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工商,崇文重教亦尊医
2024-02-28李建中
李建中
摘 要:“重农抑商”“农本商末”是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主张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但直接反映四川民众理念的谚语并不认同这样的思想。其在强调“以农为本”的同时,还传递出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观念。四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医药发达,相关谚语也非常丰富,表达了四川人崇文重教尊医的理念。
关键词:都是正行;读书明理;树人治病
本文中所说的“行业”,是指除了“农林牧副渔”之外的“工商文教医”。在四川地区,涉及这些行业的谚语非常丰富,其内容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手工业和商业同样重视的思想。
一、士农工商,都是正行
中国古代有“四民”之说,将人分成四大类: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重农抑商”“农本商末”是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主张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但直接反映四川民众理念的谚语并不认同这样的思想,而是持“士农工商,都是正行”的主张。我们从流传在四川地区众多的工商谚语中可以看到:在重农前提下,四川人同样看重手工业、商业。今天,更是流传“要小康,农工商”这样的谚语,意即要让千家万户齐奔小康,农业和工商业必须齐头并进。
四川地区自古手工业就十分发达,早在汉代时,金银器、漆器、蜀刀、蜀锦等便名扬四方。在这种背景下,手工业和手艺人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像“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天干饿不死手艺人”等谚语,便表达了四川人对百工的重视。谚语“锯、砌、箍、裁,不怕改朝换代”里的“锯、砌、箍、裁”,分别指木匠、石匠、箍桶匠和裁缝,泛指各种匠人。这些匠人有一技之长,不管在什么时代都需要他们。“千亩田,万亩地,当不得好手艺”“良田万顷,不如手艺随身”“家有黄金堆满楼,不如薄艺在手头”“养儿不学艺,担断箩篼系”等谚语,更是喊出了手工业特别重要的口号。后一条谚语里的“箩篼”,是农村常用的一种竹编农具,用来装运泥土、粮食等;“粪桶”是农民用来装运粪水的木桶;“系”指绳子。
要学得一身好手艺,并非易事。谚语“慢工出細活,能工出巧匠”“要学惊人艺,须脱几层皮”“劈三年,刨三年,打钉又三年”(木匠)、“漆匠不用学,只要漆得薄”“酿酒做豆腐,到老没师傅”“养子不当打石匠,天晴落雨在坡上”“修鞋工人实在苦,又脏又臭抱着补”“百工有三苦,挖煤打铁磨豆腐”等,便道出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手工艺人,就须付出艰辛努力的真谛。
四川物产丰富,自古是富庶之地,汉晋间即有“天府”之美誉,商贸发达。南方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巴蜀与其南其西地区的商贸频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隋唐时,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一益二”之说。入宋后,由于贸易量大,铁钱、铜钱使用不便,四川在中国率先发行了名叫“交子”的纸币,开创了世界纸币的先河。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也流行“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这样重农轻商的谚语,但更多的谚语则表达了人们对商业和商人的重视与尊重:“开门七件事,件件连着商”“经商又务农,代代不受穷”“一商压百农”“要想富,庄稼搭倒生意做”(“搭倒”是搭着、连带的意思)、“肥田不如瘦店”(“瘦店”指利润不多的小店铺)。
商业谚语除了表达四川人普遍的重商思想外,还对经商中有关货品质量、行情、价格、采购、销售、财务、广告宣传、诚信经营等方面的秘诀做了系统总结和归纳:“买卖无方,本利蚀光”“相因没好货,好货不相因”“夏来汗衫到,冬去卖棉袄”“翘脚掌柜坐店,生意萧条清淡”“九两卖一斤,顾客不登门”“挂着羊头卖狗肉,金字招牌也会丢”“看戏听唱腔,买货看质量”“人强不如货强”“若要把钱赚,先把行情看”“庄稼人讲节令,生意人讲行情”“致富有诀窍,信息很重要”“有零有奇,顾客不疑”“猪多了肉也贱,菜多了市上烂”“讨价还价,七不离八”“要想生意好,买卖做得巧”“远走不如近刨”(“近刨”是就近找门道谋事谋利的意思)、“生财之道千万条,薄利多销头一招”“千家货要办,一人货莫断”“有钱不置半年闲”“小店卖个便,大店卖个全”(“便”是便宜的意思)、“鲜鱼青菜,上市就卖”“今日的看客,明日的买主”“账要常算,货要勤盘”“绳捆三道稳,账算三遍准”“人要名声,店要招牌”“客认牌子不认人”“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在先”“经商三件宝:人好、货俏、信誉高”“信是摇钱树,誉是聚宝盆”“说话不算数,莫当买卖人”。这些谚语口耳相传,流传广泛,既是商人们经商的秘诀,也是人们评价商人的标准。
二、通古今事,读五车书
在四川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辛勤劳作、繁荣经济的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早在汉代,蜀郡守文翁首倡地方官府办学,在成都创办石室讲堂,对繁荣古代四川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四川历史上名家辈出,如西汉时的司马相如、扬雄以辞赋驰名于世;西晋时的陈寿著有与《史记》《汉书》齐名的《三国志》;东晋时常璩著有《华阳国志》,至今为研究四川以至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盛唐时的李白诗才横溢,被后人尊为“诗仙”;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号称“三苏”,为光耀千秋的文学大家。
四川虽偏处西南一隅,但文化发展历来能与包括中原在内的发达地区并驾齐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崇文,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四川人历来主张多了解历史,才能明白当下,所以有谚语“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怎样了解历史呢?首先当然是多读书,所以谚语说:“要通古今事,须读五车书。”在四川谚语里,浸透着广大民众对读书人、对文化的尊重和重视:“拳头打不过省,笔头走遍天下。”
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呢?标准当然很多,“修身勤为贵,行文意要高”是说立意高的文章是好文章;“说得人情透,便是好文章”是说把人情世故说透了的文章是好文章;“人贵直,文贵曲”是说做人贵在耿直、直爽,而作文却不应写得太直白。古人把文学家称作“文曲星”,也有“文贵曲”的意思。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看得多知识增加,写得多笔下生花”“写烂千支笔,文章始生花”,这是说勤写苦练才能写出好文章;“敲鼓敲出响声,写作写出心声”,这是说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文章;“文章不厌百回改”“刀越磨越快,文越改越好”,这是说好文章多是改出来的。
除了读书作文外,在四川,有关川剧、说唱、书画、棋牌等方面的谚语也十分丰富。谚语“本子姓川,起码上千”里的“川”指川剧,“上千”一指川戏剧目,二指观众人数。谚语说的是川戏剧目非常丰富,过去喜爱川剧的观众很多,川剧演出广受欢迎。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戏?谚语本身就回答得好:“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世上有,戏上有”“台上有恁个事,台下有恁个人”(“恁个”是“这个”的意思)。川剧的历史剧剧目尤其多,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的谚语。“唐”指有关唐朝的戏,“宋”指有关宋朝的戏,“三列国”指三国戏和东周列国戏。川剧表演有很多独特而复杂的手法,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戏曲演员并不容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经三冬两夏,哪会唱做念打”。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做到“演个舅子像个舅子”。“舅子”是对妻子兄弟的称呼。四川话里的“舅子”,常含有占便宜的意思;但这句谚语是说,演啥就要像啥。
“车夫的腿,说书的嘴”“满台风雨吼,全凭一张口”。这说的是四川的说书艺人,他们的口才都十分了得。说书最怕冷场,正所谓“不怕打胡说,就怕莫得说”。说书并不追求所有内容都有凭有据,为活跃气氛,临场发挥甚至添油加醋都不是问题;但如出现找不到话说以致冷场的场面,那才成问题。竹琴、扬琴、清音、金钱板、连箫是四川民间流传的四种说唱艺术。民间流传有这样的谚语:“竹琴是老汉,扬琴是媳妇,清音是姑娘”“金钱板,板钱金,竹板声声唱人生”“五把刀,三块板,一根连箫把会赶”。
四川自古便是书画大省,民间流行诸多有关美术、书法方面的谚语。“景愈藏,境愈大;景愈露,境愈小。”“景”指风景、景观,“境”指意境、境界。这是讲绘画时取境大小的辩证关系。“胸有万壑,尺幅千里。”前句指绘画时心中已把握到了千沟万壑的深远意境,后句指一尺长的图卷却具有千万里的景象。这条谚语,常用来形容事物外形虽小,但内容非常丰富。“疏可走马,密不通风。”这是传统书法和绘画讲究的一种辩证美学观,整个画面、字面的结构、布局、留白等,均需做到疏密有致,疏的地方可以让马驰骋,密的地方连风也透不过去。“画骨头,赌场里走;画神色,戏台下望。”这是说,从赌客身上更能见到本性,从看戏的人身上更能见到真情。“肥字须有骨,瘦字须有肉。”这是古人讲究的辩证法:肥时不能没有骨,瘦时不能没有肉。“大字难得紧,小字难得宽。”传统书学理论讲究大字宜紧密,小字宜宽疏;密处不使透风,疏处可以走马。写大字,难在字与字能连在一起且不显得有多的间隙;写小字,难在能写得很宽绰而且中间有间隙。
四川民间喜欢下象棋的人历来很多,流传有不少相关谚语,像“手下一着子,心想三步棋”“棋高一着,全盘皆活”等。“举棋不定,多败少胜”,是说手上拿着棋子,却不知道该走哪一步,显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这通常是不能杀伐果断、缺乏判断力或自信心的表现。“观棋不语,落子无悔”里的“观棋不语”,是观看下棋的一条规则,是对观棋者的品德要求;“落子无悔”,是对下棋者棋品、棋德的要求:既然这一步已走出去了,就不能反悔。人生如棋,世事如棋,“落子无悔”于人世具有深刻的喻意。谨慎把握人生的每一步,至关重要。“三着不出车,满盘都是输。”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强调的是下象棋时先出“车”的重要性。按大众习惯和经验,下象棋快速出“车”容易奠定胜局;但实战中,有很多最后取胜的象棋布局是采取缓开“车”的。
三、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四川人历来重视教育,深知教化育人是百年大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正如谚语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年之计,莫如种谷;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们同时也认识到读书、受教育能让人变得聪明智慧,能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读书者如金如玉,不读者如土如泥”“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没有木柴难烧火,没有文化眼不明”(彝族)、“田荒荒一茬,人荒荒一代”“没得钱财不算穷,没得知识久久穷”。在过去,尽管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条件读书的,但人们仍希望自己的子孙能有机会摘掉文盲帽子,甚至能拥文登仕。所以有“从小不读书,一生大老粗”“养儿不读书,犹如养条猪”这样的谚语;改革开放后还出现了“买摩托,建新房,不如让孩子上学堂”的新谚语。
一个人小时的家教很重要:“马儿再好也要套,娃儿再乖也要教”“牛羊发展不发展在放牧,小孩懂事不懂事在教育”(凉山·彝族)、“种田要喂猪,养儿要读书”“猎狗训练才能撵山,孩子教育才能懂事”(涼山·彝族)。家教要严:“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要惯坏”“桑树条子从小抈”(抈yuè,改变物体的形状,使之弯曲或变直的意思)、“春耕不好害一年,教儿不好害一生”“自己不教儿,别人会来说”(彝族)。
要读好书,老师很重要,所以谚语说:“挑担要好扁担,读书要好先生”,即所谓“师高弟子强”。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学问扎实的老师是好老师:“要给一碗水,先有一桶水”“教师不明,学生不清”;以身作则的老师是好老师:“言教不如身教”;因人施教的老师是好老师:“种花要懂花性,育人要知人心”;抓住关键的老师是好老师:“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教书育人重在思想教育,思想开通了学习才会自觉,也才能学好。老师重要,自身更重要,所以谚语说:“三分靠教,七分靠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在四川,过去多数人主张或认同教育要严苛的观念。“教不严,师之惰”“不打不成人”“黄荆条子出好人”“棒棒底下出好人”这样的谚语,在四川各地广为流传。黄荆,属灌木或小乔木,四川各地均有生长,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枝条柔韧,常被父母随手折来抽打犯错的孩子。不过,同时也有“不严不成器,过严则不虞”一类谚语流传于世。“不虞”,指没有料到或出乎意料。古人意识到严苛应有度,过分严格、苛求,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四、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传统医药学博大精深。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病时,脸色是一个重要晴雨表:“天黄有雨,人黄有病。”人黄,指人的面部皮肤发黄。人们普遍认同面黄是一种症状。有病就得治,治疗越早越好:“有病背不得,越背越吃亏”(“背”是拖、背负的意思)。治病重要,防病更重要:“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病后求医,不如病前预防”。人得病往往很快,治病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得病如射箭,治病如背汉”。“射箭”,形容很快、很容易;“背汉”,形容很慢、很费劲。
古人早就认识到,苍蝇、蚊子之类是要传染疾病的:“除了苍蝇灭了蚊,夏季瘟病少三分。”如何对待小病和大病,古人有着辩证的看法:“大病要养,小病要扛。”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小病小痛无需吃药治疗,扛过去不但省了药钱,还可增强自身抵抗能力;但大病重病必须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另一方面,也有“小病不治,大病难医”的谚语,这是提醒人们要防止小病发展成大病。
治病一定要对症下药,千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药对症才是治病的不二法门:“用药如用兵,药对如开锁”“药对方,一口汤; 不对方,一水缸。”药对了症,喝一口药汤就见成效;如果药不对症,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比喻处理问题要有针对性。有句老话叫“医者不自医”,说的是医生在给自己治病的时候不像给他人治病时那样果断,会考虑到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必然会对自己的诊断与治疗产生影响,以致于最终不敢给自己诊治。有些医生甚至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不为自己诊病,也不会亲自为家人、亲友治病。
什么样的医生厉害?四川谚语认为是见识多、时间多的医生:“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王叔和是中国古代名医,谚语说熟读医书重要,但多看病治病更重要。对于长期卖药的师傅,人们也认为他们具有一定的本领:“售药师傅,半个大夫。”长期卖药的人,熟悉各种药的药性、药理,自然也就成了半个医生。同样的病,同样的药,不同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不完全一致:“膏药一张,各人的熬炼不同。”这里借熬炼膏药,说的是医生们各有自己的手段、秘方和绝技。
人们早就发现,好多疾病具有季节性:“黄瓜上了街,药铺大打开。”黄瓜上街,是指夏天黄瓜成熟的时候。此时天气逐渐炎热,各种病虫滋生,人们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加之在所有瓜菜中,黄瓜是为数不多可以生吃的,这更增加了感染疾病的几率。所以,到药铺买药的人多了起来。
传统医学讲究药食同源,有时甚至认为食疗比药治更重要:“食治治本,药治治标。”关于小孩子如何防病,人们很有心得:“要得小儿安,必带三分饥与寒。”根据人们长期的经验,小孩平时不多吃、不多穿,凉一点、饿一点,反而不容易生病。筋骨受伤,恢复较慢:“伤筋动骨一百天。”筋骨是人体的支撑,一旦损伤,恢复起来很慢。
民间有“男怕穿靴,女怕戴帽”的谚语。“穿靴”指脚肿,“戴帽”指头肿,分别被认为是男女病重时的不祥之兆。民间又有“三肿三消,准备锄头箢筲”的说法。“三肿三消”指老人出现眼睑、下肢及全身水肿,水肿后又消退,反复三次;“箢”指箢篼,“筲”指筲箕,两者都是过去农村广泛使用的竹制盛物用具。过去,四川民间有老人出現“三肿三消”即入临终状态的说法,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准备箢筲之类去挖土垒坟了。今天看来,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对治疗疑难杂症,草药常有神奇作用。对此,谚语多有总结:“千个大夫医不好,过路先生一把草”“药不分贵贱,野草是灵丹”“草药一味,气死名医”。有的疑难杂症,患者到处访医求药都治不了,许多名医甚至都无法诊断是什么病,以至于完全没法对症下药;最后,在偶然间被某一味草药治好了。这样的事情,让那些名医怎不憋屈?这条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传统的民间草医草药确有独特的方法与疗效,应当加以重视、保护和传承。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谚语集成·四川卷》,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四川卷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ISBN中心2004年11月北京第1版。
2.《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四川卷》2023年3月送审稿,本卷编委会编纂。
3.四川省各市(地、州)县(区、市)20世纪80—90年代编纂的谚语集成卷本。
作者: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馆员