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富有哲学味的哲学课堂
2024-02-29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赵云峰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赵云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广大青少年第一次接触哲学往往都是从高中思政课开始的。因此,高中的哲学课不仅承担了向学生普及哲学基础知识的作用,而且肩负着启迪学生哲学智慧、培养学生哲学思维、引导学生善用哲学方法的任务。因此,思政教师在进行哲学课教学时就应该努力让课堂充满哲学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的光芒,激发学生学哲学、用哲学的乐趣,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仰。
一、有哲学味的哲学课才能吸引学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善于思辨,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灵活应用能力和好奇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学习哲学的过程就是启迪人的智慧、培养思辨能力的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却对哲学课爱不起来,一提起哲学课就将其与枯燥、抽象、乏味等词语联系起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多,除了哲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所带来的挑战外,也源于很多教师在进行哲学内容教学时,过于局限于具体知识的讲解而将本应充满思辨的哲学课变成知识传授课、考试技巧课,或者过于执着于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证明哲学的观点,而忽略了哲学思维抽象性的展现,导致没有讲出哲学课应有的哲学味。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学生缺少学习哲学的兴趣,很多教师也对哲学课的教学充满畏难情绪。因此,怎样把哲学课讲出哲学的味道,让哲学课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方面的作用,是摆在高中政治教师面前的共同任务。
二、有哲学味的课堂应该什么样
1.有哲学味的课堂能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习兴趣。
哲学被称为智慧之学。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而智慧则强调一种眼光、一种见识、一种境界。因此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好的哲学课堂也不能满足于对哲学基本原理的传授,而应侧重对学生智慧的启迪。比如很多教师在讲到哲学基本派别的时候经常用下面表格梳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基本形态本原观合理性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问题归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在总结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学生清楚地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很容易掌握解决涉及相关知识练习题的窍门。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哲学的魅力了吗?对哲学抽象性、思辨性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种处理方式属于典型的传统应试教育导向下的产物。在这里就不如引导学生探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为什么要把世界的本原归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呈现泰勒斯的名言“水是万物的本原”,告诉学生他因提出这个观点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让学生思考原因所在。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发现泰勒斯的贡献在于他是第一个用理性去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个“本体论”问题的人,在他之前的人们都是从神学的角度出发,用神造万物的观点来解释世界的起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勒斯毫无疑问是一个革命者,他敢于打破神话桎梏,敢于挑战神的权威,他使西方哲学真正意义上走上了对宇宙和自然理性的探索和解释,因此他无愧于“西方哲学之父”的称号。通过这样的介绍与分析,学生对哲学抽象性、思辨性的特点就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学习哲学的兴趣。
2.有哲学味的课堂要促进学生反思、享受思考乐趣。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修订,现在的高中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哲学的智慧正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因此要培养学生思辨、争鸣的习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比如我们来看下面一道题。
有人认为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灵魂。也就是说每个自我都有一个世界,每个世界的发展方向都取决于其意识体本身,而客观世界则是由这些意识世界构成,这样即无客观坐标,只表现个人意志,其认为物质不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 )
①“气者,理之依也”和“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和“我思故我在”
③“天不变道亦不变”与“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④“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和“人是万物的尺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这道题选择B,其中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和“我思故我在”、④“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和“人是万物的尺度”都涉及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与题干观点相符,因而被选。很多教师在讲课时遇到类似唯心主义的观点时都是通过做题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其类别来处理的。但是这些哲学家为什么会提出这些观点?这些观点为什么会在历史上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感染了那么多人?很多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思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一看到这些观点就把其归为错误思想的阵营,不了解这些观点的来源与论证过程,也就没有体会到哲学思维的魅力所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带领学生探讨这些哲学观点的论述过程以及在人类思想史上的意义,再对比其与唯物主义观点的差别所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
3.有哲学味的课堂应做到学用相长、推动学以致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哲学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它的反思和批判功能上,还表现在其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就像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真正的哲学家都是身体力行、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哲学课不能变成单纯的哲学理论课,教师应该在哲学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用于指导生活与实践,在应用中感悟哲学的妙用,促进对相关原理的深入理解。
三、怎样才能突显哲学课堂的哲学味
1.整合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感悟哲学的魅力。
哲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哲学家的观点也是高度凝练与概括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哲学课教学时,不能停步于哲学知识的传授与讲解上,而应充分挖掘相关哲学观点背后的知识,比如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等,使学生对该哲学观点有更加充分的理解。
比如,很多老师上课经常会用到“白马非马”的例子。如果单纯从逻辑的角度加以分析,公孙龙的观点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属于典型的诡辩论的范畴。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学生结合公孙龙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就能让学生认识到,公孙龙的观点其实是在讽刺当时君主的选材观,其用意在于促使大家思考千里马并非以颜色作为选用的标准,人才也不能以哪个学派作为判断的标准。任何事情都应当透过表象,直指本质,君主应当以正名为要务,不然天下的人就会不知大旨,专务细末,这样天下就会大乱。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哲学观点的时代价值,并从中感悟哲学思维所具有的抽象性、反思性、批判性等特点,体会哲学的魅力。
2.精选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内容。
哲学概念之所以难理解,既由于哲学观点的抽象性,也在于我们对于哲学语境的陌生。尤其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高中生来说,怎样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哲学问题,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一道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高中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辩证思维日益发展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抽象的哲学问题教学时,就应该对教学素材进行筛选,选择那些既能够充分体现哲学观点又能够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抽象思维,接近哲学的本质。
对于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这两个唯心主义的基本派别,学生一直存在理解的困难,虽然书中明确指出了二者的差异在于对世界的本原是主观精神还是客观精神的解释,但是学生对于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这两个概念本身就存在理解上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问题,教师可以运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竹”的故事,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朱熹为什么提倡“格物致知”?王阳明后来的“心即理”与朱熹的观点存在何种分歧?这两种观点的分歧根本在于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结合朱熹“天下无性外之物”“性即理”“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有物之理”的观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朱熹之所以提倡“格物致知”是因为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各自与众不同的“理”,甚至在具体的事物存在之前,这事物的“理”就已经存在了。因此,他主张要发现“理”,只有一个办法——“格物”,只有“格物”才能“致知”,这正是客观唯心主义强调客观精神重要性这一特点的体现。针对第二个问题,可以结合王阳明“心即理”“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的主张,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之所以强调“格物”就是体认本心,正是因为他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最重要的结果。最后通过对二者核心观点的分歧的对比,帮助学生得出结论。二者之所以在“格物”的方法论问题上存在分歧,正是由于二者对于世界的本原到底是主观精神还是客观精神这一世界观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导致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唯心主义的区别,同时也促进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精妙之处的理解与感悟。
3.挖掘生活联系,帮助学生体会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抽象的,但也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我们普通人学习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吸收哲学家的教益,将其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学生在刚刚接触哲学时,往往把哲学当成高高在上的学问,而忽视哲学对我们人生的指导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地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感悟哲学思维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哲学,运用哲学观点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进行指导。
比如,对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材的解释是由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但是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无法充分理解这一表述,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一哲学问题,不也学习和生活得很好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一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你今天会穿什么样的衣服?这时,很多学生会直接回答:“穿校服呀!”“那为什么要穿校服呢?”“因为这是学校的规定啊!”从对话中,学生不难发现我们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思考。那离开学校,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吗?有的学生会想当然地说“是啊”。但有的学生已经开始犹豫与思考。这时教师可以接着问:如果你出席的是一场婚礼或者丧礼,你可以想穿成什么样就穿成什么样吗?至此,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理解上述问题其实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没有系统思考过这一哲学命题,但是我们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涉及相关内容。由此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其实就源于我们生活实践中的追问与思考。我们如果能够对相关哲学问题进行冷静而细致地思考,就帮助我们开启了智慧的大门,会对我们的生活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总之,高中政治教师要在哲学课上讲出哲学的味道,就要努力增加自己的哲学素养,对中外哲学史的基本线索与哲学家观点的基本内容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通过巧妙的设计与灵活的方式把抽象的哲学观点背后的东西更多地呈现给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中感悟哲学的味道,增加高中政治课的魅力,促进学生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