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馆藏刘半农摄影作品谈其诗歌创作的“真”情“实”感

2024-03-01徐颖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刘半农博物馆

徐颖莹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刘半农的诗歌和摄影作品,探讨了其在创作中追求“真”情“实”感的理念。刘半农认为,诗歌和摄影都应该忠实于社会生活和人们内心的真实,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真实描写。他的作品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体验,同时也传达出对时代精神和民族品性的关注。刘半农的诗歌和摄影作品在审美价值和认知价值上的相同性,展现了其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人们带来了启迪和反思,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博物馆;刘半农;摄影作品;诗歌创作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1.002

劉半农,名复,江苏江阴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无畏的勇气和才华横溢的文笔崭露头角,是著名文学家、诗人、语言学家和摄影家。他不仅积极倡导摄影这一新兴学科,更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概括和探索。其所著《半农谈影》(图1)是我国摄影理论著作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摄影理论的奠基之作。

刘半农不仅为摄影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声疾呼,扫清了舆论障碍,更对摄影艺术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他深入挖掘摄影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对摄影艺术的定位和特性进行了富有洞见的探析。其理论成果不仅对当时的摄影艺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对我国摄影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江阴市博物馆收藏了刘半农后人捐赠的珍贵遗物,这些藏品是研究江阴乃至我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馆藏摄影作品中,有直接以诗意入画的《山雨欲来风满楼》,有表现劳动生活的《人与天》《捣衣》,有借景抒情的《齐向光明中去》《在野》等。它们题材不同,风格新颖,通过这些摄影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摄影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刘半农从中国哲学、美学传统出发,提倡摄影艺术的个性化、民族化,至今对中国摄影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再看刘半农的诗歌创作,它与摄影创作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实质内涵和情感表现上是互融互通的,正是这种互融互通使他的摄影与诗歌创作有着共同的特点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刘半农求“真”求“实”的观点,和时代要求个性解放与民族解放—民主与爱国的精神相一致,在他的摄影作品与诗歌中可见一斑。下面就以他的部分摄影作品与诗歌为例,谈谈刘半农先生创作中的“真”情“实”感。

1 “真”情“实”感呈现在时代精神中

当艺术家在某一特定时代中,自觉地表达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时,这个民族的品性和气质会因为共同面对的现实处境而得到加强和升华。这种自我强化运动也对中国文学和摄影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刘半农在摄影及诗歌创作中就是如此。

1925年刘半农学成回国后,在摄影上,主要拍摄社会下层人物,表现劳苦大众的生存状态,其中不乏冷落街头而素不相识的老人、流浪的少年,以及许多在逆流中航行的船筏,为生活所迫而撒网的渔民。摄影作品有《捣衣》(图2)、《卖花女》(图3)、《人与天》等。

《捣衣》,刘半农通过描绘江南常见的村妇在河边洗衣服的场景,表现了下层人民的辛勤劳动,寄托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为了更好地传达这一情感,他甚至以自己的女儿刘小慧为模特,拍摄了《卖花女》。“那是在北京大院府胡同我家的花园里,背景是假山和盛开的紫藤萝花丛,我用一块布包着头,扮成卖花女,手中正数着几枚铜币,显示出少女虽然贫穷却十分可爱的神情。”

刘半农初创时期的新诗以揭示人民疾苦等为其主潮,体现当时的时代精神。他的部分诗歌取材于下层社会不幸的人民:被撵得无处栖身的卖萝卜人,备受苦难的学徒,赤胸挥汗打铁的铁匠……刘半农强调新诗的写作要突出一个“真”字,要有真情实感,要写自己“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相隔一层纸》就是诗人真情实感的代表作:

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诗人的写实主义诗歌面向现实,正视人生,描述了人民的苦难、不平和反抗意识,向旧社会发出了愤怒的控诉。这就是“真”的效果!又如新诗《柏林》,初收在《扬鞭集》中卷。诗仅三句:“大战过去了,我看见的是不出烟的烟囱,我看见的是赤脚的孩儿满街走!”两个大战后的典型镜头,就勾勒出了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后所带来的一幅灾难图。无怪乎诗人在诗作后注中说:“虽只二十九个字,我却以为可以抵得一篇游记了”。

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记录,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只有立足“真”情“实”感,才能让人们通过阅读和欣赏有所收获,引起内心世界的共鸣,才会对现实社会生活有更深入的反思。

2 “真”情“实”感寄托在创作情感中

摄影与诗歌,在创作上都需要有独特的观察视角。诗歌讲究节奏韵律的凝练概括语言,在时间的流动中塑造艺术形象,其感情的抒发和摄影一样,通过营造出的意境抒发情感,在创作中作者将描绘的生活图景与内心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这种氛围能够引导读者深入其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到作品的深层含义,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和感动,通过瞬间拍摄的画面,来透视出影像背后丰富的生活含量。

1925年7月3日,刘半农一家由马赛启程回国。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次近6年的留学,刘半农可谓饱食了孟子的话,所幸的是,这几年收获满满。海上旅行,夏风拂面,刘半农一路上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作《归程中得小诗五首》。

其一《地中海》云:涛声寂寂中天静,三五疏星竞月明。一片清平万里海,更欣船向故乡行。

其二《苏伊士运河》云:重来夜泛苏伊士,月照平沙雪样明。最是岸头鸣蟋蟀,预传万里故乡情。

其三《Minikoi岛》云:小岛低低烟雨浓,椰林滴翠野花红。从今不看炎荒景,渐入家山魂梦中。

几首小诗,一个声音,就是怀念家乡和祖国。地中海夜晚的疏星和明月照亮了万里海面,诗人想到的是“船向故乡行”。一路的风景伴着诗人“渐入家山魂梦中”。船经澜沧江时,刘半农看见停泊着一条中国的航船,飘扬着五色旗,全船40多个中国人,都欢呼雀跃起来,恨不得马上跳过船去。这群人,海外归来,个个思乡情切,在外海中突然看见了本国船,仿佛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流下了幸福的泪花。刘半农拿着照相机,含着泪花,拍下了这只华人船。

藝术教育家王森然先生评价刘半农说:“先生生平勇于任事,所见皆足珍贵,其摄影中诗意之浓,为一般摄影家所不及。”正是出于刘半农“勇于任事”的性格,在中国第一个知识分子摄影团体—光社发展的关键时刻,临危受命担起了光社领军者的重担,直到光社的烛光熄灭。正如刘半农自己所说的那样,将自己的审美情感融入创作中,创造出新的审美对象,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提升对作品的认知,从而获得心灵和视觉上的愉悦。

3 “真”情“实”感融合在表达意境中

刘半农在英、法求学期间,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这个“大弱国”的国际地位,作为“大弱国”的公民,自己也时常遭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所以他的民族自尊心特别强。刘半农加入北京光社之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驱使他大声呼吁,摄影要融进中国画的元素,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摄影,总言之,摄影要为我所用。他在《半农谈影》中提到:写意,乃是要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照相表露出来。意境是人人不同的,而且是随时随地不同的,但要表露出来,必须有所寄籍。被寄籍的东西,原是死的;但是作者把意境寄籍上去之后,就变成活的。摄影作品《西湖朝雾》(图4)最为典型。

照片拍摄的是朝雾笼罩中的西湖景色,画面的主景为左侧被包围在青翠之中的亭台和右侧的一叶扁舟,两者在宽阔的湖面上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画面被浓浓的雾气所萦绕,景物若隐若现,让人看来恍若仙境,刘半农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娴熟的摄影技术抓住了这美好的瞬间,并在画面上方题字:摄雾景难,摄西湖之雾景尤难,费胶片十五,始得此帧。看来确实费了不少时间和材料代价,也说明刘半农在摄影艺术创作上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他不喜欢那些只求外表虚假的美观形式,也不随波逐流赶时髦,去追求庸俗的美,而是重在意境美的表现。

像其他作品,《山雨欲来风满楼》直接以诗入画,《昆明一角》《寒林》(图5)等作品,直接在照片上题词落款,融诗书画印为一体,难怪朋友们在评论他的作品时都异口同声地啧啧称赞:“半农的摄影作品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刘半农的摄影作品中,既没有肥头接耳的军人政客,也没有粉妆玉琢的才子佳人,更看不到悲哀颓废的画面,优美、深邃、诗意是他摄影作品的一贯风格。

刘半农强调新诗应该真实地表达思想感情,反对虚假和无病呻吟。他认为诗歌在思想内容上应该反映社会和自然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应该是诗人自身真实情感的流露。他的“写真说”实际上就是诗歌创作中的“写实主义”,这实际上是对新诗创作提出了现实主义的要求。在“五四”初期白话诗坛上,这种理论为新诗的成长和壮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就拿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图6)说起: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首诗歌从表面上看,仿佛是一首“情歌”,表现了自己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和深切怀恋。但是联系诗人的生活道路、思想意蕴和一系列前后作品来分析,不难看出它思想意义的真谛。这首诗歌借景抒情,情景巧妙交融,十分自然妥帖。刘半农赴欧洲深造,游学欧洲的他,受到美学思想及诗歌的影响,逐渐以诗歌的形式描绘景物,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景物上面寄托个性、独特的表现手法及独具一格的情调。诗歌中首次运用了他创作的“她”字,愈加传神地表达了对于祖国母亲的深情厚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才引起了当时留学在外的赵元任的内心共鸣,为之谱写了旋律优美、韵味悠长的曲调,经年传唱历久不衰。

刘半农的诗歌立足于现实,扎根于大地和民间,用“真”情“实”感来吸引打动读者,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也盖源于此。这“真”情“实”感在实际创作中是难能可贵的,要说真话、抒真情,它得始终忠实于社会生活和人们内心的真实,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真实描写。刘半农先生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诗篇,因为他写诗求“真”,他认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不能把诗只写在落花、残月、流水、浮云上,而应当“用我的泪,写在我的泪珠上;用我的血,写在我的血球上”,始终用自己的热血去浇灌诗歌之花,也因此才敲开真正的“诗人之门”。无疑,不管是诗歌还是摄影,它们都是在通过作品表现作者的意境、美感、情绪、理想。也正是刘半农的摄影、诗歌、美学,在审美价值和认知价值上的这种相同性,在创作上才展示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人一种启迪、一种反思、一种思想,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充实。

参考文献

[1]刘半农.半农谈影[M].上海:开明书店,1928.

[2]刘小慧.父亲的摄影爱好[J].中国摄影史料(第二辑),1981(00):[页码不详].

[3]胡志川.我国摄影艺术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抗日战争之前[C]//盛继润.摄影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

[4]徐瑞岳.刘半农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5]马运增,陈申.中国摄影史1840—1937[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

[6]臧恩钰.刘半农代表作[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

[7]朱洪.刘半农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8]陈申.光社纪事:中国摄影史述实[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刘半农博物馆
刘半农登广告“找骂”
教我如何不想她
博物馆
刘半农“找骂”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善为意外之举的刘半农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