实也是一种天然的水利系统,发挥着储水排涝、防洪滞洪、纳凉休闲、生活供水等多重功能。但目前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多数已干涸消失不见,仅存的池塘也不复清澈。曲阜登录为文物点的池塘数量较少,一處为历史文化名村凫村中的池塘,名为“孟母池”,传为孟母浣衣之处;另一处即为前文中提到的明故城内的泮池,其历史价值更为深远,与泮宫、乾隆行宫、文昌祠以及孔庙都有直接的历史渊源,但由于疏于环境整治,曾经是“雩门十景”之一的“泮水疏荷”景致已不复存在了。

2.2 近现代水利文物

历史上,水经常以洪、旱两种极端状态显现在世人面前。细读《曲阜水利志》,从1840年至1965年短短120余年的时间里,记载“泗河决口”“沂河涨溢”等水灾记录有17次,“特大旱年”等旱灾记录21次,人们生活颇受其困扰②。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国家集中人力、物力于20世纪50~70年代兴建了许多水库、渡槽、堤坝渠堰等水利设施,有效改善了地理环境,扩大了土地灌溉面积,初步形成了曲阜的现代水利体系。据《曲阜水利志》统计,“l955年以来,境内共开展大型水事活动近百起,动用土石方2024.5万立方米,投工10825.26万个,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总投资3608.93万元”,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75%。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曲阜保留至今的在用水利文物约有100余处,主要有渡槽及提水站、水库、堤坝以及涵、洞等多种类型。

2.2.1 渡槽与提水站

数量最多的当属至今仍散布在曲阜乡村的渡槽和提水站,约有40处。提水站和渡槽是一种重要的农田输水灌溉系统,最早诞生于中东和西亚地区,后传入我国。这些渡槽高约数米,在田野绵延数百米,甚至几千米,构成了农业景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最为壮观的梁公林提水站和大峪西渡槽已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2.2 堤坝

堤坝水利系统对于保障城市的安全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曲阜有堤坝10处,分布在泗河、沂河、郭泗河和蓼河上。体量较大的为沂河上游的尼山水库大坝(图5)、泗河上的红旗闸和陈家寨拦河坝(图6)等,保存基本完好,发挥了很好的水利灌溉作用,每每雨季泄洪时,河水奔流而下,蔚为壮观。

2.2.3 水库

曲阜现存有尼山水库、粮船石水库、河夹店水库等大小水库约12座。这些多数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库,除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储水灌溉作用外,很多都打造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以韦庄水库为主体打造的仙河花海景区,以尼山水库为背景建设的尼山圣境景区,都成为人们亲近水源、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2.2.4 红色水利设施

水利设施除了重大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外,很多还蕴含着红色基因,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由于上述水利设施多建于新中国建设时期,其建筑形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些还镌刻有红色标语,如盛天渠提水站刻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水利是发展农业的命脉”。四清池是叶选宁带领“四清”工作队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所建,刻有他亲笔题诗“四清激励愚公志,辟石开山建大塘……”。五四青年洞两侧书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等标语,反映了当时人们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高昂斗志。

3 水文化与水利文物保护的意义

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治水的历史,治水历程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水同样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留下丰富多彩的以水为内容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作品。水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打造人、水和谐共生的环境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国家非常重视水文化的保护,目前正在建设的黄河、长江文化公园就是以水为纽带建设水文化的最好范例。从世界遗产角度,青城山-都江堰2000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大运河2014年申遗成功,坎儿井、灵渠列入也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从革命文物角度,2021年国家局公布的全国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包含86处红色水利遗产,占总数的0.5%。从数据看,应该说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带有红色基因的水利遗产还未得到认定。从水利部门的角度,水利部门专门印发了《“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正在大力推进以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保护为核心的水文化建设,启动了国家水利遗产认定工作,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利遗产保护和认定管理体系。从农业部门的角度,国家大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计划也促进了水利文物的保护。

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起源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水生态建设中理应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大型水库和一些堤坝还在继续使用外,那些曾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人们乡愁的渡槽、提水站、古井、池塘、古井等没有了水利功能的水利文物,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面临逐步消亡的危险。江河中蕴含的文化属性和水工程中的革命精神也亟待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挖掘和展示。保护利用好这些与水相关的文化遗产,发展好曲阜的水文化,对于振兴曲阜乡村、提升曲阜的城市品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 水文化与水利文物保护的几点建议

曲阜的水文化建设迎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予以充分把握,围绕六大水系和水利文物保护,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水文化遗产。如下是几点建议:

4.1 筑牢水遗产保护的基础

河流和水利文物保护是水文化保护的重要抓手。建议联合多部门对曲阜河流和水利遗产开展一次全面的普查和价值研究,摸清家底,充实完善档案,编制水遗产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在此基础上,编制统一的曲阜水文化保护专项规划,探讨建立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互交融的发展模式。

4.2 拓展水利文物保护资金来源

争取在文物、水利和乡村振兴资金中增设水利文物保护专项,在此基础上,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加入,共同把水利文物保护好,维护好我们共同的乡村记忆。

4.3 分级分类做好水利遗产保护

①结合乡村振兴计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农村水生态建设。积极整治乡村河流和池塘,提升水质,改善农村自然环境。

②对于在用水利工程,改造时可以融入水文化元素,打造文化与技艺高度融合的具有曲阜特色的水利工程。

③对于已失去水利作用的遗产,应积极做好全面的保护和利用。做好本体保护,开展必要的抢险加固工程;加强展示,挖掘其内在的治水精神和技术内涵;改善周边环境,为遗产保护和人们参观游览营造有利环境。

④对于孕育了曲阜古老文明的泗河、崄河、蓼河、沂河等河流,建设以河道为纽带,文化遗产为点缀,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于一体的历史文化景观河道。

⑤对于鲁国故城、明故城、仙源县城的护城河,应积极开展历代城池护城河的疏浚治理,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态要素。

4.4 讲好水利故事

水利文物是水利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应充分挖掘水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讴歌、记录新时代气壮山河的治水实践,运用多种表达形式,讲好、展示好水利文化遗产。特别是要深入挖掘水利文物中的红色基因,积极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赓续红色血脉。

4.5 提升水利文物保护意识。

水利文物是一种较新的文物类型,还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水文化,提升人们对水文化和水利文物的自觉保护意识,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水文化的深厚内涵。

注释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阜鲁国故城[M].济南:齐鲁书社,1982.

②曲阜水利志编写组.曲阜水利志[M].济宁:山东省出版社济宁分社,1989.

猜你喜欢

水文化
基于伊斯兰教水文化的印度莫卧儿宫廷水景研究
贵州水院校园水文化建设措施诌议
关于兰州新区水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策划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究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云南的稻作和水
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原生性及其美学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