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效果

2024-02-29郝余庆蒋徐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口径胆源胰管

郝余庆,蒋徐维,丁 俊

(1.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肝胆外科,上海 20190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胆胰外科,上海 201203)

急性胰腺炎(AP)为一种因胰酶对胰腺及周围组织的自身消化导致的化学性炎症反应过程,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合并症多等特点;由胆道结石诱发的急性胰腺炎称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占急性胰腺炎的50%以上[1-2]。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指2 次以上急性胰腺炎发作,对急性胰腺炎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是防治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关键[3]。目前,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术后胆道引流为主,可有效缓解胆道梗阻引起的急性期症状,但术后复发率较高[4-5]。急性复发性胰腺炎为胰管支架应用的适应证,研究[6]表明,胆道取石后植入胰管支架可有效预防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生。术后单纯依靠西医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效果有限,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快速消退胰腺炎症、周围组织感染,有利于缓解局部症状,促进疾病转归。研究[7]表明,清胰通腑汤可有效缓解急性胰腺炎患者局部症状,减轻胰腺炎症损伤。目前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效果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分组进行研究,探讨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3 月-2021 年8 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7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4 例,年龄(62.15±8.12)岁,体质量指数(BMI)(24.16±3.08)kg·m-2,入院至手术时间(15.46±3.18)h;对照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63.54±7.53)岁,BMI(24.47±2.83)kg·m-2,入院至手术时间(16.27±4.35)h;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KY20190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西医符合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诊断标准[8](急性胰腺炎发作次数≥2 次,发作间隔时间>3 个月,发病间歇期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2)中医参照《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9]中“腹痛”“脾心痛”诊断标准,经辨证为肝胆湿热证(主证见上腹、肋协胀痛,拒按,大便黏滞不通;次症见小便短黄,纳差,乏力,舌质红,口苦口干,恶心,舌苔黄腻,麦弦滑或弦数);3)年龄>18 岁;4)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2)胰腺分裂征、酒精等其他原因引发的急性胰腺炎;3)对本研究所用治疗药物过敏者;4)合并肝肾系统、呼吸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5)合并严重感染者;6)有内镜治疗禁忌证者;7)合并肝硬化食管静脉严重曲张者;8)合并胆道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者;9)凝血功能异常者;10)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治疗,术前禁食、禁饮8 h,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切开乳头,扩张乳头,取石、清理胆道后置入胆管支架(直径:7.0 ~8.5 Fr,长:8 ~10 cm)、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直径:5 Fr,长:7 cm);术后2 个月内镜下取出胆总管、胰管支架;术后卧床休息24 h,术后给予胃肠减压、抑胰腺分泌、抗感染等治疗。

观察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操作方法及术后治疗同对照组;术后2 d 给予清胰通腑汤治疗,清胰通腑汤方药组成:芒硝6 g,生大黄、柴胡、白芍及茵陈各18 g,黄芩、莱菔子及黄连各15 g,延胡索、栀子、木香及桃仁各12 g;每天1 剂,加水煎煮早晚分服,连用2 周。

1.4 观察指标

1)中医症状评分。症状评估均分为无、轻、中、重4 个等级;主证评分为0 ~6 分,次症评分为0 ~3分;分数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2)比较2 组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胰腺损伤严重程度评分。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0]量表评估胆源性ARP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该量表包括年龄、生理及慢性健康三项,总分为71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采用急性胰腺炎床边指数(BISAP)[11]评估胰腺损伤严重程度,其主要包括年龄、胸腔积液、意识障碍等方面,总分为5 分,评分越高胰腺损伤越严重。3)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AMS)与肝功能指标。采集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3 mL,测定血清淀粉酶(AMS)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ALP)及总胆红素(TBIL)。4)比较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血清,酶联吸附法测定PCT、IL-1β 水平。5)预后。术后随访1 年,比较2 组患者死亡、胰腺炎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n = 39)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主症 次症 总分观察组 治疗前 12.05±2.14 9.13±1.84 21.18±2.57治疗后 3.61±1.12#△2.71±1.05#△ 6.32±1.74#△对照组 治疗前 11.82±2.37 8.76±2.01 20.58±2.41治疗后 5.87±2.53# 4.29±1.18# 10.16±1.93#

2.2 2 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BISAP 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BISAP 评分比较(±s ,n = 39) 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BISAP 评分比较(±s ,n = 39)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APACHE Ⅱ BISAP观察组 治疗前 10.37±2.35 2.53±0.57治疗后 3.46±0.62#△ 0.74±0.53#△对照组 治疗前 10.52±2.19 2.38±0.62治疗后 5.18±0.69# 1.02±0.61#

2.3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n = 39) ng·L-1

表3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n = 39) ng·L-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PCT IL-1β观察组 治疗前 5.93±1.58 87.92±13.42治疗后 1.37±0.45#△ 40.35±8.16#△对照组 治疗前 5.86±1.62 90.15±12.87治疗后 2.69±0.72# 57.42±9.03#

2.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AMS 及肝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AMS 及肝功能指标比较(±s ,n= 39)

表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AMS 及肝功能指标比较(±s ,n= 39)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AMS/(U·L-1) ALT/(U·L-1) AST/(U·L-1) ALP/(U·L-1) TBIL/(mmol·L-1)观察组 治疗前 876.32±84.36 258.69±43.21 251.36±52.43 784.15±103.21 183.46±21.39治疗后 102.75±24.31#△ 50.48±10.27#△ 64.57±9.42#△ 274.16±32.57#△ 45.81±10.29#△对照组 治疗前 854.59±92.43 247.59±41.82 238.75±46.82 768.14±98.73 176.85±24.85治疗后 118.54±21.75# 61.75±11.32# 72.45±8.13# 308.42±43.65# 62.43±11.76#

2.5 2 组预后情况比较

随访1 年,观察组死亡率(0%,0/39)与对照组(2.56%,1/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56%,1/39)低于对照组(15.38%,6/39)(P< 0.05)。

3 讨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为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类型之一,胆道结石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发作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疼痛剧烈、恶性呕吐、发热、AMS 急性升高等,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因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导致患者死亡。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发病与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等胆道系统疾病有关[12]。

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中,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可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和胰腺损伤。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可支撑主胰管、保证胰管流出通畅、胰管减压。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AMS、ALT、AST、ALP 及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可改善AMS 和肝功能指标。PCT、IL-1β 为临床常用的炎性因子指标,可反映患者的炎症反应状况[13-14]。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可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本研究还发现,随访1 年,2 组患者死亡率相近;但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可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小口径胆源胰管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先导式小口径顶管法在给水管道穿越既有铁路线路中的应用
小口径岩心钻探技术在陕南地1井施工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小口径岩心钻探钻孔缩径的预防与处理
机械设计制造中的现代检测方法之应用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