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史传家 诗文淑世(上)

2024-02-28舒大刚

文史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爱心教育

摘 要:苏轼《过于海舶得迈所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诗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从家庭环境、经济生活、文化教育、价值理念,全方位揭示了苏氏家族的家风和家教。诗中提倡以“爱”为本的家庭环境和积德行善的家族传统,借以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提倡以“农”为本业的经济生活,脚踏实地、男耕女织,借以培养自食其力、团结奋斗的精神;提倡以“经”为本、文史为辅的教育模式,借以造就坚实的学术功底和优美的文章词翰;提倡以“德”为本,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超越富贵荣华、个人得失,力求有益于世,穷达自如。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三苏家族独特的家风和家教。认真提炼其中的思想、方法、价值和成功经验,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家教文化,指导现代家庭建设的重要途径。此乃“诗书传家久,忠孝继世长”真谛所在。

关键词:东坡家风;爱心教育;农本观;经史诗骚;立德立言

关于三苏家教、东坡家风已有很多文章、书籍来讨论,可谓百花齐放,成果丰硕!关于三苏家风特色,也有很多人总结,或偏重廉政,或偏重诗文。不过,笔者认为那些都是家教的效果。至于具体方法,还是得从他们自己的诗文来归纳。关于家风,东坡自己曾说“生不挈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1],说明他是以身许国、四海为家的。至于他的家教,本文觉得他的《过于海舶得迈所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诗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一诗中,已经归纳得十分全面而系统。诗曰:“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余安足梦。”[2]这里第一联表明苏家富有爱心,奕世载德。第二联表明苏家男耕女织,自食其力。第三联揭示苏家经史传家,诗文济世。第四联则揭示苏家的价值观,注重立言立德,轻视功名利禄。这就从家庭环境,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价值理念,都进行了交代,非常全面系统,也切实可行。标題中说“子由有诗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说明这首诗中所说是事实,也为苏辙(子由)所认可。苏轼还将其遍“寄诸子侄”,这之中必然大有深意,这是要将此诗当成苏氏家训,示教于子侄,垂范于后昆。我们核以东坡的其他诗文以及传记,这首诗确为东坡家教家法的真实写照。

一、慈爱的港湾,积善的世家:

以“爱”为家教之本

诗曰“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说苏轼、苏辙(两翁)对子孙充满疼爱,经常实行鼓励教育;同时苏氏家族,从曾祖苏杲、祖父苏序,以及父亲苏洵以来,已经三世积德行善,具有良好的家风传统。

家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更是感受亲情的温床,沐浴爱的港湾。细小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哺育成长,健全的人格也在这里得以关爱慰藉。这就需要亲人的细心呵护、环境的温馨陶冶。三苏家族自苏轼的曾祖父苏杲开始,就已经走上积德行善的旅程,一路营造着充满慈爱、理解、期待和信任的气氛。

苏东坡《眉山远景楼记》里盛情赞美:“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今吾州近古之俗,独能累世而不迁,盖耆老昔人岂弟之泽,而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也!”[3]

说故乡风俗在三个方面与三代、汉唐相近:一是士大夫有推崇儒学和重视世家的传统;二是老百姓则尊敬官吏,遵守法纪;三是农夫们共同劳动,团结协作。这是一个有文化(贵经学)、有历史(重氏族)、讲团结(合耦相助)、敬官家(尊吏)、讲法治(畏法)的区域。这种风俗“累世而不迁”,其动力源泉盖得益于“耆老昔人岂弟(恺悌)之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贤守令”(地方官)“抚循教诲”(明良的地方治理)。正是这一上一下的互动、一古一今的传承,才使孝悌传统得到提倡,民风民俗实现清明,从而造就了一方家族文化胜景。

苏洵《苏氏族谱亭记》也说:“匹夫而化乡人者,吾闻其语矣。国有君,邑有大夫,而争讼者诉于其门;乡有庠,里有学,而学道者赴于其家。乡人有为不善于室者,父兄辄相与恐曰:‘吾夫子无乃闻之!’”[4]意思是说,有作奸犯科的刑事案件,要到官府去处理;学习道理和文化知识,则到乡校向先生求知;而有关道德善恶方面的事情,则由乡贤绅士来评判。这里讲“匹夫而化乡人者”,是一种自信:即使没有官禄爵位,也可以教化乡里。

眉山三苏的成就,也与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庭家风有极大关系。苏轼的曾祖苏杲(944—994),娶妻宋氏,生九子,独苏序存活。苏序回忆说:“吾父杲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娶宋氏夫人,事上甚孝谨,而御下甚严。生子九人,而吾(序)独存。”[5]元代白珽《湛渊静话》也说:“眉州苏先生杲,老泉之祖,轻财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者不及。岁凶,卖田赈济其乡里。逮秋熟,人将偿之,终怜其窭,辞不受。久致破业,厄于饥寒;然未尝以为悔,而好施益甚。”[6]总之,苏家具有孝友传家、乐善好施的家教家风和优良传统。

苏轼的祖父苏序“喜为善”“好读书”“能为诗”。苏洵《族谱后录下篇》:“先子(序)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7]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序)墓志铭》:“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病,孜孜若不及。”[8]如此自会形成具有良好门风的书香门第。

苏序有长子苏涣,进士及等,为官循良,由是改变蜀人“不乐仕进”的地方风俗。苏辙《伯父墓表》:“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在苏涣中进士之前,“凡眉之士大夫修身于家,为政于乡,皆莫肯仕者”。后来虽然在“天禧中,孙君堪始以进士举,未显而亡,士犹安其故,莫利进取”。直到苏涣中进士才逐渐改变这一状况:“公(涣)于是时独勤奋问学,既冠,中进士乙科。及其为吏,能据法以左右民,所至号称循良。一乡之人欣而慕之,学者自是相继辈出。至于今,仕者常数十百人,处者常千数百人,皆以公为称首。”[9]苏涣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选为宝鸡主簿,以才能选调开宝监,调凤州司法;为永康军录事参军,擢开封府士曹参军;通判阆州,历知祥符、衡州;至和二年(1055年)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嘉祐七年(1062)卒,年六十二,后累赠太中大夫。涣善为诗,有诗千余篇,题曰《南麾退翁》;又有杂文、书启、章奏若干卷;并有《苏氏怀章记》一卷,记平生所历仕宦,今俱失传。《全宋诗》卷二百三十一录其诗一首。

苏洵为涣弟,也继承了“仁孝”的世德。苏轼《异鹊》:“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10]而且以有思想、能文知名于世。苏洵少不学,人以为忧,其父苏序笑曰:“是不愁其不学也。”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有自觉的一天,后来果然应验。《东都事略》:“苏洵(略)当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修得洵书二十篇,大爱其文辞,以为贾谊、刘向不过也,以其书献诸朝,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同举进士,又同登制科。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一时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号为‘老苏’。”[11]苏洵亦善教子,不仅教他们儒家经典、秦汉文章,也教他们为人处事。他著有《名二子说》[12],结合两个儿子的禀性和世道规范,语重心长地予以劝告。他对苏轼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担心苏轼不能掩饰自己,招人忌妒;又对苏辙说:“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预言苏辙善于自处,将免于大的灾祸。苏洵准确地预言了二子后來的命运和处境。

二苏的成就,还与一位伟大的女性分不开,那就是苏轼、苏辙的母亲,老苏的妻子程夫人。程氏出自名门,自幼熟读诗书,颇具远见卓识。苏洵早年累试不第,持家教子的任务全由程氏担当。苏家贫穷,程氏相夫教子,从无怨言;家里虽穷,从不向富裕的娘家求助,以免让倔强的夫君感到委屈;而是自己纺纱织布,贴补家用。特别是对苏轼、苏辙兄弟的成长,程氏倾注更多心血。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略)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略)由夫人素勖之也。若夫人者可谓知爱其子矣。”[13]将二苏的成就归结为母亲的教养,不是没有根据的。又说:“府君(苏洵)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旦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可见苏洵的成就也与程夫人的成全分不开。

《宋史·列传第九十七》载苏轼回忆,母亲曾为苏轼授读《后汉书·范滂传》,慨然有所感。苏轼便问母亲:“轼若为(范)滂,母许之否乎?”母亲回答道:“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乎?”[14]苏轼听后更加奋进,立天下志,程夫人由是大喜曰:“吾有子矣!”[15]程氏信佛,不许杀生,禁止小孩攀树掏鸟窝;有人在宅内发现前人所藏金银,程氏重新埋好,不许挖取,曰:“非分之财,分文不能妄取!”从而培养出轼、辙兄弟勤奋读书,正直处事,忠贞不屈,廉洁居官的性格。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感慨道:“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又为铭曰:“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底于广大。”[16]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有道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17]。正是眉山的公序良俗、古风犹存,特别是三苏自家的列祖积德,奕世载美,造就了三苏的成功,也成就了三苏及其子孙的健全人格。俗话说:父亲的格局决定高度,母亲的情绪决定温度。格局会影响儿女的志向和智商;情绪会影响儿女的性情和情商。是苏洵的远见卓识和道德文章,奠定了二苏的远大抱负和盖世文章;是母亲的温柔娴淑养成了二苏健全人格和坚定信念。这也为后世子孙树立了效法学习的光辉榜样。

后来大苏小苏无论是从仕,或是贬居,都能有良好心态,淡定面对,积极化解,愉快生活;同时也能正确地实施家教,培育子孙成德成才。在他们的诗书之中,只见对儿侄的夸奖与鼓励,赞赏与教诲,从未见斥责和抱怨。因此,苏轼三子,苏辙三儿,以及二苏诸孙,人格都十分健全,也能各尽其才,或出仕,或隐居,或升迁,或禁锢,都能自食其力,有所建立,而无卑鄙穷斯之况。这与三世积德行善、两翁爱孙誉儿,肯定是大有关系的。

苏轼诗《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更将爱孙誉儿的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不须富文章,端解耗楮竹。”[18]当他在幽居之地,拆开千里寄到的家书,得知弟弟又得第四个男孙时,这种“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的感觉,将何以言说?而在这种爱的蜜甜、欣赏的气氛中成长的儿孙们,其心气又将是何等地自足圆满!

二、求田问舍,男耕女织:

以“农”为立家之本

苏轼诗《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曰:“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苏轼、苏辙各有三个儿子(合为“六子”)。苏轼想象儿、侄早晨出耕,以供炊馔,六个媳妇夜晚纺织,以供衣裳。好一派兄弟同耕、妯娌共织、自食其力、丰衣足食的和乐景象!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设立太学、置弟子员、设科射策、择优入仕以后,学士文人可以通过文化知识的考核进入官僚集团。特别是隋唐时期开设科举考试之后,“十年寒窗,一朝成名”,“朝为农舍郎,暮登天子堂”,几乎成了天下读书人的理想路径。统治者也为提升官员素质、改良社会风气储备了人才、端正了方向。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载,唐太宗看见举人鱼贯而入时,不免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时人也夸赞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到了北宋时期,皇帝更为劝学赋诗曰:“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云云。虽然不免功利之劝,但是读书入仕也起到了移风易俗,引导世风向文明理性方向发展的作用。所以自汉唐以来,父教其子,兄励其弟,妇勉其夫,莫不以读书文雅为说辞。学而优则仕、致君尧舜上,也成了历代士子文人的价值追求。

苏轼在22岁应举后《上韩太尉书》中说:“元、成之间,天下无事,公卿将相安其禄位,顾其子孙,各欲树私恩,买田宅,为不可动之计。低回畏避,以苟岁月,而皆依仿儒术六经之言,而取其近似者,以为口实。”[19]买田宅以安其生,依儒术六经以显示文雅,就成了当时士大夫子弟振起家声,实现世代荣光的必由之路。除非做神仙,便舍此而莫由。苏轼《赠袁陟》“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胡为强分别,百金买田庐?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游于无何有,一饭不愿余。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何以遗子孙?此身自蘧蒢。薰风暗杨柳,秋水静芙蕖。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20]他羡慕具有仙风道骨的袁陟,寄身官湖学舍,不必花钱(百金)买田庐。或者子孙自己有出息,勿须待父辈为之买田。苏轼在《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之四就说:“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时犹子迟侍行)。”[21]他又在《和陶〈咏二疏〉》诗里说:“是身如委蜕,未蜕何所顾。已蜕则两忘,身后谁毁誉。所以遗子孙,买田岂先务。”[22]表示自己只须加强修养,提升精神境界,留得清名美德以予子孙,何须买田购宅呢?他亦在《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诗中说:“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23]在此他打趣说,且耕心田,勿须费金购置田宅。

不过,世事难料,理想难酬。尽管他两兄弟少年得志,一举成名,却由于小人构陷,而不能尽其智力,为民办事,为君分忧。倒好像是他越聪明,越尽心,越不能如愿,越易招致灾祸。苏轼于是在《洗儿戏作》中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24]他还有诗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25]苏轼认为,自己“以文字言语见知于世,亦以此取疾于人。”因而“常欲焚弃笔砚,为喑默人。”[26]又感慨道:“诗能穷人,所从来尚矣,而于轼特甚。”[27]好在他自己物欲不高,但求适意生存而已:“吾无求于世矣。所须二顷田,以足粥耳。”[28]甚至表示要效法颜渊、原宪等先贤,箪食瓢饮,陋巷草屋,“以度余生”。

苏轼本是豪爽之人,但是为了改变贫穷状态,也不得不考虑节约开支,生产自救。他初到黄州就写信给秦观:“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29]把此情告诉远在宾州(今广西宾阳县)的王定国,叮嘱他“须少俭啬,勿轻用钱物。一是远地,恐万一阙乏不继。二是灾难中节用自贬,亦消厄致福之一端。”[30]

苏轼更切实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他感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31]因为“平生不营生计,贱累即至,何所仰给?”[32]他谪居黄州时,同病相怜的穷朋友马梦得为其“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33]苏轼除种稻、种菜、种麦外,还栽桑、养蚕、种枣、树松、植柑等。他还打井、修塘、盖房(雪堂),暂时初步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的一些问题。

但是,贬谪有年,归还无期,居黄州三四年过去,朝廷还没有召回的气象。他不得不再作长久打算。除了借官地开荒东坡之外,他还与子由商议想自己买田,并修建房舍。其《初秋寄子由》:“失涂既难追,学道恨不早。买田秋已议,筑室春当成。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34]他《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说:“我来已百日,欲济空搔首。……买田吾已决,乳水况宜酒。所须修竹林,深处安井臼。相将踏胜绝,更裹三日糗。”[35]他说:“人生悲乐,过眼如梦幻,不足追,惟以时自娱为上策也。某名位过分,日负忧责,惟得幅巾还乡,平生之愿足矣。”[36]又说:“吾无求于世矣。所须二顷田,以足粥耳。”[37]

据文献记载,他曾经求田于蕲水,发现“田在山谷间者,投种一斗,得稻十斛”[38];又曾在黄州沙湖买地相田。他在《东坡志林》记载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39]但是此次似乎没有买田成功,就被朝廷起复召回:“及今四周岁,相过殆百数,遂欲买田而老焉。然竟不遂。近忽量移临汝。”[40]

他在《送沈逵赴广南》诗中说:“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我謫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勾漏丹砂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君归赴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41]五年黄州贬谪,让他觉得“功名如幻”不足恋,“学道”养生才是硬道理。于是他又想约沈逵一起“买田筑室”,共赴鸡黍之约。

在前往上任途中,他拜访隐居金陵的王安石,又想在金陵买田;未果,前往仪真,亦想在仪真买地。其《与王荆公》云:“某始欲买田金陵,庶几得陪杖屦,老于钟山之下。既已不遂,今来仪真一住,又已二十日,日以求田为事,然成否未可知也。”[42]

后来,他在同年蒋之奇(颖叔)的邀约和张罗下,终于在常州阳羡买得。他《登州谢上表二首》之一云:“坐受六年之谪,甘如五鼎之珍。击鼓登闻,止求自便。买田阳羡,誓毕此生。”[43]他又向朋友介绍说:“近在常州宜兴买得一小庄子,岁可得百余硕,似可足食。非不知扬州之美,穷猿投林,不暇择木也。”[44]

他知密州期间,李公恕又为他买田于汶水上。他《送李公恕赴阙》诗言:“我顷分符在东武,脱略万事惟嬉遨。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君为使者见不问,反更对饮持双螯。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世上小儿多忌讳,独能容我真贤豪。为我买田临汶水,逝将归去诛蓬蒿。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45]

接着他知徐州,防洪成功,大得民心,于是又想买田徐州。其于元丰二年(1079年)作《灵璧张氏园亭记》:“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46]

苏轼继而移扬州。他有《扬州上吕相公论税务书》写道:“轼已买田阳羡,归计已成。纷纷多言,深可悯笑。”[47]又在《答贾耘老四首》之二说:“仆已买田阳羡,当告圣主哀怜余生,许于此安置。幸而许者,遂筑室于荆溪之上而老矣。仆当闭户不出,公当扁舟过我也。”[48]

在《东坡志林》“致仕”条中,他自己表示想买田眉山,种蔬果以待子由归来,而朋友浮玉又想为他买田京口;于是处于二难境地:“今年吾当请广陵,暂与子由相别。至广陵逾月,遂往南郡。自南郡诣梓州,溯流归乡,尽载家书而行,迤逦致仕,筑室种果于眉,以须子由之归而老焉。不知此愿遂否?言之怅然也。浮玉老师元公欲为吾买田京口,要与浮玉之田相近者。此意殆不可忘。吾昔有诗云:‘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今有田矣,不归,无乃食言于神也耶?”[49]

苏轼在惠州著《和陶〈贫士〉七首》序云:“余迁惠州一年,衣食渐窘。重九俯迩,尊俎萧然,乃和渊明《贫士》七篇以寄许下、高安、宜兴诸子侄,并令过同作。”[50]其七诗曰:“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辛苦更不识,今与农圃俦。买田带修竹,筑室依清流。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忧。坐念北归日,此劳未易酬。我独遗以安,鹿门有前修。”[51]惠州、高安分别是苏轼、苏辙贬谪之地,分别由二人的幼子苏过、苏逊陪侍。这里表明,此时他与弟弟子由已经在许昌、宜兴买置田产,几个子侄分别耕种,以供给养。

最后苏轼三迁海南,苏辙亦迁雷州,一切生活所需也靠儿子、儿媳们在自家土地上的耕种和纺织。也就是在此时,随侍东坡的苏过从海南港口收到长兄苏迈从惠州寄来的酒和书信,喜而赋诗;先寄给随侍颍滨在雷州的堂弟苏远(逊),远作和诗一篇,苏辙觉得都写得很好,于是给老哥东坡写信称赞。东坡看了当然也高兴,于是乃有本文开篇所引这首堪作家教的诗篇。

在本文开篇所引诗句前面还有:“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52]这里充满因自己而受牵连的愧歉和对子侄们不离不弃的感激,还有对他们的期望。引诗后面还有“岂惟万一许生还,尚恐九十烦珍从”[53],更存在对自己前路的担忧和希冀。家人亲人的关爱,使东坡先生渡过人生最苦厄的日子。

由上可知,作为道德与文章、器识与政事俱佳的苏东坡,本来是以身许国,致君尧舜,勿须自己求田问舍,效法老农老圃的。可是,由于仕途不顺,生活所迫,曾经在多处计划买田,作根本计。还在初贬黄州时,他即与子由商量自己买田,作久居打算,曾经在蕲水、沙湖相地买田,未果。五年后,他调任汝州,又想在汝阳买田;途经金陵看望王安石,又想在金陵买田;到达仪真,又想在仪真买田;最终在蒋颖叔推动下,买田阳羡成功。后来,知密州时,有朋友要给他在汶上买田;知徐州时,又欲在徐州买田;他贬惠州,买地筑室20余间;又迁海南,自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54],“海南万里真吾乡”[55],其《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言:“蚤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56]《宋史·苏轼传》说在海南,“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57]亦有终焉之意。他致仕之后,又有人在京口为之买田,他本人则想在老家眉山买田种桑,以待子由来归。由此可知,苏轼超越了传统儒者不重耕稼,以求田问舍为耻的鄙习,一直具有以农为本,耕织自养的打算和实践。

注释:

[1][2][3][10][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曾棗庄、舒大刚主编《苏东坡全集》,中华书局2021年版,第2057页,第747页,第2864—2865页,第571页,第744页,第1779页,第445页,第575页,第717页,第403页,第4296页,第136页,第1821页,第1820页,第3990页,第1919页,第1899页,第943页,第1899页,第1904页,第401页,第366页,第2164页,第3990页,第4013页,第3900页,第2954页,第427页,第1833页,第1323页,第1905页,第290页,第2878页,第1802页,第2086页,第3920页,第707页,第708—709页,第747页,第747页,第843页,第733页,第744页。

[4][5][7][12]苏洵:《苏洵集》,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集》第6册,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第269页,第269页,第245页。

[6]白珽:《湛洲静语》,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3页。

[8]陈新珍、晃继周点校《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87页。

[9][15]苏辙:《苏辙集》,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集》第18册,第428页,第214页。

[11]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一十四,孙言诚、崔国光点校《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988—989页。

[13][16]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邱少华点校《苏洵集》,中国书店2000年版,第181—182页,第182页。

[14][57]脱脱等:《宋史》第31册卷三百三十八,点校本《二十四史》,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10801页,第10817页。

[17]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下期续完)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在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构建大学生爱心教育体系—为社会道德铸底 
浅析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以“爱”为基础,做好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幼儿礼貌教育的实施策略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实施爱心教育
用爱浇灌单亲儿童的心田
小学语文爱心教育探寻
爱心教育在《品德与生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